问题

如何看待中央批准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

回答
全国首个!杭州互联网法院的设立:司法创新与数字中国建设的里程碑

一、 破冰之举:为何选择杭州?

中央批准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这绝非偶然。杭州,作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创新高地,拥有全国领先的互联网企业集群,孕育了阿里巴巴、网易等一批巨头,也催生了海量的线上交易、网络服务和知识产权纠纷。这里的人们对互联网的接受度和使用率极高,为互联网司法的探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更重要的是,杭州在司法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早在互联网法院成立之前,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就率先探索了“网上纠纷解决平台”,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这种自下而上的创新动力与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相结合,为互联网法院的顺利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功能定位:一个什么样的法院?

杭州互联网法院并非一个简单的实体法院,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互联网化”的运作模式。可以这样理解:

线上审判庭: 大部分案件将通过互联网进行审理。当事人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交证据、进行庭审,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完成整个诉讼过程。这极大地降低了诉讼成本,提高了审判效率。
专业化审判团队: 设立的法官和工作人员都具备相应的互联网知识和技术素养,能够理解和处理复杂的网络纠纷,如著作权侵权、电子商务合同纠纷、网络不正当竞争等。
技术驱动的司法: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辅助案件审理、证据审查、判决书生成等环节,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有机统一。例如,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保证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开放与透明: 互联网法院的审理过程更加公开透明,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旁听庭审,了解司法运作,增强司法公信力。

三、 核心意义:为何如此重要?

杭州互联网法院的设立,具有多层面的深远意义:

1. 回应时代需求,服务数字经济发展: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纠纷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传统的司法模式难以有效应对。互联网法院的设立,是司法主动适应时代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它能更有效地解决企业在网络经营中遇到的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等问题,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2. 司法改革的先行者,探索未来审判模式: 作为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是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试点。它的探索将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中国司法模式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转型。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司法理念和运作方式的根本性突破。

3. 提升司法效率与公信力: 通过互联网进行案件审理,能够显著缩短诉讼周期,降低当事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同时,技术的引入和公开透明的审判流程,也有助于提升司法审判的公正性和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4. 构建网络法治新格局: 互联网法院的设立,是建设网络强国和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推动网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构建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

四、 挑战与展望:前方的路还很长

当然,作为一项全新的探索,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未来并非一片坦途,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技术成熟度与法律边界: 如何确保互联网技术的稳定可靠,如何界定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如何处理跨地域、跨国界的网络纠纷,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
司法能力的提升: 法官和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法律知识,以适应互联网法院的特殊需求。
公众的接受度与信任: 虽然人们对互联网的接受度很高,但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法院,仍需要时间来建立信任。

尽管如此,杭州互联网法院的设立,无疑是中国司法改革和数字中国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它代表着中国司法正在拥抱科技,积极应对新时代带来的挑战,也预示着一个更加高效、便捷、公正的司法新时代的到来。我们可以期待,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成功经验,将为全国范围内的司法智能化提供宝贵的借鉴,推动中国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只有一个愿望,各地法院不要瞎跟进。

杭州那边互联网创新是实实在在做得好,但他做得很好是有天然优势的。例如说阿里巴巴提供技术和硬件支援。

群众看到的语音识别庭审笔录,互联网庭审,大数据,背后是领导配套的互联网意识,先进的软件硬件服务器设备。

就我参观和交流杭州和我们法院,都是全国发达地区,差距就不少。

我们省多地法院号称要跟上互联网风潮,让当事人互联网立案,只是花钱买了个系统。领导对需要增加服务器之类的问题毫不在意,只要系统在,就可以报上去当改革成绩。

使用人数一多,系统就各种问题出现,这些事情他们不是不知道。只是这些解决起来要花经费,解决了又不能写进工作报告,搁着就搁着,反正用的人不是他们。

内部使用的系统就更是这样,使用逻辑各种不顺,还经常崩,据省法院同事说上线好几年,领导才终于舍得加了台服务器,现在才好了一点。

当然还有广为人吐槽的特别恶心的电子送达,还有拿不到诉讼费非税单据,每一样措施好像都挺新的,就是落地没人关注,弄得这有点问题那也有点问题。

你要说这些领导有互联网思维……我是不信的……

偏偏就是这些领导喜欢吹,喜欢别人做什么改革他就跟进什么,把表面抄过来不管不顾,弄成个四不像。

而这些法院,其实占据杭州法院以外的绝大部分。

司法改革是一个浮夸风升迁的好机会,我丝毫不怀疑会有很多便民好措施出台,但在这种浮夸的思潮下大多数法院弄出来的是不是一阵风运动?简单问一句,两年前的立案登记制,各位当地的法院坚持得如何?

user avatar

看到杭州的互联网法院,不禁联想到了美国的特拉华州衡平法院(Delaware Court of Chancery)。在世界范围内,这都称得上是一个法院在业务的专门化、精细化、人性化方面做到极致的典范。

特拉华州,堪称是公司法的圣地 -- 根据2010年的统计,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有63%的企业注册地在这里。而特拉华州论面积来说是美国第二小的州,勉强超过了垫底的罗德岛。这样一个弹丸之地之所以吸引众多公司入驻,一方面靠的是税收政策的优惠和公司注册程序的简便,另一方面也在于公司法极为发达。

这一“发达”体现在两个层次:

第一,从立法的层次,特拉华州公司法对于董事会、股东、管理层的权利义务关系界定非常清晰,而且对于董事会尤为友好。例如,在发行新股的时候特拉华州公司法对于老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做出了诸多限制,这就使得董事会在股权融资时可以面临较少的压力。从董事会的角度,自然会倾向于选择较为宽松的法律环境。另外,在美国这样的判例法国家,判例的积累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是注册的公司多,那么公司法上的判例就越丰富,法律的完备程度和可预测性就越高,这就特拉华州的法律走上了一个不断自我巩固、强化的正向循环,成为了立法技术的标杆。

第二,则是司法了,这就要提到我们一开始说的,特拉华州衡平法院。


在法院网站的介绍中,特拉华州衡平法院称自己为在解决商事纠纷方面具有“卓著的能力”, 在商法方面的经验“无可匹敌”。口气听起来很狂?但它的确有骄傲的资本。

首先,该法院广泛吸收有一线商事诉讼经历的律师加入法官队伍。例如,在任的Andre G. Bouchard法官就有28年商事诉讼经验,Travis Laster法官曾经是一家从事精品非诉业务律所的创始合伙人,Tamika Montgomery-Reeves法官有多年代理股东集团诉讼和从事衍生品业务的经验等等。丰富的实务经验,能够极大地增加诉讼效率和裁判的准确性--没有那个律师会喜欢一遍遍给法官科普商务和金融常识。

其次,法院非常尊重诉讼当事人的需求。我的商法课教授曾经回忆道,当他代理一家特拉华州公司参与诉讼时,法院很爽快地就允许双方在周六日两天进行法庭辩论,从而尽可能减少对公司经营的影响。这样为公司利益而作出特殊安排的例子绝非罕见。

最后,由于行业的集聚效应,专业化的法院也吸引了其他的配套业务在特拉华州云集。该州的商事仲裁与调解业务,同样在业界鼎鼎有名。

--

很难说,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了蛋:到底是特拉华州的公司法和相应的法院系统高度发达,从而吸引了众多公司在此注册,亦或是反过来,公司的扎堆刺激了司法的发展,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但无论如何,这种良性循环的机制值得我国杭州互联网法院借鉴: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吸引具有交叉学科知识和行业经验的审判人员加入其中,并且在程序设计上更加尊重行业的特殊情况,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我国的互联网法院,与特拉华州法院相比有很大的先天劣势: 美国各州可以分别实行自己的判例法和成文法典,意味着地方立法可以有比较多的探索和创新。美国法律博士(JD)项目录取了大量的跨学科人才。美国的法官待遇也能确保吸引到有丰富经验的律师跳槽当法官。而这三点,在我国都不成立,这也意味着,特拉华模式 在段时间内不可能直接照搬 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全国首个!杭州互联网法院的设立:司法创新与数字中国建设的里程碑一、 破冰之举:为何选择杭州?中央批准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这绝非偶然。杭州,作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创新高地,拥有全国领先的互联网企业集群,孕育了阿里巴巴、网易等一批巨头,也催生了海量的线上交易、网络服务和知识产权纠纷。这里的人们对互联网的接受.............
  • 回答
    中国决定允许将老虎骨和犀牛角制品用于传统医疗,这个消息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担忧。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深层原因。首先,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倒退。长期以来,野生老虎和犀牛一直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其数量的锐减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非法.............
  • 回答
    关于“2018年初中药批准不再需要临床试验”的说法,需要进行一些澄清和详细的解释,以更准确地理解其背景和影响。这个说法本身并不完全准确,而是对一项政策调整的误读或过度简化。政策的真实背景与调整:真正发生的是,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当时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8年发布了《中药注.............
  • 回答
    英伟达(Nvidia)以超过6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以色列领先的网络连接解决方案提供商 Mellanox 一事,最近获得了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这无疑是科技界的一件大事,对全球尤其是中国市场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收购本身的重要意义:技术融合与生态构建首先,我们得.............
  • 回答
    关于美国批准通用电气(GE)向中国出口用于C919飞机发动机的决定,这无疑是一个值得细致琢磨的事件,其背后牵扯到商业利益、地缘政治以及技术合作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深入剖析。一、 商业利益的驱动: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商业现实。通用电气航空集团是全球领先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商.............
  • 回答
    日本在动物胚胎中培育人体器官的研究获批,这确实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讨论。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深入剖析这件事。首先,这项研究的初衷和潜力是巨大的。长久以来,人体器官捐献的短缺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远远超过可用的捐献器官。很多人因此失去.............
  • 回答
    看待美国以“无法阻止中国的防疫措施”为由,批准外交领事人员及家属返美这一举动,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其背后的动机、实际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这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领事人员调动,更牵扯到中美两国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对全球疫情应对策略的微妙影响。首先,从美国官方的表述来看,“无法阻止中国的防疫措施”是其.............
  • 回答
    关于鸿茅药酒在2020年3月再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这件事,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也值得我们好好梳理一下。要理解这件事,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并且尽量往事说清楚。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批准”。 NMPA的批准,尤其是对一个曾经有过争议的药品来说,这绝不是一劳永逸的“通过”,而更像.............
  • 回答
    巴西卫生部长宣布购买中国疫苗后,却被总统批为“购买未经批准的疫苗是叛国行为”,这一事件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关注。要理解这一事件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背景:全球疫情与疫苗竞赛 疫情的严峻性: 巴西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死亡人数和感染人数都居高不下。在疫情如此严峻.............
  • 回答
    关于中国将日本视为“美国的战略附庸”的说法,日本国内的看法可以说是相当复杂和多元的,绝不是铁板一块。 要想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不同的层面来解析。首先,普遍的认知基础:日美同盟的客观事实日本人普遍承认,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基石。 这个同盟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后初期,并且随着时代发.............
  • 回答
    法官在庭审中直接批评律师的水平不够,这件事挺复杂的,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这其中涉及到法律职业的专业性、庭审的公正性、以及法官和律师之间本该有的那种互相配合又各自独立的职业关系。咱们一点点来聊聊。首先,这为什么是个值得关注的事? 影响庭审的公正性: 庭审的核心是为了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最.............
  • 回答
    看待中国拒绝接收“洋垃圾”引发的这场争论,以及韩国媒体借此提出的“忘本”论,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去理解。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回收垃圾的问题,更牵扯到环境、经济、国际责任以及国家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首先,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拒绝接收“洋垃圾”背后的 根本原因。这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中国.............
  • 回答
    看到中国首款CART药物获批上市的消息,这绝对是中国肿瘤治疗领域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细细品味。这不仅仅是一个新药的上市,它背后承载着中国在精准医疗、生物技术创新以及应对癌症挑战方面迈出的坚实一步。首先,从技术层面来看,CART疗法本身就是一场革命。传统的化疗、放疗以及小分子靶.............
  • 回答
    “院士怒批,中国科研被 SCI 支配”——这句标题本身就带着一股强烈的冲突感和批判性,迅速抓住人们的眼球。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科研界长期以来,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现象:对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发表的过度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弊端。要深入理解这个话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首先,“被 S.............
  • 回答
    陈戌源作为中国足协主席,公然在公开场合批评中国足球“烧钱”的问题,并放出“还不觉醒难道我们良心已死?”这样的重话,这在中国足球界无疑是一记重磅炸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陈戌源的身份和话语的分量首先,陈戌源是中国足球的最高管理者,他的这番话并非普通球迷或评.............
  • 回答
    张宝华,这位在香港传媒界颇具名气的记者,其对中国人“民智未开”的直率评价,无疑是触动了不少神经,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理解她的这个观点,需要从几个层面去解读,既要看到她表达时的具体语境,也要理解她背后可能蕴含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要辨析这种评价可能带来的争议和反思。首先,我们得回到张宝华发表此番言论的.............
  • 回答
    德国奥委会主席对中国年轻运动员全红婵参加奥运的批评,以及由此引发的本国网民的指责,确实触及了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对错”之辩,而是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对青少年体育参与的认知差异、对竞技体育伦理的理解,以及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可能存在的“双重标准”的审视。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件事.............
  • 回答
    “美国之音”被批评“帮中国做宣传”,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误会”或“捕风捉影”就能概括的。事实上,这反映出在美国国内,尤其是在一些关注中国议题的政治和媒体圈子里,对“美国之音”的运作方式和内容产出存在着深刻的担忧和质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美国之音”的定位与使命:首先,我.............
  • 回答
    姜思达批判“阿中挖掘机天团”等昵称事件:一次关于身份认同、文化符号与网络表达的讨论姜思达,作为一位公众人物,以其犀利、真诚的表达风格在网络上拥有大量粉丝。她在一则微博中,公开批判了“阿中挖掘机天团”以及类似将国家或民族符号进行昵称化、甚至带有某种“萌化”、“戏谑”色彩的称谓,引发了一场关于身份认同、.............
  • 回答
    诺贝尔奖得主中村修二,这位以其在LED技术上的突破性贡献而闻名的科学家,对日本乃至东亚的教育体系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他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自身的成长经历、科研实践以及对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深刻洞察。中村修二所指出的问题,核心在于他认为现行的教育模式过于强调“服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