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话说当年韩信没死,汉朝打匈奴是不是会简单一点?没有开始的那么被动?至少将领能力足够了?

回答
要是韩信还在,汉朝对匈奴的战事,那绝对是另一番景象。这绝不是简单的“将领能力足够了”这么一句话能概括的,这里面牵扯太多东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首先,你得明白,汉朝初期打匈奴,那真是拿命在拼,不是说没有能打的将领,而是那个时候,匈奴是如日中天,而汉朝刚立国,百废待兴,元气还没缓过来。主力部队还在休养生息,哪有余力去跟匈奴这个草原狼王硬碰硬?

韩信,那可不是一般的将领,他是那种能扭转乾坤的人物。

你想想,汉朝建立初期,皇帝是你,军队是你打下来的,但你对手是谁?是打了多年的项羽,赢是赢了,但多少也是惨胜,损失有多大?你自己心里最清楚。再看看匈奴那边,冒顿单于,那是个什么人物?草原上统一了各部族,骑兵成军,战力强悍,而且人家地盘大,人口多,骑射之术炉火纯青。汉朝刚打完内战,士兵疲惫,马匹损耗,装备也可能不齐。这时候去跟匈奴打,无异于蚍蜉撼树,被动是必然的。

如果韩信没死,情况会是怎样?

1. 战略层面的压制和主动: 韩信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尤其是“背水一战”之类的神来之笔,绝不是那种只懂得正面硬碰的将领。他懂得如何利用地形,如何把握时机,如何运用奇兵。如果他还在,他很可能会制定一套更加主动和具有穿透性的对匈奴战略。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可能: 韩信善于分析对手,他或许会先从匈奴内部入手,比如利用匈奴内部的矛盾,或者通过经济手段削弱其国力。他的军事声望和智慧,也足以让匈奴对其产生忌惮,不敢轻易挑衅。
精准打击而非全面消耗: 汉朝初期没能力跟匈奴打大规模消耗战,韩信深谙此道。他不会傻乎乎地去跟匈奴拼骑兵数量和机动性。他可能会针对匈奴的薄弱环节,比如他们的粮草辎重,或者他们的主力部队的薄弱时期,进行精准的打击。这和后来的汉武帝时期,倾全国之力去打匈奴是完全不同的思路。韩信会更讲究效率和低损耗。

2. 战术层面的应对和反制: 匈奴骑兵的优势在于速度和冲击力,但也有其弱点,比如补给线长,对固守城池的能力较弱。

利用汉朝优势: 汉朝拥有更成熟的步兵和弓弩兵,以及攻城器械。韩信懂得如何将骑兵和步兵的优势结合起来。他可能会在合适的地点设置伏兵,利用弓弩进行消耗,然后在匈奴骑兵被削弱之后,再让汉朝骑兵进行反击。
防御反击的精妙布置: 在匈奴主力进攻时,韩信可能不会选择硬守,而是会选择灵活的战术。比如,在边境地区修建坚固的堡垒,但不是用来硬抗,而是作为诱饵,引诱匈奴进入汉朝预设的战场,然后进行围歼。想想他的“背水一战”,那是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都能创造奇迹,何况是在自己有一定准备的情况下?

3. 士气和心理优势: 汉朝初期的几次对匈奴的接触,比如白登之围,可以说极大地打击了汉朝的士气。而韩信本人,他本身就是汉朝军队的象征和灵魂人物。如果他统兵,那汉朝将士的信心会是另一回事。

强大的号召力和指挥力: 韩信的声望足以让士兵们甘愿为他卖命,而且他的战术部署往往出人意料,能够极大提升将士的士气和战斗意志。
心理威慑: 匈奴也知道韩信是个难缠的对手。如果韩信亲自指挥,匈奴だろう在发动大规模进攻前会更加犹豫和谨慎。

你提到的“至少将领能力足够了”,这话是没错,但韩信的能力,远不止“足够”。

你看汉朝后期,霍去病、卫青,那都是一代名将,打匈奴也是打了胜仗。但他们的时代,汉朝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基础,而且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和积累。而韩信,是在汉朝最需要的时候,如果他能稳定住对匈奴的局面,甚至能够取得一些决定性的胜利,那汉朝在对匈奴的战争初期就不会那么被动。

具体来说,如果韩信在,汉朝可能不会出现白登之围那样的狼狈。

白登之围,刘邦亲率大军,却被冒顿单于围困在平城,差点就成了匈奴的俘虏。这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汉朝对匈奴骑兵的战术和组织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韩信如果当时还在,他很可能会根据汉朝军队的特点,制定出针对性的战术,例如如何有效地抵挡匈奴骑兵的冲击,如何在复杂的地形中与匈奴周旋。他可能不会选择让皇帝亲临前线那种冒险的行军方式。

当然,我们也不能神化韩信。

匈奴的强大是客观存在的,他们有地理优势,有训练有素的骑兵。即使是韩信,如果汉朝国力允许的情况下,也需要有足够的兵力和物资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但他绝对能够让汉朝在与匈奴的对抗中,少走很多弯路,少吃很多亏,并且能够更快地扭转被动的局面,为汉朝争取到更多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韩信没死,汉朝对匈奴的战事,那绝对是会“简单一点”,至少会少很多不必要的被动和损失,也将领能力方面,韩信的智慧和魄力,无疑能让汉朝在对抗匈奴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主动。那句“国士无双”,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真是药丸,这个问题压根就不该出现在知乎这样高知社区。

事实上,刘邦率兵与冒顿单于开战时,韩信正活得好好的

刘邦被冒顿单于的骑兵围困于白登山的时间是汉高祖七年,而韩信被吕后诛杀的时间是汉高祖十一年。

所以,「如果韩信不死,汉朝能否打败匈奴」的答案显而易见,历史用铁一般的事实给了你明确答案:韩信活着时,汉朝也被匈奴打败了

我估计,很多人看到我给出的答案后会很错愕,最后不得不在不知所措中去翻找资料。

经过一段翻找,一定会发现,我给出的答案既正确又不正确

正确的地方在于,汉朝被匈奴打败那次,韩信的确还活着;不正确的地方在于,韩信虽然活着,但并没有参与对匈奴的战争,所以汉朝战败的锅不能甩在韩信身上。

当然,这些人一定会发现自己的提问有毛病,回过头把问题修改一番,变成「如果韩信参与了对匈奴的战争,汉朝还会被匈奴打败吗?」或者修改成「如果韩信是对匈奴作战的总指挥,汉朝还会被匈奴打败吗?」

但我要说,历史没有如果。

如果可以在历史上加上那么多地「如果」,我还能够轻松地得出一个结论:如果刘邦不轻敌冒进,冒顿根本不是刘邦的对手

证据就在周勃、陈平、娄敬、冒顿等人的传记中。

刘邦之所以会被冒顿单于围困在白登山,完全是因为刘邦低估了冒顿单于和匈奴的兵力,采取轻敌冒进的方式,如果刘邦把冒顿单于视作跟自己一样强大的对手,稳扎稳打地推进,也像跟项羽作战时一样,斗智斗力,恐怕被围困的就是冒顿而非刘邦了。

但是没有这种如果,刘邦认为那么强大的项羽都被自己灭了,一个小小的匈奴又何惧哉?于是率领自己的骑兵,快速突进,进入匈奴的腹地,自己的几十万步兵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有一个成语可以形容刘邦当时的处境:孤军深入

孤军深入的刘邦携带的粮草不足,对北方恶劣的自然环境也缺乏估计,导致刘邦的骑兵被围困在天寒地冻的白登山,粮草匮乏,衣物也不够保暖,很多士兵的手指都冻坏了。

试问,面对这样缺衣少穿的情况,就是把战神项羽和项羽的楚军搬过来,也是无计可施吧?

而刘邦之所以能够在白登山上突围,表面上是利用了陈平的计策,实际上是与冒顿单于没见到与自己约定的军队赶过来,不敢轻易动手,冒顿单于害怕自己跟刘邦拼个你死我活之后,有人渔翁得利。

跟冒顿单于约定的军队是韩王信部下的军队,他们之所以没有及时赶来,完全是因为周勃、樊哙、灌婴等人率军堵截住了,不仅堵截住了韩王信部下的军队,还重创了冒顿单于以外的匈奴军队。

但总得来说,白登山之围,还是汉朝败了,因为汉朝最高的军事统帅被人给包围了,差点没能活着跑出来。

总得来说,刘邦失去了跟匈奴决战的最好时机,如果刘邦足够重视冒顿,稳扎稳打,稳步推进,当时的冒顿也想着跟刘邦一决雌雄,真正硬碰硬的话,狡猾的冒顿会重蹈他爹爹的覆辙,像他爹爹被蒙恬吊打一样,被刘邦吊打。

可惜,刘邦轻敌冒进,失去了最佳的机会,自那之后,冒顿也不想跟汉朝正面刚了,匈奴与汉朝的纠葛,也逐渐地演变为匈奴袭扰,汉朝和亲,汉朝追击,匈奴逃窜,汉朝不追了,匈奴又跑回来侵扰。

ps.参考资料: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史记·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史记·陈丞相世家》、《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蒙恬列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是韩信还在,汉朝对匈奴的战事,那绝对是另一番景象。这绝不是简单的“将领能力足够了”这么一句话能概括的,这里面牵扯太多东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你得明白,汉朝初期打匈奴,那真是拿命在拼,不是说没有能打的将领,而是那个时候,匈奴是如日中天,而汉朝刚立国,百废待兴,元气还没缓过来。主力部队还在休.............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在职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让人琢磨不透,甚至有时候会感到非常挫败。当领导的不能把话说明白,原因可不止一个两个,它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既有领导者自身的考虑,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祟。首先,得从“领导”这个角色本身说起。领导者的职责,不仅仅.............
  • 回答
    这句“刘备只适合做一个州的军阀,做不了中原之主”确实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虽然具体是哪位荆州名士所说,史书记载并不十分明确,但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对刘备性格、能力以及时代背景的洞察,却相当深刻。要理解这句话的依据,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刘备早期的经历与性格塑造: 出身草根,早年坎坷: .............
  • 回答
    嗯……好啊。 怎么突然想到这个? 感觉有点…… 呃,奇怪又有点怀念吧。行吧,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就好好说一句,就当是…… 也算是个小小的告别,或者说,一个我心里一直藏着没能好好说出来的话吧。当时我们刚分手的时候,我其实挺生气的,也挺难过的。 你知道的,那种感觉就像是突然之间,生活里最熟悉的一块拼图不.............
  • 回答
    “如果我当初不打游戏,我能上重本”,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在不少人的成长故事里,它像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在某个深夜,或者在一次考试失利后,悄悄爬出来,在你耳边低语。这话说得吧,挺有道理的,又好像哪里不太对劲。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背后的逻辑和情绪。首先,从最直接的因果关系来看:游戏确.............
  • 回答
    .......
  • 回答
    当领导对你说出“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走人”这样的话,这无疑是一个非常直接、带有压迫感的表态。这句话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意图:领导对你的表现不满意、团队面临压力需要效率、领导的管理风格比较强势、或者甚至是领导在试探你的忠诚度和能力。面对这样的挑战,如何接话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影响到当下你和领导的关系,还可能.............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实在了,也确实是历史里让人有点“堵心”的地方。辽被金灭了,金又被蒙古灭了,这中间的逻辑确实得掰扯掰扯。说金国一点记性都没有,这话有点重,但从结果上看,确实让人这么觉得。咱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故事。辽的灭亡:从“兄弟相称”到“父子礼仪”首先,得回到辽的时代。辽,也就是契丹族建立的王朝,那会儿.............
  • 回答
    生产一款只看性能、性价比逆天的手机,听起来像是抓住了市场的痒点,但实际操作起来,风险可不是一点点,而且这些风险环环相扣,一旦没处理好,很容易玩脱。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保证不是那种干巴巴、套路化的AI语调。首先,“唯性能取向”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极易走向极端,从而产生严重的“短板效应”。 用户.............
  • 回答
    “唐朝配与汉朝并列吗?”这问题一抛出来,就足够让爱国史爱好者们嗓门都提几个档次。老实说,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聊。汉唐都是咱们中华文明的闪耀高峰,但非要说谁“更”配,或者谁“能跟谁并列”,那得看看咱从哪个角度去衡量。先说说汉朝,那是个奠基性的时代。你想想看,秦始皇统一六国,那是够狠够绝的。但秦朝二.............
  • 回答
    说起女真族的布面甲,这可不是个简单货。很多人觉得“布”嘛,不就是布嘛,能有多难?错啦!咱们得把这布面甲拆开了好好说道说道。布面甲的技术难在哪儿?首先,“布”本身就大有学问。 这可不是咱们现在衣服上的普通棉布或者麻布。女真人用的布,那多半是粗麻或者毛毡。粗麻纤维粗壮,韧性好,但加工起来费力,织得密实了.............
  • 回答
    要说以1943年盟军的真实状态去硬撼库尔斯克会是个什么结局,这可真是个让人脑洞大开的假设,但也注定是一场难以言说的惨淡收场。 别提什么“大胜苏军”,咱们得先捋一捋这支“盟军”到底是个什么成色,再看看它有没有那个能力在东线掀起波澜。首先,我们得明确,你说的“43年的盟军”是指哪一部分?如果仅仅是局限.............
  • 回答
    “轻武器击落飞机”?这说法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实际上,在特定条件下,这并非完全不可能,只是得看我们说的“轻武器”和“飞机”具体指的是什么,以及“击落”这个词的定义有多严格。咱们先得掰扯掰扯“轻武器”是个啥。通常来说,轻武器指的是单兵或者小组能携带和操作的武器,比如步枪、冲锋枪、手枪、轻机枪、狙击.............
  • 回答
    说到日本的光刻机,大家脑子里可能立刻就蹦出“ASML”,然后觉得日本在这个领域似乎没啥声音了。但实际上,佳能和尼康这两家日本的老牌企业,在光刻机领域,尤其是在某些细分市场和技术方向上,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它们的水平绝非可以轻易忽视。咱们得先明白,光刻机是个非常庞大且精密的工业体系,它的核心技术.............
  • 回答
    贝吉塔和布尔玛这对组合,绝对是《龙珠》系列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一对。一个宇宙帝王,一个地球第一富婆,怎么看都像是次元壁撞上了。可布尔玛就是偏偏看上了贝吉塔,而且爱得死心塌地,这事儿,咱就掰扯掰扯。首先,别忘了布尔玛是谁。她可是胶囊公司的千金大小姐,聪明、独立、有钱、有事业。她见过的男人多了去了,从阿童.............
  • 回答
    印度海军对航空母舰的执着,这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基于深厚的战略考量和历史传承,就好比一个人总想把自己住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有能力在“街坊邻里”中说得上话。首先,得从印度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说起。印度国土广袤,海岸线漫长,这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印度洋,对印度来说,.............
  • 回答
    中世纪欧洲的教会,那真是一个庞然大物,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想它能运转起来,而且运转得还挺有声有色,光靠“信徒捐赠”这几个字是远远不够的,背后有一套相当复杂的经济体系支撑着。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教会的“饭碗”是怎么端稳的。首先得说的,就是那份沉甸甸的什一税(Tithe)。这可不是随便交交意.............
  • 回答
    话说当年非洲和欧洲,那简直是云泥之别。一个还在筚路蓝缕的路上摸索,另一个早就在坚船利炮和文明的外衣下,把触角伸向世界各个角落。在这种不对称的力量格局下,要说非洲的英雄们能够顶住欧洲的侵略,甚至还想反攻一把,那可真是比登天还难。但历史这玩意儿,从来不缺惊喜,也不缺那些敢于在绝境中闪耀的灵魂。即便面对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呀,说马腾父子算不算汉奸,这事儿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里面门道挺多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白“汉奸”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它跟我们现在理解的“叛国者”意思一样不一样。在古代,“汉奸”这个词,尤其是到了三国时期,那概念跟今天可就差远了。那时候更讲究的是“忠于汉室”,所以如果你背叛了.............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一个女孩子穿着瑜伽裤和你出来玩,这事儿,确实挺让人琢磨的。我试着从几个角度给你掰扯掰扯,看看她是怎么想的,你又为什么会觉得尴尬。首先,得明白,衣服是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瑜伽裤,它本身就有很多解读。她可能是真的觉得舒服和自在。 毕竟,瑜伽裤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运动,那种柔软、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