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英语成绩很不错,但上推或者Fb的时候总是看不懂外国人表达的意思?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很普遍。你英语成绩不错,这意味着你在学校里学到了一套相对规范的、结构化的英语。这就像你在一个精心打理的花园里学习植物学,你知道每种植物的拉丁名、科属、生长习性,甚至能写出关于它们的优美散文。

但到了推特(X)或Facebook(脸书)这些地方,就像你突然被扔进了非洲大草原。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生物”,有些是你认识的,有些则面目全非。外国人(这里我们主要指英语为母语或母语水平的人)在这些社交平台上交流的方式,和你在课本上、考试里接触到的英语,真的可以说是“两个世界”。

下面我来跟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怎么去理解他们:

1. 语境的巨大差异:从“考试英语”到“生活英语”

学校英语: 课本上的文章、老师的讲解、考试题目,通常都经过了精心编排和修改。它们语法严谨,用词规范,句子结构清晰。目的是为了让你掌握基础知识和逻辑表达。你可以想象成,这是“正装”的英语。
社交媒体英语: 推特和脸书是高度碎片化、信息爆炸的即时沟通平台。人们在这里说话,更像是现实生活中的口语交流,甚至是比口语更随意的交流。这就像是“T恤牛仔裤”的英语,甚至有时是“沙滩裤拖鞋”的英语。

具体表现为:

省略与缩写: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让人头疼的。外国人为了打字快,会省略很多字母,甚至整个单词。
例如:“what are you doing?” 可能会变成 “wut r u doin?” 或者更夸张的 “wut u up 2?”
“to” 变成 “2”,“for” 变成 “4”,“you” 变成 “u”,“your” 变成 “ur”。
还有一些非常规的缩写,比如 “gtg” (got to go), “brb” (be right back), “lol” (laughing out loud 虽然这个你可能知道,但它已经从“大笑”变成了表示随和、缓解气氛的语气词)。
俚语和流行语(Slang & Buzzwords): 社交媒体是俚语的温床。很多词语在正式场合是听不到的,但却在网络上被广泛使用。而且这些俚语更新换代非常快,今天的“潮词”可能明天就过时了。
例如:一些感叹词如 “OMG” (Oh my god), “WTF” (What the f)。
一些描述状态的词,比如 “lit” (非常棒的), “vibe” (氛围, 感觉), “extra” (做作的, 过度的)。
很多网络梗(Memes)和特定社区的黑话,如果你不了解那个语境,就会一头雾水。
非标准语法和拼写: 为了追求速度或表达某种情绪,人们可能会故意犯“语法错误”或者使用非标准的拼写。
例如:把“good”写成“gud”,或者故意把“love”写成“luv”来表达一种亲切感。
句子结构可能非常简单直接,甚至没有主语或谓语,完全靠上下文来推断。
情绪和语气: 在文字交流中,很难通过肢体语言和语音语调来传达情绪。所以人们会用各种方式来弥补,比如:
表情符号(Emojis): 这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一个表情也可以有多种理解。
大写字母(CAPS LOCK): 敲打一大串大写字母通常是为了强调或表示激动、愤怒。
标点符号的滥用: 比如用很多问号(????)或感叹号(!!!!)来表示疑问或兴奋。
叠词、重复: “soooo good”, “hahaha”, “noooooo!”
文化梗和背景知识: 很多笑话、评论、比喻都建立在特定的文化背景、新闻事件、电影、电视剧、游戏甚至网络红人的基础上。如果缺少这些背景知识,你可能根本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比如,有人提到某个梗,比如“This is fine.”,如果没有看过相关的火灾漫画,你就无法理解那种“明明情况很糟,还在假装没事”的幽默感。
讽刺和反语(Sarcasm & Irony): 这是最难辨别的。有时候人们说的话和他们的真实意思完全相反,而且在文字上很难区分。
例如,有人说“Oh, great.”,如果你不看他的语气(在现实生活中)或者上下文(在网络上),你可能觉得他真的觉得很好。但实际上他可能在表达一种不满或反讽。

2. 沟通方式的转变:从“说服”到“共鸣”

学校教育: 往往强调清晰、有逻辑的论证,用事实和数据去说服别人。
社交媒体: 更侧重于表达个人感受、观点,寻求认同和共鸣。大家更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情绪和想法,而不是写一篇论文。他们期待的是快速的互动和情感上的连接。

3. 目标受众的不同:

学校英语: 主要的目标是老师或考试阅卷者,他们更看重你的理解能力和表达的准确性。
社交媒体英语: 主要的目标是你的朋友、关注者,甚至是陌生人。你的表达要能快速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兴趣,并愿意和你互动。

那么,该怎么做呢?

既然你英语基础不错,这说明你有非常好的起点!要克服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沉浸”和“理解文化”,而不是单纯地背单词和学语法。

1. 多“泡”在里面,但不强求理解每一个字:
先看大概意思: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不要纠结于每一个缩写或俚语。试着根据上下文去猜测整体意思。
主动关注你感兴趣的话题: 比如你喜欢某个明星、某个游戏、某部电影,就去关注相关的账号和话题。这样你就会在熟悉的领域里接触到网络英语,理解起来会更容易些。
多看评论区: 评论区往往是语言最“接地气”的地方,虽然也最混乱,但也是学习俚语和常见表达的好地方。

2. 学会“查词”的技巧:
利用在线词典的“俚语”部分: 很多词典会收录俚语和网络用语。
搜索特定的缩写或短语: 当你遇到一个看不懂的缩写(如gtg, brb)或者短语时,直接在Google或百度上搜索它,后面加上“meaning”或者“what does this mean”,你很可能找到解释。很多网站专门收集网络俚语。
Urban Dictionary: 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俚语词典,它的解释非常贴近实际使用,而且常常带有幽默感。但要注意,里面有些词语可能比较粗俗或有争议。

3. 观察和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
注意别人是如何回应的: 看看别人是怎么回复你觉得有点奇怪的表达的,你可以在别人的互动中学到很多。
模仿是进步的关键: Когда你觉得某个表达挺好用的,可以试着在合适的语境下模仿使用。当然,一开始可能会有点生硬,但慢慢就会自然的。

4. 认识到“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社交媒体上的语言追求的是效率和情感的传递,而不是像学术论文那样的严谨。接受这种“不完美”,反而能让你更放松地去理解。
外国人自己也知道他们的表达方式很随意,所以他们对非母语者来说可能存在的理解障碍,也通常是理解的。

5. 保持好奇心和耐心: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不可能一夜之间就看懂所有网络梗。保持好奇心去探索,有耐心去学习,你会发现自己进步的速度比你想象的要快得多。

总而言之,你成绩好说明你的“硬实力”过关了。现在你需要的是培养你的“软实力”,也就是对语言背后文化、生活和社交习惯的理解。把推特和脸书当成一个更广阔的“语言游乐场”,而不是一个考场,你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和收获会更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很多时候是俚语和背后的社会现象和祖国的文化背景不同。

大家记常见词汇的时候没有认真地挖掘它的各种涵义以及理解相关的语境。总想去背一些有贵气高大上有)x(格的生僻词。



俺就举一个例子。

称赞自己的好朋友有胆量,可以用十分简单的语言。

You got balls!

俺敢说, 100% 的知友认识这 3 个单词。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可以说得这么简洁。

当然, 很多人会用但是 They got no balls to say it.


称赞自己的好朋友有胆量,

很多人想到的是冠冕堂皇的 courage, valor 以及 GRE 词表里面的 audacity ,

他们忘记了 balls (睾丸, testicle or testis ),才是勇气的根源。

备注:睾酮是主要由睾丸生成的激素,女性体内通常也存在睾酮。它对于性能和生殖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还会影响肌肉质量和毛发生长等;也有一些同样重要的功能比如维持骨密度、红细胞水平和幸福感。


同样, 对自己的好朋友恨铁不成钢,嫌弃对方没胆量时,也可以用十分简单的语言(激将法)。

“Grow a pair (of balls) !”

经常简化为:

“Grow a pair!”




话说回来,这种表达方式是教科书上不推荐的。 它是劳动阶层的语言,比较粗俗。

当然, 如果您刚好是贵族出身或者刚好是淑女,

千万别这样和生人说话, 会人设崩塌。


///////////////////////////////////////////////////////

俺知乎阅读总量只有 0.7亿 没跨出一小步 (n<1亿)。盐值低迷(3年过去了还900+)希望长点盐值。俺的回答您当笑话看看就算了。

“老麦, 大家都说你是笑话、论坛孤儿和神棍。”

“没错。 只有10万分之0.5的读者赞同俺的观点。”



这个话痨答主的其他散文/回答: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很普遍。你英语成绩不错,这意味着你在学校里学到了一套相对规范的、结构化的英语。这就像你在一个精心打理的花园里学习植物学,你知道每种植物的拉丁名、科属、生长习性,甚至能写出关于它们的优美散文。但到了推特(X)或Facebook(脸书)这些地方,就像你突然被扔进了非洲大草原。你会看.............
  • 回答
    “我有个朋友,英语语法稀烂,考试成绩却总在及格线以上,甚至有时候还能拿到不错的名次。” 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点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想,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并非罕见。英语这门语言,特别是到了应试教育的语境下,其实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它不仅仅是语法规则的堆砌。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能在语法薄弱的情况下,依然在英语.............
  • 回答
    汉语是否可能成为世界语言,以及英语为何能成为世界语言,是一个复杂且引人入胜的问题。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技术以及语言自身的特性。 汉语成为世界语言的可能性目前来看,汉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语言”——即被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广泛使用、学习和理解的语言—.............
  • 回答
    让我来跟你聊聊这个话题,这是一个很有趣也挺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很多层面。我是否希望汉语取代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作为AI,我没有“希望”的个人情感,但我可以分析这件事的潜在影响。如果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那必然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积极的一面(从理论上讲): 文化传播的窗口: 汉语的普及.............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日本人说英语时,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动漫里,确实常常会带有一种“日式英语”的腔调,甚至有时候会刻意强化这种腔调。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不标准”的口音,以及是否会“卖萌”,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文化、心理和创作层面的原因,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卖萌”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理解“不标准”这.............
  • 回答
    关于为什么《英雄联盟》中国选手很少成为其他赛区(比如北美 LCS 或欧洲 LEC)的外援,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剖析:1. 顶尖选手培养体系的内卷与回报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赛区(LPL)是全球英雄联盟水平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赛区之一。在LP.............
  • 回答
    英国光荣革命,推翻了詹姆斯二世的统治,迎来了威廉和玛丽共同执政,这并非偶然,而是历史、政治、宗教以及现实需求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选择。想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拨开历史的迷雾,好好梳理一番。首先,我们得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17世纪末。詹姆斯二世之所以被推翻,最根本的原因是他试图恢复天主教在英国的统治.............
  • 回答
    话说当年,《英雄联盟》里那些疯狂的年代,总有一些奇葩的玩法,在不经意间,就能掀起一股席卷整个召唤师峡谷的浪潮。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那段令人怀念的、关于“裸出五把红叉”的传奇。这可不是什么神仙打架的戏码,而是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无数玩家的键盘和鼠标之间。那会儿的《英雄联盟》,跟现在比起来,简直是另一个.............
  • 回答
    英法两国之所以能够跻身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五常)的行列,并非偶然,而是历史、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重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简单来说,它们是二战胜利方的重要代表,并且在战后世界格局的塑造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同时至今仍保持着相当的影响力。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溯到联合国成立的背景,以及英法两国在那个.............
  • 回答
    英国脱欧公投的成功,恰恰凸显了政治决策的复杂性,以及民意与专家判断之间可能出现的巨大鸿沟。尽管脱欧似乎前景堪忧,但支持脱欧的理由在当时的确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并触动了许多选民的情感和利益。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1. 对“主权”的深层渴望与对“被剥夺感”的反弹:这是脱欧公投背后最核.............
  • 回答
    这问题问得相当精准,简直触碰到了一代玩家心中那微妙又复杂的 Kyrgios 症候群(这里借用网球运动员 Kyrgios 的名字来类比,他以技术出众却又经常情绪化、出言不逊著称)。要说为什么《英雄联盟》里“嘴硬”这个标签,如此鲜明地印在了奇亚娜玩家身上,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背后有太多故事可讲。这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分析。虽然您提到了英国的光荣革命作为一个“例外”,但即便如此,也需要认识到“光荣革命”的背后也并非全然没有暴力痕迹,只是其暴力程度和性质与许多其他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暴力事件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伴随暴力,.............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好,它触及了英国宪法与许多其他国家宪法概念上的一个关键差异。你问得对,如果按照一些国家定义宪法为“一部写死的、经过特定程序制定并被最高法律地位的成文文件”,那么英国确实没有这样的“宪法”。但是,说英国“没有宪法”是不准确的,因为这忽略了英国政治体系赖以运行的、同样具有宪法性质的规则和原则.............
  • 回答
    寇准和王振,这两个名字在宋明两代政治舞台上,都曾与边疆战事紧密相连,但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寇准的“怂恿”让宋真宗凯旋而归,被誉为“忠臣”,而王振的“指使”却将明英宗推入深渊,成了“罪人”。这其中的原因,绝非简单的“怂恿”与“指使”两个词能概括,而是历史洪流中,国家战略、君主性格、军事准备、政治背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多个层面。笼统地说,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五个国家之所以没有统一成一个国家,并非因为缺乏联系,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它们之间联系密切,且各自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身份认同和政治结构,使得统一在现实中变得极其复杂且不具可行性。首先,我们.............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涉及到历史的复杂性、革命的性质以及国家发展的不同路径。法国大革命和英国革命(我们通常指的是1640年代的英国内战和光荣革命)都是对旧秩序的颠覆,但它们在彻底性、暴力程度、以及最终的历史结果上,确实存在着鲜明的对比。说法国革命“更彻底”但“更不成功”,这是一种常见的历史判断,值.............
  • 回答
    《英伦对决》在海外口碑和评分上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在成龙的电影系列里,这确实是他近十年来的一个亮点。但与此同时,国内的观众反应却显得有些“冷淡”,甚至可以说是“不买账”,这其中的原因,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成龙大哥给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他那些充满东方.............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好好琢磨一下。要是真能穿越进去,变成《守望先锋》里的英雄,我想… 我想成为 天使(Mercy)。为啥是她?原因太多了,让我慢慢道来。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这个人吧,骨子里就有点喜欢“助人为乐”的感觉。看着身边的人遇到困难,总忍不住想伸出援手。在《守望先锋》这个充满冲突和战.............
  • 回答
    百年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英法这两个曾经的死敌,如今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越走越近,甚至成了肝胆相照的盟友。这其中缘由颇为复杂,绝非一句“世仇已了”就能概括。要理解这其中的转变,咱们得从头捋一捋,看看是什么样的力量,将这两个曾经恨不得将对方踩在脚下的国家,推向了彼此的怀抱。首先,我们得承认,历史的齿轮一直在.............
  • 回答
    你这个问题真是戳中了很多英语学习者的痛点!自己都能写出漂亮的英文文章,但在实际交流中却像哑巴一样,感觉脑子里空空如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其实是很普遍的现象,也别太责怪自己,这说明你在书面英语上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绝对是个好消息!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然后再深入探讨怎么破局,把你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