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腾讯广告空位的游戏广告放原神的图?

回答
关于腾讯广告空位中使用《原神》作为游戏广告素材,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背后牵扯到很多层面的考虑和策略。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细致地梳理一下:

首先,为什么腾讯会这样做?

这背后肯定不是“随便放一张图”那么简单,而是一套精心策划的广告投放策略的体现。

《原神》的国民级影响力与高辨识度: 《原神》毫无疑问是当下中国乃至全球最热门、最具影响力的游戏之一。它的画面风格、角色设计、音乐都极具辨识度。当用户在腾讯系的广告位(比如微信朋友圈、QQ空间、腾讯视频等)看到熟悉的《原神》画面时,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熟悉感”。这种熟悉感是触发用户点击广告、进一步了解的天然优势。
“借势营销”与流量导流: 腾讯拥有庞大的用户流量池。通过使用《原神》的广告素材,腾讯实际上是在利用《原神》本身积累的巨大用户群体和话题度,来为可能与《原神》相关的游戏产品(例如腾讯代理的另一款二次元手游、或者与《原神》风格相似的新游戏)进行“借势营销”。简单来说,就是“我这里有热门游戏的用户,我用他们喜欢的东西来吸引他们进来看看我的东西。”
潜在合作与生态构建: 虽然我们不清楚具体的合作细节,但腾讯与《原神》的发行商(米哈游)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合作关系,或者至少是一种潜在的共赢模式。腾讯作为国内最大的游戏发行商和运营商之一,它通过自家广告平台推广其他优秀的游戏,也是其构建游戏生态、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一种方式。或许腾讯在为《原神》的某个版本更新或活动进行推广,也可能是在为其他与其合作的游戏导流。
精准投放的可能性: 腾讯的广告系统非常强大,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行为、画像进行精准投放。如果用户本身就是《原神》的玩家,或者对二次元、开放世界、二次元卡牌类游戏有兴趣,那么在他们面前展示《原神》的广告素材,其转化率自然会更高。
吸引新玩家的策略: 即使是已经玩了《原神》的玩家,看到精美的游戏画面,也可能激发他们尝试腾讯自家代理的其他游戏,特别是如果这些游戏在玩法、美术风格上有相似之处。反之,如果广告位是为其他游戏导流,那么使用《原神》的画面,实际上是在“钓”对《原神》感兴趣但尚未深入了解的潜在用户,然后通过广告引导他们去体验腾讯旗下的游戏。

然后,为什么会放在“广告空位”里?

这里的“广告空位”通常指的是腾讯自家产品内的广告区域,例如:

微信朋友圈广告: 这是最常见的场景之一,精美的《原神》图片或视频,配上一些引导性的文字,很容易在刷朋友圈的用户中脱颖而出。
QQ空间广告: 类似于微信朋友圈,也是重要的社交媒体广告平台。
腾讯视频、腾讯新闻等内容平台: 在用户观看视频或阅读新闻的间隙,穿插展示游戏广告也是非常普遍的。
游戏启动页、加载页等: 有些腾讯自家的游戏或应用在启动时,也可能出现合作伙伴的游戏广告。

这些“广告空位”之所以成为理想的投放地,是因为:

用户心智相对放松: 用户在社交、娱乐场景下,相比于工作、学习,心智更加开放,更容易接受广告信息。
流量巨大且稳定: 腾讯系产品拥有数亿甚至十亿级别的日活用户,这意味着广告曝光量巨大,能够触及到非常广泛的用户群体。
可控性高: 腾讯作为平台方,对广告的投放形式、内容、时段、人群都有很高的控制力,可以根据投放目标进行精细化操作。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解读:

用户视角:
积极的一面: 看到喜欢游戏的广告,可能会感到惊喜,并有机会了解到腾讯代理的其他好玩的游戏,是一种信息获取和潜在娱乐的拓展。
中立或略带疑惑: 有些用户可能会觉得“这是在推广《原神》吗?还是在推广腾讯自家的游戏?”如果广告内容不够清晰,可能会产生一点混淆。
潜在的反感: 如果用户对《原神》本身并不感兴趣,或者觉得广告过于泛滥,也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但《原神》的国民度很高,即便不玩的人,看到其画面也大多不反感。
广告主/发行商视角:
高效的流量获取: 对于腾讯而言,这是利用自身平台优势,高效获取潜在用户,并可能为自家产品导流的绝佳手段。
品牌合作的常见形式: 在游戏行业,跨平台、跨游戏的推广合作非常普遍,这种做法是行业内的常规操作。
行业视角:
巨头生态的典型体现: 腾讯作为行业巨头,通过自己的流量平台,能够有效地整合和推广各类优质内容,这是其强大生态能力的体现。
内容即广告,广告即内容: 随着内容生态的发展,游戏画面本身就具备很强的广告属性。优秀的游戏画面能够直接吸引玩家,也成为广告素材的天然选择。
市场竞争的策略: 这种做法也反映了游戏市场竞争的激烈。通过利用热门IP和高辨识度的素材,能够更有效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总结一下:

腾讯广告位放《原神》的图,最核心的逻辑是“利用头部IP的高吸引力,在自有的大流量平台上,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触达目标用户群体,实现流量的导流和价值的转化。”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广告占位”,而是基于对用户喜好、平台特性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深刻洞察和精准运用。它是一种非常“腾讯”式的、效率导向的商业行为,也是数字广告和内容生态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用户在看到这些广告时,不妨理解为这是腾讯在利用其平台优势,为用户呈现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同时也是其商业运作的一部分。当然,如果广告内容更清晰地表明是在推广“腾讯代理的某某游戏”,或许能减少一部分用户的困惑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明《根申冲撞》出息了。

如果你页游广告看得够多,上面的“四大天王”你一定或多或少见过。

能被各种国产页游手游广告商相中,那才能证明你的素材足够吸引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