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表示「必须查清布查平民死亡事件的具体原因,结论得出前各方应保持克制」?

回答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关于布查平民死亡事件的表态,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解读的立场。要理解这个表态,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首先,从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法原则来看,这个表态并不意外。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历来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干涉他国内政,同时强调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在布查事件发生后,中国代表强调“必须查清具体原因”,这与中国处理许多国际冲突事件时的原则是一致的——即,在没有确凿证据和充分调查之前,不轻易下结论,不急于指责,不采取可能加剧局势的单方面行动。

“保持克制”这一点尤其重要。在俄乌冲突这样一个高度敏感且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任何一方的草率表态或行动都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中国提倡克制,是在呼吁各方,特别是那些在冲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国家,在信息传播、外交表态乃至实际行动上都要审慎,避免火上浇油,为和平解决问题留有余地。这既是对冲突各方的建议,也是对自己立场的表述:中国不希望看到局势进一步升级。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查清具体原因”的挑战性。布查事件发生在激烈的军事冲突区域,信息的获取和核实都极其困难。战场上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片面化的,并且常常夹杂着宣传和信息战的成分。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查清具体原因”,需要一个独立、公正、透明的调查机制。中国强调这一点,实际上是对西方主导的叙事提出了一种补充,或者说是一种对调查过程公正性的要求。中国可能认为,在没有充分独立调查的情况下,过早地将责任归咎于某一特定方,可能是不公平的,也可能无法触及事件的全部真相。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表态也可以理解为对程序正义的强调。在国际关系中,尤其是在涉及战争罪指控等严重问题时,证据和程序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支持通过合法、合规的调查程序来得出结论,这符合国际社会对解决重大冲突和人权侵犯事件的普遍期待。

第三,我们不能忽视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独特立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对这场冲突的影响不言而喻。中国不直接参与冲突,但同时与俄罗斯保持着战略合作关系,也与乌克兰有过长期的友好往来。这种复杂的定位使得中国在处理布查事件时,既要顾及与俄罗斯的关系,又要维护其国际形象和在联合国框架内的作用。因此,中国采取一种“居中”和“劝和促谈”的姿态,强调通过对话和调查解决问题,既是其外交策略的体现,也符合其“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塑造。

“结论得出前各方应保持克制”这一点,也暗示了中国对于西方国家在布查事件上迅速定性和指责俄罗斯的做法可能持保留意见。虽然中国也对平民伤亡表示关切,但其表述方式更加注重调查和证据,这与一些西方国家“立刻谴责、立刻制裁”的态度形成了对比。中国可能认为,这种快速定性的做法,虽然有其政治考量,但从程序和公正性角度来看,有失妥当,并且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

最后,从地缘政治和国际秩序的视角来看,中国的表态也是在维护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通过呼吁公正调查和保持克制,中国在试图塑造一种更加平衡的国际舆论,反对简单化的二元对立思维,并强调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核心作用。这符合中国希望构建一个更加多极化、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长期目标。

总而言之,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关于布查平民死亡事件的表态,是其外交政策、国际法原则、对冲突复杂性的认识以及在地缘政治中的定位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核心在于强调调查的必要性和公正性,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冲突升级,并维护联合国在解决国际问题中的权威性。这是一种审慎、负责任且具有战略考量的外交姿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发现一点奇怪的事情

作为一个知乎不知名小V,我的数据是这样的

然后我查看了下经常在乌克兰问题下早期的高赞选手的数据

分别是

然后我又随便查看了下我关注的人

给我的感觉是,在乌克兰相关问题上,知乎的用户点赞/关注的比例出现了非常强的扭曲。

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user avatar

我觉得这位代表说的话很有道理也很符合国家利益,期待我国参与调查后发布自己的结论。

user avatar

合着诸君只看前半句,不看后半句是吧…

保持克制就意味着,我们压根就就认为这是罗生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话那边都不信,一切以调查的结果为准。

而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一切的行为都是屁股行为而不是脑子行为。

这才是正常的我国立场。

说白了,欧洲发生了事情,我国出于人道主义关心一下就不错了,傻子才站队呢。

另外,现在这事别扯犊子说西方议会都通过议案打算制裁俄罗斯了,你们还不承认这种废话,别忘了,去年西方某些国家议会通过什么玩意了。

就这种为了屁股不要脑袋的议会,你们当做证据?谁当做证据谁就是1450,这是毫无疑问的。

user avatar

跟我之前想的一样,不会有什么变化,还是之前那些话,该谴责谴责,该中立中立,不过站队还是有新的方向。

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是冲突的当事方,不应被卷入矛盾,更不应被迫承担地缘冲突和大国博弈的后果。

中国本来就是发展中国家,作为主要大国不可能真的置身事外,寻找一个有利角度是必然的,直接站到第三世界才是正道。之前中国还没找准立场方向,从两国元首讲话来看已经从世界这个大概念又进一步缩小范围,这样就从俄乌战争选边站中抽离出来。

光找准定位还不够,只是现在还是中立保守策略,以后就要逐步转成中立进攻策略。要摆脱西方话语的政治正确陷阱,非常干脆的谴责它们。

user avatar

我建议中国别只嘴上说说

联合国派的调查团也应该有中国人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信息化时代,这样全球瞩目的恶行,只过了不到一周,真相是必然水落石出的

中国也派人参团

这样结果出了,哪边是「1450」「4v」,哪边是「黄俄」「孝子贤孙」,哪一方才是真的丧失人性,也就真相大白

别一口一个「要调查真相」,自己又不肯见证,出了结果以后又「这是欧美弄虚作假的结果」,那就又丢人又恶臭了





补充一下:从二战至今,所有针对平民的暴行,支持者都是畜生的集合体,所以围美救俄,围阿富汗救俄的大可不必。

更何况这还没调查,这底下的某些回答就已经开始「预防性说明」了,这代表了什么?

我只重申一个观点:任何针对平民实施屠杀的军队和为屠杀方叫好的支持者都是畜生,包括但不限于用几百年前的屠杀为发生在今天的屠杀作合理性辩护。

作为一个平民,无条件地谴责军队对于平民的暴行理应是良心和屁股的双重底线,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中国应该参与进这次调查中,展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而不是口是心非。

user avatar


关键词捕捉:

1.反思

2.地缘政治导致悲剧

3.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4.中小国家不应被推向大国对抗前沿

5.外交政策自主,不应被迫选边站队

6.一国安全不得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

7.呼吁对话解决问题

8.和平


翻译翻译:

1.肯定“反思”的正面作用

2.俄乌关系并非由地缘决定,两国接壤不意味着就得站同一边

3.尊重主权——而不是“独立”投票;尊重领土完整——考虑到面临领土丢失问题的只有乌克兰,这是支持乌克兰无疑了

4.支持乌克兰,反对将其推向风口

5.反对俄罗斯逼迫乌克兰站队自己,同时反对欧洲国家非自愿的制裁

6.反对俄罗斯以维护自家安全的理由侵略他国

7.肯定“对话”的作用,不是非打不可

8.反战


这次发言的方向已经很明确了,我都很难想到别的解释。比如3,难不成仗是在俄领土上打的?——哦,按俄方“去乌克兰化”的意见,还真是。

但你要独自发疯,我们恕不奉陪了。

user avatar

俄军屠杀平民,“正能量”们大概分三大派:第一派,否认派,即否认俄军暴行,反诬是乌军强杀平民;第二派,假装派,即活人假扮尸体,否认屠杀;第三派,就是以沈逸为代表的否认平民身份,所以俄军杀人有理有据。

根据中方代表的发言“布查镇平民死亡的报道和画面令人十分不安”,“正能量”们的三道立体防护网,已经至少破了两道。

最后,¯_(ツ)_/¯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还指望我们的坚子哥说两句呢,比如说,“一切责任都在美方!”

泽连斯基在安理会展示了大量关于布查大屠杀的证据,并且放映了一段关于俄军罪证的视频宣传片,现在外交部也不好打圆场了

user avatar



中国态度已经开始软化了。这是好事。

对比一个多月前,我国外交部华春莹的发言。

世界应该知道,把一个大国逼到绝路的后果。

现在开始注重中小国家的利益了。

这就是转变。

我早就说过,必须要和俄罗斯切割

这些话的意思,废话部分我就不重复了。

提炼一下重点。

第一,中国不支持这场战争,

第二,中国不会给俄罗斯提供武器装备,或派兵。

第三,如果这事是真的,中国会谴责俄罗斯。但是希望和平解决。

黄俄们,风向已经彻底改变了。

再给俄洗地,就是给西方提供黑资料了。

user avatar

中方也支持调查阿富汗大屠杀,印第安人种族灭亡调查,

中方的立场一贯是这样。不管是谁,只要干了就应该被谴责,并且根据犯罪事实被收拾,根据事实说话,

而不是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就激动得大吼大叫。

怎么阿富汗和印第安人这两个调查没见到挺乌派激动的不能自已。美国人最有意思,满手满脸满身都是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人民的鲜血,现在突然对乌克兰人民流了血激动了。

不是乌克兰人民的血比较宝贵,而是他觉得还应该多流一点。为此他不惜含泪卖掉一些毒刺标枪给乌克兰人民。

user avatar

Bucha事件没有拜登亲自点头,没人敢干,但拜登是出了名的一向会搞砸事情的人,DC以前流行一句话,拜登参议员三十年政治生涯里,难得的是,重要事情的大方向全都搞错。

user avatar

最近能明显感到,布查平民死亡事件是俄乌战争中一次重要的嘴炮转折点。目前欧美政客的一系列表演都是围绕这一事件展开的,比如:

乌克兰布查事件曝光后,马克龙表态支持对俄实施新制裁;
欧洲多国借「布查事件」大规模驱逐俄外交官,人数已超170人;
俄称西方煽动布查事件意图破坏谈判,乌表示不再与俄就乌去军事化问题谈判;
欧盟将派调查小组赴乌克兰调查「布查事件」;
德国宣布驱逐 40 名俄罗斯外交官;

……

这场惨案直接让整个欧盟,都更加地仇视俄罗斯。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不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乌克兰。

不得不服,老美确实厉害,离间中日、离间中印、拆散欧洲,现在又离间欧俄,下一步该离间拆散中俄了,希望目前中俄背靠背的关系能够稳定十年二十年。

2008年之前,中日韩本来想搞经济一体化,后来美国搞了个重返亚太战略和亚太再平衡战略,给搅黄了。在中国周边挑动钓岛事件离间中日,萨德离间中韩。南海离间越南菲律宾与中国关系……

美国继承了英国老练的统治技巧,离岸平衡玩得炉火纯青,但欧美GDP的全球份额在持续下降。随着一带一路的展开,欧美的份额会进一步下降。互联网这一波信息化技术浪潮的红利快要耗尽了。技术就像一种燃料,烧完了就需要添柴火,需要新的科技革命。如果欧美不能搞出新的科技革命,那就会逐步被边缘化。土耳其、伊朗、印度等地区性大国,越来越不鸟美国了……甚至沙特这样的小跟班都开始用人民币结算一部分对华石油出口了。

现在美国的这一套像极了开战之初,战前西方在舆论、情报和官员打嘴炮方面,对乌克兰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支持,而在行动层面,早早的撤离了自己的人员,同时明确宣布,就算俄罗斯“入侵”,也不会给乌克兰派兵。

更搞笑的是,等到俄罗斯承认乌东独立后,战争打起来了,矛盾激化到不可收拾了,美国却告诉俄罗斯,暂时不会让乌克兰加入北约。

可以想见这回也一样,一但把老毛子惹急了,北约肯定又要做缩头乌龟,历史的殷鉴就在眼前,可惜乌克兰就是不长记性,还想加入北约。

当初外交部发言人的话依然适用:

在美方违背同俄罗斯的协议五次将北约东扩至俄家门口并部署大量先进进攻性战略武器时,他们有没有想过把一个大国逼到绝地的后果?

总之,大国竞争还要靠实力,你美国制裁又如何,以前无往而不利的西方制裁大棒碰上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就不灵了,没想到啊,俄罗斯的经济韧性之强大大超过了预期,西方一套组合拳下来,既没有激起俄国内变,也没把俄军逼退……

俄罗斯要求对欧洲输送的天然气,要使用卢布支付。结果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百分之30,卢布兑美元,上涨百分之5。

欧洲一帮小卡了咪国家照样用卢布与大毛交易天然气。

美国作为能源出口国,尚且离不开俄罗斯,欧洲国家就更惨了,俄罗斯提供给整个欧洲约45%的天然气用于家庭取暖、电力和工业用途,以及约27%的石油。 到了今天,欧洲当然想替换俄罗斯的能源,美国更想,但是,这需要时间。

最后关于布查事件,我认为正常的中国人(不包括某些湾湾),还是应该和祖国保持一致,不传谣不信谣,让子弹再飞一会,一味的关心敌方阵营里的人,也是对同胞最大的恶!

user avatar

沈逸:平民死亡?呵,张军---英国赫尔大学国际法学硕士,原来留学过西方啊!啧啧,有点意思啊,顺带@中国外交部

user avatar

张大使这个表态显然是审慎的,因为唯恐布查事件的曝光只是一个开始。

俄罗斯对于自己部队的合同兵工资只能开到两三千人民币一个月,义务兵只有几百人民币一个月,即使如此还要欠饷;前线部队装备都不足,还得自备民用对讲机;军粮也不够。这些都有公开报道。

大部分毛病都是穷病。这种部队,穷的叮当响,难有荣誉感;不出去洗劫,屠城;根本不可能。去抢,去屠,杀个人也就是顺手的事情;一点都不意外。这并不是普金让他们做的,是他们素质和个人处境使然,人性而已。

更何况,普京因为不肯进行总动员,招募和派遣了大量的边境非俄罗斯人参战,例如车臣人、西伯利亚原住民等。这些人对于乌克兰人并非同种同文,文化上视为异教徒,杀起来心里更无负担;甚至听调不听宣,并不受制于前线俄罗斯长官。这次在布查犯事的据说就是俄罗斯驻远东集团军的以库雅克人为主的部队。

张大使的发言显然是为了防止我国陷入过于不利的舆论局面。接下来布查第二,布查第三,布查第四,会被不断地爆出来。这是完全可以预测的。毕竟布查还不是双方杀红眼打出狗脑子的地方。第一个布查还可以说是有人栽赃陷害,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甚至远甚于布查的事件爆出来,还怎么论?这里有人要说什么东乌俄族也被屠杀过云云——即使是真的也不能撑起来同态复仇的正当性。

总之,俄罗斯的舆论空间只能是不断地萎缩。我国立场不能受困于此,当然基于国家利益我国还是支持俄罗斯。但是在国际立场上并不能被绑架,王毅说了”中俄合作无上限但是有底线“。当俄罗斯实在拉跨到底线的时候,我们可以如此打太极:对针对平民的屠杀表示谴责,但认为普京等人并不知情,这是前线部队的个别士兵的行为,并要求俄罗斯约束前线部队,惩处违纪士兵……

user avatar

老子就说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思是说,说的很好听,一般都是场面话,都是不可信。相反,可信的,往往话说的都不好听。

实际上中国这样的模棱两可的态度,是我们所熟悉的。于是中国的态度,往往要依靠中国民间的声音,才能释放出来。

深圳卫视特约评论员刘和平的言论,相当能够表达,中国的某种立场,这个人是这么说的

然而从俄罗斯方面的态度来看,他们可不是简单的否认,而是反控乌克兰方面在诬蔑与挑衅。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无论乌克兰方面拿出多少所谓的照片与证据,也无论乌克兰方面的指控能否得到联合国、欧盟与北约的认可,这件事情都不可能得出一个多方尤其是俄罗斯方面能够承认与接受的结论。或者说,这件事情可能永远都会处于各说各话的罗生门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那欧盟与北约提出的所谓追究俄罗斯“战争罪”的责任,也就更加无从谈起了。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事情的走向仍然是由实力所决定的。一方要对另外一方进行审判与执法,那审判与执法的一方,必须要对另外一方具备压倒性的实力才可以。当前俄乌局势还处于发展过程中,还看不出一个明确的结果与走向,但是,乌克兰与西方已经对俄罗斯提出了很多不切实际的要求,包括进行国际大审判追究俄罗斯“战争罪”的责任,以及要用西方扣押的数千亿美元的俄罗斯外汇储备,来对乌克兰进行战争赔偿等等。
然而,这一切都得建立在乌克兰能够在西方的援助下彻底打败俄罗斯的基础上,否则就要问一问俄罗斯人尤其是俄罗斯手上拥有的那些核武器答不答应。
这也就意味着,对于俄罗斯来说,接下来在战场上取胜就显得更为关键,打输了,事态就会着朝着乌克兰与西方的预期发展,打赢了,乌克兰与西方提出的那些所谓追究战争罪与赔偿,就都会化为泡影。成王败寇,这就是当前的国际政治现实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 :我认为,俄罗斯实际上是在旁敲侧击地警告乌克兰方面,假如要想和谈,就不要节外生枝,抛出所谓俄军犯下了“种族灭绝”的证据。
而在我看来,近日围绕着俄军是否犯下了所谓“种族大屠杀”而展开的俄乌争论,不会对俄乌和谈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真正决定俄乌和谈走向的,还是俄乌两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尤其是双方围绕着乌东部地区展开攻防战的结果。还是那句话,赢者通吃,一旦战争打起来了,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丛林规则,只有打赢了的,才能提出条件,打输了,就得被动接受对方提出的条件。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是很扯淡的,比如说你是个乌克兰人,你认为这件事情是俄罗斯干的,你可能还会以和谈方式解决问题呢?你能想象抗日战争中,日军对中国进行三光政策,然后一个国家使劲地撺掇蒋介石和谈,你觉得这个国家是什么意思?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态度是表面上模糊,实际上是很明确,认为事实不重要,而是实力才重要。所谓调查真相,也只不过是各说各话。其实背后的价值观令人深思,在他们看来,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实力。竟然还拿出核武器来说话,这太不符合联合国五常的态度了

而环球时报更厉害,环球时报英文版中说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布查事件”曝光后,美国作为乌克兰危机的始作俑者,并未表现出任何劝和促谈的迹象,反而准备加剧俄乌紧张局势,制造加大对俄制裁力度,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不断在外交和舆论上向俄罗斯施压,阻碍了两国和谈。特别是,华盛顿表示将提供一系列重型武器系统。五角大楼描述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满足乌克兰主要安全援助请求的工作。不得不说,在这个节骨眼上煽风点火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而人民日报最新的社论是这么说的,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极力避免直接军事卷入,却通过大规模军援以及釜底抽薪的制裁措施,对俄罗斯发动了一场混合式战争。美国不仅对俄罗斯政府官员等实施制裁,还将俄多家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系统之外,冻结俄罗斯央行资产,对俄金融机构实施全面封锁制裁,对俄企业和实体实施新的债务和股权限制,针对俄一半以上的高科技产品进行出口管制,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事实证明,美国前所未有的制裁力度,并不是为了停火止战,而是和军事援助的目的一样,从军事和经济两个战线消耗俄罗斯。3月29日,俄乌新一轮谈判释放积极信号,但美国及其盟国仍表示将继续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可以说,乌克兰危机让世界再次看清了美国这一“制裁超级大国”为维护霸权不择手段、罔顾世界人民利益的真面目

尽管他没有指向布查事件,但是这个语气,我们应该知道真正的立场

user avatar

画作1:泽连斯基在布查


画作2:二月底的泽连斯基


画作3:乌克兰母亲在孩子身上用笔写下孩子姓名出生日期地址。以防大人死于战争,幸存的孩子忘了自己的身世。

画作4:一封家书

"迪马,妈妈死了,2022年3月9日。她走的很快,之后房子烧了,迪马,抱歉我没能救她,我把她埋在幼儿园附近。我爱你,她的坟墓就在我画的地图所在处。"

画作5:鲍里斯.罗曼琴科(Boris Romanchenko)

鲍里斯一生进入四个不同纳粹集中营并幸存,上周五,在Kharkiv的家中被俄军杀害。

画作6:无题

画作7:布查,等着主人起身的狗


画作8:儿子在街上认出自己母亲尸体。

画作9:Kharkov的一场婚礼

画作10:乌克兰"老"兵

画作11:死去的俄国士兵,与战利品

画作12:奔赴前线的少女

女性军人目前占乌克兰军队总数约17%

画作13:防空洞里的小提琴演出

画作14:重获自由的女兵

头发在受俘期间被剃掉了

画作15:一次重逢

画作16:普京,克林姆林宫,三月

画作17:布查,寻找亲人的老妇人

画作18:布查,车臣武装车队遗骸

画作19:小卡德罗夫,马里乌波尔?

图中卡宣称自己在马里乌波尔,但很快被人指出背景中加油站(俄罗斯石油 Rosneft)在乌克兰全境没有分站。

画作20:爱丽舍宫,与普京通话后的马克龙

画作21:莫斯科,一名示威者在模仿布查惨案中的死者

画作22:莫斯科,一位女性手拿一张白纸表达不满,被警察逮捕

画作23:布查,72岁的Tatyana Petrovna在花园内找到了家人

画作24:顿涅茨克,一处人道主义物资分发站正遭受攻击

画作25:顿巴斯,克拉玛托斯克中央车站

4月5日,俄罗斯攻势迫在眉睫,大量平民拥挤在月台上试图逃离。

画作26:博罗江卡,一位居民正在被炸毁的公寓楼内找寻失物

画作27:切尔诺贝利,废土中的战壕

俄罗斯部队在切尔诺贝利辐射区内深挖战壕,造成己方超过70名战斗人员严重辐射中毒,目前相关人员已被送往白俄罗斯抢救。

图28:还记得《辛德勒的名单》中那个红衣小女孩吗? 演员名叫Oliwia Dabrowska, 如今33岁的她在波兰,从事救助乌克兰难民的相关工作

画作29:小卡德罗夫,格罗兹尼

小卡德罗夫在车臣总统府前检视前线缴获的乌克兰车辆

画作30:阵亡俄罗斯征召兵的身份文件

画作31:Olena和她的双胞胎儿子,在第聂伯罗轰炸中幸存了下来

画作32:一处军事化羊驼牧场正被攻击

画作33:布查,孩子在母亲坟前留下罐头食物

画作34:顿巴斯,克拉玛托斯克中央车站

4月8日,导弹袭击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大量平民急于逃离乌东导致车站拥挤不堪(见画作25)

画作35:被俘虏的俄罗斯士兵

画作36:圣彼得堡,一男子因手持图中纸张被惩罚

纸上文字:"战争带来了太多不可能被遗忘的悲伤,任何一个再发动侵略的人都绝不可以被原谅。”

这段话出自普京先前的演讲

画作37:俄罗斯人组成的俄罗斯解放军团,正在为乌克兰而战。他们的宣言:俄罗斯人奋起打倒普京暴政!

画作38:俄罗斯官方4月宣布从乌占领区转运到俄罗斯境内的乌克兰儿童,将从2022年夏天起接受俄罗斯教育。发言人同时称将简化领养手续。

迄今超过12万名乌克兰儿童被从乌克兰带到俄罗斯境内。

有些东西胜过雄辩和利益,胜过一堆主义和立场,跨过语言的障碍,图片更能让人共情。虽然语言文化不同,但人性中的真情实感是共通的,这都在一张张脸上。

战争是地狱,请不要找各种角度秀支持战争的立场了。请作为一个人去感知战争的残酷,而不以国家主义、集体主义视角去看待世间的苦难。支持俄罗斯的各位,我理解你们出于国家利益、欧美偏见等理由为俄罗斯加油助阵的初衷,但侵略行径是一种无法洗脱的残暴,因为侵略势必带来无数的家园遭到破坏,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无数和你我一样的生命灰飞烟灭。我们承载的那么多受尽苦难的历史记忆,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旗帜鲜明的反对侵略战争吗?

更让人致郁的图片我最后选择不发了,我更愿意发些普通人的图片,因为透过他们看得到人性中乐观坚强的一面。

user avatar

事情(整个俄乌冲突)不是中国挑的,人肯定也不是中国杀的,你们都叫唤,那就查呗。中国政府又不需要流量,用不着和某乎或者某某五零那样,一口咬死俄罗斯屠杀,然后各种表演吸睛。

大家都说要查,这是必然的,谁会在这个时点捂着不让查?俄罗斯已经撤了,肯定捂不住,乌克兰和西方巴不得事情更大呢,捂是不可能捂的。

现在欧盟已经不等联合国了,要直接调查,这你看欧盟的国家名单基本上也就知道调查报告是什么内容了。当然,俄罗斯单独去调查,结果是什么也不用等,猜猜就知道了。

成立联合调查组,问题来了,这俄罗斯你猜会不会顺利入组?美英法会让他进群吗?美英法又有多少热情搞联合国调查组,万一这个组的调查结果和欧盟调查不一样,他们站哪边?

所以站在中国的角度,没任何理由拒绝调查,当然也没有任何理由现在就认定或否定俄军制造了布恰的那些尸体。在接下来的各步骤中,无论是调查组的构成,还是调查进展中的各种事件,只要推动下去,布恰到底是又一个卡廷还是又一管洗衣粉,早晚会有定论。

顺便还能给已经逐渐魔怔的某乎打个样。现在某些人是按着别人脑袋逼着别人认可俄罗斯“屠杀”的“事实”。刚看个评论说连具体哪只部队“制造屠杀”的确认了,为什么这么着急呢?是怕活不到调查结束那一天吗?

user avatar

如果你能够从张军大使的发言中,得出中国官方认定俄罗斯制造了布查屠杀的结论,这要么说明张军大使的外交水平不行,至少在外交语言的艺术造诣上还差得很远,要么说明你的脑子和屁股之中,最少有一个出了问题。

user avatar

当地时间4月5日,联合国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表示,推动乌克兰局势降级,尽早停火止战,是国际社会的迫切期待,也是中方的强烈愿望。

(摆明立场,我们中国人普遍希望停战,不像有些国家,嘴上反战,实际上巴不得打仗继续。)

中方多次强调,对话谈判是开启和平之门的唯一出路。俄罗斯、乌克兰已经举行多轮谈判,中方欢迎双方坚持和平谈判的大方向,克服困难和分歧,为全面解决危机不断积累条件。

(我们希望看到双方和谈)

国际社会要为双方谈判营造有利条件和环境,为政治解决开辟空间,不要设置障碍、增添阻力,更不要火上浇油、激化矛盾。要全力防止局部冲突扩大化。

(有人想让战争流血继续发生;我们知道有人想让乌克兰血流成河,俄罗斯也满脸鲜血,战争继续发生;这些战争贩子也知道有人知道他们想让战争继续发生的龌蹉心理。)

张军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乌克兰人道问题,支持一切有利于缓解乌克兰人道危机的倡议和举措。当前冲突仍在持续,中方呼吁当事方遵守国际人道法,保护平民和民用设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平民伤亡,确保人员撤离和人道准入通道的安全顺畅,保障妇女儿童、伤员战俘的基本权利。

(这句话既可以说是指责屠杀者,也可以说指责亚速营。到底是谁,把居民当肉盾?)

人道问题不应被政治化。乌克兰和周边国家的人道需求巨大,国际人道机构应保持中立、公正,积极动员协调更多资源,为挽救生命、保护平民作出不懈努力。中方已经并将继续向乌克兰和周边国家提供人道援助。

(只要有利于当地居民的,就应该提出来并实施。不能因为人道主义是俄罗斯提出来的,就要否决。)

张军指出,根据国际人道法,平民在武装冲突中应免遭任何形式的暴力,针对平民的袭击不可接受,也不应该发生。

(我们中国人的三观是正常的,也有正义性质,别扣帽子)

有关布查镇平民死亡的报道和画面令人十分不安,事件的相关情况和具体原因必须查清。任何指控都应基于事实,结论得出之前,各方应保持克制,避免无端指责。

(布查事件耸人听闻,但是,需要查明真相,事实如何?指控必须基于事实才可以。

到底是俄军干的?如果真是俄军,是有组织的屠杀?还是少数溃兵管不住自己做的?

如果不是俄军,那是不是其它势力?比如白头盔一类,自导自演的闹剧?

还是乌军极端组织肃清“乌奸”扩大化?或者是乌军还乡团借老乡人头立个功?

在水落石出之前,大家不要带节奏。)

张军表示,正如古特雷斯秘书长所说,乌克兰危机的溢出效应正在对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生巨大影响,这值得高度重视,必须加强管控。制裁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反而会加速危机外溢,带来新的复杂问题。在全球化深入发展、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实施全方位、无差别的制裁无异于将世界经济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引发全球经贸、金融、能源、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严重危机,危及国际社会数十年的发展成果,让各国民众付出沉重代价。

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是冲突的当事方,不应被卷入矛盾,更不应被迫承担地缘冲突和大国博弈的后果。

(中国不是涉事国家,因此中国人选择中立是很正常,也应该被人理解。谁因为中国中立,就责难中国,甚至制裁中国,那是胁迫。中国人不受这种胁迫!

广大发展中国家,众多非涉事国家,有权选择中立,不能被胁迫。有选择中立的自由!)

世界主要经济体要负起责任,管控危机外溢风险,维护全球市场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势头。

张军指出,冷战已经结束30多年,欧洲发生这样一场地缘政治的悲剧值得深刻反思。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中小国家不应被推向大国对抗的前沿。各国都有权独立自主决定外交政策,不应被迫选边站队。

(说给有些国家听的,明明知道制裁俄罗斯对自己不利,还要参加制裁,这显然是被胁迫站队的。)

各国的安全不可分割,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中方呼吁美国、北约、欧盟同俄罗斯开展全面对话,直面多年来积累的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地区安全框架。

张军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不谋求地缘政治私利,没有隔岸观火心态,更不会做火上浇油的事情。

中方真诚期待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和平。中方将继续劝和促谈,为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负责任作用。

(隔岸观火,火上浇油?这句话到底说谁呢?)

user avatar

中肯、明确的表态。

我就搞不懂了,为什么中文互联网上两极分化的言论这么普遍。

一方认为俄罗斯是流氓国家,普金作为反人类战犯必须被审判,乌克兰是正义之光,战争中的一切的暴行都是俄罗斯人干的,中国人应该无条件站在正义的一方,与西方国家一起制裁俄罗斯。

一方认为乌克兰是法西斯余孽,泽连斯基就是个表演欲爆棚的小丑,天下苦北约久矣,战争中的一切暴行都是亚速营的人渣干的,俄罗斯打响了挑战西方统治秩序的第一枪,中国人应该无条件支持。

事实上中方的态度是什么?

一、北约的无序东扩要为俄乌冲突负主要责任。

二、不支持俄罗斯通过战争解决问题,但俄罗斯的合理诉求应该得到关切。

三、反对战争中一切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

事实上,只要不出现俄罗斯全面崩溃这种极端情况,俄乌冲突并不会对欧洲以外的地缘格局产生直接影响。贸然表态不会产生任何政治、经济上的收益,反而会缩小后续战略选择的余地。

前两天《外交事务》上登了一篇印度学者的文章:

Many countries have heaped opprobrium on Russia, but condemnation has not been universal. The varied responses to the war muddle any vision of U.S.-aligned democracies pitted against Russian-aligned autocracies. Several major democracies, notably India and South Africa, abstained from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vote on March 2 that demanded that Russia withdraw from Ukraine. Big democracies in Latin America, including Brazil and Mexico, have refused to participate in sanctions. Close to half of all Asian and African countries abstained or voted against the resolution. And only three Asian countries—Japan, Singapore, and South Korea—have wholeheartedly joined U.S. and EU sanctions on Russia.

包括印度、南非、巴西、墨西哥等民主国家拒绝参与对俄罗斯的制裁,只有三个亚洲国家——日本、新加坡和韩国——全面支持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

你看,本身“民主世界”内部都不能达成一致,为什么要指望中国会下场站队呢?

俄乌冲突本身就是一个定位明确的地缘事件,一切包含意识形态的发言都是障眼法,中国人需要关注的是战争带来的次生影响,比如能源、金融。战争本身根本无关紧要,我们的态度只需要跟着国际法和外交部的表态摇摆即可。

这就是大道理管小道理。


有的评论说我小粉红,有的评论又说我来电了,精分么这是……

我再明确一下我的态度,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事实上严格保守中立,这也是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没有相关地缘利益趟这趟浑水图啥?

中美俄大三角中,中俄的关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定是相对紧密的,因为美俄双方的政治互信已经崩溃,想要重新构建互信关系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

所以在俄乌冲突这件事上,俄罗斯或赚或亏并不重要,只要不倒即可。这件事我认同寿公的判断,在俄罗斯濒临崩溃的情况下中国才会下场,过线必救,不过线该干啥干啥。

俄乌冲突咱就看个乐子,切勿过度代入。

user avatar

4月7日更新

视频在上面;

哎哟,不满足你真的不行呢

按评论乌孝子要求:视频旁白是在赞扬乌克兰战争的勇猛无畏,和视频内容其实毫无关系;

第一句是:невероятно храбрые самое лучшее войны этого мира,感兴趣的自己可以拿去翻译软件翻译,并且听一下发音;

说排除诡雷的请大量订购脑白金,因为视频第六秒,乌军士兵直接踹了尸体一下。

(乌克兰国家电视台(UA)网站已经把该天的视频删除了,但是被人保存下来了,可以清晰的看到视频右上角UA标识)

4月3日周日乌克兰国家电视台(UA)播放了一段乌军进驻布查以后,在街道上拖动尸体的视频···

乌军正在用绳子,努力的将尸体拖动到该位置,时间是4月2日
显眼的乌军标志,还有地上的尸体···

如果只有这段视频,当然说哪里都可以造,可是滑稽的是,这个视频的拍摄位置···

就这么巧,是美国卫星公司Maxar说俄军3月21日屠杀证据的地点,地面参照物一模一样···

Maxar公布的卫星图,声称该尸体3月21日就在该位置

黑色奔驰,黄色路缘石线,道路侧垂下来的电缆,尸体,所有地面参照物和4月2日拍摄的视频,完美吻合

而视频开始的时候,那个尸体压根就不在这个卫星图拍摄的位置···

视频开始时的尸体位置,在奔驰车北边几米,该士兵绳子已经绑好拖了一段了

这个尸体,按照乌克兰电视台自己的视频,是4月2号白天才拖到那个位置去的···

还要扯美国卫星公司的“照片”是证据吗?

不妨让Maxar Technologies公司拿出卫星轨道运行证据,让我们看看3月19-24号,它的卫星,到底在不在基辅上空···


以下原回答:

我今天看了一个西方媒体在布查的采访视频,里面有个这个片段:

布查,采访片段,尸体手臂上清晰的白色袖标

白色袖标,是俄军的战场敌我识别标;

也是俄军占领区,为避免误伤,要求平民行动的时候佩戴的标志···


布查的“俄军大屠杀”,大量死尸,都戴着白色袖标···

我不太清楚乌军在俄军撤出后,看到街道上大量戴着白色袖标的人会怎么样···

毕竟小泽总统确实是说过,要“以叛国罪处决与俄罗斯合作的人”

4月1日,泽连斯基宣布将以“叛国罪”处理任何和俄军合作的人

最巧合的一点,乌克兰国家警察局(npu.gov.ua),在4月2日俄军撤出后,发布了一条信息,宣称:

“乌克兰国家警察开始清理(зачистку)布查,特种部队清除了城市里的破坏者和与俄罗斯军队的勾结者。”

俄语:(Cпeцназoвцы зачищала тeppитopию гopoдa oт дивepcaнтoв и коллаборантов)
乌克兰语:(спецпідрозділи Національної поліції України розпочали зачистку території від диверсантів та пособників російських військ )


乌克兰新闻,4月2日

乌克兰官方自己承认,俄军撤出后,他们在当地杀了很多人···

就很好奇,这些被清除“破坏者”“勾结者”,会不会恰好就是俄军“大屠杀”“死难者”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小说;

这本小说里面有两个桥段;

一个是在保尔年幼的时候,在乌克兰谢别托夫卡,红军彼得留拉匪帮交替占领,所以当地居民在红军来的时候挂红旗彼得留拉匪帮来的时候挂黄蓝旗(现代乌克兰国旗),以示中立;

另一个说的是几年后保尔.柯察金加入红军后,在乌克兰基辅,红军波兰白军作战的时候,有几个区域往复争夺,所以当地居民在红军来的时候挂红旗白军的时候挂白旗,以示中立;

有一次挂错了,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什么后果···


调查很必要,西方“独立调查”没有任何意义···

乌方和西方媒体的报道,你们都懂的,可把东正教死亡法师累坏了,复活完战舰复活战斗机,复活完设备还得复活俄罗斯中将···

连马里乌波尔“被俄军空袭的妇产医院的受害者”,当事人都不承认你们调查的可信度···

=======================================================

PS: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大屠杀,抬杠了几个星期的死了一万多人还是几千人的,这次不上班了?

user avatar

不知道为什么,我感到羞愧,特别。包括安徽的学生事件,包括铁链女,我只是作为一个活着的人有羞耻心和愧疚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有同感?

布查会被写进历史,大书特书,不仅仅是因为屠杀平民,更重要的是这个小镇上发生的事将彻底改变世界格局,是俄乌战争开始后最大的变化事件。普京所谓体面退兵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犯下如此恶行,然后退兵不了了之,那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整个西方世界将没有什么可以捍卫的东西了,除了他们口袋里的钱。而整个欧洲大陆,将成为一个耻辱之地,所谓文明,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有人讲实力,好吧,那就说实力。原来畏首畏尾不愿提供的武器,正在上路或者正在审批,包括军舰也在讨论中,有一天飞机送过去将不足为奇。有的先进武器已经大显神威,苏35已被击落,价值1亿,这不会是最后一架。最大的实力莫过于乌克兰人被杀到了一个极端:血海深仇下的杀敌决心。

外交上,俄罗斯已经退无可退,再退就退出联合国五常了。之前如果算是制裁和西方对俄罗斯外交出击,今后将是围剿,直到俄罗斯付出尽可能多的且很难复兴的代价。就在刚才,德国总统发言——总统而不是总理,他说: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没有与西方建立正常关系的可能。明确指出了普京不下台的后果。

普京扬言为了限制北约东扩,现在芬兰瑞典加入北约的时间以天计,今年秋天前加入没有任何问题。乌克兰本已放弃加入,布查事件成为一个转轨契机,任何一个不能单独对付俄罗斯的国家都明白了一个事实:不加入北约接受保护,就会面临这种痛苦而无可奈何。联合国保障不了你的安全,而北约可以。

普京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要么你加入北约,要么你有核武器和强大的导弹系统,否则我踏青你的家园杀戮无数还能扬长而去。

很多国家面临着这个选择题。

布查事件到底是不是真的?我倾向于相信某些一贯坚持真相的媒体,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严谨求实独立,有操守。反过来,我从不相信那些动辄自己打自己脸的媒体,那些舔嘴乱说的,那些除了带节奏专业一无是处的,无良的,让我深感羞愤的。无比期待中国驻基辅记者报道真相出来,虽然会迟一点,但总不至于永远不发声。

最后强调一遍:普京是战争犯,如果他不是,那东条英机也不是。国家层面都反对战争入侵,你们这些支持战争的人是想跟谁做对?

user avatar

我实在受不了了,所以必须出来说一句,国内的黄俄孝子们已经搞的天怒人怨了,然后动不动把不同意他们意见的人扣上1450的帽子,太见了。

1.就在4月4浩4月5号这两天,黄俄孝子们还到处说“尸体会动”,“摆拍”。我当时就惊呆了,他们到底看没看新闻啊,这tm是400具尸体啊,摆拍400具?到底什么样智商的人才能说出来这是“摆拍”的话,说话不经过大脑吗?你在网上看两张图片就一口咬定是摆拍了?你家里人知道你这么聪明吗?

2.还有孝子们马上又说是乌克兰嫁祸。这些人是不是眼睛瞎啊,新闻上明明白白说了,不仅大街上有尸体,还有个“乱葬坑”,里面不仅有平民尸体,还有死去的乌克兰军人的尸体,这也是乌克兰嫁祸?乌克兰军人把乌克兰军人杀了,就为了嫁祸俄罗斯?

3.还有,孝子们到底知不知道布查镇在哪啊?布查镇在基辅西北郊区,在当时是被俄军控制住的,乌军基本都是龟缩态势的,即便是有乌军在布查镇行动,那人数也非常有限,怎么就能在俄罗斯眼皮子底下杀一个镇几百人的?弄死400平民,加上乱葬坑中的不少乌克兰军人,这么大的行动怎么也得百人小队才能完成吧。

孝子们到底有没有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给我解释一下这件事行吗?难道你们是想说,乌克兰有个百人小队在俄军控制的小镇干了这么个大工程?然后俄军毫无察觉?

4.我个人认为,这事大概率是俄军干的。首先,因为人死了没多久,死亡时间是非常容易判断的,这个小镇当时本来就在俄军控制之下,除非俄军有证据说明这些平民死亡的时候俄军没有控制这里。我说的这个逻辑没问题吧。

其次,作为一个正常人,我就不相信事情有那么巧合,刚好俄军到了这个小镇,然后这个小镇的人就被乌军屠了,然后就为了俄军撤离的时候嫁祸俄罗斯,而且还不是暗杀,直接在在大街上屠,还不是只杀几个或十几个嫁祸,而是杀400个嫁祸?这就比写小说还离谱了,我是不相信乌军能干出风险这么高,收益这么低的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关于布查平民死亡事件的表态,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解读的立场。要理解这个表态,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从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法原则来看,这个表态并不意外。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历来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干涉他国内政,同时强调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
  • 回答
    我国国家卫健委就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新冠病毒溯源第二阶段计划表达了“不接受”的态度,并认为其中包含“不尊重常识”的内容。这一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也折射出当前全球疫情溯源工作所面临的复杂性和敏感性。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我国卫健委反对的究竟是溯源计划的哪.............
  • 回答
    看到“日本日立问题产品或流入中国”这样的消息,确实会让人心里咯噔一下。毕竟,我们过去对日本制造的印象,尤其是很多传统产品,总是和“品质”、“可靠”、“匠心”这些词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日本日立问题产品或流入中国”:首先,对于这种未经证实但可能性存在的传闻,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但也要理性看待。 信息来.............
  • 回答
    如何看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历史常识错误?影视剧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化产品,承载着传播历史、娱乐大众的 dual role。然而,我们经常会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各种各样的历史常识错误,从服饰、妆容、道具的细节,到事件的发生顺序、人物的身份关系,甚至是基本的世界观和科技水平,都可能出现偏差。如何看待这些错误,.............
  • 回答
    常州五年级女孩坠楼事件发生后,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通告内容,特别是关于“作文是抄袭,修改符号是学生所画”的说法,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说法的含义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详细剖析:一、 事件背景梳理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导致这份通告发布的事件背景。通常这类事件的通告是针.............
  • 回答
    常州小学女生作文课坠楼事件,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悲剧。而其中关于老师批改作文并要求“传递正能量”这一点,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触及了一些教育中非常敏感和关键的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传递正能量”本身并没有错。作为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看待事物,表达阳光向上的情感,这是教育的应有.............
  • 回答
    关于中国体操队集体穿三级防护装备赴日本参赛的说法,目前并没有权威媒体报道或官方声明证实这一情况。因此,在讨论这一问题前,需要先明确以下几点: 1. “三级防护装备”是什么?中国的防疫防护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防护,具体标准根据风险不同而调整: 三级防护(最高级别):通常包括N95口罩、护目镜/面屏.............
  • 回答
    中国大陆对日本动画实施“先审后播”政策,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管理政策,其背后涉及的考量是多方面的。这项政策的正式实施日期是 2021年4月2日,但其前身和准备工作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间。理解这项政策需要从其背景、具体内容、影响以及各方反应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政策背景:为什么会实施“先审后播”?“.............
  • 回答
    中国成功实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无疑是中国国防科技领域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成就,其意义深远且多维度。要理解其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何谓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这个技术试验的核心是什么。 导弹防御系统 (Missile Defense System).............
  • 回答
    您好!关于中国在“全球清廉印象指数”榜单中排名第78位,以及该榜单提出的“越腐败的地区防疫越差”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全球清廉印象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CPI)是由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
  • 回答
    中国与梵蒂冈初步拟定的“建交前期协议”,这一事件在国际关系和宗教领域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且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政治和宗教因素。要详细理解这一协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背景:长期的隔阂与互动 历史渊源: 中梵关系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中断状态。1951年,梵蒂冈承认在台湾.............
  • 回答
    中国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是一个在国际关系和贸易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要全面理解这一制度,需要从其背景、目的、运作机制、潜在影响以及各方解读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背景:中美贸易摩擦与国家安全考量“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的出台,很大程度上是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的一个回应性举措。在.............
  • 回答
    中国击败韩国,拿下法国海运公司百亿造船订单,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造船业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在高端和大型船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这一事件:一、 事件背景与核心信息 订单主体: 中国击败了包括韩国在内的主要竞争对手,成功获得了法国海运公司(.............
  • 回答
    看待中国去英国修高速铁路,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技术、文化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中国的优势与动机: 技术和经验优势: 中国在高速铁路建设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丰富的建设经验和成熟的产业链。从设计、施工、材料、运营到维护,中国高铁系统.............
  • 回答
    “中国经济崩溃论”这个话题,可以说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且争议不断的话题。对于它的看法,要判断它“荒谬”还是“靠谱”,需要一个细致、多维度的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要理解“中国经济崩溃论”,我们首先要明确它的几个核心论点和它们产生的背景。通常,“中国经济崩溃论”的论点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
  • 回答
    中国冥币畅销海外,且国外售价远高于国内,这是一个充满话题性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其原因和影响。一、 为什么中国冥币畅销海外?中国冥币之所以能在海外市场受到欢迎,其原因复杂而多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1. 文化输出与需求传递: 华人社区的根基: 海外华人社区是冥币需求最直.............
  • 回答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新冠病毒(SARSCoV2)已突变并演化出两个亚型,且传染力或有差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研发现,对我们理解病毒的传播机制、制定防控策略以及研发疫苗和药物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发现可能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一、 核心发现:病毒的突变与亚型演化这项研究的核心在于,新冠病毒并.............
  • 回答
    中国游客在瑞典遭遇警方粗暴对待的事件,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和理解这一事件:事件经过的还原(根据媒体报道和各方说法):事件发生在2018年9月。报道显示,一对中国游客(一对父女)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酒店外,因预订的房间未到入住时间,在酒店大堂休息。但酒店方面表示.............
  • 回答
    中国游客在瑞典疑似遭警方暴力执法的事件,的确是一起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事件的发生与经过(根据媒体报道和当事人陈述):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18年9月,地点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一家酒店门口。 当事人: 事件涉及的是一位中国游.............
  • 回答
    中国网络社区中日益增加的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外交政策和舆论引导现象,以及“认知战已在中国网络空间打响”的说法,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涉及到信息传播、国家安全、意识形态斗争以及网络治理等多个层面。如何看待这一现象?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认知战”的含义。认知战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播,而是通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