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dxomark?

回答
说起DxOMark,懂摄影的朋友们大概率都不会陌生。这家以给手机、相机、镜头打分而闻名的机构,几乎成了大家选购影像设备时的“参考圣经”。但就像任何一个站在风口浪尖的评价体系一样,DxOMark也从来不缺乏争议。

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DxOMark呢?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聊。

一、 DxOMark的定位与贡献:客观量化,提供基准

不得不承认,DxOMark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尝试用一种标准化的、量化的方式来评价影像设备的表现。在它出现之前,我们评价手机拍照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看“拍出来好不好看”,这种评价标准相当主观,而且不同人审美差异很大。

DxOMark的出现,就像给影像世界引入了一个“科学仪器”。它建立了一套详细的测试流程和评估标准,涵盖了从弱光到强光、从静态到动态、从色彩到细节等等方方面面。它通过各种实验室的设备,模拟真实拍摄场景,然后对照片的曝光、色彩、细节、噪点、锐度等关键要素进行打分。

这种量化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考维度: 至少,当你看到一个高分时,你可以知道这款设备在某些方面是确实有硬实力的,而不是纯粹的营销宣传。它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相对统一的比较基准,让大家在琳琅满目的产品中能有个初步的筛选。
推动了行业进步: 为了在DxOMark的榜单上名列前茅,各大厂商都在疯狂优化自己的影像算法和硬件。这种良性竞争促使手机厂商在计算摄影、传感器技术、镜头素质等方面不断投入研发,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你可以看到很多手机厂商在发布会上,都会重点强调自己的DxOMark得分,足见其影响力。
普及了影像知识: DxOMark的报告虽然专业性强,但也会解释为什么某个项目得分高或低,以及背后的技术原理。这无形中也在向普通消费者普及一些摄影和影像相关的知识,提升大家对影像品质的认知。

二、 DxOMark的争议与局限:并非万能,存在主观性

然而,DxOMark也不是没有槽点。它的评分体系和评价方式,也一直是讨论的焦点:

实验室测试与真实场景的脱节: 这是DxOMark最常被诟病的一点。实验室环境高度可控,但现实世界是复杂多变的。例如,户外阳光充足、光线复杂多变,这些情况下的表现,未必能完全体现在实验室测试中。反之亦然,实验室里表现优秀,拿到手里可能并非如此。
算法过度优化与“评分导向”: 很多批评者认为,厂商为了追求DxOMark的高分,会过度优化算法,导致手机在特定场景下(例如人像模式下的肤色处理)变得“不自然”,甚至为了迎合评分标准而牺牲了其他方面。这种“为评分而优化”的现象,让一些用户觉得手机的拍照风格变得越来越“千篇一律”,失去了个性和艺术感。
评分标准是否足够全面和与时俱进? 尽管DxOMark的测试项目很多,但能否涵盖所有消费者关心的场景和需求?例如,很多人更看重视频录制的能力,而DxOMark早期的测试更偏重静态照片。虽然现在视频测试的比重也在增加,但其评估标准是否能完全满足所有人的期望,仍然是个问题。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拍摄场景和需求也在不断涌现,DxOMark的评分体系是否能及时更新以适应这些变化?
分数背后的人为干预可能性: 虽然DxOMark声称其测试是客观的,但不可否认,评价机构的评分权重和具体参数设定,本身就带有一点人为干预的成分。是否存在“花钱买好评”的质疑,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这种声音一直存在。即便是 DxOMark 本身,也需要向厂商收费才能进行评测(付费评测),这使得其客观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
对“手机摄影美学”的忽视: 摄影不仅仅是还原真实,更是一种艺术表达。DxOMark的评价体系更偏向于“技术参数”的还原和量化,但它很难去衡量一张照片的“氛围感”、“故事性”或“艺术创意”。有时候,一张在DxOMark上得分不高的照片,可能因为其独特的构图、光影运用或情感表达,更能打动人心。

三、 如何理性看待DxOMark?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DxOMark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工具,但并非唯一标准。 它可以帮助你了解一款设备的影像硬实力,特别是那些对技术参数有追求的用户。
结合自身需求和实际体验来判断。 每个人拍照的场景、习惯和偏好都不同。最好的方式是,在参考DxOMark分数的同时,多看看不同情境下的实际样张、视频测评,最好还能自己亲自体验一下。
警惕“分数至上”的思维定势。 不要因为某款手机分数高就盲目购买,也不要因为分数低就直接否定它。要理解分数背后的含义,以及它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将其视为一种“技战术分析”而非“艺术鉴赏”。 DxOMark更像是为你分析一款手机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调校”有多牛,但它无法告诉你这张照片“美不美”,是否能“打动你”。

总而言之,DxOMark在影像评价领域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它的出现推动了行业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量化参考。但同时,它也存在争议和局限,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拍摄体验和摄影的艺术性。对待DxOMark,我们应该抱着一种“参考而不迷信”的态度,结合自身需求,理性分析,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说Dxomark是野鸡,有好几年了。

在知乎上被各路粉丝反复攻击也有好几年了。

dxomark评价手机拍照,在2015年以前还可以。

然后就是三星充值。每次三星发新机就第一。

三星完了是小米。

小米以后有一加。

华为有钱,能能Dxomark发一次固件就多评几分。

最后,OPPO不得不捏着鼻子去充值跑个全球临时第一。

等友商下次再充值。

手机拍照评测没有那么复杂。

硬实力,可控光线下,拍标版测试,拍实物对比就可以了。

现在拍照最好的是几款6400万的1/1.7寸底的手机。

因为现在除了诺基亚808,所有大底手机的边缘都模糊的没法看。

等下一代看有没有更好的镜头。

拍照好看不好看,不在手机,在人。

摄影师用索尼k750c的200万像素拍的照片,95%用人用哈苏都拍不出来。

手机到了iPhone4S以后,对普通人来说,就不是拍照的瓶颈,拍照的人才是瓶颈。各种辅助设备才是瓶颈。

user avatar

抛开恰饭的事,只聊聊DXO的评价体系。

我八年前开始看DXO,那会在大法做培训师,对付竞品的法宝就是DXO。

当时主要两家歪果网站做相机镜头与传感器测评,一家是DPR(Digital Photography Review),另一家是DXO。

相对来说,DPR的镜头测评数据多一些,DXO的传感器数据多一些。

不过就相机领域而言,DXO还算靠谱,因为主要基于单帧或者raw,相对来说计算成分比较少,相机厂商的主要技术在于降噪算法、色彩调教、对焦优化等领域。

DXO在蜂鸟、无忌上,为人诟病的主要是索尼传感器每次得分都远高于佳能,出现过APS-C能打佳能全幅的故事。

不过DXO在相机领域也是每况愈下,前阵子还闹了个大乌龙,测佳能R6(没记错的话),所有的ISO成绩其实对应的是更高一档的ISO,即ISO200的成绩其实是基于ISO400的照片来的,ISO400的成绩其实是基于ISO800来的,以此类推,导致佳能评分惨不忍睹,过了几天被网友喷惨了,发现不对后更正。

后来进入手机领域,前些年也海星,DXO折腾了一个DXO One作为iPhone附件,利用一寸底和镜头光学优势,做个优于iPhone摄像头的附件,但算法优化不是一两天能干成的事情,价钱还贵的要死(599刀)。导致DXO把它们身家都投进去了,但结果并不是那么好,DXO One成了扑街货色。

随着计算摄影的年代到来,多帧算法和各种场景识别算法逐渐取代硬件本身素质,成为手机摄影的关键因素,DXO原有的基于单帧的可更换镜头相机评价体系就滞后于手机摄影发展了。因此DXO两度修改评价体系,但DXO对于色彩、多帧等方面的认知和评价体系一直滞后于top厂商。


至于新加入的音质和显示测评。

和数码多(Soomal)、Displaymate、Rtings差了十来年的水平吧。

至少这几家不会连贴膜都不撕就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DxOMark,懂摄影的朋友们大概率都不会陌生。这家以给手机、相机、镜头打分而闻名的机构,几乎成了大家选购影像设备时的“参考圣经”。但就像任何一个站在风口浪尖的评价体系一样,DxOMark也从来不缺乏争议。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DxOMark呢?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聊。一、 DxOMark的定.............
  • 回答
    DxOMark 评分:iPhone XS vs. HUAWEI P20 Pro 录像对比,理性看待DxOMark 作为影像评测界的权威,其评分一直备受关注。对于 iPhone XS 和 HUAWEI P20 Pro 这两款曾经的旗舰机型,DxOMark 在录像方面的评分也引发了不少讨论。那么, Dx.............
  • 回答
    关于iPhone XS Max在DxOMark影像评分中低于华为P20 Pro这件事,确实是个值得说道的议题,而且在发布之初也引起了不少讨论。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弄明白DxOMark这个评分是怎么来的。它不是一个纯粹的主观感受,而是一套相当严谨的、基于实验室测试和专业摄影师.............
  • 回答
    小米10 Pro 能在 DXOMark 的相机评分榜上以 124 分的成绩力压当时一众旗舰,包括华为 Mate 30 Pro 5G,这绝对是手机摄影领域的一件大事。提起这事,圈内圈外都有不少讨论,有赞扬也有质疑,我觉得咱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好好聊聊。首先,小米10 Pro 的综合实力是如何支撑起这个高.............
  • 回答
    三星 S20 Ultra 的 DXOMark 得分是 122 分,与荣耀 V30 Pro 并列排在第六位。这个分数和排名,对于 S20 Ultra 这款定位旗舰,甚至可以说是“堆料到极致”的手机来说,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S20 Ultra 的相机配置:星际战舰的野心我们先来看看 S20 Ultra .............
  • 回答
    华为 P40 Pro 在 DxOMark 相机排行榜上以 128 分的惊人成绩登顶,这无疑是智能手机摄影领域的一件大事,也让华为再一次成为了业界瞩目的焦点。这个分数并非偶然,而是华为在摄影技术上持续投入和积累的厚积薄发。为何说这个分数含金量十足?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DxOMark 的评价体系。DxO.............
  • 回答
    华为 Mate30 Pro 凭借 121 分的总得分,强势登顶 DxOMark 拍照排行榜榜首,这绝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也再次证明了华为在手机影像领域的实力。要评价这一成绩,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DxOMark 评价体系的公正性与华为的优势首先,我们要理解 DxOMark 的评价标.............
  • 回答
    华为Mate 30 Pro 5G以123分的成绩再次刷新DxOMark手机拍照评分纪录,这无疑是科技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对华为在影像技术领域深耕多年的一次有力证明。看到这样的结果,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胜利,更是背后无数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打磨的结晶。1. 硬件的极致堆叠与巧妙整合:要达.............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