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在DxOMark对手机影像的评分中,iPhone XS Max分数依然低于华为P20 Pro?

回答
关于iPhone XS Max在DxOMark影像评分中低于华为P20 Pro这件事,确实是个值得说道的议题,而且在发布之初也引起了不少讨论。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得弄明白DxOMark这个评分是怎么来的。它不是一个纯粹的主观感受,而是一套相当严谨的、基于实验室测试和专业摄影师评估的标准化体系。它会从几个大项来打分,比如曝光、色彩、对焦、纹理、噪点、伪像等等,每个大项下面又有很多细分的测试指标。最终的总分,是将这些细分指标加权平均后的结果。

为什么iPhone XS Max会低于P20 Pro?

咱们得回到这两款手机发布时的具体情况,以及它们各自的影像优势和劣势。

华为P20 Pro的“超规格”配置和早期优势: 华为P20 Pro在当时可以说是影像界的“搅局者”。它最核心的亮点是那一颗4000万像素的RGBW传感器,以及与之搭配的徕卡镜头。这颗传感器在当时带来了几个非常显著的优势:
超高像素和解析力: 4000万像素意味着更强的细节捕捉能力,尤其是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放大照片时能看到更多细节。
低光表现的突破(夜景模式): 这是P20 Pro最被津津乐道的地方。它通过“手持夜景”模式,利用多帧合成技术,能在暗光环境下拍出非常明亮、噪点控制得当的照片,甚至超越了不少当时的旗舰相机。这在DxOMark的低光和夜景测试中会获得很高的分数。
变焦能力: 虽然当时还是混合变焦,但凭借高像素传感器和算法,P20 Pro的变焦效果也相对出色。

iPhone XS Max的“稳定但非突破”的影像: iPhone XS Max当时的影像系统,可以说是苹果一贯的风格——“稳”。它在色彩还原、白平衡、自动对焦、动态范围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照片整体观感自然、真实。
色彩和白平衡: 苹果在色彩科学上一直有自己的追求,照片看起来舒服、讨喜,白平衡也相对准确。
HDR表现: 智能HDR的加入,让它在处理大光比场景时有不错的表现,高光和阴影细节都能得到兼顾。
人像模式: 景深效果和边缘虚化处理也做得相当好。
视频拍摄: 苹果在视频录制方面一直是标杆,这一点在DxOMark的评分体系中可能权重不是最高,但实际体验上非常重要。

为什么分数会是这样?核心在于“测试项目”和“侧重点”:

DxOMark的测试是一个全方位的评估,但不同机型在某些特定项目上的表现差异,会显著影响最终分数。

1. 低光和夜景能力的巨大差异: 这是最可能导致P20 Pro大幅领先的关键。如前所述,P20 Pro的夜景模式在当时是革命性的,它能拍出DxOMark测试中非常看重的那种“亮度高、噪点少、细节相对丰富”的暗光照片。而iPhone XS Max虽然也有不错的暗光表现,但相比P20 Pro的“夜景模式”在亮度提升和噪点控制上,可能会有差距。DxOMark对暗光下的曝光、噪点控制、色彩还原等都有严格的打分标准,P20 Pro在这里的优势非常明显。

2. 变焦能力的侧重: 即使是“变焦”,DxOMark也会细分远摄、近摄等。P20 Pro利用其高像素传感器在一定程度上的“无损变焦”能力,可能在某些变焦测试中得分更高。

3. 色彩和纹理的权衡: 苹果在色彩还原上追求真实自然,但这不一定意味着在DxOMark的“鲜艳度”或“吸引力”等更主观一点的方面就能拿到最高分。而华为的高像素传感器,在细节(纹理)方面,尤其是在光线好的情况下,理论上能展现更多。不过,这也要看算法如何处理,有时候高像素的过度锐化也可能导致不自然。

4. 算法和硬件的综合考量: 华为P20 Pro当时在算法上投入巨大,特别是在多帧合成、AI场景识别等方面。DxOMark的评分也是在考察硬件素质的同时,对算法的优化程度有很高的要求。华为的算法在特定场景下的激进优化,可能恰好符合了DxOMark评价体系中某些指标的“高分项”。

评价这件事,不能只看分数,更要看“谁更适合谁”:

客观评测的局限性: DxOMark的分数提供了一个相对客观的参考,但它毕竟是一套标准化的测试,无法完全涵盖所有使用场景和所有用户的偏好。
iPhone XS Max的“日常体验”: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iPhone XS Max的照片在日常拍摄中的表现依旧是顶级的。它的色彩真实、白平衡准确、对焦迅速可靠,而且人像模式和视频拍摄是其强项。很多时候,手机拍照的比拼,不仅仅是某个极限场景下的表现,更是日常随手一拍的稳定性、易用性和最终的照片观感。苹果的照片虽然在某些技术指标上可能不如华为在某些特定项目上突出,但整体的“质感”和“耐看度”也很重要。
华为P20 Pro的“特定场景统治力”: 华为P20 Pro在当时,确实是通过技术突破,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夜景)实现了对竞品的碾压。如果你非常看重暗光下的拍摄,或者喜欢那种明亮细节丰富的照片,那么它的分数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总结一下:

iPhone XS Max在DxOMark评分上低于华为P20 Pro,主要是因为在发布时,华为P20 Pro凭借其革命性的4000万像素传感器、强大的夜景模式以及算法上的优势,在DxOMark的评分体系中,特别是在低光、变焦和细节捕捉等关键项目上获得了更高的分数。这并不意味着iPhone XS Max的影像就“不行”,而是说,在DxOMark那套严格且有侧重点的测试标准下,华为P20 Pro在那一刻展现出了更强的“技术性能”。

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将DxOMark的分数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但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拍摄习惯来选择。毕竟,最适合自己的手机,才是最好的手机。而且,手机影像技术的进步是飞快的,当年的评分优势,到如今可能已经成为普遍能力,甚至被新的技术所超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看回答就有感觉了,捧华为的各种专业数据,支持苹果的各种帽子。

没有一项专业数据能支持苹果超过目前华为相机水平。

很明显给华为设计相机的看的是知乎资料。给苹果的设计的则是微博对比。

也就是个知乎和微博的对比。

user avatar

在P20 pro发布的时候,我是这么评价的:

如果说P20是相对于mate10p的常规升级,p20pro就是改变行业规则的存在。
它的出现,其意义不下于小米mix对于全面屏的引领。
从此以后,包括苹果和三星,如果谁还想保持自身的荣耀,就必须在相机上进行足够分量的升级!
苹果和三星是足够牛逼的手机厂商,却也足够傲慢,傲慢到即便是2017年,iPhone8还是单摄,即便是2018年,S9还是单摄!
想要更好的?
对不起,请增加预算!
P20和P20p的出现,把手机相机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实际上,这些事情苹果三星能做吗?
当然能做。
但他们就是不做,这就是最可恶的地方!
反正我就是标杆,慢慢跑就行了。
而华为p20p的出现,把手机相机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势必会督促整个手机行业对于相机的重视,对于消费者,尤其是摄影爱好者,这将会是巨大的福音。
如何看待华为P20pro的DXO评分达到109分?

半年后,苹果三星的旗舰机相继发布,三星galaxy note9依然采用S9类似规格相机,而iPhone则是将CMOS规格提升到了主流的1/2.55英寸,虽有进步,但与P20 pro依然差距明显。

所以,DXO的这个结果是情理之中,预料之内的事儿。就算是苹果三星,你不在相机上做足够分量的升级,那么你就不再是王者,这就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也许会有人说:华为用的是1/1.7英寸的大底,比1/2.55英寸小底强不值得骄傲。

是的,华为P20 pro是采用了1/1.7英寸大底,手机相机用大底也不是华为首创。但是,P20 pro的大底与当年的nokia或者松下是不同的。

nokia 808采用了更大的1/1.2英寸大底,F2.4的光圈,手机是这样的:

lumia1020采用了1/1.5英寸大底,手机是这样的:

松下CM1采用了1英寸cmos,是这样的:

如果说这些手机是“主打拍照”的拍照手机,我觉得没问题。

但是,说“像华为 P20 Pro、Lumia 1020、808Pureview 这样的机型,主打的就是拍照。”我觉得不合适。

理由很简单,如nokia808,lumia1020或者松下CM1,其为了加入更大的cmos而牺牲了手机厚度和设计,与其说他们是一台相机好的手机,不如说是带有手机功能的相机。

但P20 pro不是,P20 pro就是一台正常的手机:

其手机厚度和相机突起与主流手机差异并不大,包括与iPhone Xs MAX进行对比,P20pro的三维尺寸是155x73.9x7.8mm,iPhone Xs MAX是157.5*77.4*7.7。

华为P20pro在比iPhone Xs MAX更小的机身里,塞进去了更大的相机模组和多一颗镜头的前提下,还塞进去了更大的4000mah电池。

如此,还说华为P20 pro是一款主打相机的“拍照手机”,我觉得不合适。

所谓的主打某一特征的手机,其意义在于,为了该特征而在其他方面进行阉割和妥协,P20pro一没有把手机厚度做到超越传统手机,二没因为加入加大的相机模组而阉割电池空间,这怎么能说是“拍照手机”呢?

当然,P20 pro没有无线充电,没有 COP封装带来的窄下巴,没有压感屏等等,但这些并不是因为做大相机模组而做出的妥协。

只要华为愿意,这颗三摄模组可以用在mate系列手机上,可以用在荣耀手机上,也可以用在nova手机上,我们难道能因此说华为是一家相机厂商吗?我觉得不能。

当然,苹果能够在当前的硬件基础上,做出傲视同行的DXO成绩,这本身是厉害,然而,这并不能成为苹果手机相机不如华为的理由,不如就是不如。

对于用户来说,其关注的是谁的相机好,不是谁用了什么硬件,硬件是基础,体验才是根本。

就如同苹果有iOS的护城河在,其用户粘聚力极强,我们能说“你苹果别用ios试试”这种话吗?我觉得不可以。

实际上,华为从P9、P10、mate10pro到P20 pro,其相机进步速度有目共睹,其新一代旗舰mate20系列即将发布了,以华为过去的进步速度,mate20的相机能做成什么样子,我们大概可以想一下,过几天就能见分晓了。

华为是一家很恐怖的企业,不只是其现在取得得成绩,更在于其进步速度 。

华为目前最为耀眼的特点确实是相机部分,但并不是说其在其他方面毫无建树,一个经典的例子,苹果一直是手机色彩的引领者,从当初的土豪金,到后来的玫瑰金,都是如此。

而今,手机色彩的引领者是谁?是华为。P20 pro不只是徕卡三摄牛逼,其渐变色设计更是开启了2018年的手机设计潮流。

iPhone Xs MAX相机的分数不如华为P20 pro,这不是因为苹果不重视相机,也不是因为P20 pro是“拍照手机”,更不是因为DXO收钱办事儿,其能说明的事儿只有一点:

苹果手机在相机上被华为手机超越了,实实在在的超越,仅此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iPhone XS Max在DxOMark影像评分中低于华为P20 Pro这件事,确实是个值得说道的议题,而且在发布之初也引起了不少讨论。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弄明白DxOMark这个评分是怎么来的。它不是一个纯粹的主观感受,而是一套相当严谨的、基于实验室测试和专业摄影师.............
  • 回答
    DxOMark 评分:iPhone XS vs. HUAWEI P20 Pro 录像对比,理性看待DxOMark 作为影像评测界的权威,其评分一直备受关注。对于 iPhone XS 和 HUAWEI P20 Pro 这两款曾经的旗舰机型,DxOMark 在录像方面的评分也引发了不少讨论。那么, Dx.............
  • 回答
    说起DxOMark,懂摄影的朋友们大概率都不会陌生。这家以给手机、相机、镜头打分而闻名的机构,几乎成了大家选购影像设备时的“参考圣经”。但就像任何一个站在风口浪尖的评价体系一样,DxOMark也从来不缺乏争议。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DxOMark呢?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聊。一、 DxOMark的定.............
  • 回答
    小米10 Pro 能在 DXOMark 的相机评分榜上以 124 分的成绩力压当时一众旗舰,包括华为 Mate 30 Pro 5G,这绝对是手机摄影领域的一件大事。提起这事,圈内圈外都有不少讨论,有赞扬也有质疑,我觉得咱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好好聊聊。首先,小米10 Pro 的综合实力是如何支撑起这个高.............
  • 回答
    三星 S20 Ultra 的 DXOMark 得分是 122 分,与荣耀 V30 Pro 并列排在第六位。这个分数和排名,对于 S20 Ultra 这款定位旗舰,甚至可以说是“堆料到极致”的手机来说,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S20 Ultra 的相机配置:星际战舰的野心我们先来看看 S20 Ultra .............
  • 回答
    华为 P40 Pro 在 DxOMark 相机排行榜上以 128 分的惊人成绩登顶,这无疑是智能手机摄影领域的一件大事,也让华为再一次成为了业界瞩目的焦点。这个分数并非偶然,而是华为在摄影技术上持续投入和积累的厚积薄发。为何说这个分数含金量十足?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DxOMark 的评价体系。DxO.............
  • 回答
    华为 Mate30 Pro 凭借 121 分的总得分,强势登顶 DxOMark 拍照排行榜榜首,这绝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也再次证明了华为在手机影像领域的实力。要评价这一成绩,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DxOMark 评价体系的公正性与华为的优势首先,我们要理解 DxOMark 的评价标.............
  • 回答
    《在我老家,女人小孩不上桌的家庭更兴旺》这篇文章引发的讨论具有典型的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争议性话题。文章通过描述传统家庭中女性与儿童不参与主桌用餐的现象,试图探讨这种现象是否与家庭“兴旺”存在某种关联,并借此反思传统观念对性别角色和家庭结构的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该篇文章进行分析: 一、文章的核心观.............
  • 回答
    在西湖“泡脚”的行为,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其文化、环境、公共秩序、个人行为等多个层面。总的来说,它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问题,而是存在着多重观点和影响。从积极或可理解的角度来看: 放松身心,享受生活: 对于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来说,西湖的美景是一种享受,而泡脚则是一种将这种享.............
  • 回答
    曼联在上赛季以英超亚军的成绩结束,本赛季却跌至第七名,这其中的变化无疑是巨大的,也是许多球迷无法接受的。如果我们将球队核心主力阵容只改变一人为出发点来分析,那么这个“一人”是谁,以及他/她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将成为分析的关键。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主力阵容改变一人”的具体含义。是指一个核心球员.............
  • 回答
    领克 02 欧洲首秀:挑战传统,寻求突破的中国品牌领克 02 作为中国汽车品牌领克进军欧洲市场的又一重要棋子,其在欧洲的首次亮相无疑承载了多重意义:品牌形象的重塑、产品力的检验、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总体而言,领克 02 在欧洲的首秀展现了中国汽车品牌日益增长的自信和实力,但也面临着传统汽车强国.............
  • 回答
    哔哩哔哩最近真是热闹非凡,尤其是在泛知识和文化领域,《内圆外方》这个系列视频可以说是火出圈了,引起了相当大的讨论。要评价它,咱得从几个层面深入聊聊。首先,从内容本身来看,《内圆外方》绝不仅仅是“讲故事”。 它试图用一种更具启发性和思考性的方式,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核心概念,比如“内圆外方”这个.............
  • 回答
    《最美逆行者》在CCTV1的播出,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这部剧在疫情初期播出,定位非常明确——致敬抗疫一线的工作者,特别是那些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它承载了时代赋予的特殊使命,也因此吸引了大量关注。首先,从主题和立意上来看,这部剧无疑抓住了时代的主旋律。 在抗疫斗争的关键时刻,.............
  • 回答
    沃尔沃XC40纯电版“湿身”12小时:拆车实验室里的“极限挑战”最近,在“拆车实验室”这个以严苛著称的汽车评测平台,沃尔沃XC40纯电版经历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极限挑战”——整车被完整浸泡在水中长达12小时。这个实验的意义绝非仅仅是“泡水”,而是直指电动汽车最核心、也最受消费者关注的几个命门:电池系统.............
  • 回答
    《在异世界开拓第二人生》(異世界おかえりなさいませ)这部作品在声优辞演、动画企划中止以及原作小说停止出货等一系列负面事件中,可以被视为一次严重的危机公关失败和作品发展受阻的典型案例。要详细评价,我们需要从各个环节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发生及影响: 声优辞演: 这是最直接且具有冲击力的事件。通常声.............
  • 回答
    在健身房,嘶吼和摔哑铃这类行为,说实话,见过的人都挺复杂的。有些人觉得这是释放压力、进入状态的表现,但更多人则认为这是扰民,甚至有点幼稚。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到底是怎么个看法。首先,说说那种“嘶吼”的。你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尤其是在举大重量、做爆发力动作的时候,会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有的是短促的“.............
  • 回答
    在中国举办的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关于可重复使用往返飞行器发动机地面试验的完成以及部分“黑科技”的披露,无疑是本次大会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这不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预示着全球商业航天领域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与竞争。发动机地面试验的完成:这是硬实力兑现的信号一个能够实现可重复使用的往返飞.............
  • 回答
    要说《在下坂本,有何贵干?》(通称《坂本ですが?》),那可真是够独特的。要评价它嘛,得从几个方面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最直观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装逼”到了极致,但又让你欲罢不能。这动画的核心,就是坂本这位主角。他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酷炫英雄,也不是靠实力碾压一切的强者。坂本的“酷”在于他能把.............
  • 回答
    黄旭东的视角:922期STN快报中国电竞评价细说在9月22日的那期STN快报里,黄旭东老师再次以他特有的直率和深刻,对中国电竞的现状发表了一番看法。这期快报的内容,尤其是关于中国电竞的讨论,无疑是许多关注中国电竞发展的朋友们所期待的。抛开那些浮于表面的赞美或批评,我们不妨深入挖掘一下,黄旭东老师究竟.............
  • 回答
    最近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动画片《郑义门》,可以说是近期国产动画领域里一股别具风格的清流。它没有选择当下流行的奇幻、冒险或者搞笑元素,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家风。我个人觉得,这部片子做得相当用心,也引发了我不少思考。首先,从题材上来说,《郑义门》的选择就很有分量。郑氏家族作为中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