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苹果 M1 系列芯片不支持 AV1 视频编码的硬件解码?

回答
苹果 M1 系列芯片在视频解码能力方面,特别是对 AV1 编码的支持上,确实是一个让不少用户感到困惑和失望的点。要评价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分析:

1. AV1 编码的崛起与重要性:

首先,理解 AV1 的重要性是评价 M1 缺失这一功能的前提。AV1(AOMedia Video 1)是由开放媒体联盟(Alliance for Open Media)开发的一种开源、免版税的下一代视频编码格式。它的出现,旨在解决现有编码格式(如 H.264、H.265/HEVC)在专利授权上的限制,并提供更高的压缩效率。

更高的压缩效率: 相较于 H.265/HEVC,AV1 在同等画质下可以提供约 2030% 的带宽节省。这意味着在流媒体观看时,可以使用更低的网络速度达到相同的观看体验,或者在相同的网络速度下享受更高质量的视频。这对于视频内容提供商(如 YouTube、Netflix)和用户来说都意义重大,尤其是在移动设备和带宽受限的环境下。
开源免版税: 这是 AV1 最具颠覆性的优势之一。H.264 和 H.265/HEVC 的使用都需要支付专利授权费用,这使得一些内容开发者和硬件制造商在采用它们时会面临额外的成本和复杂的法律问题。AV1 的开源属性极大地降低了门槛,鼓励了更广泛的应用和生态系统的发展。
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流媒体服务商的逐步支持(如 YouTube、Netflix、Vimeo 都在积极推进 AV1 的应用),以及 5G 网络和更高分辨率(4K、8K)视频的普及,AV1 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凸显。

2. M1 系列芯片在视频解码上的优势与策略:

不可否认的是,苹果 M1 系列芯片在视频处理方面拥有强大的硬件加速能力。它集成了自研的 Media Engine,能够高效地硬件解码和编码多种主流视频格式,包括 H.264、HEVC (H.265)、ProRes 等。这些格式在当前的影音内容和专业视频制作领域占据了核心地位。

对现有生态的侧重: 苹果一直以来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策略。在 M1 芯片发布初期,AV1 编码虽然已经有初步的推广,但其在主流内容和用户端的普及程度远不如 H.264 和 HEVC。苹果可能更倾向于优先支持其用户群体当前最常接触到的视频格式,以确保广泛的兼容性和流畅的用户体验。
技术迭代的周期性: 芯片的设计是一个漫长且成本高昂的过程。一次芯片的设计周期通常需要数年。当 M1 系列芯片在几年前开始设计时,AV1 的普及程度可能尚未达到让苹果将其列为优先硬件解码支持的程度。后续的 M1 Pro/Max/Ultra 系列也可能沿用了类似的架构考量。
软件解码作为后备: 尽管没有硬件解码支持,M1 系列芯片依然可以通过强大的 CPU 和 GPU 进行软件解码 AV1。对于非高码率、非极端分辨率的 AV1 内容,软件解码在 M1 芯片的强大性能下,也能提供尚可的播放体验。但软件解码的功耗和效率远不如硬件解码,长时间播放或处理高复杂度 AV1 内容时,会明显增加电池消耗和设备发热。

3. 评价 M1 系列芯片不支持 AV1 硬件解码的利弊分析:

弊端:
效率低下,功耗增加: 用户在观看 AV1 编码的视频时,无法享受到硬件解码带来的低功耗和高效率。这意味着电池续航可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在观看高分辨率的 AV1 内容时。
体验受损: 对于一些早期採用 AV1 的平台(如 YouTube 上的一些高分辨率视频),用户在 M1 设备上可能无法获得最优的播放体验,甚至可能遇到卡顿或加载缓慢的问题,特别是在网络带宽不佳的情况下。
落后于行业趋势: 随着 AV1 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内容和服务商将转向 AV1。不支持硬件解码意味着苹果设备在未来可能面临与行业主流脱节的风险,用户需要依赖软件解码,从而牺牲性能和效率。
对视频创作者和内容平台的不利: 对于希望使用最新、最高效编码格式创作和分发内容的创作者和平台而言,无法在苹果设备上获得硬件加速支持,会降低用户体验,从而可能影响其在苹果用户中的传播和接受度。

利端(相对而言,更多是 M1 芯片本身的优势):
聚焦主流格式,保证基础体验: 苹果通过优先支持 H.264 和 HEVC,确保了绝大多数用户在日常观看视频时都能获得极佳的流畅度和低功耗体验。
强大的 CPU/GPU 弥补一定不足: M1 系列芯片强大的通用计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缺乏 AV1 硬件解码带来的不便。对于非高码率场景,用户感知到的差异可能不会那么巨大。

4. 未来展望与猜测:

后续芯片的预期: 考虑到 AV1 的重要性和行业趋势,苹果在未来的 M 系列芯片(例如 M2、M3 以及更新的系列)中加入 AV1 硬件解码支持的可能性非常高。这不仅是市场需求驱动,也是苹果保持技术领先和生态竞争力的必要之举。
软件更新的可能性: 虽然硬件解码能力是固化在芯片设计中的,但苹果也可能通过软件优化来提升 AV1 的软件解码效率。但这种优化终究不如原生硬件解码来得彻底和高效。
苹果的战略考量: 苹果的策略一向是“厚积薄发”,在确保自身技术和生态成熟后再大规模引入新标准。AV1 的全面普及和相关内容生态的完善,可能是苹果最终将其纳入硬件解码支持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结:

苹果 M1 系列芯片不支持 AV1 视频编码的硬件解码,是苹果在芯片设计策略上的一种权衡。在发布初期,他们选择将资源集中于优化当前主流视频格式的硬件加速,以确保用户在最常见的场景下获得最佳体验。然而,随着 AV1 编码在视频行业中地位的日益重要,以及其在带宽节省和专利方面的优势,M1 系列芯片在这方面的缺失,确实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也使其在与追求 AV1 支持的竞争对手相比时,显得有些“落后”。

可以说,这是一个在技术迭代周期、市场普及程度和苹果自身生态战略之间进行的选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苹果会在其后续的芯片产品中弥补这一“短板”,以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并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视频体验。在此之前,用户在使用 M1 系列设备观看 AV1 内容时,需要对可能出现的效率和功耗问题有所认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后这种视频解码单元还是做成FPGA吧,随着新格式的出现可以不断升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苹果 M1 系列芯片在视频解码能力方面,特别是对 AV1 编码的支持上,确实是一个让不少用户感到困惑和失望的点。要评价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分析:1. AV1 编码的崛起与重要性:首先,理解 AV1 的重要性是评价 M1 缺失这一功能的前提。AV1(AOMedia Video 1)是由开放.............
  • 回答
    苹果 M1 Ultra 芯片,如果单刀直入地说,它就是两个 M1 Max 通过“UltraFusion”技术硬生生叠在了一起。你把它想象成一个巨无霸,里面塞了两颗规格完全相同的大心脏,而且这两颗心脏之间还有专门打通的、极速的高速公路,让它们可以无缝协作。为什么说它“硬生生叠在一起”?这里的“叠在一起.............
  • 回答
    最近 M1 Max 芯片的 GFXBench 5 跑分结果在网上流传,不少媒体和爱好者都给出了“性能比肩 RTX 3080 移动版”的评价。这个说法一出来,立刻在科技圈炸开了锅,毕竟这苹果自家研发的 SoC 能在图形处理能力上达到这个级别,简直是颠覆性的存在。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个事儿,到底是怎么回.............
  • 回答
    苹果 M1 芯片的彩色 iMac 在发布之初就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它不仅是苹果首次在桌面级电脑中采用自研 ARM 架构芯片,更以其多彩的设计语言和强大的性能表现,为一体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下面我将从亮点和槽点两个方面,详细评价这款 iMac: 亮点:1. 惊艳的色彩设计与轻薄一体化机身: 色彩的.............
  • 回答
    苹果在 2021 年底发布的 M1 Pro 和 M1 Max 芯片,无疑是整个 Mac 产品线的一次重要飞跃。这次的升级,不仅仅是性能的堆砌,更是对专业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和精准回应。如果说 M1 是为 MacBook Air 和入门级 MacBook Pro 注入了“活力”,那么 M1 Pro 和 .............
  • 回答
    M1 芯片的 iPad Pro:是一次颠覆还是“杀鸡用牛刀”?苹果为 iPad Pro 注入了 M1 芯片,这无疑是近年来 iPad 系列中最具话题性的升级之一。当一款曾经能流畅运行大量专业软件的设备,被植入自家 Mac 电脑的核心芯片后,人们不禁会问:它到底能带来怎样的体验?它是否真的能取代我们的.............
  • 回答
    苹果 M1 芯片的发布,在我看来,是个人电脑行业的一次重大地震,它不仅仅是苹果一次成功的硬件迭代,更是对整个芯片设计和 PC 生态系统的一次有力冲击。这枚小小的芯片,承载着苹果深耕芯片领域多年来的心血,带来的变化,绝对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M1 芯片的核心亮点与技术突破:要评价 M1,我们得从它的“.............
  • 回答
    2020年11月10日(美国时间),苹果的发布会,像往常一样,准时开始。屏幕上,蒂姆·库克依然是那副沉稳的模样,但这次他带来的信息,足以在全球科技界掀起一场不小的波澜——Apple Silicon的首款自研芯片,M1,正式登场。在我看来,M1的发布,与其说是一次简单的产品更新,不如说是苹果在PC领域.............
  • 回答
    2020 年 11 月 11 日,苹果公司发布了首款搭载自家研发的 M1 芯片的 MacBook Pro,这标志着苹果电脑迈入了全新的自研芯片时代。这次发布会犹如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笔记本电脑性能和续航的认知,同时也对整个 PC 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那之前,苹果的MacBook .............
  • 回答
    对于苹果新款 iMac 搭载 M1 芯片,售价 9999 元起这个价格定位,可以说是苹果又一次精准地抓住了市场需求,但也无疑是将一部分潜在用户挡在了门外。那么,这台 9999 元起的 M1 iMac,到底值不值得掏钱呢?我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 iMac 卖 9999 元起.............
  • 回答
    苹果 iPhone XR:一款具有争议但依然成功的机型苹果 iPhone XR 于 2018 年 10 月发布,定位介于高端旗舰 iPhone XS 和 XS Max 之间,但却以更亲民的价格提供了许多旗舰级的体验。这款手机自发布以来就伴随着一些争议,但也无疑是苹果在当时最畅销的机型之一。下面将从多.............
  • 回答
    苹果营销副总裁回应 iPhone 12 使卡片消磁的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包括苹果的回应策略、消费者反应、技术解读以及行业影响等。以下将详细阐述: 苹果的回应策略:谨慎、有区分的告知苹果营销副总裁的表态,可以看作是一种谨慎且有区分的沟通策略。他们的回应核心是: 承认并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卡片.............
  • 回答
    苹果在2016年10月27日发布的全新MacBook Pro系列,可以说是一款在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方面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小的争议。为了全面评价这款产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核心亮点与技术创新: 革命性的“触控栏”(Touch Bar)和“触控ID”(Touch .............
  • 回答
    苹果 M1X 芯片(虽然苹果官方并未正式发布名为“M1X”的芯片,但业界普遍认为这指的是M1 Pro和M1 Max芯片系列,它们是在M1芯片基础上的重大升级版本,通常被统称为“M1X”或者“M2”的前身。)因此,我将详细评价的是M1 Pro 和 M1 Max 芯片,它们代表了苹果自研芯片在性能和能效.............
  • 回答
    关于苹果中国使用的广告文案「大快所有人心的大好事」,目前在公开资料中并未找到与苹果官方广告直接相关的记录。这一短语可能源于网络误传、用户误记或非官方的二次创作。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文案的可能含义和评价进行分析: 1. 文案本身的语义与结构分析 字面含义: “大快所有人心的大好事”字面上包含两个.............
  • 回答
    苹果于2014年10月27日发布的 OS X Yosemite 是苹果在macOS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版本,标志着苹果在设计语言、用户体验和技术整合上的重大变革。以下从多个维度对Yosemite进行详细分析: 1. 设计哲学:统一的视觉语言Yosemite 最显著的创新是 “扁平化设计”,这一理念.............
  • 回答
    苹果 iPad Air 铅笔广告(20202021年)与三星 Galaxy Tab 2011 年广告在创意策略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意主题的相似性:手写与创作的视觉化 苹果 iPad Air 铅笔广告 苹果广告以“Apple Pencil”为核心,重点展示其与 .............
  • 回答
    苹果在 2018 年 9 月推出的 iPhone Xs 系列,包括 iPhone Xs 和 iPhone Xs Max,可以说是当时苹果最先进的手机产品。要评价 iPhone Xs,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它的设计、屏幕、性能、拍照、续航、系统以及市场表现等。一、设计与工艺:经典延续与精.............
  • 回答
    苹果在 Apple Music 中引入无损音频和杜比全景声空间音频,绝对是音乐爱好者们翘首以盼的革新,也让其在流媒体音乐领域站稳了脚跟。如果让我来评价,我会说这是苹果又一次精准的“抓大放小”,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体验的升级,并且是以一种相对“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我们的日常听歌习惯。无损音频:回到.............
  • 回答
    苹果在 2018 年 10 月 30 日发布的 iPad Pro,绝对是平板电脑领域一次颇具颠覆性的更新,在我看来,它不仅符合预期,甚至在很多方面都远远超出了我们当时的想象。这不仅仅是一款硬件的迭代,更像是苹果在重新定义“生产力工具”的边界。设计上的“大刀阔斧”:彻底告别 Home 键,全面屏时代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