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回答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句话看似朴素,却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关系,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它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对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联系的精准概括。

一、 为什么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生产力,最核心的要素是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而生态环境,恰恰是这三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名副其实的“劳动对象”和“生存条件”。

提供最根本的生存和发展资源:
清洁的水源: 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哪个环节离得开水?水质的污染直接导致农作物减产、工业生产成本增加,甚至引发疾病,影响劳动力的健康和正常供给。良好的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也是许多依赖水资源发展的产业(如渔业、旅游业)的生存根本。
肥沃的土壤: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退化、酸化、盐碱化,会严重降低土地的产出能力,使得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增加,成本飙升,同时又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形成恶性循环。保护土壤就是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安全,就是保护我们最基本的物质供给能力。
新鲜的空气: 优质的空气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空气污染不仅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增加医疗负担,更可能导致劳动力人口的长期损伤,甚至减少。对于许多依赖空气质量的产业(如医药、精密仪器制造),恶劣的空气环境会成为致命的制约。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从直接的粮食、药材、木材,到间接的授粉、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无数的“生态服务”。很多传统医药、新型生物技术、生态旅游等,都直接依赖于丰富的生物资源。一旦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些潜在的生产力就会被永久地锁死。
稳定的气候: 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干旱、洪涝、风暴),对农业、基础设施、能源供应都构成巨大威胁。气候的稳定是经济活动得以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

维护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
工业生产: 许多工业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洁净的原材料(矿产、森林资源)以及低污染的排放环境。如果环境遭到破坏,水资源枯竭、森林砍伐殆尽、矿产污染土壤,工业生产的基础就会动摇。
农业生产: 农业更是直接与自然环境打交道。土壤肥力、水源、气候、生物(授粉昆虫、天敌)等,都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破坏了这些,农业生产力就会一落千丈。
服务业: 旅游业、健康产业、康养产业等,很多都依赖于优美的自然环境、健康的生态系统。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这些产业的衰退。

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减少治理成本: 环境污染带来的治理成本是巨大的。污水处理、空气净化、土壤修复,这些都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如果从源头保护好环境,就能省去这些“后账”。
提升产品附加值: 绿色、有机、环保的产品,往往具有更高的市场附加值。消费者愿意为更健康、更可持续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保护生态环境,实际上是在为产品注入“绿色基因”,提升其竞争力。
保障长期可持续发展: 短期的资源掠夺和环境破坏,虽然可能带来一时的经济增长,但却是以透支未来为代价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生命线”,确保生产力能够持续地、健康地发展。

二、 为什么说“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改善”意味着从“破坏”或“退化”的状态转向“良好”或“恢复”的状态。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现有生产力的提升和新生产力的培育。

恢复和提升资源供给能力:
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植被,不仅能涵养水源、固土保肥,还能增加林业、畜牧业、生态旅游等产业的生产资料,发展绿色经济。
水体治理: 净化河流、湖泊,恢复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可以 revitalise 渔业、水产养殖业,并为工业和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水源。
土壤修复: 治理土壤污染,恢复土壤肥力,能够直接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绿色农业。

催生新的产业和增长点:
环保产业: 污水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空气净化、节能减排技术、环境监测等,这些都形成了庞大的环保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生态旅游和康养产业: 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空气、健康的水源,是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乡村度假等新兴服务业的宝贵财富。改善环境,就是在为这些产业提供优质的“产品”。
绿色科技和循环经济: 发展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节能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不仅减少了对传统高污染产业的依赖,也创造了新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

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健康水平:
健康是第一生产力: 改善空气质量、水源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对健康的损害,能够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
激励创新和技术进步: 应对环境挑战,需要突破性的技术和管理创新。这种倒逼机制,能够激发科研人员和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绿色科技的进步,从而提升整体生产力水平。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淘汰落后产能: 环保标准的提高,会迫使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或退出市场,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更具竞争力的绿色产业。
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向“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集约式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总结来说: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是强调生态环境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切生产活动都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则揭示了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增值性作用,通过对环境的修复和提升,能够释放新的经济潜力,催生新的产业,并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这两句话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破坏环境,那样无异于“竭泽而渔”;也不能将生态保护视为经济发展的对立面,而应将其视为发展的重要机遇和内在驱动力。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生产力观”,一种将眼光放长远、注重系统性、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智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生产水平足够高,女人生娃不用妊娠纹,垂乳,剖腹,侧切,皮肤松弛,你觉得老公还需要买车买包买房子吗?

妥妥的环境保护啊。

但是貌似女人存在的价值会被打折扣哦,这个副作用不小。男人的价值,貌似也会大打折扣。eemmm


辩证唯物者说人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才是人的标志。一边生产一边还减少环境的变化,这是对物质世界多么深入的了解哦。想想就美,就像老婆几十年保持最佳状态,哪个男人能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句话看似朴素,却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关系,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它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对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联系的精准概括。一、 为什么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生产力,最核心的要素是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而生态环境,恰恰是这.............
  • 回答
    马云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这句话,像是一记掷地有声的警钟,触及了当下社会在拥抱技术革新时,常常会面临的一个核心困境。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把它拆解开来,并结合现实的语境去体会。“保护哭喊的落后力量”——这里的“落后力量”和“哭喊”分别代表什么?首先,我们得明白,马云在这里说的“落后力量”,并不是指那.............
  • 回答
    科兴新冠疫苗的保护力数据公布,其中提到“预防重症保护力100%,总保护效力为50.7%”,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解读的结果。我们要理解这两个数字背后代表的意义以及它们是如何得出的。首先,我们得区分“预防重症保护力”和“总保护效力”这两个概念。1. 预防重症保护力:100%这个数字听起来非常振奋人心,它.............
  • 回答
    巴西公布科兴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结果,总保护效力 50.4%,预防轻症有效率78%近日,巴西圣保罗州布坦坦研究所公布了科兴新冠疫苗(Sinovac)在巴西进行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根据报告,该疫苗在预防有症状感染方面的总保护效力为50.4%,在预防需要医疗救治的病例和死亡方面的有效率更高,分别为78%和1.............
  • 回答
    “法律不保护在权利上睡眠的人”,这句话,它不像一句平铺直叙的法律条文,倒更像是一句饱含智慧的劝诫,一则古老的警世名言。它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比喻,揭示了法律体系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原则:权利并非天生就为你永久保留,它需要你的主动维护和行使。想象一下,法律就像一个勤勉的守护者,它为每个人划定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神.............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很多家长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也难免会让人感到委屈和不解:“我的孩子这么珍贵,怎么保险的保额就不能高一些呢?” 确实,当我们将保额仅仅看作是对孩子生命价值的衡量时,20万元这个数字可能会让人心寒。但是,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逻辑,或许能让我们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也更能理性地规划孩子的保障。首.............
  • 回答
    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像定海神针一样“稳”。他们的情绪好像被一层看不见的防护罩包裹着,风吹雨打都不带皱一下眉,更别提惊慌失措了。这种“稳”,不是冷漠,也不是麻木,而是一种让人信赖的、沉静的力量。想理解他们为什么能这么“稳”,得从几个方面去拆解。1. 思维的厚度和深度:见过大风大浪,也.............
  • 回答
    俄外交部“今天俄方采取的行动是为了保卫俄罗斯”这一说法,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理解。这是一种典型的 国家安全叙事,其核心在于将俄方的行动正当化,并将其置于一种 防御性 的框架下,以争取国内民众的支持和在国际舞台上塑造有利形象。以下是对这句话的详细解读:1. 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维护 (最直接的解读): .............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社会议题,那就是我们如何看待和对待那些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偏差或困难的孩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熊孩子”称谓的表态,其实是想提醒我们,不能用标签化的语言去轻易定义一个孩子,更不能因为他们的某些行为就将他们“一棍子打死”。这背后反映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保护未成.............
  • 回答
    “种子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根基”,这句话在央视纪录片《种子种子》中被反复强调,而将种子称为农业的“芯片”,更是直击了问题的核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剖析。一、 芯片的本质:决定功能、性能和命运的关键首先,我们要理解“芯片”这个词在现代语境下的含义。在电子信息领域,芯片(集成电路)是微.............
  • 回答
    在翻译像《星球大战》这样充满独特文化符号和背景设定的作品时,要既保留原文的妙处,又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或观众能够心领神会,这绝对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更像是一场与原文的深度对话。首先,我们要明白,很多“梗”不仅仅是简单的笑话或者双关语,它们往往根植于原文的语言习惯、社会背景、历史典故,甚至是作者的个人风.............
  • 回答
    “很多人说保险理赔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而且经常被提及的现象。要理解这个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保险公司的角度、投保人的角度、产品设计的角度以及整个行业的生态。一、为什么会有人说保险理赔难?首先,我们要承认这个说法背后有其现实基础,原因复杂多样: 信息不对称与认知偏差: .............
  • 回答
    在古老、冰冷、超越人类理解的存在的注视下,试图保持理智,这本身便是一场与自身存在最深层恐惧的角力。克苏鲁的注视,并非简单的目光,它是一种对宇宙真相的粗暴揭示,一种将人类渺小与宏大、永恒的虚无并置的刺痛。要在这种恐怖的审视下不被吞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一种深刻的、近乎叛逆的坚韧。首先,你需要理解.............
  • 回答
    温州特斯拉事件的后续,围绕车主声称“为保险理赔才被迫承认踩错踏板”的说法,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个案,更触及了汽车事故责任认定、消费者权益保障以及品牌方与用户之间信任关系等多个敏感议题。要还原事实真相,我们需要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各方陈述的合理性,并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其背.............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富想象力,也极具争议的话题,因为“修正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价值判断的词汇,而且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定义也存在多种解读。但如果抛开这些纷争,我们姑且设想一个“未曾走上修正主义道路、坚持早期共产主义理想并延续至今”的苏联,来描绘一个可能的世界图景。一个“纯粹”的共产主义苏联的可能模样:首先,.............
  • 回答
    这句话“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披上了这身皮,我们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融合了历史、文化、隐喻和讽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服饰象征1. 古代官服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官服的纹饰(如禽鸟、兽类)是等级制度和身份象征的重要标志。 文官:常以“禽”为纹.............
  • 回答
    “自称迪士尼在逃公主”的现象在网络上出现后,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说法通常指一些女性在社交媒体、论坛或网络社区中自称是“迪士尼公主”,并可能涉及身份扮演、文化认同、心理需求等多重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可能内涵和背景: 一、文化符号的再诠释:迪士尼公主的象征意义1. 迪士尼公主的原始形象.............
  • 回答
    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它们在政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政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析: 一、自由主义的定义与核心特征自由主义(Liberalism)是一种以个人自由、法治、民主和理性为价值基础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其核心在于保障个体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自由主义的.............
  • 回答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是一种深刻批判国家权力、追求个体自由与社会平等的政治哲学和实践运动。它并非主张“混乱”或“无序”,而是反对一切形式的强制性权威,尤其是国家对个人生活的控制。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解析这一复杂的思想体系: 一、核心定义与本质特征1. 对国家的彻底否定 无政府主义者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