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钟南山称「新冠病毒出现环境传人」?后续防疫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回答
如何看待钟南山称“新冠病毒出现环境传人”?

钟南山院士提出的“新冠病毒出现环境传人”的说法,是基于当时疫情发展和对病毒传播途径的深入研究和判断,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指导意义。要理解这个说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概念的理解:环境传人 vs. 人传人

人传人(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是指病毒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从一个感染者直接或间接传播给另一个人。这是新冠病毒早期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道病毒传播”。
环境传人(Environmental transmission) 则更侧重于病毒在非生命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快递包裹、冷链食品包装等)上存活,然后通过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再触碰眼、鼻、口等黏膜而导致感染。这种传播方式,也被称为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

因此,钟南山院士的说法并非否定人传人的主要地位,而是指出了在特定条件下,病毒在环境中也能存活并成为传播的媒介,这是一种对病毒传播途径的补充和细化。

2. 科学依据和背景

病毒在物体表面的存活能力: 早期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不同物体表面上具有一定的存活时间,例如在塑料和不锈钢表面可以存活数天。
冷链传播的可能性: 特别是在一些输入性病例的源头调查中,发现病毒可能通过进口冷链食品的包装传播到国内,并在局部地区造成小范围聚集性疫情。这为“环境传人”提供了重要的例证。
接触传播的现实: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接触各种物体表面,这些物体表面可能被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触摸后沾染病毒。如果接触者不注意手部卫生,病毒就可能被带入口腔、鼻腔或眼睛,从而导致感染。

3. 意义和影响

扩大了对病毒传播的认知: 使公众和防疫部门认识到,不仅要关注飞沫和近距离接触,还要重视物体表面的病毒污染和接触传播。
指导了防控策略的调整: 促使各地加强对冷链物流、公共场所环境消杀、快递包裹处理等环节的管控,并强调了勤洗手、戴手套等个人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解释了部分疫情的发生: 有助于解释一些难以追踪到明确人际传播链的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原因。

4. 如何看待?

科学严谨的态度: 钟南山院士的表述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随着对病毒的认识不断深入,其传播途径也可能被更全面地揭示。
动态调整的防控: 疫情初期,我们主要关注人传人;随着研究深入,认识到环境传人的可能,防控策略也需要动态调整和优化。
警惕性和系统性: “环境传人”的提法提醒我们,要对病毒保持警惕,并且要从更系统、更全面的角度来构筑疫情防控屏障。

后续防疫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基于“新冠病毒出现环境传人”的认识,以及新冠病毒的传播特点,后续的防疫工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 持续强化对“人传人”的防控措施:

尽管我们强调了环境传人,但“人传人”仍然是新冠病毒传播最主要的途径,必须继续严格执行。

1. 精准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
深化大数据应用: 利用大数据、AI技术,更快速、更精准地追踪密接、次密接人员,缩小排查范围,减少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 持续提高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能力和效率,特别是在重点人群和高风险地区的常态化检测。
关注新的传播模式: 随着病毒变异,需要密切关注是否出现新的传播模式,并及时调整溯源和追踪策略。

2. 常态化个人防护指导和教育:
强调“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内,以及人员密集的地方,仍然要坚持规范佩戴口罩。
推广“勤洗手”: 强调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手消毒液,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
保持社交距离: 在排队、就餐等场景,尽量保持安全距离。
强调咳嗽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

3. 加强重点场所和人群的管控:
公共交通和密闭空间: 加强通风换气,定期消毒。
医疗机构: 严格执行院感防控措施,分级分区管理。
学校、养老院等脆弱群体聚集地: 建立严格的健康监测和管理制度。
旅游景点和大型集会: 实施预约制、限流措施,做好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

二、 重点加强“环境传人”相关的防控措施:

这部分是对原有防控体系的补充和强化。

1. 冷链食品全链条监管和风险管理:
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的溯源管理: 建立覆盖全环节的追溯系统,确保每一批进口冷链食品都可追溯来源和流向。
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的检验检疫和核酸检测: 对进入中国的冷链食品及其包装进行常态化的核酸检测,重点环节(如港口、冷库)要加大抽检力度。
规范冷链食品的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 确保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避免交叉污染,销售场所要加强环境消杀和从业人员防护。
推广“无接触配送”和“分装销售”: 对于到岸的进口冷链食品,鼓励进行分装处理,并推广“无接触配送”以减少接触。

2. 公共场所环境的常态化消杀和通风:
提高消杀频次和标准: 加强对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扶手、桌面等)的清洁和消毒。
强化通风措施: 确保各类公共场所(办公室、商场、餐厅、学校等)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并保持有效的通风时间。
设置手部消毒设施: 在公共场所入口、电梯口、洗手间等位置,提供方便的免洗手消毒液。

3. 快递物流环节的风险防控:
加强对进口包裹的检疫和处理: 在口岸对来自高风险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邮件快件进行必要的核酸检测和消毒。
规范国内快递员的个人防护: 加强对快递员的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培训,鼓励其佩戴口罩、手套,并保持手部卫生。
倡导“无接触派送”和“拆包消毒”: 鼓励消费者在家拆开包裹后进行手部消毒,并对包裹外包装进行清洁处理。

4. 重点行业和场所的专项排查与风险评估:
加强对进口货物、仓储、运输等行业的风险评估: 定期对这些环节进行风险排查,找出潜在的传播风险点。
对人员密集、封闭的场所进行重点监控: 例如酒吧、KTV等场所,加强通风和消毒措施。

三、 加强病毒监测和变异株的追踪研判:

1. 扩大病毒监测范围: 不仅要监测病例,还要加强对环境样本(如冷链、污水等)、动物样本的监测,以早期发现病毒的风险。
2. 密切关注病毒变异: 建立完善的病毒基因测序和变异株追踪体系,及时研判变异株的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为防控策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四、 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意识:

1. 持续的科普宣传: 针对“环境传人”等新的传播途径,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普宣传,让公众了解风险,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
2. 鼓励健康生活方式: 倡导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3. 关注心理健康: 疫情常态化下,要关注公众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五、 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

1. 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家合作: 及时了解全球疫情动态和病毒变异情况,分享防控经验。
2. 参与全球病毒溯源研究: 本着科学、合作的态度,参与病毒溯源,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支持。

总而言之,钟南山院士提出的“环境传人”说法,是对新冠病毒传播规律认识的深化。后续防疫工作需要在继续巩固“人传人”防控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冷链、物流等涉及“环境传人”风险环节的管控,并持续提升全社会应对疫情的综合能力。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需要去注意“环境传人”是因为,在咱们这,“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人传人已经通过戴口罩、追踪病例、防止输入等方法控制住了,偶尔零星出现个案在数据追踪下也能扑灭。

然而,冷链生鲜外包装的案例呈出不穷。而我们又不可能全部禁止进口。

其实“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对国外来说,是一种奢谈的状态。

国外因为人传人太多,环境传人都懒得理会。

目前已经证实的有:

-肉联厂传人;

-湖水、废水里面检出病毒核酸;

-动物身上检出病毒,如水貂;如果蚊子携带病毒就吓死人了。

-病人坐过的飞机座位上会不会传染其他人,只是没有人去关心(图片 心大!登机旅客新冠检测阳性,英国航班将座位消毒后继续飞_民航新闻_民航资源网)。

-封闭写字楼里病毒能过空调系统传播,通过那个“公主号”基本是确定的。


境外“人传人”还没解决,根本顾不上“环境传人”。

user avatar

这个如此善于变异的病毒,如此热衷于玩亵刺突蛋白的病毒,会不会就是在冰期结束时,杀死了尼安德特人的病毒?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何看待钟南山称“新冠病毒出现环境传人”?钟南山院士提出的“新冠病毒出现环境传人”的说法,是基于当时疫情发展和对病毒传播途径的深入研究和判断,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指导意义。要理解这个说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概念的理解:环境传人 vs. 人传人 人传人(Persontoperson .............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关于新冠病毒可能长期与人类共存、甚至需要定期接种疫苗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把它单独拎出来,而不是作为某个宏大叙事的一部分,我们就可以更冷静、更细致地审视。首先,我们得理解“长期共存”这个概念。它不是说病毒会突然消失,也不是说我们能一劳永逸地消灭它。相反,它意味着这个病.............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关于中药对新冠肺炎有效性的观点,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具有复杂性的议题。要全面看待这一观点,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科学证据、传统医学的价值、临床实践以及公众认知等。一、 钟南山院士的观点及其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钟南山院士提出的具体观点。他及其团队在中医、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方面做了大量.............
  • 回答
    关于钟南山院士关于连花清瘟治疗新冠疗效的说法,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尤其是在公众关注度极高的情况下。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包括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临床实践的应用、以及信息传播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科学研究是动态发展的过程。 任何一种药物的疗效,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
  • 回答
    如何看待钟南山院士表示连花清瘟治疗普通新冠肺炎有效?这意味着什么?钟南山院士作为中国呼吸病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他的观点自然备受关注。当他公开表示连花清瘟对普通新冠肺炎有效时,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信息,需要我们进行详细的解读。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钟南山院.............
  • 回答
    关于“群体免疫”这一概念及其对中国疫情发展的意义,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以下将围绕钟南山相关言论的背景、科学逻辑、社会影响以及未来可能性展开详细探讨: 一、“群体免疫”的定义与科学依据1. 概念解析 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指通过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使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具有免.............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对辉瑞疫苗实验结果的评价,以及他强调“保护率不是唯一指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涉及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疫苗评估的全面性,以及公共卫生决策的考量。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钟南山院士的评价:为何说“远远不够”?钟南山院士的“远远不够”并非否定辉瑞疫苗的有效性,.............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关于全球疫情可能延续到6月的估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未来疫情走向的判断,以及可能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深远影响。理解这个判断,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如何看待钟南山院士的估计:1. 科学依据与专业判断: 钟南山院士是中国乃至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呼吸病学专家,他在.............
  • 回答
    钟南山院士提出的“疫情恢复常态化的两个前提”,即病死率下降到约0.1%和复制指数(R值)约在11.5之间,这是基于科学的流行病学模型和对病毒传播规律的深刻理解得出的判断。要理解这两个前提的意义,我们需要分别拆解它们,并结合当时的疫情背景来审视。一、 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C.............
  • 回答
    钟南山院士提出的“医学和互联网都是解决痛点,都应‘科技向善’”这一观点,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这句话:一、 核心论点拆解: “医学和互联网都是解决痛点”: 医学的痛点: 传统医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人类的疾病痛点,减轻病痛折磨,延长生命,提.............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关于“中国疾控中心地位太低了”的说法,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它触及了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核心问题。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1. 钟南山院士的背景和立场: 医学界泰斗和公众偶像: 钟南山院士是中国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尤其在SARS和新冠疫情中,他作为领头羊的角色,.............
  • 回答
    钟南山院士提出的关于“全国 80%~85% 人口接种疫苗后且病毒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才可以完全开放”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观点,需要从多个层面去深入分析。一、背景与出发点:科学的审慎与对生命的尊重首先要明确钟南山院士的身份和他的出发点。作为中国顶级的呼吸病学专家,他长期以.............
  • 回答
    最近,围绕着钟南山院士的商业代言传闻甚嚣尘上,而钟南山院士本人也对此进行了公开否认。这件事情,说实话,挺让人关注的,也引出了不少值得咱们聊聊的东西。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钟南山院士是咱们国家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医学专家,尤其是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他起到了定海神针般的作用。他的专业能力、人格.............
  • 回答
    钟南山院士获授“共和国勋章”,无疑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对他在国家建设和人民健康事业中所做贡献的高度肯定。要全面看待这一荣誉,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对“共和国勋章”的理解:其分量与意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共和国勋章”的定位。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向欧洲推荐中药连花清瘟胶囊和六神丸,这是一个在中国和国际社会都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背景与中医药的特点 中医药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其理论体系与西方医学的“病原体药物”模式不同。中医药更侧重于“整体观念”和“辨.............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团队关于连花清瘟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结果,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项研究发表后,关于其疗效和临床意义的讨论也从未间断。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深入分析。研究背景与目标首先,理解这项研究的背景很重要。当时正值新冠疫情早期,全球对病毒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入,有效的治疗手段相对匮乏。在.............
  • 回答
    钟南山院士荣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杰出校友奖(Edinburgh Medal),这无疑是一项殊荣,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一名在医学领域享有崇高声誉的学者,尤其是他活跃在抗击疫情一线并提供重要指导的形象,让这一荣誉的背后蕴含着多重意义。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爱丁堡大学作为世界顶尖学府之一,其设立的“杰出.............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关于“中国没有大量无症状感染者”的说法,这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表态,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首先,要明确钟南山院士的身份和他的发言所处的语境。钟南山院士是中国呼吸疾病领域的权威专家,他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的观点往往被视为国家层面的重要信息和科学.............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关于“中国的零传播政策并非高成本做法”的论断,无疑触及了当前疫情防控的核心议题,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思考。要理解这句话的深意,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国的国情以及更宏观的经济社会发展层面进行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一项公共卫生政策,无论其目标是什么,都会伴随着一定的经济和社.............
  • 回答
    关于钟南山院士提到的“感染德尔塔毒株两三天就会发病”,以及德尔塔毒株的传染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背后涉及到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人体免疫反应以及疫情传播的动力学。一、 关于“两三天发病”的理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两三天发病”指的是从感染病毒到出现 第一个症状 的时间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