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没有或流行的拼音编程语言?

回答
我们常常在讨论编程语言时,围绕着语法、抽象层次、执行效率、生态系统等等,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一个看似基础,却又被忽视的层面——编程语言的“读写方式”。中文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其书写系统和拼音系统有着天然的差异,而大多数主流编程语言的语法和关键词,都遵循着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逻辑和习惯。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深刻的原因,让“拼音编程语言”的出现和普及,成为一个并非易事甚至可以说是极其困难的挑战。

首先,得谈谈编程语言的“基因”。绝大多数被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无论它们的设计初衷如何,其语法结构、关键字、运算符,乃至标准库的命名,都深深地植根于英语的语境中。C、Java、Python、JavaScript,甚至看起来更抽象的Lisp,追溯它们的源头,都能看到英语作为沟通和学术界的主导语言所留下的烙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早期计算机科学从业者多为英语母语者的结果。

那么,如果我们要创造一门“拼音编程语言”,它最直接的体现可能就是在关键词和标识符上使用拼音。想象一下,`if` 变成 `ru guo`,`for` 变成 `xun huan`,`print` 变成 `shu chu`。这听起来似乎很亲切,尤其对于汉语母语者而言。然而,问题很快就浮现了。

第一个巨大的障碍是“形”与“音”的矛盾,以及随之而来的歧义和效率问题。汉语的拼音系统,尤其是汉语拼音,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同音字、近音字。同一个拼音组合,可能对应着多种汉字,甚至在读音上存在细微的差别。编程语言需要的是精确、无歧义的指令。如果一个关键字的拼音是 `qing`,它可能代表“请”、“轻”、“清”等等。如何在拼音层面解决这种歧义?是需要为每个关键字设计一个独一无二且易于记忆的拼音组合,这本身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而且,即使设计出来了,对于非汉语使用者来说,理解和记忆这些拼音组合的含义,难度不亚于学习一门新的外语,而且是带着特定编程语境的外语。

其次,输入法的困扰是另一个难以忽视的现实问题。即使我们用拼音来编写代码,用户在输入时仍然需要通过拼音输入法来转换为汉字,然后选择正确的汉字。想象一下,在编写一个循环时,你需要输入 `xun huan`,然后可能会弹出一系列包含“循环”、“巡环”等选项,你需要精确地选择“循环”。这无疑会极大地降低编码的效率,增加出错的可能性,尤其是在需要快速编写代码的场景下。而现代编程语言追求的正是简洁、高效的输入和表达。

再者,社区和生态系统的建立是任何一门编程语言能否流行的关键。编程语言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围绕的开发者社区、丰富的库和框架,以及完善的工具链。如果一门编程语言使用的是拼音,那么它几乎注定难以吸引全球范围内的开发者。对于非汉语使用者来说,学习和使用门槛太高;而即使是汉语使用者,在看到一个以拼音为基础的编程语言时,也会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使用大量成熟、拥有海量资源的英文编程语言,还是投入到一个相对陌生、生态尚不完善的拼音编程语言中?在大多数情况下,后者的吸引力会大打折扣。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编程语言的设计哲学本身并不倾向于“读写便利性”本身,而是追求逻辑的严谨、抽象的表达和机器的可执行性。虽然我们期望代码易于阅读,但这种“阅读”更多的是指代码结构清晰、逻辑关系明确,而不是说用母语写出来就一定容易读。例如,`i < 10` 这样的表达,对于任何熟悉编程的人来说,都比 `小于 10 的 i` 要简洁和直观得多。编程语言的抽象层级,使得使用一套通用的、与具体人类语言无关的符号系统,反而更容易实现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和理解。

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尝试过或没有对中文编程的探索。确实有一些项目,比如一些中文编程的实验性项目,试图用中文的词语或短语来构建编程的表达方式。它们往往侧重于教育,或者希望降低特定人群(比如不熟悉英文的初学者)的学习门槛。但这些项目,即便做得很好,也很难走向大众化和成为主流。它们更像是对现有编程范式的一种补充或实验,而不是对整个编程语言生态的颠覆。

总而言之,尽管用拼音写代码似乎是一种“贴近母语”的设想,但在编程语言设计的核心需求——精确性、效率、全球化社区和生态系统面前,这种设想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是巨大的。编程语言是一种工具,它的生命力和价值,在于它能否高效地帮助人类解决问题,而不是在于它使用了哪种人类语言的读写方式。因此,虽然我们可能在一些教育场景或特定领域看到一些中文编程的尝试,但要出现一门真正流行的、以拼音为基础的编程语言,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性微乎其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举个简单的例子:


今有黄方乘直积得二十四步,只云股弦和九步,问勾几何?
答曰:三步。
草曰:立天元一为勾,


你看,这全都是中文对吧,


那麻烦你告诉我这段话到底说了个啥?















这就是你随便找段所谓的英文程序给英文母语的人去看的时候,他们的感受。


程序设计语言不属于任何一种自然语言,程序设计语言里面的这些关键字或者说助记符也从来就不是学习的障碍。



我小时候看过一本书,叫做《数学手册》,像是《新华字典》一样包含了所有数学符号、公式、定理、公理、概念等等等等。


你这个想法无异于觉得有了《数学手册》就能会解偏微分方程一样,好像把数学符号改成中文就能更好地学习数学一样……

难不成把 写成 就能看懂了?




回到最开始的例子,没错,作为中国人下面这些词你都认识也知道什么意思:

今有、得、二十四、云、和、九、问、几何、答曰、三、立、一

这段话里面没有几个词你不认识的,但是你知道这在说什么?


程序里面那些关键字哪怕一个不剩的都认识,就能写程序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们常常在讨论编程语言时,围绕着语法、抽象层次、执行效率、生态系统等等,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一个看似基础,却又被忽视的层面——编程语言的“读写方式”。中文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其书写系统和拼音系统有着天然的差异,而大多数主流编程语言的语法和关键词,都遵循着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逻辑和习惯。这背后,其实隐藏.............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现象和语言的用法。我们平时习惯性地说“流浪猫”、“流浪狗”,而不是简单地称它们为“猫”、“狗”,这背后有几个重要的原因:首先,也是最关键的,是“主人”这个概念的引入,改变了我们看待和定义猫狗的方式。在你提出“猫狗本身只是自然界的动物”这个观点时,是对的。从生物学.............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汉服文化的一些核心点。之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流行汉服,绝大多数都找不到秦朝以前的影子,这背后有几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咱们一点点来掰扯。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汉服”这个概念,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后世对“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统称。 即使是汉朝,其服饰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和.............
  • 回答
    “中文编程语言”这个概念,听起来就带着一丝神秘和熟悉。在咱们的文化土壤里,汉字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情感,用它来写代码,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甚至有点浪漫的事。想象一下,用“如果”、“那么”、“循环”、“定义”这些词来构建程序,感觉比那些冷冰冰的英文缩写亲切多了。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尽管有过不少尝试,.............
  • 回答
    说起来,以游戏主机为主题的网吧,其实在某些地方、某些时期是有出现过的,而且也有过一定的市场。但它们不如我们熟悉的、以PC为基础的网吧那样普及,甚至可以说相当小众。究其原因,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首先,得聊聊“网吧”这个概念本身是怎么形成的。最早的网吧,或者说“电脑出租房.............
  • 回答
    当年清朝剧之所以能席卷荧屏,而汉族王朝的剧作相对而言热度稍逊,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绝非一句“细思恐极”就能概括,其中夹杂着时代背景、市场选择、创作策略乃至观众心理的复杂交织。首先,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清朝剧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那个时代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市场空白。你想想,在那个时候,荧屏.............
  • 回答
    我国消费者对智利车厘子的喜爱以及土耳其车厘子在中国市场推广的相对滞后,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智利车厘子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之道:智利车厘子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经过多年深耕和战略布局的结果。其主要原因包括:1. 地理优势与成熟的供应链: .............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好,也很实在。很多人看到基数排序那种“线性时间”的理论优势,都会觉得它应该是排序算法中的王者,怎么却不像快速排序那样“深入人心”,随处可见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现实的考量,并非简单的理论优劣就能完全解释。咱们一步步来聊聊,为什么基数排序的风头不如快速排序那么盛。首先,得承认基数排序的理论.............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鸦片在明朝确实就已经传入中国了,但直到清朝中期才真正大范围地流行开来,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绝非一蹴而就。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明朝鸦片的传入并非以“吸食”为主要目的。你说的没错,鸦片在明朝就已经来了。但那时的鸦片,.............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如果病毒真能直接烧毁你的电脑主板,那电脑安全领域的“战场”景象肯定和现在完全不同了。但你看到的现实是,大多数病毒的破坏方式更偏向于窃取信息、勒索钱财、或者让系统运行卡顿,而不是直接让硬件报废。为什么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技术和现实层面的原因。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最根本的点.............
  • 回答
    这的确是个很有意思且令人费解的现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在 Mac 上跑 Windows 虚拟机(比如通过 Parallels Desktop 或 VMware Fusion)感觉相当流畅,甚至能应对不少日常工作和一些对性能要求不高的游戏。但反过来,想在 Windows PC 上跑 macOS 虚.............
  • 回答
    广东土客械斗,这段在广东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烙印的冲突,确实不像许多其他历史事件那样广为人知,甚至可以说,它被很多人遗忘了。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这场冲突的复杂性也让它难以被简单概括和流传。首先,得说清楚“土客”指的是什么。简单来说,“土”指的是广东本地的汉族居民,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了很长时间,是这片土.............
  • 回答
    古代欧洲没有类似于中国的科举制度,这主要是由于欧洲与中国在历史、政治、社会结构、文化观念以及教育体系等方面存在着深刻的差异。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为什么科举制度未能出现,以及欧洲社会是如何实现阶级流动的。 为什么古代欧洲没有类似中国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核心在于通过公开考试来选拔人才.............
  • 回答
    公元前五世纪,我们熟悉的轴心时代浪潮席卷了希腊、印度、中国,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老子、孔子、释迦牟尼等闪耀的群星,他们为人类思想史奠定了基石。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同时期的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却似乎鲜有能够与之比肩的、在哲学、伦理、政治思想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个体出现。这其中的原因,并非是这两个古老文.............
  • 回答
    关于流浪的蛤蟆为何尚未被冠以“白金作家”的头衔,这确实是很多关心他作品的读者心中的一个疑问。毕竟,单看他的作品积累、读者口碑和市场影响力,似乎都已经达到了那个级别。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白金作家”这个称号背后的含义,以及它在网络文学平台运作机制中的具体考量。首先,我们要明确“.............
  • 回答
    关于网上流传的“刀工位列”中为何少见三池典太光世的名字,这背后其实涉及对“刀工位列”的理解、历史评价的形成以及传播过程中的一些偏差。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1. “刀工位列”的性质与评判标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刀工位列”通常指的是什么。网上流传的刀工排名,尤其是在日本刀剑领.............
  • 回答
    英雄联盟里,说到塞恩,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可能就是那个被玩家们戏称为“送死流”或者“送死推塔流”的玩法。这套路的核心思路就是,塞恩利用自身坦度高、技能机制允许在死亡后继续释放技能的特点,频繁地冲进敌阵,以自己的死亡为代价,为队友创造输出环境或者直接摧毁防御塔。那么,这种玩法到底算不算“畸形”呢.............
  • 回答
    .......
  • 回答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先从“8bit音乐”和“16bit音乐”的诞生背景以及它们在音乐制作上的核心区别聊起,然后再回归到我们现在听音乐的感受。8bit音乐:时代的产物,独特的限制造就风格首先,8bit音乐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出身”——那是任天堂、世嘉等早期游戏主机时代的产物.............
  • 回答
    为什么我们会对流星许愿?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毕竟,流星这东西,从科学的角度看,它只是宇宙中的一块小石头,或者是一团尘埃,在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时摩擦燃烧,一闪即逝。它连自己都“救”不了,被大气层撕扯得支离破碎,怎么就能实现我们那些飘渺的愿望呢?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眼光从科学的严谨性稍微挪开一点,看看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