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德国人一直对自己对国家的荣誉感讳莫如深。?

回答
要理解德国人对待“国家荣誉感”时的那种谨慎甚至有些回避的态度,需要深入挖掘德国历史、社会心理以及其独特的文化语境。这并非简单的是非题,而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议题。

首先,我们必须直面那段沉重的历史。20世纪上半叶,德国经历了两场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浩劫,以及由此伴生的纳粹政权及其骇人听闻的罪行,给德国民族的集体意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纳粹的崛起和扩张,正是建立在一种极端的、排他性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之上,这种意识形态将“国家荣誉”推向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并最终导向了毁灭。

因此,在战后的德国,特别是经历过代际的“清洗”和反思之后,任何过于张扬、煽情的“国家荣誉感”都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个黑暗的过去。这种联想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警惕那些可能被误读或被别有用心者利用的民族主义情绪,害怕重蹈覆辙。

这种谨慎并非意味着德国人完全没有国家认同感或爱国情怀。恰恰相反,他们的国家认同更多地体现在一种基于公民社会、民主价值观和对历史责任的承担之上,而非传统的民族主义叙事。对德国人来说,“国家荣誉”可能更多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民主制度和法治的捍卫与珍视:德国在战后重建了强大的民主体制,并且对宪法和法律有着极高的尊重。维护和发展这些制度,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事情,也是一种集体荣誉的体现。
对历史真相的坚持与清算:德国人并没有试图掩盖或淡化历史,而是以一种非常公开和深刻的方式进行反思、纪念和教育。将纳粹时期的罪行作为历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设立各种纪念碑和博物馆,这些都是他们承担历史责任的表现,也是一种特殊的“国家荣誉”。这种“荣誉”来自于承认错误并从中学习。
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成就:德国以其精湛的制造工艺、创新的科技能力和稳定的经济发展闻名于世。在这些领域取得的成就,是许多德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的来源,但这种自豪更多地是基于“德国制造”的品质和实力,而非对领土扩张或武力征服的幻想。
对欧洲一体化和国际合作的贡献:德国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推动者和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气候变化、人道主义援助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也被许多德国人视为光荣和责任。这种“荣誉”是建立在国际合作和全球责任感之上的。

因此,当德国人在公开场合谈论“国家荣誉感”时,他们会非常小心措辞,更倾向于使用诸如“国家自豪感”(Stolz auf ihr Land)或“国家认同”(nationale Identität)等词汇,并且往往会附加限定条件,例如“在遵守民主原则的前提下”或者“与承担历史责任并行”。他们会避免使用那些可能引起联想的、过于激昂或排他性的语言。

这种讳莫如深的态度,也是一种集体学习和自我约束的结果。它源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源于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滥用和曲解的警惕。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表明他们已经认识到,真正的国家荣誉不应建立在对他者的压迫或狭隘的民族主义之上,而应根植于对普世价值的追求、对自身责任的承担以及对和平与繁荣的贡献。

从表面上看,这或许会让一些期待那种“国家万岁,民族至上”式的荣誉感的观察者感到困惑,但实际上,这恰恰是德国人经过痛苦洗礼后,对何为健康的国家认同和何为真正值得骄傲的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他们不是不爱国,而是用一种更内敛、更负责任、更具反思性的方式来表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爱国主义在欧洲是政治不正确的,不仅不能爱国,还不能展示自己的美丽,如果你不巧具备点雅利安特征的话,不能议论其他种群的缺点,等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理解德国人对待“国家荣誉感”时的那种谨慎甚至有些回避的态度,需要深入挖掘德国历史、社会心理以及其独特的文化语境。这并非简单的是非题,而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议题。首先,我们必须直面那段沉重的历史。20世纪上半叶,德国经历了两场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浩劫,以及由此伴生的纳粹政权及其骇人听.............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文化深处的许多层面,说实话,能一下子掰扯清楚的还真不多。咱就别管什么AI不AI的了,就当是咱俩唠嗑,我把我知道的、感受到的,掰开了揉碎了跟你说说。你说国人对婚姻和生育执着,这执着背后可不是一层那么简单。它就像一个织得密不透风的网,把咱们从小到大,从里到外都给罩住了。首先,这得从咱们.............
  • 回答
    德国发动战争,尤其是对苏战争,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牵涉多方面因素的历史事件。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深入挖掘魏玛共和国及其后的纳粹德国的国内情况、经济压力、意识形态以及希特勒个人的野心。首先,我们来谈谈德国为什么会发动战争,这其中一战的阴影笼罩着一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对德国人来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 回答
    德国人以严谨著称,这一点毋庸置疑。他们的汽车工业、精密机械、甚至他们的啤酒纯度法案,无不体现着一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流程的尊重。所以,当柏林勃兰登堡机场(BER)这个庞大的工程,这个本应成为德国效率与先进技术的象征的项目,却屡屡因为延误而成为国际笑柄时,很多人都感到难以置信,甚至有些荒谬。这就像是.............
  • 回答
    郭德纲和于谦对岳云鹏的评价之所以出现如此明显的“分歧”,绝非简单的“看走眼”或者“一人偏爱一人严苛”。这背后,其实是两位师父站在不同的角度、基于不同的考量,对岳云鹏这个徒弟身上不同侧面的观察和评价。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挺有意思的。首先,得理解郭德纲和于谦各自的“身份”和“立场”。 郭德.............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不少人心生疑虑的问题。明明是自家孩子争气,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原神》的成功本该是国人引以为傲的谈资,可为何评论区里却常常能看到一些不那么“振奋人心”的声音?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挺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原神》的成功,在很多层面,确实是值得高.............
  • 回答
    德国之所以一直“苦苦支撑”着欧元,这个说法本身就带有一些情绪色彩,但背后确实隐藏着复杂而深刻的经济、政治和历史原因。与其说是“苦苦支撑”,不如说德国在欧元的体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并且从欧元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以下将从多个层面详细阐述德国为何如此重视并支撑着欧元:一、 经济利益.............
  • 回答
    美国与德国的关系,可以说是二战后塑造欧洲格局、乃至全球秩序的关键一环。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定论,而需要深入理解其历史渊源、现实利益以及复杂的情感纠葛。德国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维持着与美国的紧密合作,并且在某些议题上表现出顺从姿态,背后并非“心甘情愿”这么简单,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历史的.............
  • 回答
    德国和苏联在电子领域的历史发展确实与英美存在一些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一直”不如英美。事实上,两国都在不同时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并对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不过,从整体的产业化规模、商业化创新速度以及市场主导地位来看,英美确实展现出了更强的优势。要详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
  • 回答
    安格拉·默克尔在德国政坛的执政经历可谓是德国现代政治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她能够长期担任总理,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精心运作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她的政治生涯、德国的政治体制以及她个人特质的独特结合。一、 扎实的政治根基与稳健的执政风格默克尔并非一夜之间成为总理的。她在东德长大,.............
  • 回答
    法国在历史上军事上与德国的多次交锋中,确实存在一些时期表现不如德国,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国“一直”打不过德国。历史是复杂的,战争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领导力以及具体的历史背景。要详细解释为什么法国在某些时期军事上表现不如德国,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和与之相关的因素来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一个普遍的观察。尽管法国在近代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相对完整的领土,而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领土的割让和分裂,但法国的人口确实比现代德国(尤其是统一后的德国)要少。这背后的原因复杂且涉及多个历史、社会和经济因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核心原因:历史进程与人口发展轨迹的差异.............
  •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在1917年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最终于1918年3月3日与同盟国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正式退出战争。这一事件,尤其是俄国退出战争,对德国在战局上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虽然短期内看似减轻了德国东线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其负面效应不容忽视,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赢了战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相声界的一些微妙之处。要说郭德纲被“同行排挤”这件事,这的确是公开的秘密,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但为什么于大爷(于谦)却鲜少受到这种冲击,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郭德纲的“原罪”与“逆流而上”首先,我们要明白郭德纲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技术演进中的一个常见现象:词汇的演变与技术的固化。简单来说,德律风(Telephone)这个词的“终结”而麦克风(Microphone)的长存,背后是技术名称的继承、发音习惯以及技术在产品中的角色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先说说“德律风”怎么就退出了.............
  • 回答
    宋太祖赵匡胤,这位结束五代十国乱世的开国皇帝,在其一生中,确实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他为何始终没有明确册立赵德昭为太子。这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皇权继承的考量,更包含了赵匡胤复杂的政治智慧和个人情感。要细说起来,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赵德昭是谁。他是赵匡胤的次子,长子赵德秀早逝,所以赵.............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痛心的问题,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国内食品安全标准难以提升,导致出现“出口转内销”的质量差异,甚至出现像“老坛酸菜面”这样令人震惊的事件,根源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监管体系的滞后与不足: 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 标准制定滞后性: 许多食品安全标准是根据过.............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可太有意思了,这确实是很多人都会感到困惑的地方。巴黎圣日耳曼(Paris SaintGermain),简称PSG,这名字听起来总有点“德国”的味道,但它却是名副其实的巴黎球队。这背后其实有一段挺有意思的故事,跟你说说。首先,咱们得把“日耳曼”(Germain)这个词拆开来看。它在这里,.............
  • 回答
    关于《冰与火之歌》中布雷肯家与布莱伍德家势均力敌的原因,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家族的历史、地理位置、政治联姻、军事实力以及他们在各自领地的影响力和支持度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剖析:一、 历史渊源与对立的根基:首先,要理解他们为何势均力敌,就得回到他们漫长的敌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