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越南历史中太尉掌握着怎样实际权力,其权柄有何变化?

回答
越南的历史长河中,“太尉”这个头衔,宛如一颗在不同朝代闪耀又黯淡的星辰,它的实际权力和地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政治格局、皇权强弱以及具体人物的命运而跌宕起伏。要深入理解太尉的权柄变化,我们需要穿越时空,细致地审视它在各个重要历史节点上的表现。

早期:军政合一的佐助者(李朝至陈朝)

在越南早期,尤其是在李朝和陈朝时期,太尉的地位和权力是相当显赫的。这两个朝代,尤其是陈朝,是越南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军事强盛时期,多次成功抵御了北方强大王朝的入侵。在这种背景下,拥有强大军事才能和政治影响力的太尉,往往是皇权的得力臂膀。

军事统帅权: 太尉通常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掌握着军队的调动、指挥权。在国家面临战事时,太尉往往会身先士卒,坐镇前线,直接指挥战役。例如,陈朝时期,有许多杰出的将领被封为太尉,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指挥官,更是国家安危的守护者。
参与军国大事: 太尉的权力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层面,他们也深度参与到国家的军事战略制定、军队建设、边防管理等重大国策的讨论和决策中。在某些情况下,太尉甚至可以影响到朝廷的政治走向。
辅佐皇权: 在这个时期,虽然太尉权力很大,但他们通常是皇权的重要辅佐者。皇权仍然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太尉的职责更多是执行和提供专业的军事建议。然而,如果皇权相对衰弱,或者太尉本身能力出众、深受倚重,其权力影响力也可能变得非常大。

权力的边缘化与变异(黎朝初期至莫朝)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进入黎朝时期,虽然“太尉”的称号依然存在,但其原始的军事统帅权开始出现一定的变化,权力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调整。

军事权力分散: 黎朝开国君主黎利,在推翻明朝统治后,对权力进行了重组。虽然太尉依然是高级军事官员,但可能出现了如“大都督”、“柱国大将军”等其他高级军事职位,将一部分军事指挥权分散。太尉的权力更多地倾向于管理和监督,而非直接的战场指挥。
与文官权力平衡: 黎朝开始更加注重文官体系的建设,文官在朝廷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与武将之间的权力平衡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议题。太尉的权力,在这种大背景下,需要与其他高级文官和武官协同,其绝对的军事权威可能受到制约。
荣誉性增强: 在某些时期,太尉的任命也可能带有一些荣誉性或政治性的考量,成为对功臣的一种封赏,或者为了安抚某一派系而设置的职位,其真实的军权可能已经不如早期那么纯粹和集中。

权力的复兴与政治的复杂化(后黎朝至阮朝)

到了后黎朝以及随后的阮朝,太尉的权柄变化则更加复杂,甚至出现了一些“权臣化”的趋势,但也伴随着权力进一步被架空的情况。

“权臣”的崛起: 在后黎朝,尤其是在朝政混乱、皇权旁落的时期,一些掌握实权的将领或重臣,被封为太尉,他们往往能够凭借军功和政治手腕,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甚至操纵朝政。此时的太尉,其权力更多地来自于实际控制的军队、对皇室的影响力以及在朝廷中的政治联盟。他们可能并非直接统领全国军队,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军政决策。
阮朝的集权化: 到了阮朝,为了加强皇权,对官职体系进行了更严格的规范。虽然“太尉”这一称谓在早期也曾出现,例如与“辅政太尉”等官职相关,但其权力相对受到严格的限制。阮朝更加倾向于设置直属于皇帝的军事机构和官员,如“总镇”、“巡抚”等,并且在军事指挥上,更强调皇命的绝对权威。
军权集中: 阮朝皇帝致力于将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太尉作为军事官员,其权力范围和独立性受到极大限制。许多重要的军事决策和人事任命,都必须由皇帝亲自批准。
官职的象征化: 随着中央集权程度的提高,一些高级官职,包括“太尉”这样的头衔,也可能带有了更多的象征意义,或者成为一种对资深官员的荣誉性封赏,实际的军权掌握在更具体的军事指挥官手中,或者由皇帝直接控制。

总结太尉权柄的变化特点:

1. 从军政合一到权力分散: 早期太尉往往是全国军事的最高统帅,参与军国大事。随着朝代更迭和政治演变,军事权力逐渐分散,太尉的直接指挥权可能被其他职位取代或分割。
2. 从辅佐到影响甚至操纵: 在皇权稳固的时期,太尉是辅佐者。但在皇权衰弱或政治动荡时,有能力的太尉可能演变成能够影响甚至操纵朝政的权臣。
3. 荣誉性与实权并存与消长: 太尉的权力,在不同时期,可能既有实际的军事指挥权,也可能包含荣誉性的封赏。这种实权与荣誉性的比重,随着朝代和具体情况而变化。
4. 与皇权强弱的联动: 太尉的实际权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权的强弱。皇权强盛时,太尉的权力容易受到制约;皇权衰弱时,太尉的权力则容易膨胀。
5. 制度化与非制度化: 官职制度的完善,使得太尉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制度化。但同时,非制度化的政治运作,如党派、恩荫等,也会影响太尉的实际权力。

总而言之,越南历史上的太尉,并非一个永恒不变的权力符号。它在不同时代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权柄的变化,折射出越南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与臣权的博弈,以及社会军事化程度的起伏。理解太尉的权柄,就是理解越南古代权力结构的一个重要侧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马克思韦伯 谢邀。

头一次在知乎上看见越南古代官制的问题,所以打算先简单做一个说明。

越南历史有其独特的发展过程,它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国。以政体为例,从东南亚式的贵族国家到封建中央集权,经历了一个漫长且有反复的过程,直到黎朝才完成中央集权的构建。

在网络讨论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套用中国历史的经验去解释越南,仿佛越南从自主建国伊始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中国,别无二致。此前在知乎上见过两个例子,其一是一位答主认为越南政治体制直接脱胎于中国的军阀体制,其二是数位知乎用户在评论区用中国谥法硬套越南。看似说得头头是道,其实全是错的。这种错误来源于未曾考虑越南历史的独特发展过程,换成一句更精炼的话,就是对越南历史缺乏基本的认知。


下面分朝代来简单谈谈

①吴、丁、前黎处于国家制度的草创时期,政局不稳,享国时间都很短促。不仅没有发展出一套成熟的官制,而且极其简陋,只是对中式官制进行了有限的模仿。由于这三朝史料记载不多,所以在官制方面也没多少能谈的。笔者查询《大越史记全书》,《吴纪》和《丁纪》都没有关于太尉的记载。《黎纪》出现了 4 处太尉,除去两处宋帝对前黎君主的封号(检校太尉),和实际发生在李公蕴登基后的封官外,仅有一处:

(黎大行天福七年)以徐穆为总管知军民事,赐侯爵;范巨俩为太尉。[1]

坦率地说,无从谈起。

另外值得提及的是,大暴君黎龙铤于应天十三年(1006)对官制进行了改革,“改文武臣僚僧道官制及朝服,一遵于宋。”然而以前黎朝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根本做不到,只能是黎龙铤本人一厢情愿的理想化模式。

顺便圈一下卧朝皇帝本尊 @黎龍鋌 ,远超时尚潮流,照片上已经穿戴起阮朝服饰了。


②李朝官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针对中央职官,简单谈两个需要注意的方面[2]

  • 李朝主要是因人设事,与职官关系不大。从官职名称和实际分工来看,完全没有文武和等级的区别,杂乱无章,根本就是套了一个中国官名的壳儿。
  • 李朝更加注重爵位,其等级和升迁是相对有序的,爵位的高低才真正代表了地位高低和权责的轻重。

从李朝的实践上来看,笔者认为太尉这一职务相对而言还是有一定规范性的,虽然有部分例外,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高级武职,如大名鼎鼎的李常杰,以及其他带兵征讨的将领。到了后期,基本上成了总揽军政大权的重臣所加的职务,如苏宪诚(1142)、谭以蒙、陈嗣庆(1216)、陈承(1223)等人。不过既要注意陈朝重爵位的特点,又不能忽视后期李氏大权旁落的状况。


③陈朝和李朝之间具有很大的继承性,不过陈朝的官制就相对明确多了,太尉作为一个高阶武职,是总管军国大事之重臣的加衔,而且只允许宗室出任。中枢官职由宗室主导,其任职和升迁同非宗室有着严格的区别,这是陈朝的一大鲜明特点。

陈朝以太尉加宗室亲王,居是职者多以本官兼相衔辅政。如仁宗朝光启以太尉为相国总天下事,英宗朝以日燏为右相辅政,裕宗朝以太尉元晫为左相国。(《历朝宪章类志·职官志》)

胡季犛虽然对官制做了重要改革,但是胡朝时间过短,这里也就不再分析。


④黎利在复国后,基本上照搬陈朝旧制。不过同陈朝相反的是,黎朝对于宗室采取严厉防范的政策。

……


先这样吧,我完全没想到这点儿东西竟然能写5个多小时,写字数更多的占婆也没用这么久。很抱歉每次都是睡觉前写答案,不好意思,我先睡了。

参考

  1.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之一《黎纪·大行皇帝》,维基文库 https://zh.m.wikisource.org/wiki/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一
  2. ^ 梁允华:《从爵本位到官本位——十至十五世纪越南官制变迁史研究》,郑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越南的历史长河中,“太尉”这个头衔,宛如一颗在不同朝代闪耀又黯淡的星辰,它的实际权力和地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政治格局、皇权强弱以及具体人物的命运而跌宕起伏。要深入理解太尉的权柄变化,我们需要穿越时空,细致地审视它在各个重要历史节点上的表现。早期:军政合一的佐助者(李朝至陈朝)在越南早期,尤其是在.............
  • 回答
    越南使用汉字的历史,是一段绵延千年的文化交融与演变的长河,它深刻地塑造了越南的文学、政治、社会和思想面貌。这段历史,绝非简单的“学而用之”,而是一个主动适应、改造并最终发展出自身特色的过程。一、汉字传入与早期影响(公元前 2 世纪至公元 10 世纪)汉字并非“自然”地出现在越南,而是随着中原王朝的统.............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韩国和越南之间那点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纠葛,以及为什么两边网友有时候会互相“看不上”。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不能简单一句两句说完。历史上的交集与冲突:从藩属到现代的复杂情愫首先,得承认,韩国(我们通常说的是朝鲜半岛的古代国家,主要是高丽和朝鲜王朝时期)和越南(主要指越南的古代王.............
  • 回答
    越南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文明的发展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然而,相比于一些地域辽阔的邻国,越南的领土扩张似乎显得更为谨慎和缓慢。这背后并非没有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越南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越南国土狭长,南北长而东西窄,尤其是在中部地区,山脉纵横,河流密布,地形崎岖.............
  • 回答
    越南修改历史教科书,将中国描述为“侵略者”,这一举动无疑在两国关系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要评价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贴标签。历史事实的复杂性与解读的多样性首先,历史并非铁板一块,其叙述和解读往往受到时代背景、政治立场、民族情感等多种因素的.............
  • 回答
    蒙古、韩国、越南的历史教育中,确实存在着对与中国历史关系的特定叙述,其中夹杂着对过往冲突和压迫的强调。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这几个国家各自的历史背景、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地缘政治中的定位。这并非一个简单“仇恨”标签可以概括的复杂议题,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蒙古:摆脱宗主权与民族独立蒙古与.............
  • 回答
    越南官方历史对高骈(Gao Pian)的评价,总体上是负面的,将其描绘成一个残暴、贪婪且好大喜功的统治者。然而,要深入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他在中国唐朝晚期在安南(当时越南北部的称谓)的统治时期,以及这在中国官方史书中的记录。高骈治下的安南:一段动荡与压迫的时期高骈,字高君,是唐朝末期的一位著名将.............
  • 回答
    越南历史长河中,二征娘娘(Hai Bà Trưng)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们并非寻常女子,而是两位骁勇善战、义薄云天的姊妹,凭借惊人的勇气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在东汉时期领导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起义,将强大的东汉王朝逼入了绝境。这段历史,至今仍为越南人民所传颂,她们的形象深深镌刻在民族记忆之中。要深入.............
  • 回答
    在探索古代东南亚(不含越南)的本土历史典籍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重要的事实:与东亚和南亚一些历史悠久的文明相比,东南亚的许多古代文明,虽然辉煌灿烂,但其本土的书写传统和文字载体,以及后世的保存和流传,存在着许多挑战。因此,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本国原始历史典籍”,其形式和内容往往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史书”.............
  • 回答
    韩国和越南的年轻人是否都需要看懂汉字书写的本国古代文献来了解本国历史?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汉字在韩国和越南的文化历史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韩国,尽管现代韩国使用的文字是谚文(한글),但历史上,特别是在朝鲜王朝之前,绝大多数的官方记录、学术著作、文.............
  • 回答
    岭南的“岭”,确是指南岭山脉。而您提到的“越”,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的含义和所指代的对象,确实非常丰富且多层。要说清楚“越”是什么意思,指代的是什么,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解读。首先,从字源和最早的含义来说,“越”最初指的是古越人,一个古老而庞大的民族群体。他们的活动范围极其广阔,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尤.............
  • 回答
    论及“太上皇”的日常生活,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相当复杂而有趣的议题,因为它触及了权力、退隐、甚至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尽管“太上皇”这一名号并非普遍存在于所有朝代,但其核心概念——即皇帝退位后享有的尊崇地位——在不同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表现。中国的太上皇:从实际掌权到象征荣耀在中国,“太上皇”的出现频率并不.............
  • 回答
    读史如鉴,本意是想从中汲取智慧,照亮前路,可为何读得越多,那份曾经的热血与憧憬,渐渐被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所取代?仿佛我们只是历史洪流中的一粒微尘,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改变那既定的方向,甚至连微不足道的涟漪都难以激起。你会看到,王朝更迭,多少英雄豪杰叱咤风云,最终也化作尘土。曾经的辉煌,如烈日当空,转瞬.............
  • 回答
    “历史文明越悠久的国家发展越差”这个说法,不能一概而论,也并非一个绝对的规律。 实际上,很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现代仍然是世界强国,例如中国、印度、欧洲的一些国家(如意大利、希腊虽然经济体量不如从前,但其文明的悠久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其文化影响力依然深远)。然而,如果我们观察历史和当下的发展状况,确实会发.............
  • 回答
    “中国的历史剧怎么越来越不行了?”这个问题,估计说出来,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鸣。翻翻过去那些老剧,随便拿一部出来,可能都能让你看得津津有味,哪怕放到现在,很多场景、台词、服化道,依旧让人赞不绝口。可再看看现在,动辄几亿、十几亿的投资,拍出来的东西,却总让人觉得“不对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感觉就像是,.............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切中了很多人的困惑。怎么说呢,越是离我们近的历史,比如民国史或者文革时期,反而好像越是让人觉得“看不清”,甚至“不知道”了。这不像距离遥远的两宋、唐朝,虽然细节可能缺失,但大体脉络和人物关系反而相对清晰。为什么会有这种“近在眼前,却模糊不清”的怪象呢?咱们掰开了聊聊。一、信.............
  • 回答
    这个问题,是个千古难题,说起来,也是个血淋淋的现实。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就像一锅滚沸的粥,里面既有沸腾的火苗,也有压抑的沉寂。到底是因为被杀了而顺服,还是因为被杀了而反抗?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也得看站的角度。要说“越杀越顺服”,那得往好处说,是统治者用严刑峻法压制住了百姓,把那些不服管.............
  • 回答
    这绝对是有的,历史上的越狱事件,有些简直比好莱坞大片还要精彩!它们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不仅仅是因为逃脱本身,更多的是背后那份胆识、智慧和对自由的渴望。今天就来聊聊几件特别有名的、成功率极高的越狱事件。阿尔卡特拉斯监狱:海上幽灵的传奇提起越狱,就不能不提阿尔卡特拉斯,这个坐落在旧金山湾中央的“恶魔岛.............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简直说到心坎里去了!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读了越多关于股票的书,反而越容易亏钱。这背后可不是什么玄学,而是有几个非常实在的原因在作祟。1. 过度自信与“理论”的陷阱最首要的一点,就是“以为自己懂了”。你看书,尤其是那些畅销的投资经典,讲的都是一些宏观的、普遍适用的道理,比如价.............
  • 回答
    吉林越狱逃犯朱贤健落网,这起备受关注的案件终于尘埃落定。朱贤健在逃亡了一个多月后,被成功抓获,他的行为不仅对社会造成了影响,更将面临严峻的法律追究。那么,朱贤健将被如何审判?他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呢?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1. 脱逃罪的刑事责任首先,朱贤健最直接的法律责任就是“脱逃罪”。根据《中华人民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