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说合作恐怕是高抬了曹操,陈琳檄文称袁绍与操参咨策略,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把分打高点,也就是个半独立的附庸。
胡三省注通鉴,称汴水之战后曹操募兵扬州,进屯河内,是盖投袁绍也,但参考陈琳檄文,显然老曹出卖节操更在此前。扬州刺史陈温原本倾向于袁绍,老曹能千里迢迢前去募兵,显然有此背景,也即所谓袁绍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现之一。进而言之,关东讨董联军原本有酸枣的兖、豫联军,以及河内的袁绍两支。曹操先从属于酸枣,惜乎其主张的西进战略导致酸枣集团在汴水之战中损失惨重,自身也输干赌本,于是便转向河内,其后之行动基本围绕袁绍利益展开。换句话说,汴水之战后曹操正式沦为袁老板的小弟。
袁绍取冀州,黑山贼十馀万众略魏郡、东郡……太祖引兵入东郡……袁绍因表太祖为东郡太守。
诸如此类的记载,明眼人一望可知。
同样,破黄巾入兖州,亦由袁绍表行兗州刺史。换句话说,曹操的一系列行动,原本就是在实施袁绍据河……南向以争天下的战略行动。在当时背景下,这一争天下的对象便是袁术。故而,老曹就任兖州后的第一份工作,便是替大袁掐小袁——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於公孙瓚,瓚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
也正因为曹操的附庸角色,老兄弟张邈畏老曹终为绍击己,捎带老曹在政治上的各种混账,引发兖州政变,地动山摇。战役既开,老曹面对兖州外援吕布数不利,末了却稀里糊涂逆转取胜。抛开《三国志·魏书》的自说自话,看陈琳檄文如何描述?
躬破於徐方,地夺於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唯强幹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赴征,金鼓响震,布众破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任,是则幕府无德於兗土之民,而有大造於操也。
换句话说是袁绍给老曹开的挂。是否属实?
《文选》注引谢承《后汉书》:操围吕布於濮阳,为布所破,投绍。绍哀之,乃给兵五千人,还取兖州。
相互印证,很可能属实,至少袁绍是老曹的战略大后方。
顺带一说,曹操攻徐州也很有趣。陶谦是袁术一党,曹操攻徐无宁日,刘备上台,改投袁绍,老曹立马消停,等到吕布夺徐,和袁术眉来眼去,这又恢复到熟悉的味道了。
最后引一下陈琳檄文: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陈琳这段显然不可能是对空喊话,必有策反对象。易言之,即便在官渡战前,曹操阵营中的袁绍成分仍然相当可观。譬如荀彧、郭嘉之类均有袁绍背景,其所谓去袁从曹,鉴于双方关系,恐怕也就是袁绍系统内部流动而已。末了战后弄出书信无数,天下无人不通袁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袁曹分手,发轫在于老曹迎立献帝,这点显然是与袁绍唱反调。其后又自任大将军,欲与袁绍分庭抗礼,吃相比较难看。即便如此,袁绍一傲娇,老曹立马自贬,估计被大哥各种教做人,清醒认识到小弟本份。随着老曹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愈加扩大,与袁绍渐行渐远,末了以一次不成功的白衣渡江方式正式撕破脸:往岁伐鼓北征,讨公孙瓚,强御桀逆,拒围一年。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欲讬助王师,以相掩袭,故引兵造河,方舟北济。会其行人发露,瓚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这出在《后汉书·袁绍传》注引《献帝春秋》也说得明白:操引军造河,托言助绍,实图袭邺。
站在袁绍角度,综合前后,自然满满的农夫对蛇的即视感,捎带河北已平,按照其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的既定战略,南征势在必行,官渡大战的帷幕就此拉开。
倘若没有许攸开挂,官渡之战袁胜曹败,恐怕在袁记史书之中老曹的角色一言以蔽之:背主之贼。但现下是曹胜袁败,于是乎魏书中对于老曹的早期历程各种洗地,袁绍同志该出现的地方被各种天窗,可惜若干年你侬我侬的基情,洗不胜洗,不难整理出比较清晰的线路图。以上不过做个简单说明而已。
看高票回答有感,脑补出这篇故事,尽量合理的吻合历史。
曹操第一次见到袁绍,是他十五岁刚进太学的时候,一位叫张邈的学长带他去找食堂,路上他们相谈甚欢,这位学长最后拍着大腿说:“孟德你太有才了,我带你去见本初,他一定会交下你这个朋友。”
袁绍袁本初,二十五岁,相貌堂堂,家族乃是大汉第一世家,四世三公,不知多少人玩命想认识他,曹操有些紧张。
袁绍正在看书,张邈大大咧咧推开房门,说:“大哥,这小子特有才,胜我百倍,所以我把他带来了。”
袁绍头也不抬:“滚出去,想当我兄弟,过了今晚再说。”
当天晚上,曹操怎么也睡不着,想着袁绍的话,突然一把飞刀“铛”的一声钉在床边,曹操吓出一身冷汗,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脑子飞转,到底谁会来刺杀我这个小人物?当务之急是躲过刺杀,第一次飞刀明显偏低,第二次必然偏高,曹操努力贴紧床板,果然,第二次飞刀射中了被子,曹操趁机一个翻身卧在床底,奇怪的是却再没动静。
第二天一早,袁绍站在曹操门口,两人相视一笑惺惺相惜情不自禁,袁绍笑道:“有胆有识,了不起。”
曹操从此过上没皮没脸的混混生活,他偷鸡摸狗,他坑蒙拐骗,洛阳百姓深受其害,他和袁绍一起偷新娘的事流传至今。
话说当时曹操和袁绍一起出去玩,看到有人结婚,这俩坏东西决定效仿高祖刘邦去蹭吃蹭喝,但是由于是普通百姓结婚,伙食味道不大好,这让他们有些郁闷,袁绍想找点乐子,曹操说不如我们去看看新娘子什么样,袁绍说别人的女人有什么好看,又不能带回去,曹操脑子一转说,那我们就把她带回去,我们去偷新娘子,吓他们一跳!袁绍大笑,连连称赞,两个人兴冲冲地商定计划。
天黑下来了,曹操偷偷躲在新房外面,袁绍则在外面大叫:“来人啊!有贼啊!金银首饰都被偷走了!”正在吃酒的宾客一涌而出,叫嚷道:“贼在哪里?贼在哪里?”袁绍向东一指,大伙全跑过去抓贼,曹操趁机跑进新房,拔出刀子大叫“劫色!”新娘花容失色,袁绍背起新娘就跑,不料由于太慌张冲进荆棘丛里,扎地哇哇乱叫动弹不得,曹操说大哥你快跑啊,袁绍说跑你麻痹我又累又疼不想动了。曹操看大势不好,指着袁绍就喊:“贼啊!快来抓贼啊!”袁绍吓得“噌”一下子就蹦了出来,破口大骂:“狗日的曹阿瞒,你就是这样对待兄弟的吗?”曹操大笑,煞笔还不快跑骂个屁啊,两人拔腿就跑,然后第二天被各自家里打了个半死,纷纷上门道歉。
在太学的日子里,曹操袁绍不知干了多少坏事,他们毕业的时候,整个洛阳都松了一口气。
毕业那天晚上,袁绍和曹操在酒宴上喝得大醉,袁绍问曹操:“孟德你将来想干什么?”曹操思考片刻说:“当郡守,为牧一方,百姓安康。”袁绍哂笑,曹操反问:“大哥你想做什么呢?”袁绍还没答话,许攸醉醺醺的过来,闻言笑道:“孟德太笨,本初兄的志向当然是五世三公了”,众人大笑,齐声道:“恭祝本初兄心想事成,五世三公!”,袁绍亦笑,曹操敏锐的看到袁绍嘴角的轻蔑,一丝阴影落在心头。
毕业无事,曹操便常去袁府找袁绍,两人一同外出打猎散心。那天天色阴沉,曹操读了一会书,便读不下去,书房的门突然响起,袁绍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孟德,带上武器随我出城。”
曹操与袁绍在洛阳城外骑马向西,天越发的阴沉,几十步外便看不到人,曹操有些担忧,他追上袁绍问道:“出了什么事?怎么不做声?”袁绍抬头望天,他面色狰狞咬牙切齿道:“袁术要杀我。”一字一停,恨意几乎从话语里满溢而出,曹操默然,袁术和袁绍是同父异母,袁绍虽是长子却非嫡系,袁术一直对其心怀不满,只是谁都不料会严重到这种地步。
曹操刚想开口,附近的草丛里忽然冲出一群黑衣刺客,乱箭横飞,两人的马匹中箭倒地,袁绍大惊,抬手发箭射倒一人,但其他人竟毫不停留,全是死士!曹操拔刀,喊道:“先冲出去,冲出去再说!”
狂风大作,雷霆炸响,暴雨倾盆,让人眼睛都睁不开。曹操暗中叫苦,也不知袁绍是怎么得知的消息,袁术行动竟是如此狠辣,一发现消息泄露就直接斩草除根,连他也被牵连进来,还好天公作美,有狂风暴雨相助。
曹操一路砍杀,冲出包围,转身一看,袁绍却不见踪影,放眼望去,人群里仍在乱战,他两眼血红,咬牙又冲进人群,一边劈砍,一边拼命嘶吼着:“袁绍!袁本初!你狗日的在哪?”
“曹操!曹阿瞒!大爷在这!”刀剑相对,仿佛一下子就安静了,袁绍浑身是血,曹操也全身血红,两人恶狠狠的瞪着彼此,杀气冲天。突然同时放声大笑,刀剑坠地,两个人无力的躺在血池里,任由从天而降的雨水敲打着他们的身体。
“你狗日的都冲出去了干嘛又回来?”
“狗日的你忘了还欠我一顿饭钱……”
“我日,你小子真要钱不要命……”
“那你怎么也回来了?”
“我回来还饭钱。”
暴雨如注,在昏天暗地的世界里,他们互相搀扶着,艰难的行走,大雨冲走了血迹,却冲不走心头的热血。
这就是魏武帝与大将军袁绍年少时的故事。
如果时间能永远停留在那一刻,也许有很多人都不会死去,大汉不会崩溃,董卓不会进京,联军不会失败,三国不会鼎立,五胡不会乱华,生灵也不会涂炭。
因为那一年,大汉还在,黄巾未起,刘备还在卖鞋,贾诩还在念书,董卓还在杀胡,野心家还只想着位列三公,那些少年还彼此相爱,坚信自己是国家栋梁。
多年后,在官渡的战场上,他们隔着兵营相望,梦想全都破碎,热血已然冰凉,彼此都成了恨之入骨欲杀之而后快的人,那个互相搀扶的雨夜,早已成了用烂的筹码,被丢在风中。
只是,乌巢大火的那个夜晚,曹操,大汉司空,未来的丞相,魏王和太祖,在看到被烈火烧成血红的天空后,却一言不发,拄着刀在外面坐了一夜。
官渡大胜的曹操,已势不可挡,他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建安九年,曹操攻占冀州,这时袁绍已经病死两年,曹操到袁绍墓前,放声大哭,《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写道:“公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围观的将士无不感动,纷纷赞扬曹公仁德。
当曹操祭拜完后准备回府时,目光无意间扫过墓碑,顿时有些凝重。旁人随着曹操视线望去,在墓碑旁边的土地上,落了几枚铜钱。“好旧的五株钱”,“是啊,看样式都是恒帝那会的钱”,人们窃窃私语。
曹操走过去,看着那些钱,转身问边上的小孩:“这里为什么会有旧钱呢?”小孩怯生生的说:“爷爷说过,这是他欠别人的饭钱。”
曹操蹲下身去,一枚一枚的捡起来,他捡的很慢,好像每枚铜钱都有千钧之力,捡完后,就离开了,他一次也没有回过头。
“你有没有想过,会死的。”
“想过,可我们是兄弟啊。”
“我怎么会有你这个蠢兄弟!”
“那大哥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会死?”
“没有。”
“为什么?”
“因为我更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