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的2050年规划是可以在官网上查到的,简单的说2050年丰田将实现0排放,第一步首先就是全系车型有混动可选尽量减少排放,第二步混动车型销量占比逐步提升同时推出更多0排放车型用混动和0排放车型完全替代纯汽油车,比如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燃料电池车,很多人认为丰田不做纯电动车,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丰田认为现在的电池技术难以让纯电动车完全替代燃油车,丰田认为纯电动是小型的市内通勤车的最佳解决方案,混动和插电混动是可以完全替代纯汽油车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则适合长途车辆,第三步就是用0排放车型逐步替代混动车型最终实现0排放。
目前来看丰田要走第一步都是比较难的,在90年代以后汽车排放和油耗法规收紧,厂家压力加大必须推出新的节能减排技术,丰田的方向是效果显著成本也高的混动,并且在混动上设了很高的壁垒,其他厂家首先是对高成本的方案心存抵触(别家方面可没有丰田那么好的成本控制技术),另外高壁垒也导致入场困难,欧洲厂家结盟力推成本较低效果不那么显著但也够用的涡轮增压,从市场上看显然欧洲同盟先下一城。现在来复盘丰田在设置技术壁垒方面显然是错了,如果混动真的很赚钱那用高技术壁垒保护好当然是很好,现实是混动并不赚钱还设那么高的技术壁垒防止别人进入,走的人多,路自然越走越宽,走的人少,路就越走越窄,这是个很朴素的道理,混动之路丰田如果独行必然走不通。
目前欧洲厂商结成同盟力推48V轻混,丰田不能再犯以前的错误了,涡轮加48V系统在成本上相对混动系统优势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了,混动是可以打个翻身仗的,前提是技术壁垒要解除,让更多想走混动路线的可以入场。
在电动车领域丰田并没有太多积累,无论实力如何强大进去一个陌生的领域总要有个学习期,丰田短时间内在纯电动方面很难有什么太大作为。氢燃料电池推了个mirai,电动车实在不行从家里插座甩个插排也能对付充一下电,氢燃料电池没有加氢站只能是干瞪眼,一个加氢站成本就得三四千万,选址还有很多限制,另外目前无论是氢源还是氢的运输链都不成熟,终归只能是未来。其实短期内能应用氢燃料电池的其实是商用车(卡车、客车),商用车运行路线固定,见少数加氢站就够用,可惜丰田也不怎么会做商用车。
目前看丰田的破局点仍然是混动,如果混动成为后十年的主流方向丰田整体战略在混动的带领下就能顺利实施,反过来一旦混动受阻,电动和氢燃料电池短期内也难以取得成效,未来的十年丰田只能继续陪跑。
这个问题是最近丰田集中营销重点么?
hev和fcv,丰田点的2条天赋,想以fcv为终极目标,hev为过渡。但是中美欧3家目前都是以纯电为终极目标,插电或者增程为过渡。hev真是食之无味的鸡肋。
纯电相比氢燃料电池有诸多优点,这里不提,反正中美欧三家已选。谈谈hev和phev。终极目标是纯电,phev和纯电有技术上的延续性,而hev没有。想实现纯电,最需要突破的是电池,而hev对电池没需求。丰田用个1度电的镍氢电池就够了。
我国对新能源汽车如此上心,2个目的。一是在汽车行业对发达国家实现弯道超车,一是为了减少石油使用保障能源安全。但是对纯电还是操之过急,没有考虑到实际条件和技术发展的速度。在我看来,插电或者增程过渡到纯电是个长期的过程,可能要几十年。
纯电目前的诸多问题,续航里程不够,充电时间过长,高容量电池价格太高,长期使用电池衰减,技术迭代中老款车变得鸡肋。
今年的产业政策着重提到了增程式,是个好事。国内现在还很少有企业投入增程式开发,我就听到一个理想制造。增程式有哪些好处?
1 相比插电结构更简单,只需要一个小功率燃油发动机,发动机不驱动车轮,只发电给电池充电。车轮完全由电动机驱动,甚至不需要变速箱,可以做的更轻。技术难度低,可以绕过国内较弱的发动机变速箱。
2动力不弱,电驱动很容易做出来较大的功率。
3 和插电类似,让车主平时通勤用电,长途高速烧油
4 相比纯电,电池较小,价格要低一些,更换电池变得可以接受。对旧款别提供旧电池抵扣换新电池升级方案,让车主购买车时省去后顾之忧。
政策需要匹配的点包括:
1 充电桩建设。增程式和以后的纯电都得充电,那么充电桩先建起来吧。新小区强制安装,老小区补贴安装。小区公共车位,商场,写字楼,公共停车场,甚至路边公共车位都给装上,慢充为主,随时随地可以充电。电价算民用电,夜间给予折扣。
2 补贴方式。不要在用户购买时一股脑给补贴,导致现在这种买插电车当燃油车用。通过车联网监控使用过程中的电油占比,达到一定门槛才给补贴。
3 考虑建电池储电站,回收那些有损耗的电池,榨干剩余价值后回收锂等资源供新电池的生产实现资源循环闭环。
增程或者插电如果能统治新能源市场甚至整个中国的民用车市场,后面会有差异化的产品出现。比如电池能量密度提高,能有更高电续航的插电活增程车。或者充电方便之后,部分用户觉得纯电也可以接受,自然过渡到纯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