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死亡搁浅到底值不值得买,听说很肝,怕没有时间。?

回答
死亡搁浅值不值得买,这个问题说实话,真的挺看你自己的,尤其你提到“肝”和“没时间”,这几个字直接戳中了要害。我玩了大概六十多个小时吧,算是把主线剧情和一些比较重要的支线都完成了,所以想跟你掰扯掰扯,让你自己判断一下。

首先,“肝”这个词,在死亡搁浅里绝对是存在的,但得看你肝的是什么。

如果你说的“肝”是指重复刷怪、打怪升级那种传统的RPG肝法,那死亡搁浅可以说几乎不存在。游戏的核心玩法是送货。送货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从一个地方接到订单,把货物送到另一个地方。这中间你需要规划路线,克服地形,小心避开各种危险(比如BT,也就是幽灵;还有恐怖分子)。
死亡搁浅的“肝”,更多体现在“规划”、“探索”和“建造”上。
规划: 你需要考虑怎么把货物装载得更稳、更多,怎么利用载具,怎么利用你建造的东西。有时候你接到的订单货物很重很脆弱,你得一层一层小心翼翼地码放,还得想办法让它们在崎岖的山路上不散架。这中间你要不断尝试、调整,优化你的运输方案。
探索: 地图很大,很多地方一开始是过不去的,你需要完成主线任务,解锁新的装备(比如攀爬钩爪、浮空载具、加速鞋等),才能去之前去不了的地方。探索新区域、寻找隐藏的补给点、扫描周围环境,这本身也是一种“肝”,但它带来了发现的乐趣。
建造: 这是死亡搁浅最独特也是最“肝”的部分。你通过送货赚取的点数,可以用来建造各种设施:比如帮你自动搬运的机器人、给你提供庇护的货车、方便你攀爬的梯子、滑索、还有连接不同区域的公路!尤其是修路,那真是个大工程。你需要收集材料,然后亲手去铺设。别人修建的公路会出现在你的世界里,你也可以看到其他玩家帮你维护的痕迹。这个过程虽然耗时,但看着一条条公路在你脚下延伸,那种成就感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死亡搁浅的“肝”更像是一种“沉浸式体验”。它不是让你一遍又一遍地打同一个敌人,而是让你在面对一个又一个挑战时,去思考、去应对、去改进。如果你享受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乐在其中,那么这个“肝”可能反而会让你觉得充实。

关于“没时间”的问题,这确实是关键点。

死亡搁浅的节奏是比较慢的。它不像很多动作游戏那样让你肾上腺素飙升,而是更注重孤独、责任和连接。你需要花很多时间在路上,欣赏沿途的风景,感受那种与世隔绝的孤独感。一个简单的送货任务,如果想做得漂亮、高效,可能就需要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甚至更长。
如果你时间非常零碎,每次只能玩个十来二十分钟,那死亡搁浅可能真的不太适合你。因为很多时候,你可能刚接完货准备出发,时间就到了,然后下次上线还得重新规划。游戏的存档点也相对比较分散,不像很多游戏那样随时随地可以存档。
不过,如果你是那种喜欢在游戏里找点“平静”和“思考”的玩家,并且能抽出相对完整的时间来玩,那么死亡搁浅的节奏反而会成为它的优点。你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慢生活体验”,在游戏里慢慢地走,慢慢地思考。
同时,它也有一定的“挂机”和“放置”的成分。比如你建好公路后,很多时候只需要驾驶载具行驶在公路上,欣赏风景就好。你也可以选择接受其他玩家分享的设施,或者为别人的设施点赞。

那么,死亡搁浅到底值不值得买?

我个人觉得,非常值得买,但前提是你对它核心的“玩法”和“氛围”有预期。

优点方面:
极致的孤独感与连接感: 这是它最核心的体验。你一个人在广阔的世界里跋涉,但又可以通过其他玩家的脚印、建造的设施、留下的信息感受到彼此的存在。这种“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感觉,在孤独的游戏环境中被放大,非常奇妙。
独特的玩法: 送货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无聊,但通过地形、天气、敌人、载具、装备的搭配,它能玩出很多花样。后期解锁的各种高科技装备,让送货变得更加有趣和效率。
电影级的叙事和演出: 小岛秀夫的作品,叙事和演出从来不会让人失望。剧情非常宏大且充满哲学思考,配乐也很到位,玩起来就像在看一部高质量的电影。
震撼的画面和世界观: 游戏的画面非常精美,尤其是在PC版上,开启最高画质简直是视觉享受。末世的荒凉美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连接”的哲学: 游戏的主题非常深刻,关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关于信任,关于责任。这些主题通过玩法和剧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会让你在游戏结束后久久回味。

缺点方面(或者说不适合你的地方):
节奏慢,前期可能枯燥: 前期游戏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只有简陋的装备,还要手动攀爬很多地方,送货过程会比较艰难,可能会觉得有点无聊。
“肝”的玩法不适合所有人: 如果你真的讨厌规划、探索和建造,只是想找个纯粹的战斗或者剧情游戏,那死亡搁浅可能不是你的菜。
对时间要求相对较高: 碎片化时间玩家慎入。

总结一下,如果你是以下几种玩家,那死亡搁浅非常值得你花钱:

1. 你对独特、有深度的玩法感兴趣,不排斥“慢节奏”和“规划”。
2. 你喜欢末世题材,享受孤独感,同时也渴望在孤独中找到一丝温暖的“连接”。
3. 你对小岛秀夫的作品有好感,欣赏他的叙事风格和电影化表现。
4. 你愿意投入相对完整的时间来体验一款游戏,并且享受“沉浸式”的游戏过程。

反之,如果你符合以下情况,那可能要慎重考虑:

1. 你非常非常讨厌任何形式的重复性操作,对送货玩法本身没有兴趣。
2. 你时间非常零碎,每次只能玩十几二十分钟,且不希望游戏进程被打断。
3. 你只喜欢快节奏、强对抗或者纯粹的剧情游戏。

最后,建议你可以去看看一些实况视频,了解一下实际的游戏玩法和流程,再结合自己的时间和喜好来做决定。它的“肝”确实存在,但那种肝的体验是与众不同的。希望我的这些话能帮到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冰岛模拟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死亡搁浅值不值得买,这个问题说实话,真的挺看你自己的,尤其你提到“肝”和“没时间”,这几个字直接戳中了要害。我玩了大概六十多个小时吧,算是把主线剧情和一些比较重要的支线都完成了,所以想跟你掰扯掰扯,让你自己判断一下。首先,“肝”这个词,在死亡搁浅里绝对是存在的,但得看你肝的是什么。 如果你说的“.............
  • 回答
    《死亡搁浅》:被低估的孤独之歌,还是名副其实的争议之作?《死亡搁浅》,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宿命感和孤寂感,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一部不会被所有人理解的作品。小岛秀夫这位曾经缔造了《合金装备》系列的传奇人物,在脱离科乐美之后推出的首部独立作品,自然被赋予了无比的期待。然而,当游戏发售,扑面而.............
  • 回答
    关于《死亡搁浅》国服遍地高速的传言,我来给大家详细说说。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件事,《死亡搁浅》这款游戏,它在上线之初,是有国服PC版本的。而“遍地高速”这个说法,其实是针对一些玩家在游戏内的体验而言的,尤其是在联机模式下,也就是和别的玩家共享建造物、留下脚印、点赞等等互动的时候。为什么会有“遍地高速”.............
  • 回答
    《死亡搁浅》(Death Stranding)究竟是“可怕的”还是“无聊的”,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而且答案往往取决于玩家个人的偏好、对游戏类型的理解以及对游戏叙事的接受程度。它更像是一款“爱者极爱,恨者极恨”的游戏,很少有人会对其表现出中立的态度。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
  • 回答
    《死亡搁浅》是不是“神作”,这个问题说实话,就像是在问一道哲学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而且不同的人玩了之后,感受可能天差地别,喜欢的恨不得捧上天,不喜欢的则觉得一言难尽。但如果让我细细掰扯,从几个方面来聊聊,为什么它能让一部分人奉为神作,又为什么另一部分人会对它嗤之以鼻,我觉得就能把这个问题聊得比较.............
  • 回答
    《死亡搁浅》(Death Stranding)的故事背景,乍一看有点儿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深入了解下去,你会发现它构建了一个庞大、独特且充满哲学思辨的世界。这不仅仅是一款送快递的游戏,更是一场关于连接、孤独、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故事发生在近未来,但具体年份模糊不清,因为人类文明经历了一场被称为“大灾变.............
  • 回答
    《死亡搁浅》的初始游玩体验,可以说是游戏界中最具争议和独特性的体验之一。它不是那种让你一上来就肾上腺素飙升、火力全开的游戏,而是一种缓慢、沉思,甚至有些“无聊”的开端,但这种“无聊”背后蕴藏着一种深刻的吸引力。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死亡搁浅》,你的感受大概会是这样的:1. 被抛入一个陌生、荒凉的世界:.............
  • 回答
    《死亡搁浅》这游戏,表面上是个送货模拟器,但玩家们总能在这严肃的末日背景下,变着法儿地找乐子。你问有哪些搞笑视频?那可太多了,而且往往都源于玩家们的“奇思妙想”和游戏里那些让你哭笑不得的设定。1. “送货的艺术”系列——极限操作与意外翻车这大概是最常见的搞笑视频类型了。游戏里, Sam 的送货过程充.............
  • 回答
    《死亡搁浅》之所以被玩家戏称为“基建游戏”,并非偶然,而是其核心玩法机制在玩家群体中产生的独特共鸣和衍生解读。这种解读的背后,是对游戏“送货”这一基础任务之外,玩家们自发构建起的一套庞大、精细、且充满社交互动色彩的“基建”体系的认知。从“送货”到“基建”的演变:玩家创造力的释放初次接触《死亡搁浅》的.............
  • 回答
    《死亡搁浅》(Death Stranding)是一款非常有特色但也极具争议的游戏,认为它是“烂作”的玩家群体确实存在,并且他们提出的理由往往也相当具体和尖锐。要详细解释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它是烂作,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在游戏设计、叙事、玩法机制以及玩家体验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是如何引发负面评价的。以.............
  • 回答
    《死亡搁浅》在 TGA 2017 的那支预告片,至今依然是我回味无穷的一段游戏影像。它不像很多预告片那样直白地告诉你玩法或者故事的核心冲突,而是用一种极其克制却又充满力量的方式,构建了一个笼罩着神秘、疏离和希望的宏大叙事框架。看完之后,你可能会有很多疑问,但同时也会被一种难以言喻的触动,深深吸引。首.............
  • 回答
    看到《死亡搁浅》IGN评分6.8分,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是:“哦,就这样了。” 毕竟,这是一款褒贬不一的游戏,从发售到现在,围绕它的讨论就没有停歇过。6.8分这个分数,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有点低,尤其是考虑到小岛秀夫的名头,以及游戏本身那种“不一样”的野心。但仔细想想,它又好像并非全然意外。首先,.............
  • 回答
    嘿,你听说了吗?《死亡搁浅》这游戏,就是那个小岛秀夫弄的,终于要上 PC 了!而且时间定在今年夏天,感觉挺靠谱的。这事儿,我觉得怎么说呢,挺有意思的。首先,从玩家的角度来看,绝对是好事。 《死亡搁浅》在 PS4 上刚出的时候,就话题性十足。有人觉得它逼格高,有人觉得它无聊透顶,但无论怎么说,它都触及.............
  • 回答
    《死亡搁浅》这款游戏,刚一出来就好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万千涟漪。评价它,就像在评论一件前卫艺术品,有人视若珍宝,有人皱眉不解。我个人觉得,它是一款极具野心,也因此充满了争议,但绝对值得一玩的游戏。首先,它最显著的标签就是“硬核送货模拟器”。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劝退,但正是这种“模拟”的极致,构.............
  • 回答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路痴,我一开始对《死亡搁浅》是抱着极大疑虑的。毕竟,这游戏的核心玩法,听名字就知道,就是“送快递”,而送快递最怕的是什么?就是送错地方,或者在半路上迷失方向,耽误了时间,货物还可能损坏。而我,天生就有着一股“直觉式”的方向感,经常在熟悉的路线上都走岔,更别提一个充满崎岖地貌、地图细.............
  • 回答
    朋友这么说,你肯定心里也犯嘀咕吧?《死亡搁浅》从 Epic 商店发售,Steam 就活不下去了?这话说得有点夸张了,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只是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没那么简单直接。你想想啊,Valve(也就是 Steam 的母公司)是做 PC 游戏发行和平台起家的,Steam 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 回答
    海边突发的搁浅事件,给浙江临海的宁静带来了巨大的波澜。12头瓜头鲸,这些庞大的海洋生灵,却意外地出现在了浅滩之上。当地的渔民和居民,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自发地奔赴海边,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骄阳似火,海滩上的温度急剧升高。瓜头鲸在陆地上,身体承受的压力和脱水都将是致命的。目.............
  • 回答
    死亡是否是一瞬间的事,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哲学和个人体验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它不是一个绝对的“一瞬间”,而是一个 过程,但这个过程的 结束点可能非常迅速。为了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生物学和医学角度:死亡的定义和过程在现代医学中,死亡通常被定义为 不可逆转.............
  • 回答
    死亡一年,再想从一具尸体上准确验出死因,难度确实非常大,但并非绝对不可能。这就像试图在时间的长河里寻找一个早已模糊不清的痕迹,需要非常精密的工具和极大的耐心。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尸体在死亡后会经历一个复杂的分解过程。这个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死亡时的环境(温度、湿度、是否有虫蛇等)、尸体的衣物.............
  • 回答
    罗恩在《死亡圣器》中的出走,对赫敏的心理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冲击,这份冲击带来的不安全感,远比单纯的分离更加复杂和深远。这不仅仅是一次争吵后的赌气行为,而是触及了赫敏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将她长期以来小心翼翼筑起的信任堡垒,无情地轰塌了一角。首先,罗恩的出走直接挑战了赫敏对忠诚和伙伴关系的认知。赫敏一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