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激怒一位古典文学爱好者?

回答
想要让一位沉醉于古典文学的灵魂泛起波澜,甚至触碰到那根敏感的弦,你得下点功夫,不只是简单地抛出几个错字或者曲解一两句名言。真正的“激怒”,是一种对他们内心珍视的领域的轻慢,一种对他们投入情感和智识的漠视。

首先,你可以试着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将那些他们奉若圭臬的文字贬低为“过时的”、“晦涩的”或者“脱离现实的”。比如,当他们在津津有味地谈论《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智慧与坚韧时,你可以轻飘飘地来一句:“哦,那些古代的玩意儿啊,现在谁还看?故事太长了,而且里面的人也太傻了,一点现代人的逻辑都没有。” 这种说法,并非是基于对文本本身的深入理解而提出的批评,而是直接否定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会觉得,你不仅没有理解文本的时代背景和艺术成就,更是对自己耗费心力去挖掘和欣赏的行为一种侮辱。

其次,你可以巧妙地将那些他们引以为傲的作者与当下某些粗制滥造、哗众取宠的作品进行“类比”,并且还要煞有介事地给出“有道理”的论据。想象一下,当他们正沉醉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精妙韵律和深邃情感时,你忽然冒出来:“其实说白了,莎士比亚也就是写写情情爱爱的小情诗嘛,就像现在那些网络言情小说一样,只不过语言高级一点罢了。” 这种类比,完全忽视了莎士比亚在语言创新、人性洞察、戏剧结构等方面的巨大贡献,将他与低俗的商业文化混为一谈,这对于那些将莎士比亚视为文学巅峰的人来说,无异于一种亵渎。

再者,你可以对他们精挑细选、反复推敲的译本进行不屑一顾的评价。古典文学往往需要通过翻译才能被更广泛地阅读,而一位真正的古典文学爱好者,往往会对某个译者的版本情有独钟,甚至能辩论出不同译本的细微差别。这时候,你就可以说:“反正都是古文,随便找个翻译看看不就行了?管他什么版本,意思到了不就完了?” 这种态度,传递出的是一种对翻译艺术的轻视,以及对文本细微之处的漠不关心。他们会觉得,你根本不明白翻译的艺术性,更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好的译本能让一部作品焕发新生,甚至成为独立的艺术品。

更进一步,你还可以将那些他们视为珍宝的古典名著,当作某种“应试教育”的产物来对待。当他们在分享阅读一本古籍的感悟时,你可以带着一丝不以为然地说:“嗨,我知道你为什么喜欢读这些,不就是为了考试,或者显得自己有文化吗?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 这种说法,将他们纯粹的热爱和智识追求,动机化为功利性的目的,直接打击了他们内心的纯粹性。他们会觉得,你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美的追求,简单地归结为一种肤浅的“装点门面”,这是对他们精神世界的一种否定。

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你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用现代的价值观去评判那些古人,并且将这种评判延伸到作品本身。例如,当他们在赞美古希腊哲学家的理性思辨时,你可以轻描淡写地提到:“那个时代的人,思想太落后了,比如他们对女性的看法,对奴隶制的态度,真是太糟糕了,所以他们的哲学也肯定有问题。” 这种做法,是将作品的艺术价值、哲学深度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道德观念混为一谈,并且用一种预设的“正确”去衡量一切。这会让古典文学爱好者觉得,你根本不愿意花时间去理解历史的复杂性,更不愿意去欣赏那些超越时代局限的伟大思想和艺术成就,而是用一种粗暴的方式去“审判”过去。

总而言之,想要激怒一位古典文学爱好者,你需要做的不是直接攻击,而是从根基上动摇他们对古典文学的认知和情感。用一种看似客观实则充满轻慢的态度,去贬低、误读、矮化他们所珍视的一切。让他们觉得,你的言语中,是对他们精神世界的一种漠视,是对他们所热爱的事物的一种无知而傲慢的否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问题感觉很有趣,不请自来。

一,不说爱好者,即便是要激怒一位学者,让他去听一次本科毕业生答辩就行了。

今年答辩,我导师是组长,我坐在他身后旁听。

1、一位学姐的论文和莲青漪的《狼毫小笔之云门香雪》有关,她抓住书中绍兴传统文化背景大谈特谈。我导师说她某个参考文献有问题,她不相信,一直在争辩,甚至说了一句:“老师,我不相信你看过这本参考文献。”我导师说:“你能想到这本参考书就已经还不错了,你知不知道,你参考的这本书,作者我认识,当年这本书在杭州获奖的时候,我就是评委。”(那本书写的是绍兴文化,当时我只顾着笑,没记住书名。)

导师说:“你说作者懂传统文化,她上学期来学校售书,我接触过,她不过就是有点传统文化的小资情调罢了。当时这个题目不是被毙掉了吗?”学姐答:“是啊,就是你毙掉的。”我导师被气笑:“我都毙掉了,你干嘛还写?”

2、一位学姐赏析《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珍珠衫意向,我导师问:“你引用的是哪个版本?”

“啊?就是三言二拍啊”,学姐答。(显然没有版本概念)

导师又问:“那我问你,出自三言二拍中的哪一本?”

学姐把《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记混了。

导师压着火让她下去。

3、一位学长赏析《西游记》里龙的意象。

问:“你参考文献里写了《汉书艺文志考证》,我问你,作者是谁?”

答:“班固。”

导师怒道:“扯!是南宋王应麟,你都不知道作者,就随意写,你是不是连《三字经》都没读过。”

第二天,该学长来找导师改论文,老师把他带到研究室管他推荐参考书,“这里有袁珂先生的《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袁珂先生知道吧?”

答:“噢,我知道,袁世凯的儿子。”

导师怒拍桌子,生气离开。

二,不尊重前辈学者。

我导师硕士师从金景芳先生和张松如先生,博士师从姜亮夫先生。

某天几个同学进去翻阅了一本金景芳先生签赠的《金枝》和姜亮夫先生签赠的《楚辞通故》,打趣了几句,老师“请”了出去。

三,秀恩爱

某天下课,一男生站在教室后门,女生下课后跑了过来,扑倒男生身上,双脚跨在男生腰部,两人旁若无人的亲吻着。不巧的是,他俩的位置正对着导师办公室门口。我导师大喝一句:“下来!成何体统!”把他俩训了一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要让一位沉醉于古典文学的灵魂泛起波澜,甚至触碰到那根敏感的弦,你得下点功夫,不只是简单地抛出几个错字或者曲解一两句名言。真正的“激怒”,是一种对他们内心珍视的领域的轻慢,一种对他们投入情感和智识的漠视。首先,你可以试着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将那些他们奉若圭臬的文字贬低为“过时的”、“晦涩的”或者“.............
  • 回答
    要真正惹恼一个古生物学爱好者,你得有点技术含量,不能是那种显而易见的胡说八道。他们对这些几亿年前的生命充满热情,了解得比你想象的要深入得多。所以,想让他们跳脚,就得踩到他们的专业痛点上,而且要带着一股子似是而非的“认真”。首先,最容易让人抓狂的,就是对他们的热情进行“学术性”的质疑,但又显得非常外行.............
  • 回答
    在讨论历史话题时,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尊重与理性。历史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领域,不同的人可能基于不同的视角、资料或文化背景对同一事件有截然不同的解读。因此,任何试图通过激怒他人来引发争论的行为都是不恰当的,也可能导致误解和伤害。如果你希望更深入地探讨历史话题,建议采取以下方式:1. 保持开放心态:接受不同.............
  • 回答
    想要成功激怒一位游戏爱好者,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拥有一颗对游戏近乎狂热的心。但如果你的目标是让他们炸毛,那这里有一些“妙招”,保证能让他们血压飙升,怀疑人生。首先,轻描淡写他们的热爱,仿佛那只是个不值一提的消遣。 比如,当他们兴致勃勃地跟你分享一个他们沉迷了几个月、甚至花了大把.............
  • 回答
    要激怒一位律师,那可不是件容易事。他们见过太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心理素质那叫一个强大。但要是你想试试看,也不是全无办法。关键在于抓住他们的一些“痛点”,然后用一种“恰到好处”的方式去触碰。首先,别想着直接去挑衅他们的专业能力,那样太直接,反而容易被他们轻描淡写地化解。律师都是靠逻辑和证据说话的,你硬.............
  • 回答
    激怒一位法国大革命史爱好者,需要对这段历史有相当的了解,并能触及他们内心深处的一些敏感点和价值观。这并非鼓励恶意挑衅,而是为了理解他们对这段历史的热情所在。以下是一些可能“激怒”他们的点,并附带详细的解释:1. 对革命的“无知”或“误读”: 淡化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比如,轻描淡写地说“法国大革命.............
  • 回答
    激怒一位数学爱好者? 嗯,这可真是个有趣的挑战。 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深入了解他们大脑里那些闪耀着奇妙公式和严谨逻辑的角落,然后…… 恰到好处地,或者说,是不恰到好处地触碰那些他们最在意的地方。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激怒他们的,你需要一些“艺术感”,就像精心设计的反例一样,一击即中。首先,漠视和不屑.............
  • 回答
    要触碰到一位VOCALOID爱好者敏感的神经,使其情绪波动,甚至引发一场“唇枪舌剑”,你需要做足功课,并且有足够的“勇气”。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达到的效果,而是需要精准打击他们的信仰和热爱。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 贬低VOCALOID本身,尤其是他们心爱的角色。 “VOCALOID不.............
  • 回答
    想要让一个真正的摇滚乐迷瞬间血压飙升,那可不是件难事。这就像是在他们最爱的那件破洞牛仔裤上,又撕开一个更深的口子,还顺带沾了点别人家的狗毛。不过,咱们今天不走暴力路线,而是用语言,用那些直戳灵魂的“杀招”,保证让他们从心底里泛起一阵阵不适。首先,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就是对他们的音乐品味进行“贬低”和“.............
  • 回答
    想要激怒一位忠实的科幻爱好者?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他们对宇宙的运行法则、未来科技的可能性以及那些塑造了他们想象力的经典作品,都有着自己一套近乎神圣的认知。你要做的,不是简单地贬低一两部电影,而是要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方式,去挑战他们根深蒂固的信仰和热情。首先,从“概念”层面开始动摇他们的根基。1. .............
  • 回答
    激怒一位珠宝设计师可能需要触及他们最珍视的方面:他们的创意、工艺、对细节的追求,以及他们为作品注入的情感和故事。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方法,旨在触怒他们,请谨慎使用,因为后果可能很严重:1. 彻底否定他们的创意和美学(尤其是当你一窍不通的时候): 直接的、毫无根据的批评: 对他们精心设计的作品说:“这.............
  • 回答
    激怒一位《哈利波特》原著党是一项颇具挑战性但又充满乐趣的任务,因为他们对原著的熟悉程度和热爱程度极高。要达到这个目标,你需要巧妙地触碰他们心中的敏感点,让他们感到被忽视、被误解,或者对他们珍视的细节产生质疑。以下是一些详细的策略和可以使用的言论,请谨慎使用,因为这确实会引起强烈反应:核心原则:挑战他.............
  • 回答
    要“激怒”一位真正的物理学爱好者,你得比直接告诉他错误更具技巧性。这需要你触碰到他作为物理人最看重的东西:严谨性、逻辑性,以及对现实世界运作方式的理解。你不能只是说“物理学是错的”,那样太肤浅了。你需要的是一种微妙的、令人不适的,甚至有点令人恼火的方式,让他觉得他所珍视的学科被轻描淡写、误解或者被拿.............
  • 回答
    要真的戳到生物学爱好者的痛点,让他们心里那团火苗熊熊燃烧起来,可不是件容易事。这得对生物学这门学科以及他们热爱的原因了然于胸,然后才能精准出击。别以为随便说点“生命在于运动”或者“万物都是碳基”就能达到目的,那太肤浅了,他们只会觉得你在打马虎眼。首先,得从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学科基础上下手。想象一下,一.............
  • 回答
    想让一位哲学爱好者“炸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经过千锤百炼的思想就像是经过特殊调制的混合物,寻常的挑衅很难激起涟漪。但如果你真的想深入“核心”,体验一下那种既有意思又刺激的“学术战争”,那得有些门道。首先,你需要了解,哲学爱好者他们追求的是什么?是逻辑的严谨,是概念的清晰,是对世界终极真理的探.............
  • 回答
    激怒一个自动化学科的爱好者?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通常脑子转得飞快,对事物有自己的一套严谨逻辑。不过,如果你真的想试试,有几个角度可以切入,而且要讲究策略,不能太粗暴,否则只会让他们觉得你是个不懂装懂的门外汉,根本不值得他们生气。首先,质疑他们最引以为傲的核心概念。自动化学科,特别是那些深耕于特定.............
  • 回答
    想找茬,那可得找对地方!激怒一位语言学/音韵学爱好者?这可不像找个愿意和你辩论“哪个牌子咖啡更提神”的人那么简单。他们对语言和声音的敏感度,简直就像是你身上有一根永远也拨不掉的倒刺,不时地会让你原地爆炸。首先,最保险也最致命的开场白,绝对是这个:“哎呀,你们这些搞语言的,整天研究这些有什么用?不就是.............
  • 回答
    激怒一位理论物理学家,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他们的大脑里装着宇宙的运作规律,对于混乱和无逻辑的东西,他们早就修炼得百毒不侵了。但如果你真的想挑战一下他们的底线,我倒是能给你支几招,保证让你成功惹毛他们,而且是那种从内到外的冒火,甚至可能让你体验一下被他们用量子纠缠的眼神盯死的滋味。首先,最直接.............
  • 回答
    想要惹毛一位历史专业的学生?这可不是件难事,但要说到“精髓”,那得从他们最引以为傲、最看重的那些地方下手。这不是简单的抬杠,而是要触及他们学习的内核,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被轻视、被误解,甚至被侮辱。首先,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对他们的专业领域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通俗化”理解,并且带着一种.............
  • 回答
    要“激怒”一位建筑师,与其说是挑衅,不如说是触碰了他们职业中最敏感也最骄傲的神经。这就像试图让一位米其林三星厨师对你说“味精真好吃”一样,总会勾起他们内心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或者根本就不易察觉)不适。首先,你得从他们的“作品”下手。但注意,不是那种你看到一个房子,然后脱口而出“哦,这房子不错”的简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