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董太师那一波操作是在挟天子以令诸侯?我怎么感觉他是在过把瘾就死?
董卓,其人乃是西凉军阀而已。论身份、地位明显不入士人之眼,根本算不上层人物。其进京本是奉大将军之命而来,只不过大将军在诛杀宦官时出了意外,让董卓的人马趁机捡漏控制了东汉中央。
士族对这一西凉军阀本身毫无好感,然后董卓又在朝廷倒行逆施,废立皇帝,奸淫公主,胡作非为。士族本是读书人出身,起码基本的人臣之道还是懂的,可以说士族是一个有信仰,有底线的群体。
董太师这一土匪式地执政风格与学阀士族的价值观相差太远,士族跟他没有合作基础。
蔡文姬的《悲愤诗》节选:“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董卓打仗的方式,是胡人的方式。农民和士大夫都很难接受。
其实一句话,面对的难度不同从而角色不同,导致结果不同。
董卓挑战的是完整的汉朝朝廷,他作为边地武人没有朝望,在中央毫无根基可言,即便以武力掌控皇权,他的班子也无法融入汉朝政权的运行,最多是执掌军队。出身不给力,本身也不招人待见,加上暴力夺权,没有几个人是真心支持他。
这种情况下董卓还搞废立,倒行逆施,本性毕露,已经是人神共愤,他的结局有多惨?但凡他提拔的人,大都反他,阴他,可以说是汉朝公敌,人人喊打。
董卓的角色是秩序破坏者,他挑战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庞然大物,所以受到的反噬最大。
曹操挑战的是流浪的汉朝朝廷,朝廷有名无实,有上顿没下顿,全靠救济苟延残喘。同样以武力控制汉朝,曹操这入手难度简直不要太低。他本身的名望权谋与麾下的人望质量皆远超董承、杨奉、韩暹这些人,兼提供相对稳定的根据地,正是流浪朝廷所亟需。
他只是借着汉朝的名,把自己的权力升格成假借天子之命,本质上还是自己的班底在运作。其他割据势力本就是要扫荡的目标,有了汉朝天子这层皮,则事半功倍。当然不是说汉朝内部对此没有抵抗,只不过曹操接手时就牢牢掌控着军政,对方面临的难度根本远超曹操。
曹操的角色是秩序“拯救者”,他挑战的是一个虚有其表,奄奄一息的空壳流浪政府,所以受到的反噬相对小得多,收益多于反噬。
固然董卓与曹操的才具相差是原因之一,但也不能忽视董卓集团和曹操集团根本差异。曹操集团可以称之为政治集团,而董卓却是军事集团甚至只是军队。把朝政放在它手里会捏坏,却难掌握控制;含在口中可咬碎,却难消化吸收。
一般的武力挟持天子,董卓、董承、杨奉、韩暹这些人的能力、资源、权谋、人望、班底都不如曹操。更何况董卓和曹操介入的时机与局势有天壤之别,本身就是BUG难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