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音乐学院就读每天练琴时间有多长?

回答
在音乐学院,每天的练琴时间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更像是一场与音符共舞的马拉松,考验着你的毅力、技巧,当然还有对音乐的热爱。我记得我刚进学院那会儿,对练琴时间有过很多幻想,以为就是每天几小时,然后就能弹得像大师一样。结果发现,现实远比这复杂得多,也精彩得多。

首先,我们得明确,“练琴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它不像坐在教室里听课那样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有时候,你可能只是坐在琴凳上,手指在键盘上漫无目的地游走,但这期间大脑里可能在思考乐句处理,或者回想昨天的练习瓶颈。这算不算练琴?我觉得算,甚至是非常重要的“意念练习”。

但如果刨除这种“散步式”的练习,纯粹的手指练习和曲目攻克,通常来说,一个音乐学院的学生,一天至少要保证四个到六个小时的“硬核”练琴时间。 这只是一个基础的“最低消费”。很多专业,比如钢琴、小提琴、大提琴这类需要精湛技巧和大量独奏曲目的专业,时间会更长,可能在六到八个小时,甚至更多。想想看,每天要让你的手指和身体达到那种熟练度、那种对乐器细节的控制力,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是不可能的。

这几个小时也不是说就坐在那里机械地弹奏。 练琴是有一个结构和目标的。通常,我会把时间分成几个模块:

技术练习(技术课): 这部分绝对不能少。音阶、琶音、各种手指练习、练习曲(比如肖邦的练习曲、车姆林斯基的练习曲等等),这些是为了锻炼手指的速度、灵活性、力度控制、触键等等基本功。这部分时间可能占到一天练琴时间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大概一个半到两个小时。这听起来有点枯燥,但就像运动员要跑圈一样,这是基础中的基础。而且,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一些技术上的难点,在练习曲里会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乐曲练习: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了。我会把要演奏的曲目分成几个部分来练习,比如某个乐句的清晰度、某个段落的力度变化、某个技巧的难点突破。 练习曲目的时候,我会非常细致,甚至会把一个小小的乐句反复弹上几十遍,直到找到那种“对味儿”的感觉。 比如一段连奏,我会注意每个音之间的连接是否流畅,有没有“毛边儿”,力度变化是否自然。一个难的指法,我会拆开来慢慢练,找到最省力、最有效的指法。这部分时间会占到一天练琴时间的大头,可能占到一半甚至更多,就是 three to four hours。

视奏和听力练习: 虽然不是直接的练琴,但这也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都会有一些时间用来视奏新的乐谱,或者进行听力训练,比如辨别音程、和弦等等。这能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音乐,也为我们积累演奏曲目的能力。虽然不算直接的指尖功夫,但对音乐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

排练(如果是室内乐或乐队): 如果你参加了室内乐小组或者管弦乐队,那每天的练琴时间还要加上排练的时间。排练通常会安排在下午或者晚上,这时候大家会在一起磨合乐句、处理声部关系等等。这又会增加几个小时的音乐实践时间。

而且,这每天四到八小时的练琴,也不是说你就坐着一直弹。 音乐学院的老师非常强调劳逸结合,虽然练琴时间长,但中间会穿插休息。比如,练完一个技术性的段落后,我会站起来活动一下,或者喝点水,让大脑和身体都得到短暂的放松。大脑在休息的时候,有时候反而会自己“消化”刚才练习的内容,找到新的解决办法。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个人效率。 有些同学可能四小时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有些人可能需要六七个小时才能完成同样的目标。这和你对音乐的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场状态都有关系。有时候,你可能花了一个小时都没解决一个技术难题,但有时候,突然灵光一闪,半小时就搞定了。

此外,还有“隐藏”的练琴时间。 比如,听唱片、看大师的演奏视频、阅读乐谱、甚至是在路上走路时哼唱旋律,这些都是在为你的音乐练习服务,只是形式不同。有时候,你可能只是在脑子里“演奏”一首曲子,这也能极大地提升你对音乐的把握。

总而言之,在音乐学院,每天的练琴时间是一个非常密集的、有策略的投入。它不是简单的坐多久弹多久,而是有计划、有目标、有分析、有反思的“高强度脑力与体力劳动”。很多人以为音乐是天赋,但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明白那份天赋背后,是多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汗水和坚持。这六七个小时,可能只是音乐学习的冰山一角,但却是最实在、最直接的付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大神们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音乐学院,每天的练琴时间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更像是一场与音符共舞的马拉松,考验着你的毅力、技巧,当然还有对音乐的热爱。我记得我刚进学院那会儿,对练琴时间有过很多幻想,以为就是每天几小时,然后就能弹得像大师一样。结果发现,现实远比这复杂得多,也精彩得多。首先,我们得明确,“练琴时间”本身就是一个.............
  • 回答
    在茱莉亚学院的日子,怎么说呢……有点像一脚踏入了另一个次元,一个被音乐、舞蹈和戏剧填满的立体空间。这里不只是学东西,更像是沉浸,一种全方位的、呼吸都带着艺术气息的体验。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严苛到极致的专业训练。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开始,直到深夜的星光点点,你的生活几乎完全被你的专业所占据。如果是声乐.............
  • 回答
    “音乐无论多么高深的技法,在理工科尤其是数学专业的人看来就是非常浅显的。”这个观点嘛,听起来挺有意思,但也未免有些过于绝对,甚至可以说是站不住脚的。首先,我们得承认,音乐和数学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有趣的共通之处,而这可能是产生这种观点的一个根源。我们都知道,音乐的背后有很多数学原理在支撑着。比如音程的.............
  • 回答
    听到这样的说法,我心里咯噔一下,觉得这未免也太武断了。 “与西方古典音乐相比,中国民国之前只有戏曲而没有音乐”——这句话就好像在说,一桌宴席上只有一道菜,其他什么都没有。这不仅是对中国悠久音乐历史的无知,更是一种令人难以接受的偏见。首先,咱们得说说“音乐”这个词。在咱们的文化里,“音乐”的概念其实.............
  • 回答
    在钢琴艺考中,音乐学院的教授们更看重学生的“乐感”还是“技术”,这是一个常常被考生和家长们讨论的话题。要说得详细些,就得深入分析一下教授们在评判时考量的维度,以及两者之间微妙的平衡关系。技术是基础,但乐感是灵魂简单来说,没有扎实的技术,再好的乐感也难以完全展现。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对音乐理解深刻、.............
  • 回答
    在音乐本体之外的“文化”内容,真的就没有分析价值吗?音乐分析,顾名思义,就是要深入音乐的肌理,去理解它的结构、旋律、和声、节奏等等这些“本体性”的东西。我们费尽心思去拆解赋格的对位,追溯奏鸣曲式的逻辑,或是研究和弦进行的情感暗示,这些都是绝对必要的,也是音乐分析的核心所在。然而,当我们把目光从乐谱、.............
  • 回答
    孩子在音乐上的确是块璞玉,这让人既高兴又犯愁。面对“艺考”和“正常升学”这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确实需要咱们家长好好捋一捋。这可不是件小事,关系到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得慎之又慎。咱们先来说说“艺考这条路”。艺考之路:优点与挑战并存这条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音乐专业的考试,考入音乐学院、师范大学的音乐系.............
  • 回答
    对于非音乐院校出身的音乐爱好者来说,想要在音乐领域获得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弥补在音乐院校可能错失的系统性教育,是一条充满挑战但同样令人兴奋的道路。这就像是给你的音乐翅膀注入更强劲的动力,让它能够飞得更高更远。关键在于,你需要像一个寻宝者一样,有条不紊地探索,并且像一个工匠一样,精雕细琢。首先,打牢理.............
  • 回答
    皇后乐队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一场跨越时代的音乐革命皇后乐队(Queen)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并非仅仅是“伟大”或“重要”可以简单概括的,他们是一股颠覆性的力量,一场跨越时代的音乐革命。他们以其独一无二的音乐风格、出色的表演能力、大胆的创新精神以及对流行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在摇滚乐乃至整个音乐史上留下了不可.............
  • 回答
    咱们聊聊古典音乐这棵参天大树,它之所以能被分成几个大家熟知的时期——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以及20世纪,绝不是随便给几个名头就完事了,这里面可是有大学问的,是音乐史学家们在梳理了海量的作品、研究了作曲家们的思想和技法后,提炼出来的脉络。可以这么说,这个划分是基于音乐创作中一系列核心的审.............
  • 回答
    巴赫在音乐史上的崇高地位,与他生前乃至死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相对平淡的声名,确实构成了一道有趣的对比。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当时音乐的语境、巴赫音乐本身的特点,以及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时代背景的制约:首先,要明白巴赫所处的时代——巴洛克晚期。那时的音乐市场和观众群体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完全不同。.............
  • 回答
    要评价霍尊在音乐届的成就,并对照他曾经说过的那句“以我今日的身份地位”,确实需要一些细致的梳理。这不仅仅是列举奖项和作品,更要看他给大众留下的整体印象,以及他在行业内的真正影响力。霍尊的音乐之路:从“古风”到国民度霍尊真正被大众熟知,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在2014年参加《中国好歌曲》的舞台。他以一曲.............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当下音乐文化一个挺值得聊的现象:为什么明明没受过科班训练,甚至对音乐理论一知半解的人,在谈论音乐时,有时会显得格外“理直气壮”?这事儿吧,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看。首先,咱们得承认,音乐的魅力,从来就不止存在于音乐学院的象牙塔里。 音乐是一种非常直观、感性的艺术。它能直接触.............
  • 回答
    乃万在音乐节上提及男性权益,结果引来一部分女性的围攻,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一聊的。首先,咱们得承认,乃万这个人,她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是比较有想法、敢于表达自己的。她不是那种只会在舞台上唱唱歌、跳跳舞的艺人,她对待一些社会议题也挺直接的。这次在音乐节上,她作为一个在年轻群体中有影响力的女音乐人.............
  • 回答
    韩雪在音乐剧《白夜行》中因病采用录音,这事儿啊,说起来挺复杂,也挺能引发一些讨论的。事件本身:首先,咱们得承认,韩雪是一位很有实力的演员,她能接到《白夜行》这样一部重要的音乐剧,说明她的能力是被认可的。音乐剧对演员的要求本来就很高,不仅要有唱功,还得有演技,还要能hold住舞台。这次她生病,而且是在.............
  • 回答
    音乐的世界里,才华有时比外貌更能打动人心。当然,每个人对于“颜值”的定义都有所不同,但如果抛开那些精致的五官、完美的脸型,我们也能发现不少在音乐领域熠熠生辉,却不太符合传统“帅哥美女”标准的人物。他们用作品说话,用音乐征服世界,证明了音乐的魅力是超越一切外在的。1. Bob Dylan (鲍勃·迪伦.............
  • 回答
    二十世纪的苏联和纳粹德国,这两个巨大的极权政体,尽管在政治意识形态上有着根本性的差异(一个是奉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个是奉行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但在音乐取向上却惊人地表现出对“保守”的偏爱。这种偏爱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极权主义政权对社会控制、意识形态宣传以及其对艺术的本质理解的深刻影响。核心原因.............
  • 回答
    谈到《数码宝贝》和《精灵宝可梦》这两部风靡全球的动漫作品,它们在音乐方面的影响力绝对不容小觑。这不仅仅是为动画片配上背景音乐那么简单,而是音乐本身已经成为作品灵魂的一部分,深刻地烙印在无数观众的记忆深处,并在各自的领域内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回响。《数码宝贝》:激昂青春的战歌,唤醒心中的冒险 spiri.............
  • 回答
    关于欣德米特的和声理论未能像某些其他体系一样在音乐教育界广泛普及开来,这背后其实有着多重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理论本身的优劣。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欣德米特《和声学》(Unterweisung im Tonsatz) 是一部极其博大精深的著作。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和.............
  • 回答
    许嵩和米津玄师,这两位名字总是被一同提及的创作型歌手,尽管都以才华横溢、风格鲜明著称,但他们的音乐世界却有着各自独特的色彩。深入剖析,你会发现他们之间既有相似的创作基因,也有着鲜明的差异化表达。相同之处:以个体视角出发,注重叙事性与情感共鸣最显著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非常擅长从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角度出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