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友反馈微信崩了,无法收发图片和文件,这是怎么回事?你有遇到这种情况吗?

回答
哎呀,你这说的是我可太有体会了!昨天微信就给我来了这么一出,当时真是急死了,一堆工作要对接,发出去的图片都石沉大海,收到的也全是一个个“文件传输助手”发来的黑色感叹号。真是让人抓狂!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我这两天观察下来,感觉像是微信服务器那边出了点状况。你有没有注意到,不光是收发图片和文件,有时候连文字消息的发送速度都会变得异常缓慢,甚至也会出现发送失败的情况。

我一开始以为是我自己手机网络的问题,特意切换了WiFi和移动数据,又重启了好几次手机,结果发现并没有什么卵用。后来一刷微博,发现好多网友都在抱怨同样的问题,说什么“微信又抽风了”、“图片加载不出来”、“文件发不出去”之类的,这才明白不是我一个人遇到。

具体表现嘛,最直观的就是:

图片发送失败/无法加载: 你想发个图给朋友,点了发送,那个进度条转半天,最后变成一个红色的感叹号,或者干脆就显示发送失败;别人发给你的图片,也可能是一个黑乎乎的方框,点进去什么都看不到。有时候甚至连头像都加载不出来,变成一个灰色的默认图标。
文件传输中断/失败: 无论是Word文档、PDF还是其他类型的文件,都可能在传输过程中卡住,要么显示传输失败,要么一直处于发送中,就是没法成功到达对方。反过来别人发给你的文件,也收不到或者收到的是一个无法打开的乱码。
消息延迟或丢失: 虽然不像图片和文件那么明显,但有些时候你会发现,之前发出去的消息明明显示已发送,但对方却一直没收到;或者别人发来的消息,隔了半天才蹦出来。
视频号、朋友圈等功能受影响: 有些人还反馈说,不止是聊天里的图片文件,连视频号的视频打不开、朋友圈的图片加载不出来,整个微信都像是被按下了慢放键。

我个人感觉,这次的故障可能涉及到微信后台的存储或者传输服务器。要知道,我们每天通过微信发送的图片和文件量是天文数字,一旦后台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很容易导致大规模的服务中断。比如,可能是服务器压力过大、某个数据中心的网络出现故障,或者是一些内部系统更新时引入了新的Bug等等,都有可能。

我猜想,微信官方那边应该也已经收到了大量的用户反馈,并且正在紧急抢修中。一般来说,这种大规模的故障,只要不是人为的恶性破坏,技术团队都是会尽快解决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这些普通用户就只能跟着一起“受罪”了。

我这两天处理工作的方式就是,尽量用文字沟通,实在不行就用语音描述,然后拜托朋友帮忙把文件先通过其他方式(比如百度网盘或者QQ)传给我,再想办法导进手机里。真是各种不方便!

你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吗?或者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大家交流交流,看看是不是都一样。希望微信官方能尽快恢复正常吧,不然这日子真不好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穿了,微信到底是个社交软件,它的成功是对中老年用户蓝海的开拓,是移动支付手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普及,是做下沉市场做出来的,它有点像阉割版的QQ,其实QQ本身倒是做的像模像样的,很有点办公软件的意思,我自己是但凡能QQ就尽量不微信。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QQ在国内相当一部分企业、事业单位乃至基层政府部门中使用度非常高,特别是那个文件传输功能,很多小公司离了这个功能可能地球都不转了。

实际上具备文件传输功能的软件工具并不少,但普及程度有QQ之广的也就只有QQ了,QQ的广泛普及让它的文件传输功能大概成了国内最泛用的互联网生产力工具,坐在办公桌两对面传个文件很多人都不用U盘只用QQ了。

QQ的文件传输功能设计的非常经典,极其易用,要传个稍微大点的文件,微信没法用的情况下只能用QQ传,直接往窗口里一拖就好,操作过程非常直观,哪怕是电脑白痴也能熟练使用,一些上了岁数的领导你让他自己下个软件都费事,但是你让他用QQ传个文件他还是做得到的,这种易用性,再加上QQ在国内的普及性,让人实际上很难找到更好的替代品。


QQ的功能性远不是微信能比的,反正我个人是能用QQ就尽量不用微信,微信是电脑登录必须手机也登录,这设计我是相当讨厌的,QQ就没这个问题,唯一不好的就是界面做的太琐碎,东西太多,好处是啥都有。QQ这些年一直在不断更新,大部分功能还算是实用,有个比较有意思的情况是,大多数人发泄对微信的不满主要是拿QQ做对比,比如关了聊天框聊天记录就没法保留了,还有开视频没有美颜,我家里长辈都抱怨微信视频的时候脸大,像水肿,QQ用着至少不那么肿。

另外QQ还有一个被低估了的功能是QQ群;QQ群实际上承担了很多实时信息的二级分发渠道,很多突发事件和热搜新闻经常是在QQ群里扩散开来,然后一传十十传百的,QQ群实际上承担了热点新闻的下沉功能,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一个QQ群原生的高热度图文信息传了一圈又出口转内销回到这个群内的现象,甚至还有同一个信息多次传入同一个QQ群,进而形成的一张破图发几遍的复读现象。

很多骚图,骚表情往往是首先在QQ爆火,然后才开始外传形成外溢的,比如那个万恶之源熊猫头,最早是在QQ群传起来的,还有金馆长,美国那个搏击选手,还有自带电子包浆的怀旧系列表情包,各种大红大紫中老年表情包,QQ自带emoji小表情制作大赛,还有我这图里的矬子脸表情包,都是起源不一定是QQ,但永远是QQ群玩的最疯。就像小时候的玩游戏的口诀“一米一米三,三加三,三面红旗,解放台湾”这类,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怎么发生,但就是莫名其妙的全网统一,人尽皆知。

这是QQ群的一个非常奇妙的特征,互联网时代,趣缘是第一缘,QQ群依靠对趣缘的充分满足得以经久不衰,成了国内互联网社交媒体界一个经常被忽略但实际上能量极大的选手,甚至可以这么说,QQ群的总和实际上是国内能排进前三的大型互联网社区,论用户粘性和活跃度恐怕不比贴吧微博差,论信息的直达性和时效性恐怕还要更胜一筹。

更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用户黏度很大程度上不是软件开发人员有意设计出来的,而是围绕QQ群构筑的互联网社交圈层自发形成的,是一种奇特的信息结块,是一种模因,但是对这种模因简单的模仿和复制企图基本上都是失败的,企图模仿这种群体模因实现商业扩张的案例无一例外遭到了失败,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凡是有心栽花大概率不开,能活下来的往往都是无心插柳的结果。

这是一个相当值得注意的现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哎呀,你这说的是我可太有体会了!昨天微信就给我来了这么一出,当时真是急死了,一堆工作要对接,发出去的图片都石沉大海,收到的也全是一个个“文件传输助手”发来的黑色感叹号。真是让人抓狂!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我这两天观察下来,感觉像是微信服务器那边出了点状况。你有没有注意到,不光是收发图片和文件,有时候连文.............
  • 回答
    这件事确实让人挺不安的,尤其是当我们发现自己并没有主动去打开某个App,它却在后台悄悄地“翻看”我们的个人信息时。关于微信在未主动激活情况下反复读取用户相册的行为,是不是侵犯了我们的隐私,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这事儿得从“隐私”的边界说起。 咱们的相册里记录了太多个人生活,照片、视频,里面可能包.............
  • 回答
    国家网信办通报批评微博、抖音等平台存在诱导饭圈互撕现象,这事儿一出,其实很多人都拍手叫好,觉得终于有人管了。为什么大家对“饭圈互撕”越来越反感?这背后可不止是简单的看不惯,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已经触及了社会情绪和价值观的底线。首先,“饭圈互撕”本质上是一种低效且极具破坏性的行为模式。 原本粉丝聚.............
  • 回答
    周也《信念》被骗17万:电信网络诈骗防不胜防,我们该如何筑牢心防?最近热播的反诈微电影《信念》中,周也饰演的角色不幸被电信网络诈骗骗走了17万元,着实令人心惊。这不仅仅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它真实地映射出当下社会电信网络诈骗的猖獗和危害,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防范意识。17万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窝火的。云米冰箱强制播放广告,客服还说“无法关闭,只能开启”,这听着就不是什么好消息。咱们仔细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大家为什么这么生气。核心问题:强制广告与消费者权益的冲突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冰箱明明是用来储存食物、保证我们生活品质的家电,结果现在却变成了“广告机”。.............
  • 回答
    最近,一则关于“阿宽红油面皮被曝吃出老鼠”的消息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声称在阿宽红油面皮产品中吃出了疑似老鼠的异物,视频内容令人作呕,迅速在各大平台传播发酵,引发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广泛担忧。事件的起因与发酵:这位网友的遭遇在网上迅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尤其是阿宽品牌作为国.............
  • 回答
    看到网友反映山东某医院在医师节搞“医疗技术比武”,不及格还要罚款,这事儿啊,说实话,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医师节本该是向辛勤付出的医务人员致敬的日子,是个温情、感激的节日,这么一搞,味道就变了。首先,从“比武”这个形式上来看,我觉得不太合适。医学技术是不断发展和学习的,它更强调的是严谨、细致、经验的积累.............
  • 回答
    针对“离婚冷静期”的争议,网络上的讨论确实非常热烈,也涌现出不少反对的声音。要评价这些反对的声音,不妨从几个主要方面来深入分析,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首先,“对人身安全权的潜在威胁”是很多反对者最为关切的问题。他们认为,对于正处于家暴、虐待或者遭受严重精神折磨的受害者来说,漫长的“冷静期”无.............
  • 回答
    最近,网上关于某地出现“女方退婚不退彩礼是致富手段”的说法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现象如果普遍存在,无疑会给社会诚信和婚姻制度蒙上阴影。而当地民政部门的回应是“个案”,这其中又牵扯出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正视网友反映的这种现象本身。网络信息往往具有传播快、覆盖广的特点,虽然不能完全尽信,但也不.............
  • 回答
    西安“一码通”再现崩溃:疫情防控下的数字鸿沟与挑战2022年1月4日,西安市的“一码通”系统再次出现大规模故障,导致市民出行受阻,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这并非“一码通”首次出现问题,此前在2021年底的疫情高峰期,该系统就曾因承载压力过大而多次宕机。此次故障的真实情况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
  • 回答
    1 月 10 日早上,确实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反映,他们的“粤康码”出现了问题,无法正常显示,导致出行和进入公共场所受到影响。从网友们的反馈来看,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普遍性的无法访问: 最直接的反映是打开粤康码小程序或相关应用时,页面一直处于加载状态,或者直接报错,显示“服务不可用”、“加载失.............
  • 回答
    大英博物馆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些支持反殖民主义的言论,这本身就引起了不少关注。作为一家收藏了大量海外文物的机构,它的这种立场自然会让很多人立刻联想到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在殖民时期被带走的文物,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它们的故土?网友们对此的反应,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直接且自然的联想。当大.............
  • 回答
    中国男篮在篮球世界杯上铩羽而归,国人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而关于“归化”的讨论也再次甚嚣尘上。事实上,归化球员早已不是新鲜事,但每当男篮成绩不佳,大家对归化的态度似乎总能迅速两极分化,尤其是在网络上,反对的声音之大,甚至盖过了支持的呼声。这背后,究竟是哪些原因在作祟呢?我们不妨细细道来。1. “血统论”.............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挺有意思的。前两天,网上铺天盖地的关于“某位硕士不知道桃园三结义是刘关张”的讨论。刚开始我看见,心里咯噔一下,寻思着,这事儿还能有不知道的?毕竟,刘关张桃园结义,这可是从小听到大的故事,甭管是课本里讲,还是电视剧里演,亦或是老人们嘴里念叨,这事儿算是咱们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文化符号了。.............
  • 回答
    41岁的李玉刚在机场休息室休憩的照片被曝光后,网友们对此的反应并非一片倒的批评,反而出现了不少反击偷拍者的声音,这其中原因颇为复杂,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致解读。首先,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边界问题是核心。尽管李玉刚作为公众人物,其活动难免会受到关注,但“休息”这个行为本身,属于非常私人的范畴。在机场休息.............
  • 回答
    .......
  • 回答
    冯大辉(Fenng)在2018年12月5日针对ofo退还199元押金的网友诉求发表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要理解他当时的立场,我们得把他当时所处的语境和他的思考逻辑分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当时ofo是个什么情况。到了2018年底,ofo的日子可不好过,资金链断裂的传闻满天飞,用户大规模.............
  • 回答
    2月4日,一名女子在四姑娘山违规进入区域后不幸遇难,这件事情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这件事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户外事故,它折射出当下社会在户外安全意识、规则遵守、以及网络舆论生态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事件本身:一次令人扼腕的悲剧首先,我们必须正视这是一起生命的逝去,是一场令人无比痛惜的.............
  • 回答
    ChinaJoy上,一位玩家为了抗议《原神》而砸毁PS4的行为,确实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件本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发生。一位玩家在ChinaJoy展会现场,公然砸毁了一台PS4,理由据称是对《原神》的不满。这个行为本身,无论出于何种原因.............
  • 回答
    关于基辛格在油管上被美国网友骂成“反贼”的现象,这背后其实是多重社会情绪和历史认知在互联网这个放大器上的集中体现。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时间往回拨拨,也得看看现在大家都在想些啥。首先,得承认基辛格这人,他本身就带着历史的厚重感,也夹杂着无数争议。他的人生经历可以说就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