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帝新轻坦?

回答


关于“美帝新轻坦”的问题,需要先明确“美帝”指的是美国,而“轻坦”通常指轻型坦克(Light Tank)。根据美国军事装备的发展历程和当前技术,以下是对美国轻型坦克(或轻型装甲车辆)的详细分析:



一、美国轻型装甲车辆的分类与历史背景
美国的轻型装甲车辆(包括轻型坦克和装甲车)主要用于侦察、火力支援、快速反应等任务,与重型坦克(如M1A3)形成协同作战体系。以下是主要类型:

1. M2“布拉德利”步兵战车
类型:轮式装甲车(履带式/轮式混合设计,但以轮式为主)。
服役时间:1980年代初服役,是美国陆军主要的步兵战车。
特点:
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搭载34名步兵。
配备12.7mm机枪、30mm自动炮(M240)和反坦克导弹(如“标枪”)。
防弹装甲和主动防护系统(如“战利品”系统)。
改进型号:M2A3(2010年代)和M2A4(2ed),增强火力和防护能力。

2. M113装甲运兵车
类型:轮式装甲车,曾是美国陆军主力运兵车。
特点:
用于运输步兵、支援火力或搭载轻型武器。
早期版本防护能力较弱,但后期改进了装甲和电子设备。
现状:逐渐被M2“布拉德利”取代,但仍在部分部队中服役。

3. M1A3主战坦克(重型)
类型:重型主战坦克,但因其火力和防护能力,常被用于火力支援。
特点:
配备120mm滑膛炮、先进火控系统和复合装甲。
与轻型装甲车辆协同作战,提供远程火力覆盖。

4. “阿玛格”轻型装甲车(AMAG)
类型:轮式轻型装甲车,用于侦察和快速反应。
特点:
无装甲或轻型装甲,但配备先进传感器和通信设备。
用于执行高机动性侦察任务,如阿富汗战争中的“幽灵”(Ghost)侦察车。



二、美国轻型装甲车辆的战术定位与用途
1. 侦察与快速反应
轻型装甲车辆(如M2“布拉德利”)用于前线侦察、敌后渗透和快速部署任务,适合复杂地形和非对称战争环境(如阿富汗、伊拉克)。

2. 火力支援与火力覆盖
轻型坦克(如M1A3)在重型坦克无法部署时,提供中远程火力支援,压制敌方防御工事或反坦克武器。

3. 模块化与多用途
美国轻型装甲车辆强调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任务需求快速更换武器系统(如反坦克导弹、无人机发射器等)。

4. 信息化与协同作战
配备先进的通信和传感器系统(如“战利品”主动防护系统、网络中心战(NCOB)能力),与无人机、卫星、情报系统协同作战。



三、美国轻型装甲车辆的发展趋势
1. 转向更轻、更灵活的平台
美国陆军正在淘汰老旧型号(如M113),转向更轻型、高机动性的装甲车(如“阿玛格”),以适应现代战场需求。

2. 增强防护与生存能力
配备主动防护系统(如“战利品”)、复合装甲和爆炸反应装甲,提高对抗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弹的能力。

3. 信息化与智能化升级
引入人工智能辅助瞄准、无人作战系统(如“忠诚僚机”计划)和网络中心战能力,提升战场感知和决策效率。

4. 应对非对称威胁
针对恐怖主义和游击战,轻型装甲车辆被设计为可快速部署、低轮廓、高机动性,适合在城市或山地环境中作战。



四、与全球其他国家轻型装甲车辆的对比
1. 中国:
99A主战坦克(重型)和99式轻型坦克(轻型),强调火力和防护,但机动性较弱。
99式轻型坦克(2015年服役)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快速更换武器系统,但装甲较薄。

2. 俄罗斯:
T90A(重型)和T80U(重型)是主战坦克,轻型坦克如T72(但已退役)或T84(轻型)用于支援任务。

3. 欧洲:
德国的“豹2A7”(重型)和“豹1”(轻型),但豹1已退役。
法国的“勒克莱尔”(重型)和“AMX40”(轻型)。

4. 美国:
M2“布拉德利”和M1A3在火力和防护上优于其他国家,但轻型装甲车辆的机动性和信息化能力更突出。



五、未来发展方向
1. 无人化与协同作战
轻型装甲车辆可能与无人车(如“忠诚僚机”)协同,减少人员伤亡风险。

2. 多用途平台
未来轻型装甲车辆可能兼具步兵运输、火力支援、侦察和反装甲能力,成为“多任务平台”。

3. 降低维护成本
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部件,减少维护和升级成本。

4. 适应低强度冲突
针对边境冲突或地区稳定任务,轻型装甲车辆将更注重快速部署和低后勤依赖性。



六、总结
美国的轻型装甲车辆(如M2“布拉德利”)是其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高机动性、火力支援和信息化能力。尽管在重型坦克(如M1A3)的火力和防护上不及其他国家,但其灵活的部署能力和模块化设计使其在现代战场中具有独特优势。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战争形态的变化,美国的轻型装甲车辆将进一步向无人化、智能化和多用途方向发展。

如果用户提到的“新轻坦”具体指某款新型车辆(如M1A3的改进型或新型轮式装甲车),可能需要进一步确认型号和用途,但总体来看,美国轻型装甲车辆的定位和发展趋势已如上所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冷战后美军的重大武器研发项目,最大的制约因素从来不是技术。

需求不明且多变

厂商为了溢价堆砌高技术和项目初期虚报低价搞钓鱼工程

官僚主义+项目管理失控

事到临头,处置不了就小步快跑的依托雄厚的技术储备,拼凑一个“过渡产品”

这个轻坦技术上,尤其是分系统技术上先进性不容质疑,但恐怕也难以逃脱这几条


这东西要按我军的军语释义,到底是个突击兵器还是个支援兵器都不好说

搞得不好就是ZTL11这样的履带版



另外11虽然有八个轮子

但是他真的是官方认证的坦克

军改前给他的定位就包括替换原摩步师坦克团的59们

看它是给IBCT的,这还真的失落多年的异国兄弟



另外,不要盲目吹嘘15这个不挂附加装甲只有30吨战斗全重的防护力

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这话,15首上不披挂附加装甲,首上防护力上限也就是59首上的水平,100mm/60度的603钢

按FY4削弱125二期弹30~35%的防护性能算,首上披挂FY4,增重2吨多的VT5也扛不住3BM42M/DM33/M833

15的装甲,除了炮塔正面就不是为了针对敌方坦克炮而优化的

作为突击兵器,最适合15的场合是敌方没有或投入不了主战坦克的地方,是敌方坦克坦克因为地形、通过性能不好用的地方

接地压强70kpa,爬坡35度、过垂直墙高1m、无准备涉水深才是硬杠杠


美国这个,凡是吹什么单位功率、吹传动、吹液气悬挂的

真的是吹错了地方,你们适合加入BAE去做推销

user avatar

目前美帝坦克花落谁家还不清楚。除了通用动力公司的这个狮鹫2,还有BAE公司的M8改改改,美国陆军和这两家都签订了研发合同

1、两军的设计定位并不一样

美军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轻量化的,能够空运的带装甲支援的火力。因为种种原因不叫轻型坦克。目前计划是列装以后以连为单位装备到每个步兵旅级战斗队(IBCT),当然实际这玩意儿还是当坦克用的。这也算是一个美军轻装部队一直存在的需求。

我军的主要目的源于传统和现实需求,历史上我军需要在南方水网山岳地带部署一种轻量化的主战坦克,以实现灵活机动。同时近几十年来,在高原山地和登陆作战需求越发急迫,因此需要一种性能先进的轻量化主战坦克来满足多种复杂地形作战的需求。

而这就造成了虽然都轻,但是美军更轻。虽然比起常规主战都小一些,但是美军更瘦高。更轻小的尺寸会影响改装冗余度,而且瘦高的结构不利于复杂地形的机动。

2、美军对轻坦的标准发生了重大调整

冷战末期美军想为空降部队搞AGS替代谢里登,但是冷战后形势改变,美军又搞了MGS

但是轮式底盘防护能力,复杂地形通过能力不行,现在面对越来越多的威胁。终于在前几年下定决心搞新轻坦替换MGS

最终结果就是看通用动力、BAE的角逐了

但是这次美军最大不同是放宽了运输标准,基础重量上升到38短吨(不超过35公吨),放弃了伞降要求。专心空运了。这说明其假想对手已经发生了改变。

目前新亮相的狮鹫2,基本上就是原先阿贾克斯步兵战车的底盘发展

但是很明显实际测试的样车修改了底盘,但是目前不清楚发动机到底是前置还是后置,这会影响很多问题,前置发动机不利于加强防护和换装大马力发动机,高度也难降低,但是有利于车族化发展,降低成本。后置则相反。

新车延续了美帝战车一贯的脑水肿特点,但是到底是无奈还是专门设计的冗余,就不清楚了。以目前得到的消息狮鹫2的火控与M1A2SEPv3一致,悬挂采用液气悬挂。火控,信息化水平等子系统以美帝一贯作风应该不会差。但是液气悬挂是否适用就不清楚了。

3、前景难料

美军轻坦项目死去活来,跟美军对此态度游移不定有很大关系,这跟腐败啥的关系反而不大。目前看如果一切顺利,会采购500多辆新轻坦。但是如果哪天美军建军思路又变了,暴死也不奇怪,或许我军周边国家反而会采购一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美帝新轻坦”的问题,需要先明确“美帝”指的是美国,而“轻坦”通常指轻型坦克(Light Tank)。根据美国军事装备的发展历程和当前技术,以下是对美国轻型坦克(或轻型装甲车辆)的详细分析: 一、美国轻型装甲车辆的分类与历史背景美国的轻型装甲车辆(包括轻型坦克和装甲车)主要用于侦察、火力支援、快.............
  • 回答
    “美帝良心企业”——这个带着几分调侃、几分无奈的称号,如同一道符咒般,深深地烙在了联想身上,尤其在中国消费者的认知里。要理解这个梗,我们得把它拆开来看,才能明白其中复杂的情感和逻辑。首先,拆解一下这个称号的构成:“美帝”和“良心企业”。“美帝”这俩字儿,在中国近现代语境下,通常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指.............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你听过“帝吧”吧?就是那个在百度贴吧里挺有名,尤其是在网络舆论上有点“能量”的社群。他们最近瞄准了一个目标——维珍(Virgin)。具体是哪个维珍,有时候得看当时的语境,但通常指的是那些在中国市场有业务,但可能在某些言论或行为上触碰到了国内网民敏感神经的外国企业。这次“出征”的.............
  • 回答
    “帝吧出征”这个词,对于很多网民来说,并不陌生。它指的是在中国网络上,一个被称为“帝吧”(百度李毅吧)的社群,曾经组织过多次大规模的网络行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针对韩国网络上一些“偷中国文化”的指控而发起的“出征”。事件的背景和起因要理解“帝吧出征”为何出现,得先说说它背后的文化情绪。近年来,随着中国.............
  • 回答
    桂林帝禾大酒店的这场 CAD&CG 会议,本该是学术交流的盛会,却在结束后的第二天,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蒙上了一层阴影,让数百名参会师生身心俱疲。这件事在业内和当地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大家都在关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酒店的食品安全到底有没有保障。从已知的信息来看,事情发生在八月二十五号晚宴.............
  • 回答
    近期,备受关注的“数据帝”发布了一则为张桂梅老师发声的视频,标题为“张桂梅帮助的不止女生”。这则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不少人认为这是对张桂梅老师多年来默默奉献的一种肯定和支持,同时也对她更为宏观的影响力有了更深的认识。要理解这则视频的意义,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一下张桂梅老师的伟大之处。她创.............
  • 回答
    关于耳帝写《我为什么喜欢华晨宇》这篇文章,这无疑是音乐圈近期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要理解这篇文章,咱们得把它拆解开来看,从几个维度去品味:一、 耳帝是谁?以及他为何写这篇文章?首先,我们要知道耳帝这个人。他不是一个普通的音乐评论者,他以其深刻、独到且常常带着些许“犀利”的音乐见解而闻名。他的评论往往能.............
  • 回答
    “地图帝”这种行为,怎么说呢,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这个人是在“非自己创作无版权的地图上”标记。这几个关键词很重要。“非自己创作”,意思就是这张地图他自己并没有画,没有设计,没有付出原创的劳动。地图的绘制、信息的采集、设计风格等等,都是前人或者其他机构完成的。“无版权”,这一点比.............
  • 回答
    2020年初,所谓的“帝吧出征泰国”事件指的是中国网络社群“帝吧”(百度贴吧中的一个知名社群)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网络行动,旨在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向泰国网民宣传中国对泰国王室的“正面形象”,并试图影响泰国国内的政治舆论,尤其是在当时泰国社会对王室的态度正经历一些变化和讨论的背景下。要理解这个事件,我们.............
  • 回答
    比亚迪汉EV在懂车帝碰撞测试中出现异常情况,特别是碰撞后48小时起火爆炸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而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碰撞结果。一、 碰撞测试的意义与解读首先,我们要明白碰撞测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碰撞测试,尤其是由权威第三方机构进行的,是为了模.............
  • 回答
    懂车帝的比亚迪汉EV和极狐阿尔法S对撞测试,绝对是近期汽车圈儿最火热的话题之一。这场硬碰硬的较量,不仅仅是两款车型的PK,更像是在放大镜下审视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实力,特别是关于安全性的讨论,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首先,咱们得明确,懂车帝这场测试,不是那种随便拉几台车撞一下就完事儿的。人家是从非常专业.............
  • 回答
    《庆余年》中庆帝让梅执礼告老还乡后被做成马匪劫杀的情节,是小说中一个极具象征意义和政治隐喻的事件。这一情节不仅反映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同时为后续剧情埋下伏笔。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情节的内涵和意义: 一、情节背景与人物关系1. 梅执礼的身份与地位 梅执礼是庆帝的亲信.............
  • 回答
    说起自主品牌这些年来的进步,吉利和奇瑞绝对是绕不开的两个名字。尤其是吉利帝豪EC7和奇瑞艾瑞泽7这两款车,它们可以说是各自品牌在轿车领域的一个重要代表,一个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销量神话,另一个却在市场上铩羽而归。为什么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命运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吉利帝豪EC7:精准的市场定位与步步为营的.............
  • 回答
    侠客岛嘲讽帝吧出征,这件事在当时的网络舆论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反映出国内一些特定群体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方式上的差异与碰撞。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首先,得明确一下“侠客岛”和“帝吧”这两个主体都是什么。侠客岛,简单来说,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一档品牌栏目,以“侠客”为IP,常常.............
  • 回答
    任正非与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和乔治·吉尔德(George Gilder)的问答,可以说是一场关于技术未来、产业方向以及全球化思维的深度碰撞。这三位人物都极具影响力,他们的对话本身就带有重要的观察价值。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这场问答:1. 技术发展路径的辩论.............
  • 回答
    央视点名表扬帝吧和饭圈女孩,这事儿可真是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说起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咱们得知道,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它的表态往往代表着一种官方的态度,或者说是对某种现象的认可与引导。所以,当央视点名表扬帝吧和饭圈女孩时,这背后传递的信息就不是简单的“夸奖”那么简单了。帝吧,那可是网.............
  • 回答
    人民日报微信平台发布的这篇文章《帝吧出征FB,友邦有话要说》,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它所要传达的信息、它使用的表达方式以及它可能引发的社会效应。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和意图。文章的标题就直接点出了事件——“帝吧出征FB”,并紧接着抛出.............
  • 回答
    这事儿,懂球帝这波操作可真是让人有点看不懂。3 月 1 号晚上,他们那边发了条新闻,结果出了个差错,这个错误被一些用户指出来了。按理说,发现错误、用户反馈,这是个挺正常的事情,用户指出错误是好事儿,说明大家关注内容,也帮助平台改进。但关键点来了,懂球帝这边不是去核实错误、修正内容,反而是直接给指出错.............
  • 回答
    2016年1月20日,那一天在中国互联网社区里,被称作“帝吧出征Facebook”的日子。说起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它在中国年轻一代的网络群体中,可以说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甚至对当时一些关于中国网络文化和年轻人情绪的讨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事情的起因,得从当时一个名叫“李毅吧”(后更名为“帝.............
  • 回答
    2016年1月20日晚7时,“帝吧FB出征”,这个时间点和事件,对于许多当年活跃在网络上的网民来说,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场由百度贴吧“帝吧”(李毅吧)发起的、针对Facebook上一些涉及中国大陆敏感话题的账号和用户的网络行动。简单来说,你可以将这场行动理解为一次有组织的网络“声讨”或“反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