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全新奥迪A5/S5?新款车型都有哪些亮点?

回答
全新奥迪A5/S5,无疑是奥迪品牌旗下又一款颜值与实力并存的力作。作为奥迪A5车系的全新一代产品,它不仅继承了奥迪一贯的精致工艺和科技感,更在设计、性能和用户体验上带来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革新。对于追求品味与驾趣的消费者来说,新款A5/S5绝对是值得仔细品鉴的对象。

全新奥迪A5/S5:颜值与实力的再进化

在整个豪华品牌的中级轿跑车市场中,奥迪A5系列一直以其优雅的线条、动感的姿态以及不俗的性能吸引着众多目光。全新一代车型的到来,更是将这种魅力推向了新的高度。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改款,而是在延续经典的同时,注入了更多前沿的设计理念和技术。

设计:优雅与力量的完美融合

新款A5/S5最直观的变化就体现在其外观设计上。奥迪的设计团队显然在“更动感、更精致”的方向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前脸革新: 标志性的“大嘴”进气格栅在新款车型上变得更加宽大和扁平,内部的蜂窝状结构也更加精致。两侧的LED大灯组进行了重新设计,其锐利的造型和全新的日间行车灯点亮效果,赋予了前脸极强的侵略性和科技感。特别是S5车型,其前保险杠造型更加激进,两侧的进气口尺寸更大,獠牙式的设计更是直接彰显了其运动基因。
侧面线条: 奥迪A5系列一直以流畅的车身线条著称,新款车型自然也保留了这一精髓。但你会发现,车身侧面的腰线更加深刻,勾勒出更加饱满和富有雕塑感的车身轮廓。车窗的比例也得到了优化,营造出蓄势待发的动感姿态。新款车型在轮毂造型上也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进一步提升了个性化程度。
尾部设计: 车尾同样进行了精细的打磨。修长的LED尾灯组通过一条镀铬饰条相连,进一步拉宽了车尾的视觉效果,并增强了整体的横向感。S5车型更是配备了标志性的四出排气管,配合扩散器设计,运动气息扑面而来。
Coupe/Sportback/Cabriolet: 依旧提供多种车身形式,无论是经典的Coupe两门轿跑、实用的Sportback五门掀背,还是自由浪漫的Cabriolet敞篷版,都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每一种形式都保持着奥迪A5系列一贯的优雅比例。

内饰与科技:奥迪的数字座舱新篇章

步入车内,奥迪的内饰设计哲学依然是熟悉的味道——简洁、精致、以驾驶员为中心,并加入了更多奥迪最新的科技元素。

虚拟座舱与MMI触控: 奥迪标志性的全液晶仪表盘——“虚拟驾驶舱”得到了进一步升级,显示信息更加丰富,视觉效果也更加细腻。中控台采用了大尺寸的MMI触控屏幕,取消了大部分物理按键,通过触控反馈来操作车辆的各项功能,大大提升了科技感和操作便捷性。屏幕集成了导航、多媒体、车辆设置等多种功能,并且支持最新的奥迪互联科技。
材质与氛围: 奥迪在内饰材质的选择上依旧毫不妥协,大量运用了真皮、Alcantara、拉丝铝饰板等高档材质,营造出豪华而又不失运动的座舱氛围。新增的内饰氛围灯系统,可以根据驾驶模式或个人喜好进行调节,为车内增添了更多情调。
座椅与空间: 座椅设计依然兼顾了包裹性和舒适性,运动座椅在S5车型上更是提供了更好的侧翼支撑。得益于车辆尺寸的优化以及巧妙的空间布局,新款A5/S5在同级别车型中保持了不错的乘坐空间,尤其是Sportback车型,后排的实用性也得到了提升。

动力与操控:不止于外观的激情释放

对于一款以运动和豪华为定位的车型来说,动力和操控的表现至关重要。新款奥迪A5/S5在这方面也带来了令人满意的提升。

A5车型: A5车型提供了多种发动机选择,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普遍搭载的是2.0升TFSI涡轮增压发动机,并根据调校不同,分为高低功率版本。这台发动机动力输出平顺线性,配合奥迪S tronic双离合变速箱,换挡逻辑清晰且迅速。全系标配或可选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进一步提升了车辆在各种路况下的稳定性和抓地力,尤其是在弯道中的信心倍增。
S5车型: 作为高性能版本,S5车型搭载的是3.0升TFSI V6涡轮增压发动机。这台发动机能够爆发出更强大的动力,让S5拥有令人血脉贲张的加速表现。S5车型同样配备了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并可能拥有更运动化的悬挂调校和更灵敏的转向系统,以提供更纯粹的驾驶乐趣。
驾驶模式选择: 车辆配备了奥迪驾驶模式选择系统(Audi drive select),驾驶员可以通过改变发动机响应、变速箱换挡逻辑、转向助力以及悬挂软硬(如果配备了自适应悬挂),来切换不同的驾驶风格,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偶尔的激烈驾驶,都能找到合适的模式。

新款车型都有哪些亮点?

可以总结出以下几大亮点:

1. 全新设计语言: 更宽大扁平的前脸,锐利的LED灯组,更具雕塑感的车身线条,整体视觉效果更加动感且富有未来感。
2. 升级的虚拟座舱与MMI系统: 更强大的车载互联功能,更智能的语音控制,更直观的用户交互体验。
3. 更强的动力表现: 经过优化的发动机,提供更充沛的动力输出和更快的响应速度。S5车型搭载的V6发动机更是性能猛兽。
4. 标配或可选的quattro系统: 带来更出色的操控稳定性和全天候适应性。
5. 更丰富的个性化选择: 多种车身形式(Coupe, Sportback, Cabriolet),以及更多样化的轮毂、内饰材质和颜色搭配选项。
6. 提升的舒适性与实用性: 优化了车内空间布局,座椅设计更舒适,对日常使用场景的考量更加周全。
7. 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 集成了最新的奥迪驾驶辅助技术,提升了行车安全性和便捷性。

总结:

全新奥迪A5/S5无疑是一款在设计、科技、性能和用户体验上都达到了新高度的车型。它不仅是奥迪品牌美学与工程技术的集中体现,更是一款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优雅、运动和科技三重需求的理想座驾。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既能彰显个人品味,又能提供愉悦驾乘体验的豪华中级轿跑,那么新款A5/S5绝对是值得你重点关注的选择。它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前不久我们推出了全新奥迪A5家族,它有哪些亮点呢?在此我们要克制的王婆卖瓜一番,我们邀请到了设计师 @郭睿 同学,希望从设计师的视角为大家介绍一下全新奥迪A5车型的亮点之处。

郭睿是在德国奥迪工作的内饰设计师,他主导设计了新一代奥迪Q5的内饰,并主导设计了即将面世的奥迪e-tron quattro 全电动SUV 的内饰。郭睿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汽车设计专业,以及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设计专业。2010年皇家艺术学院毕业设计作品获得奥迪设计总监Stefan Sielaff高度评价并进入德国奥迪担任内饰设计工程师。在奥迪工作五年多以来,郭睿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汽车内饰设计师,出色的设计能力得到了德国设计师同事们的认可。

以下是他的回答。

大家好,我是郭睿,是来自奥迪德国总部的设计师。我从2011年开始就在奥迪设计部工作,见证了新一代奥迪A4、A5(B9系列)设计研发的全过程。这次借着全新一代奥迪A5在国内上市的机会,给大家从造型设计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一系列车型。

一、从日间行车灯设计看全新一代奥迪A5车型定位

“灯厂”的新车不能不从灯说起。熟悉这一代奥迪产品的车迷见到新A5 的日间行车灯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一横两竖的图案构架已经在新一代的TT和R8身上演绎过,而这次在A5上再次运用,是因为我们希望从设计上将A5归属于奥迪的跑车系列,突出它的运动气质,也希望能让人在大街上一眼就把A5与相近体量的A4区别开来。

新A5日间行车灯

第二代R8日间行车灯

第三代TT日间行车灯

二、锐利而不凶悍,感性而不凌乱——新A5随着换代而演进的外形设计

上一代A5在2008年首次推出,期间经历过一次小改款,更新了格栅和车灯造型,8年多以来一直深受设计师同行们的好评,尤其是柔和优雅的腰线以及Sportback车型独特的车顶轮廓,还让掀背轿跑车造型在市场上重新流行了起来(例如奥A7,宝马3系GT,4系GranCoupe,宝马6系GT,新一代本田Civic等等),也算是一代经典车型了。

现在让咱们一起来看看外观造型设计在新一代奥迪A5车系上的演进。

首先,在新一代车系身上,Coupe和Sportback的标志性车顶轮廓线都得到了传承。双门Coupe的座舱相对居中,用来暗示四轮驱动的前后平衡,而并没有过度地后移,刻意地拉长发动机舱。四门掀背Sportback则利用C柱后小窗的形状,把流畅的车顶线和柔和的肩线联系到了一起。

A5 Coupe侧视对比

A5 Sportback侧视对比

然后,经典的双曲肩线也得到了继承,但这一次我们用了完全不同的曲面处理方式,让新A5的最重要的特征变得更加锐利且有辨识度。上一代A5的肩线通过一个向上的细细的棱线来聚集高光,而新一代A5则用更有雕塑感的向下的反弧面来积攒阴影,阴影面也通过宽窄的变化增加了动感。随着制造工艺的进步,这条棱线尖端的倒角也变得非常非常锋利,让它从近看到远观都保持很高的可辨识度。另外从侧视来看,肩线在车的前半部分被压得更低,整车看起来更有往前冲的感觉。肩线上方的曲面在前后轮上方鼓起得更多,塑造得更加饱满,为轿跑车模仿出运动员般健硕的肌肉感。

新A5 Sportback侧视造型分析

再仔细看,不光是腰线,整车的曲面处理都更有雕塑感。比如前脸侧下方的刻画,发动机罩中部鼓起的特征线,车尾体积干净的切削感,以及非常立体的尾灯处理,都与上一代A5偏于简洁、图案化的造型处理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曲面处理方式让车身的光影变化更加强烈,也让这辆相对大体量的轿跑车显得低趴和轻盈,没有多余的赘肉。

新A5 Sportback造型分析

与其他竞争对手的轿跑车相比,奥迪A5的外形设计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优势。奔驰C级 Coupe和宝马4系都继承了它们四门轿车兄弟过多的基因和通用零件,尤其是前脸部分的辨识度并不高;而奥迪A5幸运地有了更高的自由度,前、侧、后车身的造型语言都与A4有天壤之别。A4的风格偏向于硬朗、简洁和庄严,比如直挺的腰线,锋利的灯具和平整的曲面处理;而A5的风格则更加柔和、感性和浪漫,比如之前介绍过的双曲腰线,立体的尾灯和肌肉感的雕塑。这明显就将A5用户人群清晰地和A4的客户区分开来,指向一个更闷骚、更自信的消费阶层,开起来面子上也是足足的。

A4与A5 Sportback造型对比

对于全新奥迪A5 Coupé双门轿跑而言,三角形结构的C柱与腰线一样是核心设计,它平衡了车身侧面流畅的线条,这样的设计正来源于上世纪80年代问世的传奇车型:奥迪quattro。每一个奥迪家族新车型都会传承经典车型中的设计,在传承这些设计特点时进行创新,给用户带来持续的惊喜。

汽车设计不仅仅在于感官上的美感,还有很多需要考量的环节,这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例如外观方面A5前脸两侧搭载了雷达传感器,可以测出长达两百米的前车车距,怎样把传感器与前脸和S-line的线条完美融合,实现和谐的观感,在这方面设计师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挡风玻璃上装载的摄像头也是如此。还有一些其他设计,比如汽车的保险杠后面也装载了传感器,几乎难以察觉,这些都是一些隐藏的科技感设计。但怎样让这些设计隐身,与外观设计完美融合,则需要设计师在外饰设计中做出很多考量。

全新奥迪A5与老款奥迪A5的外观对比

与奔驰和宝马的保守相比,在另一个极端的是日本厂商的轿跑车。感觉日本的设计室里是这样一个场景:啊!可以设计一辆跑车了!各种造型元素各种折线都要上啊!要做得凶猛运动有攻击性才行啊!于是乎经常看到一些跑车作品产品造型逻辑不强,前侧后不统一,过于仿生的柔软有机曲面难以驯服。相比而言,A5的设计固然感性,但每个线面每个细节都有清晰的起承转合,相邻设计元素之间的穿插和衔接也交代得清楚有逻辑,前脸和尾部的设计也有呼应关系,整体感更强,这对于我们这些有强迫症的奥迪设计师也是非常治愈的。

最后,奥迪毕竟是奥迪,我们很喜欢用设计元素来炫耀精准的制造工艺。举几个例子:前脸下方有一条纤细而精准的镀铬饰条横贯车头,两个末端方向转折扎向路面,很提面子但又不显俗气;前门铰链处有用于放置S-Line和S5标记的徽记,金属门板、镀铬饰条和黑色底衬三种材质六条棱线横跨过门缝线,组装工艺难度五颗星。


新S5/A5前翼子板徽记

三、新A5内饰设计的挑战

看到这儿,熟悉奥迪新A4内饰的同学们肯定要开始吐槽了:A5和A4其实就是一个车,换了个壳儿而已。我不否认A4和A5的仪表台、中控台和部分门板饰件是同样的部件,但是这背后的挑战可远比看上去的要大。

新A5内饰设计

首先,A5的乘客坐姿比A4的要低(我在公司里新 A4 和 A5 都开过,A5坐进去的确是更有战斗感的坐姿),因此许多人机工程学的要求也会有些许不同,比如驾驶员仪表的可视性,方向盘的调整角度,中控扶手的高度,副驾驶儿童Out of Position碰撞安全的规定等等,要想设计出统一的内饰风格,但又能同时满足两个总布置下人机工程的需求,我们内饰设计师还是花了很大一番功夫。

全新奥迪A5与老款奥迪A5的内饰设计对比

其次,A5的风挡玻璃角度和A4也不一样,仪表台前沿与风挡玻璃和A柱结合处的间隙控制也是一个难题。我们在油泥模型上演练了很多次,才找到了一个折衷的造型,让仪表台和风挡玻璃在两个车中都干净利落地结合在一起。

在这再和大家讲两个关于内饰设计不为人知的小故事。

奥迪A5内饰的横贯式空调通风设计,让仪表台显得轻盈悬浮,一目了然。而这一设计的灵感,要一直追溯到四十年前。1976-1982年的奥迪100(C2)轿车和轿跑车,头一次采用了这种横贯式通风的设计主题,简洁率真,在当年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而这一代A5的内饰设计,将这一主题用最现代的造型语言重新演绎,正是我们设计师在向先辈致敬。

奥迪100与奥迪A5内饰设计对比

在A4-A5内饰设计过程中,我们也曾考虑过给A5做一个区别于A4的仪表台上半部分的造型,不但为此组织了设计草图的筛选和评审,而且还一直深入到一个全尺寸的油泥模型。但可惜到最后因为内饰可辨识程度过低而被放弃(因为当车主坐在车里,仪表台顶部能看到的安全区域的确有限)。现在看来,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很多时候费力而不讨好的设计,为了创新而创新,还不如给消费者带来简单高效的安全设计来得更为实在。

四、奥迪A5背后的设计师们

A5不是一款车,而是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车型,比如这次国内上市的A5有多达11款不同配置车型,涵盖了全新奥迪A5/S5 Coupe双门轿跑、全新奥迪A5/S5 Sportback 四门轿跑、全新奥迪A5/S5 Cabriole敞篷轿跑,因此参与造型设计的设计师也有好几位。

最后,我就给大家一一介绍一下奥迪A5背后的设计师们。

Stephan Fahr Becker,现在已是设计经理,之前工作于奥迪在慕尼黑的设计中心,还参与过第一代A7的概念车以及2010年白色的那辆Quattro Concept 概念车的外形设计。


Jakob Hirzel,德国Pforzheim 大学毕业,之前也在斯柯达工作过。他负责的是双门硬顶跑车的外形设计。


Doojin Choi,瑞典Umea 大学毕业,这次负责的是Sportback车型的外形设计。


Khalid Hadad,德国Pforzheim大学毕业,这次负责的是敞篷跑车车型的外形设计。

参与内饰设计的设计师有以下几位。

Christoph Koelle,德国Pforzheim 大学毕业,负责了A4 和A5 的内饰造型设计。

Andreas Richter,德国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毕业,负责了A5 的内饰造型设计。


结语

正是在这些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下,才有了现在这样杰出的产品。有人说,设计师是一个品牌的灵魂,在看完这篇来自 @郭睿 的回答之后,你是不是对奥迪的灵魂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了呢?


本文为奥迪知乎机构账号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想要获取更多奥迪官方资讯请关注奥迪微信公众号:audi_0000 (长按复制)

这是奥迪在知乎上回答的第19个问题,之前回答请移步:

1、为什么说奥迪是灯厂?

2、奥迪R、 S 和 RS 之间有什么区别?

3、奥迪现存的汽车外形设计风格是谁奠定的,其中又有何故事?

4、一名全心全意专注比赛的赛车手,在驾驶舱里都经历了些什么?

5、你见过最有趣的汽车广告是有哪些?

6、为什么莱卡(Leica) 总是和奥迪设计团队合作开发相机?

7、汽车车身颜色的名称是怎么取出来的?

8、有哪些经典的汽车广告音乐?

9、有哪些很常见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全称是什么的英文缩写?

10、赛车运动对于汽车品牌的意义和帮助是什么?

11、奥迪除了灯和quattro之外还有什么技术是拿的出手的?

12、汽车史上有哪些经典的发动机?

1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车的车尾标不再直接注明排量大小?

14、当我们买入门豪华车的时候,我们买到了什么?

15、驾驶「自动驾驶」车辆是怎样一种体验?

16、MINI 中国提问:在汽车领域,哪个设计让你觉得最人性化?

17、国外驾驶机动车会使用灯语吗,汽车灯语有没有统一的标准?

18、当拜仁慕尼黑球迷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user avatar

谢邀


前面看到好几个人提到“看完不激动”。这让我发现汽车领域的专业壁垒还是非常高的,纵使业内已经非常有名望的媒体人也只处于“外行看热闹”的程度。我是国内最早(5月19日开始)试驾到新款A5的几个人之一。这里也放一下我写的体验:不温柔时光却惊艳岁月--全新奥迪A5 - 知乎专栏

看到实车我非常激动。奥迪目前在B级车的技术壁垒是其他所谓二线豪华品牌无法挑战的。即使双B过来也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取得一个互有长短的平局,并不能在技术和设计上胜奥迪半子。

ABB三家中级车的coupe车型,C Coupe和Sedan共用前脸,4系和A5都是全新外饰设计,但4系的设计和3系的确非常相似,如果不是懂车之人还是比较难分辨的。而A5的辨识程度在奥迪家族中还是非常高的。“灯厂”奥迪,通过奥迪的车灯就能简单分辨车型的区别。

全新A5的新款矩阵技术用两个单元共同实现,而不是之前广泛采用的3个反射式单元实现。这个技术相比其他品牌的各种主动式远光要领先一个身位,和奔驰E级顶配的几何多光束大灯处于同一时代。

A5尾灯的立体Lens做得非常深,通过凹凸来突出了位置灯的Graphic。这样的设计思路最早见于保时捷Macan,如今在奥迪家族的尾灯系列中得以推广。我实地看过的从新款A3开始推出的各种新款车型都应用了这种很体现工艺、在视觉上也很提升精致感的设计。

冲压工艺我不止一次的提到过。A5的线条非常犀利,虽然人们都评价A5的整车是优雅的,但细节却攻击性十足的。试驾A5那几天我开这台车上下班。有一次约几个同事一起吃饭,他们看到A5后都表示实车的视觉冲击力比图片猛得多。

和前面很多人说到的绿色、红色和蓝色不同,我拿到的是我特意申请的花剑银金属漆。银色是德国汽车运动的标准颜色,无论BBA哪家,它们的银灰色车漆都非常棒,早些年更是作为各种车型的标准广告色在主打。

银灰色的车漆反应环境色最到位。在什么环境下就是什么色相,跟环境非常搭。

比如太阳刚刚西斜,天还是蓝的,而阳光已经变暖,所以这台车映出的色相也有冷暖过渡。

“全液晶仪表”在前面几个回答中都有提到过。我呢,体验过奥迪、沃尔沃、雷克萨斯、凯迪拉克等品牌的全液晶仪表,只有奥迪不拘泥于“仪表”的局限,把这这里真正当做一块具备完全功能的屏幕,尤其TT在中控上是没有屏幕的,整车就这里一块屏幕。硬件装备只要找到供应商都能拿到,硬件配置背后的软件和交互设计才是奥迪的真正竞争力。

以上这几个车里车外的几个配置对于业内人士来说除了羡慕就是叹息。奥迪设计的最纯粹的几款车型之一、像草图一样锋利的线条、交互设计非常到位的仪表…但凡稍微了解这些表象背后技术和设计难度的人看到这样的A5怎么可能不激动

另外,还要提一下A5和A4的关系。豪华品牌中级车的coupe车型都是和同平台sedan共享内饰设计的,所以很长时间我一直认为坐在车里的感觉是差不太多的,在拿到A5之前我也在想在开过了40TFSI的A4之后,一台45TFSI的顶配A5 Coupe除了动力系统和舒适性配置之外还差什么。

外饰的变化带来坐姿和视野的区别会让这台车开起来很不一样。车高压低40mm带来的是:坐姿更低、更运动。前脸压扁,而且六边形格栅更加扁宽(对比格栅左右边界和座椅的相对位置即可)。另外有一个显著区别的地方在于,车宽一样的情况下,轮距加宽15mm,这对操控稳定是有一些贡献的。

经过了三代半的发展,奥迪的2.0T+S Tronic的动力系统也磨合得越来越到位了。深踩油门的发动机声音很好听,很运动。6秒不到的01加速实力对于一个并不热衷于运动的人来说已经足够,如果动力太强开起来也会有些神经质。变速箱的平顺性无可挑剔,在我看过的多个试驾视频中基本上都对如今奥迪双离合变速箱的平顺度有很大的好评,基本上除非你特别刻意的去感受顿挫,要不然是不会关注到的。

得益于多年的耕耘,奥迪在车灯技术、冲压技术和“虚拟座舱”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技术优势,这是其他很多品牌在短时间内追赶不上的。曾经让大众集团付出不小代价的动力总成如今也日趋完美。

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