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全新标致 508L?

回答
全新标致 508L 作为一款法系中级轿车,在中国市场推出后,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也伴随着一些争议。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尽可能详细地展开。

一、设计语言:大胆创新,褒贬不一的法式浪漫

标致 508L 最具辨识度的莫过于其前卫大胆的设计。这可以说是它最大的亮点,也可能是许多消费者犹豫的症结。

前脸设计:
“狮爪”日间行车灯: 标志性的狮爪造型贯穿车头,辨识度极高,如同动物的利爪般锐利且充满力量感。夜晚点亮时,视觉冲击力很强。
点阵式进气格栅: 内部采用点状镀铬装饰,并向两侧延伸,与车灯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精致的科技感和未来感。
獠牙式刹车冷却口: 位于前杠两侧,进一步增强了运动气息和攻击性。
整体评价: 这个前脸设计绝对是标致家族中最具个性的之一,它抛弃了传统的稳重,走向了更具侵略性和未来感的设计风格。喜欢的人会觉得它非常酷炫、与众不同,不落俗套;不喜欢的人可能会觉得它过于张扬,甚至有些“凶狠”,不够符合传统中级车的审美。

车身侧面:
掀背造型(虽然官方定性为三厢): 尽管标致将其定位为三厢车,但其车身线条流畅,尤其是后窗的溜背设计,赋予了它几分轿跑车的优雅和动感。相比传统三厢车,它少了些许庄重,多了几分灵动。
“Lion”徽章: 位于翼子板上的狮子徽章,是标致品牌历史的传承,也是一个精致的细节。
整体评价: 侧面线条是508L比较稳妥的设计,流畅且富有力量感,但后部的掀背造型仍然是它与同级对手最明显的区别。

车尾设计:
“狮爪”尾灯: 与前脸呼应,尾灯同样采用了三条“狮爪”造型,立体感十足,夜晚点亮效果非常出色。
隐藏式排气: 设计较为简洁,提升了车尾的整体感。
整体评价: 车尾设计同样很具辨识度,与前脸和侧面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

总结设计: 标致508L的设计是一场大胆的冒险,它成功地将法式浪漫和工业美学相结合,创造出了一款极具个性的中级轿车。这种设计非常适合那些追求独特、不愿随波逐流的消费者。然而,这种设计也意味着它会失去一部分偏爱传统、中庸设计的潜在客户。

二、内饰体验:科技感与豪华感的融合

进入车内,标致508L同样能带给你惊喜,其内饰设计同样是其一大亮点。

iCockpit 家族式设计: 这是标致近几年的核心设计语言,508L 自然也配备。
小尺寸多功能方向盘: 造型独特,下方平底设计,握感不错,更重要的是它能提升驾驶乐趣,让仪表盘的信息更清晰地呈现在视线中。
全液晶仪表盘: 显示效果细腻,支持多种主题切换,科技感爆棚。
中控台布局: 仿佛“钢琴键”般的物理按键,配合大尺寸触控屏,既保留了操作的便利性,又营造了强烈的科技氛围。
整体评价: iCockpit 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设计,它成功地将运动感、科技感和未来感融入到了日常驾驶中。对于喜欢新鲜事物、注重科技体验的消费者来说,这绝对是一大吸引力。但也有部分消费者需要时间来适应小尺寸方向盘和部分信息的显示方式。

材质与工艺:
大面积的软性材质包裹: 触感细腻,有效提升了内饰的豪华感。
部分区域采用麂皮材质(部分高配车型): 进一步增加了内饰的触感和档次感。
细节处理到位: 例如缝线、镀铬装饰等都做得比较精致。
整体评价: 在材质和工艺方面,标致508L 展现出了法系车应有的水准,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同级别的一些日系和德系对手,给人的感觉比较扎实。

空间表现:
“L”的含义: 508L 中的“L”代表“加长”,中国特供车型在轴距上有所加长,这使得后排腿部空间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满足大多数家庭用户的需求。
头部空间: 受限于溜背造型,后排头部空间可能略显局促,尤其是对于身材高大的乘客,但总体而言在可接受范围内。
后备箱空间: 规整且实用,满足日常通勤和出游需求。
整体评价: 通过加长轴距,508L 在空间方面补足了短板,尤其是后排空间,这使得它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用车习惯。

总结内饰: 标致508L的内饰是其最值得称赞的部分之一。它成功地将法系的浪漫主义与现代科技感完美融合,iCockpit 系统、精致的材质和工艺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它在营造豪华感和科技感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三、驾驶体验:法系车的底盘功底与动力表现

标致车型一向以其优秀的底盘调校而闻名,508L 也不例外。

底盘调校:
滤震性: 普遍认为标致的底盘在滤震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能够有效地过滤掉大部分细小的颠簸,同时保留了一定的路感,在舒适性和运动性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支撑性: 在过弯时,底盘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侧倾抑制也做得不错,给驾驶者带来足够的信心。
整体评价: 法系车的底盘功底在 508L 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它不像一些德系车那样硬朗,也不像一些日系车那样偏软,而是找到了一个非常舒服的中间地带,既能保证日常驾驶的舒适,又能满足 occasional 的运动需求。

动力系统:
1.6T 和 1.8T 发动机: 普遍采用的是PSA集团成熟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的是6AT或8AT变速箱(根据不同配置和年份)。
1.6T: 对于日常城市通勤和代步来说足够使用,动力输出比较平顺,油耗表现也相对不错。
1.8T: 提供更强的动力储备,起步和加速更加有力,能够带来更强的驾驶乐趣。
变速箱匹配: 整体而言,变速箱的换挡平顺性做得不错,但在急加速时,可能存在一些迟滞感,影响了整体的加速响应速度。
整体评价: 动力方面,标致508L 的表现属于同级别主流水平。1.8T 版本能够提供不错的动力输出,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但如果与同级别的其他品牌相比,其动力爆发力和变速箱的逻辑调校可能并不是最出色的。

操控性:
方向盘手感: 小尺寸方向盘在低速时转向轻盈,便于操控,高速时会变沉稳。转向的精准度也做得不错。
驾驶乐趣: 得益于优秀的底盘和相对灵活的操控,驾驶标致508L 能够感受到一定的驾驶乐趣,尤其是在弯道中。
整体评价: 操控方面,标致508L 继承了法系车一贯的优点,能够给驾驶者带来不错的信心和乐趣。

总结驾驶: 标致508L 的驾驶体验可以说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出色的底盘调校、舒适且富有支撑性的悬挂,以及灵巧的操控,都让它成为一款 enjoyable to drive 的车型。动力表现够用,但可能不是最激进的。

四、配置与科技:与时俱进的配置水平

标致508L 在配置方面也展现出了与时俱进的态度。

主动安全配置: 诸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盲点监测、主动刹车等功能在许多车型上都有配备,能够有效提升行车安全。
舒适性配置: 真皮座椅、座椅加热/通风(部分高配)、全景天窗、自动空调等都是提升驾乘舒适性的重要配置。
科技配置: 大尺寸触控屏、手机互联(CarPlay/Android Auto)、电子手刹、自动驻车等,都增加了车内的科技感和便利性。
全液晶仪表盘: 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科技配置,极大地提升了内饰的整体科技感。
整体评价: 标致508L 的配置水平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中上游水平,能够满足主流消费者的需求。在科技配置方面,尤其是在仪表盘和中控屏的设计上,它表现出了法系车的创新能力。

五、市场表现与竞争力

尽管标致508L 在设计、内饰和驾驶体验上都有不少亮点,但其市场表现却并不算非常突出,这与其营销策略、品牌认知度以及市场竞争环境有很大关系。

品牌认知度: 相比大众、丰田、本田等一线品牌,标致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很多消费者对标致的认知停留在过去。
市场竞争: 中级轿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德系、日系都有非常成熟且受欢迎的车型,例如迈腾、帕萨特、凯美瑞、雅阁等,它们在品牌力、保值率、市场保有量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营销与推广: 标致在营销和推广方面的力度相对较弱,未能有效地将 508L 的优势传递给更多潜在消费者。
保值率: 相较于德系和日系品牌,法系车的保值率通常较低,这也是一部分消费者在购车时会考虑的因素。
整体评价: 标致508L 是一款产品力不错但市场表现相对“叫好不叫座”的车型。它拥有独特的个性和优秀的驾驶体验,但受制于品牌、市场环境和营销等因素,未能获得与其产品力相匹配的市场份额。

六、总结与建议

优点:

独特前卫的设计: 辨识度极高,适合追求个性的消费者。
极具科技感的内饰: iCockpit 系统带来的全新驾驶感受。
出色的底盘调校: 舒适与运动兼顾,带来优秀的驾驶乐趣。
精致的材质与工艺: 内饰豪华感和质感不错。
加长轴距后的空间表现: 满足日常家用需求。
丰富的配置选择: 能够满足主流消费者需求。

缺点:

设计接受度: 前卫的设计可能不被所有消费者接受。
品牌认知度与保值率: 相较于主要竞争对手有差距。
动力响应: 变速箱在急加速时可能略有迟滞。
头部空间: 受溜背造型影响,后排头部空间可能稍显不足。

适合人群:

追求个性,不愿与大众为伍的消费者。
注重驾驶感受,喜欢法系车底盘调校的爱好者。
对科技感和内饰设计有较高要求的用户。
能够接受相对较低保值率的消费者。

不适合人群:

偏爱传统、稳重设计的消费者。
对品牌保值率非常看重的用户。
追求极致动力爆发和变速箱响应的驾驶者。

总体评价:

全新标致 508L 是一款充满个性和诚意的产品,它在设计、内饰和驾驶体验上都展现出了法系车的独特魅力。如果你是一个对传统中级车感到厌倦,渴望与众不同,并且愿意为出色的驾驶感受买单的消费者,那么 508L 绝对值得你认真考虑。然而,在购买之前,务必亲自去试驾,感受它的设计和驾驶体验,并充分了解其市场定位和潜在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它就像一坛陈年的法国红酒,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欣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日常乳髪+1

user avatar

标致508L上市之后卖的特别差劲,但身边接触过这款车的同行评价都很好,不是不错,是很好!这就让我对这个车很感兴趣了。刚好@王晓鹏_thinkmore 手里有一台顶配版试驾车,借着来武汉出差都机会我花了一天时间做来一次500km深度体验(250km试驾,250km试,至少有150km是在后排),王老师还开着他亲戚的AF Giulia 200HP,这台操控饱受赞誉的FR也成了横评508L操控部分的一个基准。

说说体验和感受:

500km体验完,我觉得标致在一开始就是想做一台好开又好坐的格调B级车,顺便用这个产品擦亮一下自己的招牌。而且最后的产品的确在驾乘体验上做的很到位。而且,我觉得这是市场上目前唯一一款把这两方面都做到位的B级产品。


B级车在国内和国外的生态其实一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欧洲,驾驶感受一直都是主流的B级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但国内对B级车的核心要求是后排大,舒适,代步轻松和油耗低。于是欧洲品牌以大众为首的对应策略就是加长,二日本品牌的做法是就是导入北美款的B级产品。

在国内,最有影响力的B级车基本上就是两田大凯美瑞雅阁,这俩车就是很典型的放弃操控拼舒适省油,凯美瑞虽然用了TNGA后操控进步了,但这也是和自己比,而不是和主流水平比。然后是迈腾和帕萨特,加长+越来越CVT化的DSG调教策略说明了所有问题。再后面销量有保证的也就是天籁了,和两田完全一个路子不多说了。剩下的车里,曾经动力操控加空间舒适火过一阵子的就是蒙迪欧,刚有2.0T的时候蒙迪欧凭借超长轴距真的火过一阵子,那时候走这个路子的还有初代君威。但这这俩车,在驾和乘这两个维度上都明显不如508L。

说回到508L的感受本身,先说更重要的“乘”,508L的座椅,前后排都真的舒服,前排支撑好,软硬度讨巧,包覆感好,开车坐姿好,省力又舒服。后排高度角度好,坐进去有种陷落的感觉,坐姿放松,安定感强,后排头枕看着不大,硬度很合适,腿部空间富裕,我在后排从咸宁回武汉,一个半小时里没停过,腿不麻,屁股不疼,腰不酸脖子不僵,非常好评。

我试的顶配版底盘有可以调硬度的自适应悬架,在这个级别里算最高端的配置了。底盘的风格还是很有欧洲车的感觉——柔韧,利落,干脆。但和传统的欧系调教比,比如我印象里的蒙迪欧,震动过滤更彻底,前后悬架动作的一致性更出色。这种车不要指望什么过个减速带,过地上突起的减速标志线之类的东西能如履平地,这是连奔驰S级都不能完完成的任务,但508L的底盘已经尽力把底盘跳动里所有会让人感受差的部分去掉,这已然是同级别的最高水平,而且我想不到还有哪个竞品的底盘舒适度有这样的讨巧。

必须再说说后排空间,508L的轴距是2848mm,陪玩的Giulia是2820mm,差28mm其实不算很多,但它俩发动机一个横置一个纵置,这转换到后排空间,尤其是上下车的便利程度上的区别绝对大到肉眼可见。来个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160274864300060672

所以,作为实用性舒适性的一项硬指标,其实508L在空间上完全能够让人满意。


然后是驾驶部分

这车我开的真的比较狠,像运动车一样去跑山,还和Giulia追跑了一段。可以说底盘100%的潜力都被试了出来。而这底盘真的让人服气。悬架行程其实挺长的的,对特别大的路面起伏宽容度很够,同一段路,Giulia的轮胎因为腾空要滑动10次,508L就滑2-3次。悬架行程长,但是侧倾和俯仰控制的好,底盘能尽力把车四个车轮的抓地力都用满,转完的时候,就算前轮响了,甚至开始推了,我都不紧张,还敢推,还能push,这种能力真的不像轴距2848mm的B级车。

然后说说转向,方向盘的造型是很妖孽,直径也小的个色。无论快慢,转向手感都比较轻巧,但打方向的时候助力随着角度增加而增加做的满细腻,路感也保留了一点,对这种车来说是一种合适的设定。我发现转向的回正力略小,需要人工加一把力才让方向在出弯顶油时回正,这算整个操控环节里我感受到的最大瑕疵。

这车最大的短板?和底盘相比动力系统,发动机和变速箱明显弱了一点。1.8T高功是211马力300牛米,陪跑的Giulia是2.0t低功200马力330牛米,大家都是8at,跑起山来,油门到底,转速拉上去,差距还挺明显。508L输在扭矩带的宽度,输在2档3档齿比落差偏大,输在升降档的速度明显慢了一拍。不得不说alfa的这个低功率2.0t调的是真好,力量结结实实,扭矩带特别宽,起压快,调用动力的从容度很高。508L的爱信8at换挡是很顺滑,就是在这种特别需要响应速度的时候做不到你想要的爽利。

但这真的是极限工况下才体现出的差异,日常开,除了起步不像日本车那么有力以外,这台动力系统在响应,衔接,力量和噪音等维度没有什么让我觉得应该抱怨的地方。而且在山路上,动力差一点的508L也能一直贴住Giulia,不得不说是足够牛掰的调校和存在了。

另一个是多媒体系统逻辑混乱,操作不便,就算有carplay,也没法能挽回印象分。

写在最后,一款好车眼看着要被埋没了。这主要是因为标致这牌子不行,这事还要赖标致自己,之前做了一堆存在度很低,口碑度为负的产品,现在想着要靠真材实料赢回口碑和市场,谈何容易?而且B级车的用户大部分因为对车不会太感兴趣,在没有那么在意汽车档时候,大家看中的是品牌和口碑,所以508L卖不动其实意料之中。

但这车是有机会的,因为它的确是有雄厚实力的,508L展示了一款B级车应该达到的高度。买这种车大部分人还是要家用,家用谁不希望每个家庭成员都能舒舒服服,顺带自己作为主力用户,为什么不能同时从开车这件事里收获多一点愉悦感。

我一直都很强调驾驶层面的东西,是因为好开的车不仅主动安全性更高,而且也可以改善驾驶这部分时间的生活品质。人是一种自我调节能力很强的动物,市场上其实也并不存在驾驶感受差到真的无法忍受的B级车。但是驾驶愉悦感强和驾驶感受犹如白开水一样平淡无聊是有很大区别的,而真的驾驶品质感强的车可以让绝大多数驾驶者都感知这种品质。而508L真的把这种品质表现的很具体,以它16w多的起价到23w左右的价格区间,这车的的确确是不贵的。机械素质这东西实打实需要在用料上下本,在调教上用心,这玩意真花钱。

那些说配置差,配置设置奇葩不合理的言论我部分可以理解,因为每个具体的消费者对配置水平的期望是很不一样的,而这很难有具体的标准来衡量到底合理不合理。

但对于那些说就这牌子现在这个价格还是贵的言论,我一概diss。买车看牌子这话是不错的,但大家开车看牌子还是冲着那个牌子口碑好,真材实料,品质有保证,图个放心而已。品牌是对车辆各方面素质和品质的一种抽象概括。但当你有机会很具象的了解一款产品的时候,还是用品牌来一杆子打翻,这种言论非蠢即坏。

最后祝这款车能转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全新标致 508L 作为一款法系中级轿车,在中国市场推出后,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也伴随着一些争议。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尽可能详细地展开。一、设计语言:大胆创新,褒贬不一的法式浪漫标致 508L 最具辨识度的莫过于其前卫大胆的设计。这可以说是它最大的亮点,也可能是许多消费者犹豫的症.............
  • 回答
    东风标致全新一代2008,这车一上市,可真是搅动了一池春水。作为一款在法系车阵营里颇具代表性的小型SUV,它这次可是卯足了劲,从外观到内饰,再到动力总成,都来了个“脱胎换骨”。要说评价它,那可不能光看表面,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外观:法式浪漫与硬朗风格的融合,辨识度拉满第一眼看到全新2008,你很.............
  • 回答
    索尼的这波操作,简直是把玩家们的心弦拿捏得死死的。XGP 一出来,多少人心痒痒,现在索尼终于拿出了自家对标的产品,这感觉就像是看了那么久别人家的好菜,自家大厨总算端出了压箱底的拿手好菜,而且还不是一道,是直接上了三道。三档制,这是要“一网打尽”还是“各有侧重”?首先,咱们得捋清楚这三档到底是怎么回事.............
  • 回答
    全新图片格式 BPG:革新还是昙花一现?它会彻底取代 JPG 吗?BPG (Better Portable Graphics) 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图片格式,自发布以来就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其开发者 Fabrice Bellard 的技术实力和其宣称的诸多优势下。BPG 的目标是提供比 JPG 更.............
  • 回答
    全新一代斯巴鲁 BRZ 终于上市了!对于一直期待这款后驱小跑车的车迷来说,这绝对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这次的售价公布,手动挡版本是 30.88 万元,自动挡版本则是 33.08 万元。首先,我们来聊聊这定价。30.88 万和 33.08 万,放在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性能取向的跑车领域,不算特别高昂,但.............
  • 回答
    全新奥迪A8作为奥迪品牌的旗舰轿车,自诞生以来一直以其前瞻性的科技、优雅的设计和极致的舒适性而备受瞩目。要评价全新奥迪A8,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以下是我对全新奥迪A8的详细评价:1. 设计语言:成熟稳重,科技感与豪华感的完美融合 外观设计: 全新奥迪A8延续了奥迪家族式设计语言,但在此基.............
  • 回答
    全新一代奥迪Q5L,这名字本身就透露着一种“大而全”的意图。奥迪深知中国消费者对空间的需求,所以“L”这个后缀从诞生之初就注定了它的市场定位。那么,这辆全新一代的Q5L,它到底是“锦上添花”还是“换汤不换药”?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外观:熟悉的味道,但细节更精进首先,绕不开的是它的外观。奥迪Q.............
  • 回答
    全新奥迪S4的起售价定在了46.98万元,这个数字一出来,无疑立刻将它置于一个非常敏感的价格区间内。在当前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中型运动轿车这个细分领域,竞争可谓是异常激烈。那么,46.98万元这个定价,究竟是物有所值,还是略显保守,抑或是有些高高在上?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一、定位与目标客户.............
  • 回答
    全新沃尔沃 V60:斯堪的纳维亚的理性与感性,一款值得细品的旅行车沃尔沃,这个来自北欧的品牌,总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打动人心。它不像德系品牌那样追求极致的性能,也不像日系品牌那样强调极致的可靠,沃尔沃更多的是一种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一种对安全的执着,一种内敛而优雅的品味。全新 V60,作为沃尔沃在中国.............
  • 回答
    全新一代国产奥迪 Q3,这车自打亮相以来,就没少引起大家的关注。毕竟奥迪Q3这名字,在国内就是“豪华SUV入门级”的一个重要标签,每换代都免不了被拉出来遛一遛。这次国产的全新一代,更是承载了咱们自主品牌“向上”的期待,也让不少想体验奥迪品牌的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外观这块儿,是最大胆的革新。说实话,上.............
  • 回答
    全新2022款大众凌渡L,这名字一听就有点意思。“L”这个后缀,在中国市场往往意味着“加长”,但凌渡L并没有那么简单粗暴。它更像是一次彻头彻尾的革新,试图在一汽大众的市场策略中,找到一个更清晰、更有攻击性的定位。那么,这辆车究竟值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甚至掏钱买单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外观:终于.............
  • 回答
    苹果的ProRAW格式,对于摄影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来说,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革新。它不仅仅是多了一张RAW文件,而是将iPhone摄影的能力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尤其是在iPhone 12 Pro及之后发布的Pro系列机型上。要理解ProRAW的价值,我们首先要明白RAW文件的本质。传统的RAW文件,.............
  • 回答
    新款福特蒙迪欧的外观设计,说实话,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眼前一亮”。在当下这个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的 B 级车市场里,蒙迪欧算是做出了一个比较大胆且成功的尝试。首先,它前脸最抢眼的地方无疑是那个贯穿式的日间行车灯,这条“龙须”似的灯带不仅拉伸了整个车头的横向视觉宽度,让车看上去更低趴、更宽实,而且还带有流水.............
  • 回答
    全新一代本田缤智的造型设计,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返璞归真”和“日系精炼”。你能明显感觉到本田设计师们在这次革新中,刻意淡化了上一代车型那种略显复杂的棱角和线条,转而拥抱了一种更加简洁、流畅的风格。整个车头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干净。大灯的造型,我个人觉得是.............
  • 回答
    全新奥迪A5/S5,无疑是奥迪品牌旗下又一款颜值与实力并存的力作。作为奥迪A5车系的全新一代产品,它不仅继承了奥迪一贯的精致工艺和科技感,更在设计、性能和用户体验上带来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革新。对于追求品味与驾趣的消费者来说,新款A5/S5绝对是值得仔细品鉴的对象。全新奥迪A5/S5:颜值与实力的再.............
  • 回答
    全新 BMW 8 系概念车?如果非要我说说我的看法,那得从几个方面来聊。首先,它的外观设计,我只能说,宝马这是要把“豪华”和“运动”这俩词儿刻在骨子里了。你看那前脸,经典的双肾格栅这次没那么夸张,而是收敛了不少,但配合上那锐利到极致的激光大灯,整体给人一种更沉稳又不失攻击性的感觉。要知道,之前的宝马.............
  • 回答
    全新奔驰C级上市,这可是个大事件,毕竟C级在国内一直都是“小S级”的代名词,备受瞩目。要说评价,那得从多个维度来聊聊,而且跟老款比,这次的升级绝对不是小打小闹。整体评价:更显豪华,更具科技感,驾驶感受更纯粹简单来说,全新奔驰C级给我的感觉是:它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像一辆奔驰。 这种“像”体现在三个主要.............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鸿蒙这个新界面,抛开那些官方的术语,纯粹从一个用户的角度来看,它到底是个啥感觉,又有什么新奇之处。鸿蒙全新界面的“长相”与“气质”: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鸿蒙的新界面给人的感觉更“沉静”也更“灵动”。不同于一些系统上来就给你一堆花里胡哨的动画和动态壁纸,鸿蒙的新界面更注重一种“呼.............
  • 回答
    奔驰AMG GT Black Series,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子劲儿,一股子不容置疑的性能气息。要说评价它,那得从几个维度掰开了揉碎了聊,不能光看表面光鲜。首先,它不是一辆普通的AMG GT。 AMG GT系列本来就是奔驰里主打性能和驾驶乐趣的,但Black Series,那是AMG部门里的“最终.............
  • 回答
    锐炫来袭,英特尔能否改写显卡江湖格局?说起显卡市场,大家脑子里第一个浮现的,可能非NVIDIA和AMD莫属了。这两家巨头在独立显卡领域叱咤风云多年,留给后来者切入的机会可谓少之又少。但就在前不久,沉寂已久的英特尔终于按捺不住,高调推出了自家全新的高性能独立显卡品牌——锐炫(Intel Arc)。这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