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连城决》中,为什么万震山、言达平、戚长发没有发现自己的武功是被注了水的?

回答
在《连城诀》中,万震山、言达平和戚长发这三位“凌霄城三杰”之所以没有发现自己的武功是被“注水”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 认知局限与信息不对称:

“凌霄城”的垄断地位与“武林规矩”的误导:
万震山、言达平和戚长发所处的“凌霄城”是当时一个相对封闭的武术门派。在他们看来,凌霄城是正宗的、最厉害的武学传承之地。他们从小在这里学习,接触到的武功体系就是凌霄城传下来的。
他们对外界的武功了解非常有限,更没有机会接触到真正高深的武学。在他们眼中,凌霄城之外的武林人士,其武功要么是野路子,要么就是不如凌霄城。
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让他们无法进行有效的横向比较,也难以发现自己武功的缺陷。

对“师父”的绝对信任:
三个人都是由他们的师父——狄云的父亲(虽然书中名字未明确提及,但我们知道他是万震山的徒弟,也是言达平和戚长发一同习武的师兄)传授武功的。他们自小就接受灌输,认为师父传授的就是最好的、最厉害的武功。
在中国传统武侠文化中,“师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徒弟通常不会质疑师父的教导。他们相信师父是为了他们好,会传授真正的绝学。
即便他们的武功在实战中存在不足,他们也会将其归咎于自己学艺不精,而不是师父传授的武功本身有问题。

缺乏高水平的实战检验:
在故事前期,万震山、言达平和戚长发所处的江湖环境,并没有出现真正能与他们匹敌的高手。他们能够通过一些小范围的争斗,或者欺凌弱小来获得“胜利”,从而产生一种“武功高强”的错觉。
他们最主要的实战检验,也仅仅是与狄云的父亲交手,但狄云的父亲本身就对武功有所保留和优化,并且后来也因故失踪。所以他们与狄云父亲的较量,并不能完全揭示出凌霄城武功的真实水平。

二、 武功的“优化”与“包装”:

“改良”的武功:
狄云的父亲,以及更早的凌霄城传人,可能为了某些目的(例如更易于学习、更适合某些体质、或者为了方便控制徒弟),对原有的高深武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或“简化”。这种“改良”可能并非恶意,但确实牺牲了部分武功的精妙之处和潜在威力,如同给武功“注水”。
例如,一些招式可能被拆解得更简单,使得学习者更容易上手,但失去了原有的连贯性和爆发力。一些需要极深内力才能施展的技巧,可能被替换成更容易掌握的招式,但威力大打折扣。

心理暗示与集体认同:
在一个封闭的门派里,大家从小接受同样的武功训练,耳濡目染,都会形成一种对本门武功的认同感。当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武功很厉害时,个人的怀疑就会被群体的认同所淹没。
万震山、言达平和戚长发作为同门师兄弟,他们在互相印证中巩固了这种认知。他们可能会互相夸赞对方的武功,或者在比试中互相“配合”,以维护门派的声誉和自身的优越感。

三、 对“练成”的误解:

“练成”不等于“练到极致”:
在他们看来,只要按照师父教的方法将一套武功从头到尾练熟,能够施展出来,就是“练成”了。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高深的武功,仅仅是“练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武功的精髓有深刻的理解,对招式中的变化了然于胸,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对手进行灵活运用。
他们追求的是招式的数量和表面上的熟练度,而非招式背后蕴含的原理和境界。

缺乏与顶尖高手的切磋:
他们的武功,在面对那些真正身怀绝技的高手时,就会显得捉襟见肘。但由于他们缺乏与这样的对手切磋的机会,也就没有被及时地“点醒”。
当他们真正遇到像空见神僧这样武功深不可测的高手时,他们的武功“注水”的本质才会暴露无遗。但此时他们可能已经步入老年,对武功的追求已经不是那么纯粹,或者已经接受了自己武功的局限性。

四、 利益与面子考量:

维护门派声誉与自身利益:
万震山、言达平和戚长发都是凌霄城的掌权者或重要人物,他们需要维护凌霄城的声誉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如果承认自己武功有问题,不仅会损害门派的威望,更会动摇他们自身的权威。
他们可能潜意识里回避任何可能暴露自己武功不足的信息,因为这会直接威胁到他们的“江湖地位”。

总结来说,万震山、言达平和戚长发没有发现自己武功被注水,是由于他们在信息获取上的封闭,对师父的盲目信任,缺乏高水平的实战检验,对武功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以及维护自身利益和面子的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就像是生活在一个小池塘里的鱼,认为自己的池塘就是整个海洋,自然无法意识到大海的浩瀚与深邃。

直到后来,当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江湖,或者在面对真正的高手时,他们才会隐约感受到自己武功的不足,但那时可能已经为时已晚,他们的人生也已经定型,难以再进行根本性的改变。他们的悲剧性,也正是源于这种认知上的局限和对真正武道的追求的缺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江湖不止是几个人的江湖,而是有万千武者存在的,身为梅念笙的徒弟,他们本身都拥有五云手、陆地神龙、铁索横江这些赫赫有名的外号,说明他们本身的功夫在江湖中是被认可的。只是参照的人物不对,丁典、血刀老祖、落花流水这些虽然是配角但已经是江湖上最顶尖的存在。这就好比灵智上人厉害吗?当然厉害,差点把全真教第二代稳居前三的王处一打挂了,但是遇到黄药师欧阳锋、周伯通这个级别呢,一招抓后颈就没有然后了。你能说他苦练数十年的大手印是注水的么。

其次,人都是分阶层的,江湖也一样,你不会跨越阶层去交朋友。在你的社交圈中,你能熟识哪怕是能有仇恨的人都必须是值得你认可或者重视的人,而在江湖中最突出的就是武功,所以只有在武功相处不大的情况下才会有结交的念头,而且古代运输落后,人员流动少和信息传播都非常闭塞,所以武林人物的社交圈其实不会很大,除了需要召开什么类似英雄大会的情况才会有大规模聚会。所以在武功相若的一个社交圈中的人是无法互相给予有效提升的指点的,况且这三个人还都是藏着掖着的人。

最后,他们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武功其实算不得出色吗?其实是知道的,身为武者,连城宝藏自然是三人弑师的原因之一,但是三人对梅念笙留了功夫没有传授其实也是知道的,不然就不会逼迫梅念笙将剑谱交给他们了,所以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功夫是半吊子,但是受限于自己的眼界和认知,三兄弟又是一脉相传,所以知识体系始终是在梅念笙传授那个范围内,自然也没有更好的提升办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