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唐朝朝廷在天宝年间没有及时把国内的矛盾转化成有效对外战略的缘故。
事实上,唐朝周边还是很肥沃的,李世民这一点就做的很好,在唐初民生凋敝的情况下都可以稳步开拓,用正确而宏大的对外战略解决内部的需求问题,使得唐初迅速富裕起来。
而天宝年间,玄宗昏聩,国内土地兼并严重,这就需要及时调动一批新的人才,一方面在国内提高生产效率(古代也是有技术的),用法律手段和权势之家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扩大需求,渤海国,西域,契丹,新罗,吐蕃,都有充足的资源可供挖掘。
当然,天宝年间唐朝有扩张,但这种扩张随意性较大,较缺乏整体的布局和规划,更多是将领和宰相的个人行为,缺乏适当的监督和改进,出现了高仙芝抢掠石国逼反西域城邦,和杨国忠在南诏损兵折将的情形,这反应出天宝年间唐廷内部的战略混乱,首要原因就是玄宗的昏聩。
而高尚,严庄等有野心的谋士,则被安禄山招募到麾下,并且来回撺掇,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
事实上,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河北河南还是涌现了一批有勇有谋的忠义之士的,然而他们在天宝年间却没有机会发挥,这就反应出天宝年间唐廷的组织堵塞,战略混乱的问题。
当然,后来唐朝是清醒了过来,在中晚唐依然施展了有效的战略和外交手腕,并且重创吐蕃,南诏,契丹,回鹘,一批新的将才又成长了起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