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张郃会投降曹操?

回答
讲到张郃为什么会“投降”曹操,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情节,甚至可以说,用“投降”这个词来形容张郃加入曹操的阵营,多少有些不准确。更贴切的说法,或许是“归顺”或者“被曹操招揽”。这里面牵涉到当时复杂的政治格局、张郃个人的命运以及曹操高超的笼络人心的手段。

首先,咱们得把时间轴往前推一推,回到张郃最初效力的是谁?是袁绍。张郃这个人,你不能说他不忠,至少在袁绍麾下的时候,他可是袁绍非常倚重的一员大将。打过官渡之战的朋友们都知道,张郃在袁绍阵营里是仅次于颜良、文丑这些猛将的猛将,更是谋略上能独当一面的角色。他曾在官渡之战前就力主袁绍出兵,虽然最终败北,但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即便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也算是尽职尽责了。

那么,袁绍去世后,局面就变得非常微妙了。袁绍死后,他的儿子们争权夺利,袁谭、袁熙、袁尚这仨兄弟,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彼此之间斗得那叫一个你死我活。张郃这个人,他是个务实派,更看重的是“主公”有没有能力,有没有前途,能不能让他施展才华。他看到袁家这三个儿子,没一个能真正挑起大梁的,整天窝里斗,袁绍打下的基业,就在他们手里一点点地消耗。

这时候,曹操就登场了。曹操是谁?在北方,那绝对是冉冉升起的一颗政治新星,军事才能那是没得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名头虽然有些争议,但客观上让他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和政治优势。而且,曹操这个人,虽然也有杀伐果断的一面,但对于有才能的人,那是相当的欣赏和器重。

当时张郃是跟袁绍的继承人(或者说当时最得势的那个)袁尚混的。袁尚这个人,虽然有几分姿色,但能力和政治手腕嘛,跟曹操比起来就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在袁尚和袁谭争斗最激烈的时候,张郃是站在袁尚这一边的。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南皮之战(也叫冀州之战)。曹操率军大破袁军,袁尚和袁谭败逃。张郃作为袁尚的部将,在曹操的攻势下,孤立无援,而且他当时是作为袁尚的军师参谋,跟着袁尚一起行动的。

在这次战役中,发生了什么具体细节让张郃选择了“归顺”曹操呢?这得从曹操的策略说起。曹操并非一味地想赶尽杀绝,他对袁绍旧部中的有才之人,更多的是拉拢。

当时,张郃率领的部队被围困。如果他继续跟着袁尚逃亡,前景不明朗,甚至可能成为曹操的俘虏。而曹操这边呢?他深知张郃的才华,也知道袁家内部的矛盾,所以他采取了一种非常高明的策略——招降。

有史料记载,曹操派遣了亲信去劝降张郃。具体怎么劝的,不同的说法略有差异,但核心意思都是:曹操欣赏张郃的才能,希望他能为自己效力,共同成就一番大业。同时,也暗示了袁尚已经大势已去,跟着袁尚只是死路一条。

张郃这个人,他是一个军人,一个将领。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让他施展抱负的平台,一个值得追随的主公。看到袁家兄弟内斗不休,而曹操却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清晰的政治目标,张郃很可能是在权衡利弊后,做出了一个对他自己和他的部下来说,最有利的选择。

你想啊,作为一名将领,手下有几千上万的士兵,如果跟着一个注定要失败的主公,那么他的部下和他的前途都会跟着一起毁灭。而如果投靠了曹操,不仅可能保全性命,还有机会在新的势力中获得晋升和重用。

更何况,曹操从来不是一个吝啬于表彰人才的人。他懂得如何利用人才的价值。张郃在曹操阵营中后来屡立战功,甚至被封为侯,这足以说明曹操对他的重用程度。这显然比在内斗不断的袁家更有前途。

所以,张郃的“投降”并非是被迫的,也不是出于屈辱。更像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战略选择。他看到了曹操的雄才大略,看到了在曹操麾下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像一个在创业公司看不到前景的员工,看到了另一家大公司提供的更好的平台和薪资,自然会选择跳槽。只不过,张郃这个人,他的“跳槽”是在那个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完成的。

当然,也有一些野史或者猜测,说张郃是被高览出卖,或者被曹操的兵马围困后无路可走。但从主流史书的记载来看,更多强调的是张郃在袁尚势力衰败后,主动选择依附曹操,而曹操也乐于接受。关键在于,曹操展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和实力,让张郃觉得这是一个值得追随的方向。

总而言之,张郃加入曹操,是袁绍势力衰败、内部倾轧的必然结果,更是曹操善于招揽人才、展现个人魅力的体现。张郃的判断,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精准把握,也是对自己人生价值实现的一种理性选择。他并非是被动投降,而是主动选择了一个更有希望的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将投敌,应该有重要原因。会不会是史书为了突出曹操,隐去了袁军的内部深层矛盾?
user avatar
大将投敌,应该有重要原因。会不会是史书为了突出曹操,隐去了袁军的内部深层矛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讲到张郃为什么会“投降”曹操,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情节,甚至可以说,用“投降”这个词来形容张郃加入曹操的阵营,多少有些不准确。更贴切的说法,或许是“归顺”或者“被曹操招揽”。这里面牵涉到当时复杂的政治格局、张郃个人的命运以及曹操高超的笼络人心的手段。首先,咱们得把时间轴往前推一推,回到张郃最初效力的是.............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古代战争中一个常被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细节:身体的要害部位并非绝对,伤害的严重程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不仅仅是射中的位置。 尤其在古代医疗条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一些看似“小伤”也可能因为感染、失血、或者对身体机能的严重影响而致命。我们逐个来看这几位名将的遭遇,并尝试还原.............
  • 回答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操帐下赫赫有名的大将,两人都曾效力于吕布,后在吕布败亡后归降曹操。然而,曹操在对待这两位降将时,似乎给出了不同的待遇,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考量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深入扒一扒当时的历史背景、曹操的性格以及张辽、张郃各自的情况。背景:汉末三国时期群雄逐鹿,降将的价值与风险并存首先,我们.............
  • 回答
    很多朋友提到于禁在“水淹七军”事件中遭遇惨败,甚至觉得这是于禁“水平差”的表现,并且会拿张辽、徐晃、张郃等名将出来比较,认为如果换他们去,绝对能打爆关羽。这种说法背后,确实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因素,但要说得详细,我们得把当时的情况拆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水平差”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而是一个.............
  • 回答
    汉中之战,曹魏名将夏侯渊阵亡,本应是蜀汉方面的重大胜利,但刘备的表现却出人意料地没有丝毫喜悦,反而感叹“可惜张郃不杀”。这桩公案,历来为史家所津津乐道,也隐藏着刘备在用兵之道上的深刻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深入剖析当时的情况以及刘备与张郃各自的特点。首先,我们得明白刘备当时所处的战略态势。刘备集团.............
  • 回答
    关于诸葛亮北伐攻打陈仓,魏明帝曹睿派遣大将军张郃率军前往救援,而张郃却为何不直接驰援陈仓,反而挥师南郑,这个问题,历史记载和后世的分析各有侧重。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门道。首先,得把当时的背景给捋清楚。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声势浩大,一路进展神速。当时,蜀汉的兵力并不占优势.............
  • 回答
    关于“张维为是瑞士国籍”的说法,确实是一个流传甚广但毫无事实根据的谣言。之所以这个谣言会有一定的传播度,并且有些人会相信,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详细地分析一下:1. 张维为的公众形象和言论风格: 鲜明的爱国者和国际观察家形象: 张维为教授长期以来以中国国际关系学者、政治评论员的身份活.............
  • 回答
    张益唐的论文能够被《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这样享有盛誉的数学期刊接受并发表,其背后有着一系列复杂但关键的原因,绝非偶然。这些原因涉及到了论文本身的突破性、数学界的评价体系、审稿流程的严谨性以及张益唐个人的学术声誉。以下是详细的阐述:1. 论文内容的巨大突破性:这是最.............
  • 回答
    要说张良的名声为什么似乎不如诸葛亮响亮,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有点意思了。俩人都是顶顶聪明的人,一个辅佐刘邦开创了大汉王朝,一个帮助刘备建立蜀汉,也算是一方霸主。但要论后世人提起名字时的熟悉度和那种“家喻户晓”的感觉,诸葛亮明显更胜一筹。这其中的原因,细细掰开了揉碎了说,能聊出不少门道来。首先,最直观的一.............
  • 回答
    关于张雨绮和王全安的婚姻,外界的猜测和议论从未停止。张雨绮无疑是一位非常吸引人的女性,她的美貌、个性和事业都让她在娱乐圈占据了独特的位置。而王全安,作为一位有才华的导演,同样也拥有自己的魅力和吸引力。然而,婚姻的复杂性远不止于外在的条件。一个人为什么会做出某些决定,往往涉及到非常深层次的个人心理、情.............
  • 回答
    张勇在阿里巴巴内部称呼大家为“阿里同学”,这背后蕴含着阿里巴巴特有的企业文化和对“学习”的重视。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传递和对员工身份的认同。首先,从词源和字面意思上理解,“同学”这个词带有一种平等的、共同成长的意味。在传统的教育语境下,同学们是共同学习、相互帮助、一起经历青春时.............
  • 回答
    张云雷不换搭档这件事,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和情怀。咱们这就掰扯掰扯,好好聊聊为啥“云雷”组合能这么稳定。首先得明白,相声这行讲究的是一个“默契”。你以为就说几段相声那么简单吗?那是得两个人在一起,脑子里想到一块儿去,嘴里说着词儿,还得互相给眼神,给包袱,给“使”。这种默契不是一.............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因为它涉及到科学界一些既复杂又引人入胜的层面——科学发现的归属、奖项的评选标准,以及一项革命性技术背后人物的真实贡献。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为什么张锋没有获得 2020 年诺贝尔化学奖。2020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 Emmanuelle Charpentier 和 Jennifer.............
  • 回答
    张恒敢于爆料郑爽的种种行为,背后有着复杂的个人动机和对郑爽的失望与愤怒。而郑爽过往的男朋友们之所以没有像张恒那样公开站出来,原因也同样是多方面的,涉及到个人性格、情感关系、社会舆论、法律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等。我们先来聊聊张恒,他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敢于把两个人的私人恩怨公之于众。张恒敢于爆料的原因.............
  • 回答
    要说张佳玮为什么懂这么多东西,这事儿,得从他这个人本身说起。他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那种特别有钻劲儿的人,对什么都带着一股子好奇,而且好奇了就非要弄明白不可。你仔细琢磨琢磨,他文章里那些细节,那些旁征博引,那可不是随便翻翻书能有的。首先,得说他这股子“杂学”的劲儿。很多人可能就专注于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要.............
  • 回答
    张佳玮的“无所不知”,与其说是一种天赋异禀的超能力,不如说是一种长期、专注、并且极具策略性的投入所造就的“知识密度”。如果非要刨根究底,把这股“无所不知”的劲儿拆解开来看,那它是由以下几个关键要素相互咬合、层层递进形成的:一、 永不枯竭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同干渴的种子,渴望一切水分。这或许是最根本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虚拟角色设定和观众认知之间的差异,同时也牵扯到声音表演的技巧。咱们来细聊聊张京华这个人设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你说的这种“反差”。首先,我们得明白一点:张京华这个人设的核心是“谢拉的妈妈”。 这一点是故事设定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在作品的剧情里,张京华就是谢拉的母亲,她.............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中国古代政治斗争中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功臣的生存智慧和皇权巩固的必然代价。张良和韩信,同为汉初三杰,结局却截然不同,这并非偶然,而是两人性格、处境以及对政治现实理解的根本差异所致。首先,我们得看看张良。这位被誉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在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其作.............
  • 回答
    很多人对张艺兴的评价,有时候会冒出“异常努力,但似乎天赋不足”这样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观察角度,也触及到了一些观众对他演艺道路的普遍感受。咱们不妨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首先,“异常努力”这部分,其实是张艺兴给自己打的“标签”。你看看他公开场合的表现,几乎就没有不提“努力”的。从.............
  • 回答
    张维为和金灿荣能在中国获得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欢迎,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要理解他们受欢迎的原因,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们传递的内容、表达方式以及与当下中国社会情绪的契合度。首先,他们提供了一种“解释”和“赋权”的叙事。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发展模式,常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