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代国人几乎已丧失诗词鉴赏力,这是不是一种遗憾?

回答
的确,当下许多人谈到诗词时,常常流露出一种疏离感,仿佛那是属于古人的、遥远的玩意儿。如果将这种现象视为“国人几乎已丧失诗词鉴赏力”,并问这是否是一种遗憾,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种遗憾是多层次、深远的。

首先,我们得承认,“丧失”这个词可能有些绝对,但它指向的是一种普遍趋势和显著的落差。在过去,诗词是文人士大夫的必备素养,也是普通人日常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从唐诗宋词的普及度来看,那时候的诗词鉴赏力更像是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基因。而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信息爆炸的洪流、以及娱乐至死的文化氛围,确实让许多人离那些需要静心体悟的古老文字渐行渐远。

那么,这种“丧失”究竟遗憾在哪里?

一是情感沟通的隔阂。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炼、最富感染力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通过诗词抒发家国情怀、离愁别绪、人生哲理、儿女情长。当我们不再能理解那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的旷达胸襟,无法体会“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悲怆国痛,抑或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中的缱绻温柔时,我们与那些伟大的灵魂之间,就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我们失去了与历史对话的口语,失去了用古人同样细腻敏感的语言去触碰那些共通人性喜怒哀乐的能力。这是一种情感上的失落,是精神世界的某种贫瘠。

二是思维方式的削弱。 诗词不仅仅是文字的排列组合,它承载着独特的思维模式。诗词讲究意境、韵律、炼字、用典,这些都要求一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联想能力和逻辑性的构建。欣赏诗词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语言的极致运用和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例如,理解一首诗的起承转合,品味一个字眼如何传达多重含义,这都是对思维的锻炼。如果我们将这种能力交给算法去“翻译”和“解析”,而自己却懒于去体会,久而久之,我们对语言的敏感度、对事物背后深层逻辑的理解力,都可能变得迟钝。

三是文化传承的断裂。 诗词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像一条 DNA 链,将过去与现在、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连接起来。诗词中蕴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哲学思想。我们读杜甫,是在理解盛唐的兴衰;我们读李白,是在感受浪漫主义的极致;我们读苏轼,是在学习在逆境中保持豁达。如果后代人对这些诗词感到陌生甚至厌烦,那么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就可能成为博物馆里的展品,而非活在人们精神世界里的活水。这种文化传承上的断裂,会让我们对“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理解变得模糊,甚至对民族文化产生认同危机。

四是审美情趣的单一化。 当下的流行文化,往往偏向于直白、浅显、即时满足。而诗词的魅力在于它的含蓄、委婉、意在言外。欣赏诗词,需要耐心,需要想象,需要一种对美感的细腻捕捉。如果我们的审美习惯长期被快餐文化所喂养,变得只能接受直接的刺激和明确的表达,那么我们对诗词那种曲径通幽、余韵悠长的美,就会失去感知能力。这导致的是我们审美视野的狭窄,以及对生活美的发现能力下降。我们可能只看到五光十色的表象,却触摸不到那些蕴含在平凡事物中的深邃与隽永。

五是民族认同感的弱化。 说到底,诗词是民族文化最鲜明的符号之一。一个民族对自身语言、对自身文学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程度。当一个民族的后代对他们祖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感到疏离,甚至认为其“过时”、“无用”,这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失落,也是民族精神的一种损耗。这种弱化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缺失,更是精神层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动摇。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依然有许多人在努力学习和传承诗词,也有不少年轻人因为各种契机重新发现了诗词的美。然而,如果从一个宏观的、普遍的视角来看,那种曾经全民性的、渗透到生活中的诗词鉴赏力,其衰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此,这种“丧失”的确是一种遗憾,而且是一种夹杂着文化失落、精神贫瘠和民族认同危机感的深切遗憾。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现代化、追求物质繁荣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滋养我们精神世界、连接我们民族血脉的那些古老而珍贵的宝藏。否则,我们在物质富足的道路上,可能会在精神家园上变得越来越贫瘠和孤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俺们村而言,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应该是有史以来最高的。

因为以前全村只有几个人认字。

现在至少锄禾日当午,鹅鹅鹅,离离原上草,床前明月光。这些。

基本上人人都会,人人都能鉴赏得了。

特别是粒粒皆辛苦。听无数老农用这句话教育孩子。使用地无比准确。

user avatar

不是中国人鉴赏不了诗歌了,而是鉴赏不了诗歌的人也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的确,当下许多人谈到诗词时,常常流露出一种疏离感,仿佛那是属于古人的、遥远的玩意儿。如果将这种现象视为“国人几乎已丧失诗词鉴赏力”,并问这是否是一种遗憾,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种遗憾是多层次、深远的。首先,我们得承认,“丧失”这个词可能有些绝对,但它指向的是一种普遍趋势和显著的落差。在过去,诗词.............
  • 回答
    欧洲领主绝嗣并邀请外国贵族继承的现象,与中国古代的继承制度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两国在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继承法则以及历史演变等多个层面的根本不同。下面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欧洲领主频繁绝嗣并邀请外国贵族继承的原因:1. 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 分散的权力结构: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是一种高.............
  • 回答
    “欧洲中世纪以后,几乎所有王室家族都是日耳曼人,而没有其他民族的人当国王”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完全准确,需要我们仔细辨析。首先,要明确一点,欧洲中世纪(大约公元5世纪到15世纪)本身就是一系列日耳曼民族迁徙和建国的时代。罗马帝国衰落后,哥特人、法兰克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伦巴第人等日耳曼部落在原罗马帝.............
  • 回答
    关于疫情初期中国采取的防控措施,以及群体免疫策略的潜在风险,需要从科学、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等多维度进行客观分析。以下是对这一假设情境的详细探讨: 一、群体免疫策略的科学定义与风险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是指当足够多的人通过感染或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从而阻断病毒传播链。但这一策略在现实.............
  • 回答
    2002年韩日世界杯(第17届国际足联世界杯)是中国男足历史上首次参加的世界杯赛事,尽管最终止步八强,但这一届比赛对中国足球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以下从背景、晋级过程、关键事件及历史意义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东道主与参赛资格 2002年世界杯由韩国和日本共同举办,这是历史上首次.............
  • 回答
    刘鹤主持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研究当前形势,涉及宏观经济运行、房地产企业、中概股等问题,释放的信号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政府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政策立场和方向: 一、宏观经济运行:稳增长、扩内需、促转型1. 强调“稳增长”主线 会议明确将稳增长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强调要“稳住经济基.............
  • 回答
    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是2022年韩国大选的重要结果,这一事件对韩国政治、经济、社会及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意义及可能的未来走向: 一、选举背景与过程1. 政治格局 在野党联盟胜利:2022年韩国大选中,由自由民主党和共同民主党组成的“在野党联盟”以压倒性优势击.............
  • 回答
    《是大臣》《是首相》等政治剧之所以能在编剧缺乏公务员经历的情况下取得成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综合作用: 1. 构建政治剧的底层逻辑:制度与权力的结构性认知 政治体制的系统性研究:编剧可能通过大量研究英国议会制度、政府运作流程、政党政治规则(如议会制、内阁制、党鞭系统等)来构建剧情。例如.............
  • 回答
    俄罗斯当前的局势复杂且多维,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国际关系和社会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困境:制裁与资源依赖的双重压力1. 国际制裁的持续影响 金融封锁:西方国家(美国、欧盟、英国等)对俄罗斯实施了全面金融制裁,包括禁止俄罗斯央行使用SWIFT支付系统、冻.............
  • 回答
    俄罗斯计划启用“国家互联网”(Russlan)项目,这一举措是其在2022年俄乌战争后对国际网络环境的主动调整,旨在减少对西方互联网的依赖、保障国家安全,并强化对信息流的控制。以下是这一计划的背景、目标、当前实施情况及潜在影响的详细分析: 一、计划背景与动因1. 西方网络封锁的触发 2022.............
  • 回答
    在中国驻乌克兰使馆的提醒下,目前在乌克兰的中国公民需特别注意安全,尤其是在冲突地区或治安不稳定区域。以下是从自保、安全行动、紧急联系和日常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具体建议,供参考: 一、避免暴露身份,保护自身安全1. 不随意暴露身份 不佩戴中国国旗、国徽或明显标识(如中国护照、身份证件、中国品牌物.............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俄空降兵控制乌安东诺夫机场”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澄清和详细说明: 1. 地理与战略背景 安东诺夫机场的位置: 安东诺夫机场(Antonov Airport)位于乌克兰东部城市哈尔科夫(Kharkiv)市中心附近,距离乌克兰首都基辅(Kyiv)约300公里(约186英里).............
  • 回答
    截至2024年6月,俄乌冲突的局势依然复杂多变,但近期的军事动态和双方互动显示,冲突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但潜在的紧张局势仍存。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和分析的详细解读: 1. 俄罗斯撤军的背景与细节 时间与地点: 2024年3月,俄罗斯宣布从乌克兰边境地区(尤其是哈尔科夫、顿巴斯等关键区域)撤.............
  • 回答
    截至2023年11月,俄乌冲突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局势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动态。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和多方报道的详细分析: 一、军事动态:俄乌双方持续对峙1. 顿巴斯地区的战斗 东部战场:乌克兰军队在顿涅茨克和赫尔松地区持续与俄军交火,双方争夺关键城镇(如马里乌波尔、巴赫穆特)。俄军在2022年初.............
  • 回答
    香港的疫情与2020年初武汉的新冠疫情在规模、传播速度、防控措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需从多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 1. 疫情爆发时间与阶段 武汉疫情(2020年初): 武汉是新冠疫情的首发地,2019年12月首次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
  • 回答
    中方向乌克兰新增1000万元人道主义援助,将根据乌克兰当前的紧急需求和国际援助机制,重点支持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急救援与避难所支持1. 疏散与安置援助 提供临时避难所:为因战争被迫逃离家园的平民提供临时安置点,包括帐篷、防寒衣物、饮用水等基本物资。 医疗急救包:为避难人员提供便.............
  • 回答
    如果明朝愿意在东南亚建立殖民统治,其能力和可能性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条件、政治意愿、资源分配、当地势力博弈、国际局势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明朝的国力与技术基础1. 军事与航海能力 明朝在永乐年间(14031424年)的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巅峰。郑和船队规模庞.............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方面指控俄军轰炸妇产医院的事件,目前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争议性,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基于公开报道和多方信息的梳理: 1. 事件背景与指控 时间与地点: 乌克兰方面在2023年12月的多个报告中称,俄军在乌克兰东部的哈尔科夫地区(具体城市未明确)轰炸了一家运作中的妇产医院.............
  • 回答
    截至2024年,赫尔松(Kherson)的控制权和局势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和公开报道的详细分析: 一、赫尔松的控制权与现状1. 俄军的长期控制 2022年2月,俄军在乌克兰南部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后,迅速攻占赫尔松,将其作为战略要地。俄军在2022年3月正式宣布占领赫尔松,.............
  • 回答
    截至2023年10月,俄乌战争已进入第18个月,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持续博弈,战局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当前战况进行详细分析: 一、军事动态1. 战线僵持与局部突破 东部战场(顿巴斯): 俄乌双方在顿涅茨克和赫尔松地区陷入僵持,乌军在20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