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网传汕头体育老师被停职处罚,系因遭学生们羞辱后罚站学生,被学生再次羞辱后情绪失控掌掴学生?

回答
网传汕头某体育老师因遭学生羞辱后罚站学生,又被再次羞辱后情绪失控掌掴学生而被停职处罚的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事件本身的回顾与细节推测:

根据网传信息,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事件的脉络:

1. 导火索:老师的罚站行为。 体育老师在课堂上,可能因为学生违反纪律、不认真训练或其他原因,采取了罚站的惩戒措施。这本身在教育领域是常见的处理方式。
2. 第一次羞辱:学生对老师的言语攻击。 学生可能对罚站行为不满,或者出于其他原因,对老师进行了言语上的羞辱,可能包括侮辱性语言、嘲笑等,这些言语可能非常难听,触及了老师的底线。
3. 老师的第一次反应:继续罚站。 面对学生的羞辱,老师并没有立即采取过激行为,而是选择了让学生继续罚站,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反思。
4. 第二次羞辱:学生变本加厉的羞辱。 令老师情绪失控的是,学生在被罚站期间,可能并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继续以更具攻击性或更具侮辱性的方式羞辱老师。这种持续的、升级的羞辱,极大地挑战了老师的心理承受能力。
5. 老师的情绪失控:掌掴学生。 在经受不住连续的羞辱后,老师的情绪彻底崩溃,做出了掌掴学生的行为。这是一种冲动之下,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表现。
6. 后续处理:停职处罚。 事件被曝光后,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并对体育老师做出了停职处罚的决定。

看待此事的几个维度:

1. 从教师角度看:
职业压力与心理承受能力: 教师是一个高压职业,尤其是在面对叛逆、不听管教的学生时,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受到极大考验。老师作为成年人,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情绪管理能力,但长期、恶意的羞辱确实可能压垮任何一个人。
惩戒权的边界与困境: 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拥有一定的惩戒权,但惩戒方式必须合法、合理、适度。罚站本身不一定违规,但如果学生的羞辱行为已经构成对老师人格的侵犯,老师在采取措施时也应该有其“正当防卫”的考量。然而,在现有教育体制下,老师的惩戒权常常受到限制,一旦超出界限,很容易受到严厉的指责和处罚。
情绪失控的后果: 尽管老师可能受到了极大的委屈,但动手打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被允许的。这不仅违反了师德师风,也可能触犯法律,给学生造成身心伤害,也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2. 从学生角度看:
学生应有的基本尊重: 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理应尊重老师,这是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和校园秩序的基础。学生对老师进行言语羞辱,尤其是“变本加厉”的羞辱,是极其错误的,反映了部分学生道德教育的缺失。
“熊孩子”现象与家庭教育问题: 这种极端行为可能与学生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如果学生在家庭中缺乏必要的规矩和道德约束,或者家长过度溺爱甚至纵容其不良行为,就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对权威和规则的尊重,表现出“熊孩子”的特征。
群体效应与盲从: “再次羞辱”可能并非仅有一名学生所为,也可能是群体行为。在群体氛围下,一些学生可能因为从众心理,参与到对老师的攻击中,而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 从学校管理角度看:
校园管理与师生关系: 学校在维护校园秩序、处理师生冲突方面负有责任。这次事件暴露了学校在师生关系管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以及教师心理疏导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
教师权益保护: 学校也应该关注教师的权益,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建立有效的沟通和调解机制,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当教师受到学生的不当对待时,学校应及时介入,妥善处理,而不是简单地将责任推给教师。
事件处理的公正性与合理性: 对于停职处罚的决定,需要考虑其是否公正、合理。是否进行了充分的调查,是否考虑了事件发生的完整背景,是否区分了不同程度的责任。简单粗暴的处罚可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 从社会与教育制度角度看:
教师职业的尊严与挑战: 近年来,社会上对教师的非议和挑战声音不断,教师职业的权威性和尊严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教师群体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包括教学任务、家校沟通、学生管理等多方面的压力。
惩戒权与教育改革: 如何界定和规范教师的惩戒权,如何在尊重学生权利的同时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和教学秩序,是当前教育改革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体罚是绝对禁止的,但对于一些非体罚性的、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惩戒”手段,是否可以进行更细致的界定和规范?
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学生的行为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和合作机制,共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解决类似问题的关键。

综合评价与建议:

对老师的同情与理解,但不能为错误开脱: 大部分人能理解老师在遭受连续羞辱后情绪失控的可能性,甚至对老师可能遭受的委屈表示同情。但“同情不代表认同其行为”,老师情绪失控而掌掴学生是错误的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学生的批评与引导: 学生的不当言行是事件的起因之一,必须受到批评和教育。学校和家长应该对学生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教育,引导他们认识到尊重老师、尊重他人是基本道德。
反思教育管理与师生关系: 这起事件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当前校园管理、师生关系中可能存在的深层问题。学校应借此机会反思自身的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建立更有效的师生沟通和冲突解决机制。
呼唤更理性的社会舆论: 在看待这类事件时,社会舆论应保持理性,避免“一边倒”的指责或同情。应充分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各方责任,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完善教师权益保障和惩戒机制: 相关部门和教育机构应进一步完善教师权益保障机制,并对教师的惩戒权进行更清晰、更具操作性的界定和指导,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

总而言之,这起事件是一个复杂的教育案例,不能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于一方。它暴露了师生关系中的一些敏感和棘手的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找到更有效的解决之道,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哦。

看到汕头,又看到都是男生,就不需要说了。

这事无解。

说我地域黑,也无所谓。

我自认,我做生意,走南闯北全国几乎都跑遍了。

我做内衣都是找的汕头厂代加工。

这事发生在汕头,很正常。

我之前说过自己师范毕业,教过书。

我当时进学校直接就是教三年级的差班。

有些事,说简单也简单。

我教学生有自己的一套法子。

我跟校长谈的就是,第一,我只做班主任,不是班主任,我去扫厕所。

第二,我要权利,就是和我搭配的任课老师,必须我选。

第三,只要我没错,你必须无条件维护我。

校长从一开始就说我能教好,按照他后来的话形容,就是我这个年轻人,本身妥妥的刺头。

校长答应之后,我就直接在开学的时候,召开家长会。

为什么,因为你要了解一个孩子,可能需要一周,一个月。

但是你要了解家长的态度,你在一个晚上差不多就可以知道这个孩子是什么原因导致学习上不去。

很简单的道理,叫丑话说前头。

我当时直接开门见山说了,在家是你们的孩子,在学校是我的孩子。

你们的需要和我说,但是孩子的行为问题,我希望你们家长配合。

所以,劳驾,你们诸位不要打孩子。

而打孩子的分一波,不打孩子的又分一波。

而此处,打孩子的,其实是愿意教育孩子的。

反过来,不打孩子的,往往又要分支。

不打孩子的分两波,热衷讲道理,讲了也是白讲。

不讲道理的,孩子是我的好大儿,大了自然就会懂事。

这里说下我的个人态度,我个人尤其讨厌是那种生了个男孩,家里跟有皇位继承的一样。

看见我就头大。

这个扯远了。

所有的学生,差不多什么脾性,我都摸的一清二楚。

该哄的哄,该严厉的严厉,该孤立的直接孤立。

我说到这里,诸位差不多明白,我之前分流的原因。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作为老师,你得立威。

让顽劣的学生惧怕你有一百种法子。

干嘛要用打人的法子。

我个人呢,是同情这个体育老师的。

但是很抱歉,如果要说实话,我觉得这体育老师的做法真心不聪明。

当老师要是玩不过学生,那你还不如别做老师了。

你做老师,如果你不知道阴毒耍手段,你不给这些小兔崽子一个美好完整的童年,那我只能说,你当老师,被停职纯属活该。

其实操作起来很简单。

罚抄,啥时候抄完了,你再来上课。

不行?找家长,带回家两天,好好反省,家长护?那行,让转班级,这孩子我没法教。

再不行,那直接和教导主任,申请处分。学校不处理,那没问题,我辞职。

到这里,我可以说下,为什么这事发生在汕头,我不奇怪。

因为潮汕地区,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地方。

他们那里大部分人的理念是什么?

不是学习,而是生意。

是不管国家什么政策,我一定要生一堆。

我教书的地方,是上海和江苏的边界。

上海是讲素质教育的,而江苏就是地狱模式。

对老师的态度,那就是把老师供在神台!

只要请家长,很多学生就已经吓得瑟瑟发抖了。

但是。

就这样,我教到五年级的时候,让一个屡教不改,从来不好好完成作业的学生。

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让他留堂完成。

然后,对方爷爷奶奶因为他们家乖孙,没有准点吃上热乎乎的饭,就跳脚了,直接投诉到教育部。

结果是,我毫发无损,但是他们的孙子直接劝退。

但是,说实话,作为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我是教完那一届直接辞职的。

当时所有的领导都挽留我。

甚至很多父母通过我教的那一届学生的家长,打听后,指明要我教。

毕竟,我把一个差班直接教成了年纪第二。

但是,

我没答应。

人一旦悟透了就会变得沉默,不是没有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是没有了逢人作戏的兴趣。

我这人就这臭脾气,我玩得不爽的时候,我是要顺着我自己的脾气来。

直到现在,我家校长老叔还发微信,让我啥时候不想打拼了,就回学校混个编制。

我说,我心里有个结,解开了再说。

这个结就是,当学生不尊重老师,家长知道情况后,又不配合,那这一切,到底该如何处理!

所以,你想,一个不尊重老师的学生和家长,尚且可以让我不想继续教书了。

何况一个本身就对老师不怎么尊重的地区,又是一帮重男轻女的家长,还是一个可有可无不怎么重要的体育老师。

根烂了,白搭!

user avatar

老师喊8我喊哎,这事还真挺常见,我初中也玩过,也罚过站,挨过打。

挨打了怎么说?很不幸,我爸就是班主任,数学老师把事情和我爸一通报,回家续上打下半场。

我觉得我没错其实,因为那个场合,那个不标准的普通话,那个话赶话的氛围,同学们忍俊不禁的表情,暗示的眼神,都在召唤我。

就必须这时候接一句“哎”。

我虽然挨打了,但是我觉得还行,求锤得锤属于是。

可现在的确不行,现在体罚学生是红线,被通报别说你停职了,校长可能都掉饭碗。

所以我有时候也会想,以前的教育和现在的教育到底区别在哪?是这些年的老师素质一下子都起来了?脾气小了?

其实也不是,只是现在很多事在逐渐推进到一些我认为过于激烈,甚至非黑即白的情况里。

我们之所以要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就应该明白,某些情况不是暴徒老师痛殴无辜学生,有时候情况是比较复杂的。

今天坏老师无故体罚,辱骂学生,我们指责坏老师。

明天熊孩子无故挑衅,辱骂老师,我们吐槽坏学生。

就一事一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才是讨论。

如果情况不明朗就站队,其实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我个人是觉得打孩子打耳光不太安全,打屁股,罚站,我都支持,打耳光怕有点问题,容易脑震荡,鼓膜穿孔,这个可能是要注意。

但是我也认为老师是要有一定责罚学生的权力,这个权力范围可以和家长商量,大家约定俗成即可,真出格了该怎么办怎么办。

不然你一定要相信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道理,如果班上有几个大人不管的熊孩子,每节课都是演唱会,每节课都是天下第一比武大赛,其实对那些还想听课,还想安全待在教室里的孩子是一种利益侵犯。

因为家长有刺头,老师完全放弃班级管理的情况,见过很多,该学的那一到两个年级耽误了,后面高年级老师想续都续不上。

就这个具体案例来看,我认为应该罚,但不能投鼠忌器,该管还得管。

校长如果不跟老师穿一条裤子,反而无上限满足家长要求的话,只会让自己手下的人越来越难,这在每个职场环境都一样,不卑不亢,遇到事承认错误,但是不怕事,是很重要的。

user avatar

我也有一线教学的经验,想跟你们聊聊更深入的问题。

把孩子放到学校,最低限度的要求至少是让孩子的安全有保障对吧?

——显然,教师出现了明显过错。

但,我们为什么不把问题挖得更深一点呢?

是什么让这位老师破防的?

四年级的学生,屡次违纪,洋洋得意。要给能当自己长辈的老师当爹。越被惩罚,越发嚣张。小小年纪就这么社会人社会魂。是怎么做到的?

无非是吃准了学校色厉内荏的本质。

在规则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根本不会对违反纪律破坏规则的学生有任何有效的处理措施。不会停学,不会被体罚或变相体罚,违纪处分不会被记入档案,甚至老师也只会不痛不痒地说两句,不会有言语激烈或有不恰当用语的批评。

当一个学生做出了出格的事情,突破了底线后,没有任何有效的处理;下一步,当然就会继续变本加厉。一间旧房子中,有一个窗户被打破后,很快其它的窗子也会被打破;学校的规则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违纪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效仿者就会迅速增多,最后难以收拾。

这几个学生只是在某一节体育课上突然淘气,其它时候都是乖乖小绵羊吗?只怕未必,甚至在其它场合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飞厦小学的其他老师既不敢、也没有能力去管束这种行为,只好任其发展罢了。

飞夏在金平区并不算很差的学校,那其它生源更不好的学校里,又会是怎样呢?

邻国日本学校里,教师的行为和权力也是被严格约束,学生们也是早早发现学校的规章制度起不到足够的效果。于是,渐渐就会有一部分学生从违纪,到形成小团体,到壮大,然后,某一天,为了打发不想念书的无聊日子,校园欺凌就开始了。

希望我们的学校不会走到这样的弯路去吧……

user avatar

秦可卿死后秦业也不敢到贾府质疑,为了让老来得子的孩子秦钟有个好前程,还将他送到贾氏私塾中念书。

可去了没几个月,秦业就听到风言风语,说私塾的孩子们多有断袖之癖,想自己那小儿生的花朵儿一般模样,怕被别人欺负。

可他又不敢去问秦钟,这孩子自从和宝玉交好后就不大看得起自家人,只好找私塾先生一问究竟。

私塾先生也是好脾气,客客气气将秦业请进屋,问道:“您老可有指教?”

秦业说:“不敢不敢,只是听闻外面对私塾有些议论,特来一探究竟。”

先生说:“这教圣人之学的地方哪儿有什么议论,您多心了。”

秦业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先生提点一二。”

先生说:“小儿顽劣也是有的,不必挂怀。”

秦业被推脱得忍耐不住,只得强问:“听说这私塾里面有些恶少偏爱男风,可是真事?”

先生道:“老人家,有被吃豆腐的,我上课也不敢管,下课赶紧走,谁惹的起这些祖宗。

秦业问道:“那您是先生,怎么不管他们?”

先生摇了摇头:“私塾私塾,私自当先,里面都是东家的孩子和东家亲戚的孩子,金贵的很,哪个惹得起?争执起来东家是信先生还是信亲戚?看看我这胡子被剪秃了也不敢追问呐。。”

秦业问:“这种活儿您还干?若是没有先生愿意教,东家就该知道管束孩子了。”

先生说:“我不干有的是人干,您没看天天都有到东家那里自荐的人吗?我若是不干,后面好几十个排号呢!”

user avatar

这件事情里,老师是真的委屈。

换另一个老师来,哪怕是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也一样委屈。无非是把不把这委屈咽下去而已。

而大多数老师,的确咽不下去。


原因之一,你的每一次忍气吞声,都让学生更加嚣张。

原因之二,你若是不忍气吞声,学生也有办法找到bug然后继续挑衅。

原因之三,面对这样的学生,你但凡没有管理下来,今后你在这个班级的威严就基本木有了,完全等于零。

然后你每次来这个班级上课,都会充满心理阴影。

更糟糕的是,学生也知道你有心理阴影。

这工作基本上无法开展。


因为这些学生还很小,小学四年级,心智很不成熟。

从文中的表现来看,他们不在乎对错,他们在乎的是输赢。

“你让我罚站又怎么样,我不跑步还轻松了,我还是赢了。我赢两次。”

彼时彼刻,体育老师的内心是处于应激状态的,所以他立刻就怒了。


他未必在乎的是把这几个孩子教好。

但是如果这几个孩子教不好,那么其他几十个孩子怎么看他?

其他几十个孩子又怎么看待自己所在的班集体?

“我们班班风特别差,那些男同学连老师都骂。”


等到这些学生长大了,进了高中,他们就会对高中老师说:

“老师,你不要觉得同学们做得不好,我从前读的班可比现在这个糟糕多了。我都是垃圾班出来的,现在在这里我很满足了。”

这句话正是前段时间我班一个女孩子在月考总结的时候写下来的话。

一个班风糟糕的班级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你说体育老师不会想这么多?

不,他可能说不到我这么清楚。但这种思考是一个教师的本能。

所以很迅速地,他就做出了不理智的反应。


我去网上查了一下,该小学并不是一所特别糟糕的学校。

保守点说,算普通小学吧。

所以生源全盘拉胯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老师在处理这种“刺头”学生的时候,可能相关经验是比较匮乏的。

其实绝大多数老师,处理这类事件的经验都是比较匮乏的。


这不是指责,而是客观陈述。

我们需要的也不是逃避,而是面对现实。

如果我们不具有处理这类问题的经验,那么尽量要做到的就只有两点:

冷静。

保留证据。

二者一个都不能少。

自私点说,这是为了保护自己。

但格局高一点,这也是在保护在场的所有同学。

因为你永远不可能预料到,一旦矛盾激化,会不会伤及无辜。


这是一堂注定被破坏了的体育课,那就勉强维持下去。

但事后,要走程序,该报班主任报班主任。

班主任也按照程序走,能教育教育,不能教育,继续上报。

如果不能解决问题,至少要学会留下痕迹。

但是一般来说,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到班主任那关很多问题就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如果确实解决不了,排除班主任的能力问题,那么这些孩子就一定是具有特殊性的。

这种上报本身也是在为这几个孩子建立档案。


你说建立档案了又能如何?

对这几个孩子来说,也许他们有一天会懂事会长大。

也许他们永远都是这么顽劣。

如果是前者,教育者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如果是后者,也可以避免后续教育者和他们发生激烈矛盾冲突、导致悲剧发生。


这件事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体育老师做得不合适的地方。

但我不认为对他进行求全责备是有意义的事情。

因为人在应激状态下,很多东西的确是容易失控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积累经验教训。

记住:

冷静。

然后保留证据。

user avatar

如今的孩子越来越没大没小了

知道为什么吗?

看看他们的家长就行!

别把锅甩给娱乐节目,人家一口一个老师,一句话一个鞠躬,比你家熊孩子有礼貌多了

说白了就是自己家风不正,小事装作没事,大事变成小事!

记住了吗?

家风不正!

自己管不了还不让老师管

没关系,等进了社会,会有人管的。

user avatar

打孩子脸当然不对,老师受处分这没活说。

但我好奇有多少人被人当众喊成儿子,还接着被嘲讽还能不上头的?

教育工作者对自我情商的要求是得高,家长对于孩子言行的教育更为重要,这孩子摆明着抬杠,无视秩序,以这种态度求学,事倍功半,前途堪忧矣。

user avatar

其实我好奇老师被羞辱后,还能够做什么?

按照常规评论方式,没血没肉,自以为是公正客观的方式,应该是:

老师性格火爆,教育方式方式不当,学生应该好好教育,不应该跟学生置气,更不该大打出手。这名老师有损师德。



但是这是在什么基础上呢?

这是在学生处于弱势,老师具有绝对强势和被服从的基础上的。即学生是受到伤害,应当被保护的那一方。


但是此处呢?

学生挑衅,侮辱,但你却不能有任何反击,因为你一旦反击就是欺负弱者,就对不起教师的身份。

请问,做为一名老师,尊严谁来维护?教师的委屈谁来承付。

我们通常把责任归咎于老师,是因为我们都主观的认为学生处于弱势,老师高高在上,拥有大于学生的权利。

但此处不是吧!

8声发声像爸爸,这在这些学生是完全能理解语义并且明知是侮辱行为,在这件事情上,根本就不分谁是弱势谁强势,

应当把学生和教师平等来看待。也就是学生就是公开的侮辱和挑衅行为。

既然平等的来看,那么这就相当于你在工作或者生活中被同事或者什么人如此对待,你会做什么?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要说“老师性格火爆,教育方式方式不当,学生应该好好教育,不应该跟学生置气,更不该大打出手。这名老师有损师德。”这么看似严谨又不会犯错的话吗?


那么老师该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

在我眼里,这件事上学生不是弱势。



不要跟我揪着一句“所以呢,就该打学生吗”一句话来反驳所有可以么?

当然不该打,这谁都知道。学生挑衅,老师打学生都不对。

但学生无底线挑衅似乎不用付出多大的代价,但老师无底线反击基本死翘翘。

相比而言学生的代价很小。这对学生有多大的震慑力还只是更加妄为?

体育老师,检讨,罚站,找家长,这几个词放一起,最多找家长有点震慑力。

但体育老师找家长,对家长而言有震慑力和当回事么?

如果,我是说如果,孩子颠倒黑白一下,说被体育老师罚站了,请问做为家长,你是不是心疼孩子。






真的被舆论话题讨论的最多的还是老师教育学生的方式,老师应该好好教导学生,但学生应该爱戴老师这个前提好像被消解了。大家都自然的站在了学生弱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抖音@小张老师(id:Lxiannv) 是一名山区体育老师,他去支教山区,为学生教体育的同时,也想要帮助孩子的成长,把他们的学习生活视频发到抖音上,让更多的人关注,并捐了一些东西给学校,学生。

但同时,那些学生也都很爱戴这位体育老师,只要有机会,孩子们就会扑上来问他什么时候上体育课,他在班上看自习,学生还偷偷给他写“情书”,夸他超级帅。他支教要到之后,学生们都舍不得他走。



所以,学生和老师的尊重和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其实是相互的事情。

老师当然应该教育有方,可是学生真的该这么对待老师吗?

user avatar

现在的学校还是偏向于保护学生。

上高中的时候,班里有个学生在班主任批评他时在下边说了一句“妈的”。

然后,第二天,家长过来收拾东西,那孩子直接被开除了。后来听我们的副班主任私下里偷偷跟我们说:当时那孩子的家长赶到学校疯狂给老班道歉,我们老班是一个刚参加工作两三年的妹子,心软之下其实也愿意原谅那个学生,说是处分一下就算了。但是年级主任和教导处主任坚决表示要开除,不讲一点情面。

我们高中当时的校规就是严厉如此。

user avatar

只能说这个体育老师太嫩了。

被小学生嘲笑,就情绪失控,然后动手打人。

打完人,态度非常不好的打电话给家长,

家长到校后,沟通过程中又态度失当,

我看需要心理辅导的不是学生,而是这个体育老师。



明明是几个小学生自己作,通过体育老师的一番猪操作,最后有理变没理,校长、副校长,乃至警察出来收拾烂摊子。如果没有后台的话,校领导这小本本已经记下了,你还什么“对陈老师进行诋毁,是否构成犯罪?”,你想太多了,这体育老师能保住工作,不被校领导穿小鞋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不是说老师不能收拾学生,有些学生就是欠收拾,但是要用对方法。

1、统一战线,要让班里面其他同学认为你收拾得对;要让学生家长认为你收拾得对;要让校领导,其他老师认为你收拾得对。


2、控制不了情绪,就别当老师了,特别是小学、中学老师,害人害己。


3、举个例子:

首先,警告这8个学生;

警告之后,继续作,OK,全班一起搞,跑步,深蹲,俯卧撑啥的都行看心情,跟全班说你们是一个集体,我们原本是要干xxx的,但是因为这8个学生错误,现在我们要一起干xxx。

搞上一会儿,叫停,问问这8个人,想明白了吗?没想明白是吧,全班继续练,换着花样来。记住,核心是要让整个体育课枯燥无味,而不是让小学生运动量有多么巨大,注意强度,始终保持在小学生体能范围内。

再过一会儿,叫停,继续问这8个人,有没有想明白?想明白了,自己说,想不明白,继续全班练。

学生体育课最喜欢的是自由活动,自己打打球、玩一玩、做游戏、放松下。我偏不给自由活动时间,看看谁难受。练十分钟,休息十分钟,再练十分钟,再休息十分钟,一节课结束了。甚至可以五分钟交替搞。



自己千万不要去找家长,也不用找班主任,就当啥事没有;

到了下一次体育课,继续拉着全班练,还是那句话,本来应该干xxx的,但是因为这8个同学的所作所为,大家全班作为一个集体,一起搞。我没体罚对吧,我只是让大家练,练一会儿休息一会儿,怎么枯燥乏味且累人怎么来。

中间要不断的当着全班的面,给8个学生机会,不用提示他们什么道歉认错啥的,就一句话,想明白了自己说,想说啥自己想清楚,没想明白就全班接着练。



大概率,几个回合下来,这8个学生就怂了,老老实实认错,他们承受不了全班的压力,大家会觉得,因为你们8个人作,让大家一起搞,压力会自然而然转移到这8个学生身上。

如果将来这件事传到了班主任,校领导,或者家长耳中,很简单,你还是让那8个学生自己说,他们敢乱说?全班学生都知道咋回事,就是因为xxx在课堂上作,而且拒不承认错误,导致了全班一起加练。

至于“体罚”,你凭啥说我罚了?只要掌握好度,体育课,我让全班跑跑步,跳一跳,练5分钟休息5分钟,40分钟的课,20分钟20分钟休息,这都有话说那还要不要上体育课了?


user avatar

我高中的时候,班里有个同学,老师对他"宽容"的很。

他不写作业,老师什么都不会说。甚至特意交代课代表不需要收他的作业。

他上课起哄,老师也不会生气,只是平静让他出去。

至于上课睡觉,玩手机这样不会打扰到其他同学的行为,老师更是视若无睹。

其他同学成绩有波动,老师会苦口婆心的劝,有时候也会非常凶的批评。但对他,老师一直都很佛系。

他是班里的同学,可是在老师眼里,他就像无关的路人。

时间往前推,高一的时候,老师对他还没有那么宽容,只是后来有一次他上课睡觉,被老师批评了,他就给家长打电话,哭诉自己在学校受了委屈。家长来大闹一场,为自己的孩子"维权"

此后老师对他,是完全不敢管,因为老师也害怕,说他一句,他家长又来闹。扣工资都是小事儿,公开道歉一次,老师管起其他学生都会费劲儿很多。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以后教学秩序。

所以最优解是放弃这个学生,并且和其他同学说清楚,这个人我就是不管了。你们不要学他。你们可不一定有他那么"好"的爹妈。

也许老师这样做有悖"师德",但也确实想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家长都已经放弃这个孩子了。不需要教了,老师一个外人,确实没必要费心费力的去教了。

后来那个同学上到高二就退学打工去了。没什么特殊的转折。就是一路受挫。因为走上社会,他再做错事情,没人能替他出头了。他爸妈的闹场神功失效了。

所以家长要保护孩子没有错,但是也请搞清楚事情原委,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去指责老师。而老师手里,需要保留一定的惩戒权。但请老师们务必慎用自己的权利。遵守师德。记住自己的任务是教书育人。

user avatar

不连熊孩子父母一起打是怕赔钱赔多了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