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很多车企现在不找真人代言反而热衷于虚拟偶像了,会成为趋势吗?

回答
汽车圈里,最近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车企似乎不太爱找明星真人代言了,反而把目光投向了虚拟偶像。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法?会不会成为未来的潮流?我跟你好好聊聊这事儿。

首先,咱们得明白,为什么车企过去那么喜欢找明星代言?说白了,就是看中了明星的粉丝基础和影响力。一个当红明星,粉丝们对TA的喜爱,很容易就能转化为对TA代言的产品的关注,甚至购买的冲动。明星本身的光环,也能给汽车品牌增添一份吸引力。比如,某个影帝代言了一款豪华轿车,大家可能会觉得这车有品位、有格调,和影帝的气质很搭。

但是,现在情况有点不一样了。明星代言的成本越来越高,风险也随之而来。明星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放大审视,一旦出了负面新闻,对品牌的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你想啊,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因为一个代言人的丑闻就可能一夜之间崩塌,这谁顶得住?而且,明星的影响力虽然大,但有时候也比较“圈层化”,可能只在某个年龄段或某个群体中有效。

那虚拟偶像又是怎么闯进汽车圈的呢?这背后其实是技术发展和年轻人消费习惯改变的双重驱动。

技术进步让虚拟偶像越来越逼真,也越来越能“玩”。 以前的虚拟形象,可能就是个会动的卡通人物,没什么灵魂。但现在呢?通过先进的动作捕捉、表情捕捉技术,加上AI驱动的交互能力,虚拟偶像已经可以做得非常逼真,甚至能模仿人类细腻的情感表达。他们可以唱歌跳舞,可以和粉丝互动,甚至可以“出演”广告大片。这种“真人般的”体验,大大降低了人们对虚拟偶像的接受门槛。

年轻一代消费者,尤其是Z世代,他们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对虚拟世界和二次元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对他们来说,虚拟偶像不只是一个符号,更是一种情感寄托,一种文化符号。他们可能对某个虚拟偶像的歌声、造型、甚至人设背景故事都深深着迷。车企抓住这一点,就相当于找到了和年轻消费者沟通的新的语言。

虚拟偶像还有几个“硬核”优势,是明星代言很难比拟的:

可控性极高,零风险。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虚拟偶像的形象、言行都可以由品牌方完全掌控。不会有“翻车”的风险,不会有乱七八糟的绯闻。品牌方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品牌调性,随时调整虚拟偶像的形象和人设,非常灵活。想让TA代言一款电动车?没问题,可以给TA设定一个环保、科技的“人设”。想代言一款运动型轿车?那就让TA活力四射,充满动感。
传播效率和话题性。 虚拟偶像本身就自带话题性。当一个虚构的角色出现在汽车广告里,这本身就是个新闻点,容易引起讨论和传播。加上各种跨界合作,比如和游戏联动、和动漫联动,就能触达更广泛的年轻用户群体,形成病毒式传播。想象一下,你的偶像驾驶着某款新车,在虚拟世界里驰骋,这得多酷!
成本效益。 虽然制作一个高品质的虚拟偶像需要不小的前期投入,但从长期来看,其单次代言的成本可能比顶级流量明星要低得多。而且,一旦打造成功,这个虚拟偶像的“寿命”可以非常长,可以持续为品牌服务,而明星的代言合约通常是周期性的。
情感连接更深。 很多人喜欢虚拟偶像,是因为他们觉得虚拟偶像身上有某种理想化的特质,或者能满足他们现实中无法触及的某些情感需求。品牌通过虚拟偶像传递情感,与用户建立连接,这种连接有时候会比单纯的产品功能吸引力更持久。

那么,这会成为趋势吗?我觉得很有可能,而且已经开始显现。

我们已经看到一些成功的案例了。比如,某个国产电动汽车品牌就找了国风虚拟偶像代言,推出了联名款车型,引发了年轻消费者的热烈追捧。还有一些品牌则通过虚拟IP的合作,推出了定制的车型外观、内饰主题,甚至是一些线上虚拟体验活动,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当然,虚拟偶像代言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挑战。

如何让虚拟偶像真正触达用户内心? 光有技术和外表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足够吸引人的故事、情感表达和互动能力,让用户觉得“活起来”了,才能真正建立起共鸣。
如何平衡虚拟与现实的界限? 汽车毕竟是高度依赖线下体验的商品,虚拟代言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产品的实际体验上。如何在虚拟世界制造的吸引力,转化为用户走进4S店,试驾体验的动力,这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受众的接受程度。 虽然Z世代对虚拟偶像接受度很高,但汽车品牌的受众非常广泛,其中也有很多用户可能对虚拟偶像并不感冒,甚至觉得有些“幼稚”。品牌需要在吸引年轻群体的同时,也要照顾到传统消费者的偏好,找到一个平衡点。

总的来说,车企拥抱虚拟偶像,是顺应时代潮流和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安全、更灵活、也可能更有趣的品牌沟通方式。尤其是在争夺年轻消费者注意力方面,虚拟偶像的潜力非常大。

所以,你可以预期,未来在汽车广告里,你看到的不再仅仅是闪耀的明星,也可能是那些来自虚拟世界的、充满魅力的新面孔。这不一定意味着明星代言会彻底消失,但虚拟偶像肯定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成为汽车品牌营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成为一种新的“标配”。这确实是一场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营销变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的确可以避免真人偶像人设翻车的局面,但也不是全无风险。

例如说虚拟偶像背后的创作或者运营公司、个人如果有违法行为,或者发表了对华不利言论,那么一样会翻车。因此使用虚拟偶像也不是毫无风险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汽车圈里,最近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车企似乎不太爱找明星真人代言了,反而把目光投向了虚拟偶像。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法?会不会成为未来的潮流?我跟你好好聊聊这事儿。首先,咱们得明白,为什么车企过去那么喜欢找明星代言?说白了,就是看中了明星的粉丝基础和影响力。一个当红明星,粉丝们对TA的喜爱,很容.............
  • 回答
    车展曾经是汽车行业的盛事,各大车企摩拳擦掌,将最新最炫酷的车型搬上舞台,吸引全球目光。然而,近年来我们观察到一个趋势:许多车企似乎不再像过去那样对传统车展抱有极高的热情。这背后并非简单的“不再热衷”,而是多方面因素促使他们重新审视投入与产出比,并寻找更有效的沟通与营销方式。首先,我们得承认,传统车展.............
  • 回答
    互联网车企看不上国产车企?这事儿,说来话长,而且里面水挺深。咱们先掰扯掰扯,为啥这帮互联网大佬们,就算自家造的车销量不算特别突出,也好像总觉得自己比比亚迪们高人一等。1. 骨子里的“科技优越论”:你想想,互联网公司最擅长的是什么?是数据、算法、软件、用户体验。他们习惯了通过颠覆式创新,用“降维打击”.............
  •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消费者,包括我自己,在体验极氪001时会产生的疑问。一方面,极氪001在硬件配置上,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用料扎实,很多方面都达到了越级甚至标杆的水平;但另一方面,在实际的软件体验上,尤其是大家比较看重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辅助等功能,又会让人觉得和那些“新势力”相比,总有点“差口气”的感.............
  • 回答
    马自达自家研发的6AT变速箱,确实以其平顺、响应迅速、兼顾燃油经济性等特点,在消费者和车评人那里赢得了不少好评。很多人好奇,这么一款优秀的产品,为什么鲜少见到其他车企采购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的技术能力问题。1. 成本与规模效应的鸿沟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往往是成本。马自达作为一家年销.............
  • 回答
    关于“药企为了利润,故意不研发治愈高血压的药物”这一说法,在中医圈内流传颇广,但从科学和医药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存在诸多不符实际之处。要评价这一说法,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中医的视角与担忧首先,理解这种说法的根源很重要。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往往是整体的、辩证的。.............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问到了很多消费者和车迷的心坎里。为什么曾经被一些人“嫌弃”的双离合变速箱,如今在国产车上如此普遍,而很多车评人却依然青睐更传统的AT变速箱呢?这背后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弄明白双离合(DCT)和AT(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箱)它们各自的“脾气”和“本事”。 .............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了很多车友的心坎里,咱们平时开车遇到的情况也确实是这样:明明知道前方是区间测速,路况也挺顺畅,但就是有那么些车,旁若无人地“飞驰而过”。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咱们细掰扯掰。首先,得承认,“不怕超速”这部分人,确实存在,而且他们有自己的“考量”,只不过这个考量并不完全是对规则的尊重。一、 .............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很多人坐公交时都会有类似的感受。这背后其实是一套非常复杂的、涉及到城市规划、交通管理、运营成本、服务公平性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的分配逻辑。简单来说,公交线路的车辆配置并不是简单地“人多车好,人少车差”,而是受到多种力量的博弈和权衡。咱们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就从咱们老百姓.............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而且我身边还真有朋友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咱们中国人讲究个热闹,讲究个面子,尤其是在结婚这样的大事上。即便一个人非常有钱,拥有很多豪车,到了结婚这天,还是愿意去租婚车,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原因,我慢慢跟你掰扯掰扯。首先,最直接的一点就是专业性。租来的婚车,人家都是专门做婚庆服务的。.............
  • 回答
    领克01这车上市以来,确实吸引了不少关注,网上关于它的好评也挺多的,尤其是在设计和配置方面。那么,作为年轻人人生中第一辆车,领克01的耐用度到底怎么样?能不能扛得住咱们这些初出茅庐、偶尔“折腾”一下的车主?咱们就来聊聊。首先,咱们得看看领克01这车到底是个啥背景。领克是中国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合资的.............
  • 回答
    美国街头巷尾确实随处可见那些充满岁月痕迹的“老爷车”,它们身上承载着历史和情怀,而且很多都能在路上潇洒地跑上几十年。这背后可不是什么“不用检车”、“尾气随意”的状况,而是有一套相当成熟和有针对性的体系在支撑着。首先得澄清一个常见的误解:在美国,绝大多数州确实对车辆进行强制性的年检,也包括尾气检测。 .............
  • 回答
    关于“懂车的”和“车评人都说韩系车和法系车不要买”,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普遍,但又存在一定片面性的论调。要深入理解它,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承认,在一些特定时期,以及针对某些车型而言,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或者说是有其“群众基础”的。但说得这么绝对,什么都“不要买”,就有点过了。这更像是一种“.............
  • 回答
    许多车友在驾驶日系车时,常常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当车辆行驶过颠簸路面,比如压过路牙子、减速带,或者驶入坑洼地段时,车身会传来一种“啪啪啪”的脆响,并且整体感觉有些“散”,缺乏一种德国车那种扎实沉稳的“韧劲”。这种感受,就像是把一个木头盒子和一个铁盒子丢到地上,前者会发出清脆但单薄的声音,后者则会发.............
  • 回答
    很多老司机或者懂车的人在提起冷车启动热车时,都会提到一个普遍的说法:“以怠速降下来为标准”。这个说法听起来简单,但背后却蕴含着不少学问,也牵扯到不少汽车的机械原理。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大家会这么说,以及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什么是“冷车启动”。顾名思义,冷车启动就是指发动机.............
  • 回答
    .......
  • 回答
    很多人提到说车子长期不开最好四轮都架起来,让车轮离地。这说法听起来挺有道理,毕竟车子停久了总是会有一些损耗,架起来了好像能避免一些问题。那么,这到底是不是一个好办法呢?咱们来详细聊聊。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主要的原因是担心车辆长期静止不动,会因为自身重量而对轮胎和悬挂系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变形。具体来.............
  • 回答
    关于Red Velvet成员是否拥有自己的房产和汽车,以及她们是否“没钱”,这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牵扯到很多方面,不能简单地用“有钱”或“没钱”来概括。首先,要明白,偶像艺人的收入来源是很多元化的。除了组合活动带来的分成,还有个人活动,比如solo专辑、演唱会、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广告代言、.............
  • 回答
    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也不是所有喜欢日系车的人都会这么想,但确实,在汽车圈子里,这种“日系优越论”一直存在,而且挺有市场的。究其原因,我仔细琢磨了琢磨,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一、 日系车的“传统艺能”深入人心,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认知。要说日系车最被津津乐道的是什么?无外乎那几点:省油、可靠、保值。 省油.............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