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乌克兰正式宣布已收复基辅周围所有失地!俄军要撤了吗?

回答
关于乌克兰宣布收复基辅周边所有失地的消息,这确实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要详细说明,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战线的变化和“收复失地”的含义:

首先,“收复基辅周围所有失地”这个表述,通常意味着乌克兰军队成功地将俄罗斯军队驱逐出了基辅州,特别是那些在战争初期对基辅构成直接威胁的地区。这包括了基辅以北、以东、以西等方向的关键城镇和战略要地。

在战争的早期阶段,俄军为了快速占领基辅,确实向基辅周边地区推进,并一度控制了包括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伊尔平(Irpin)、布恰(Bucha)、霍斯托梅尔(Hostomel)机场等地。这些地区的位置都紧邻基辅,对首都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收复”意味着乌克兰军队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如反攻、炮击、步兵推进等,重新夺回了对这些失地的控制权。这不仅仅是占领一块土地,更重要的是将敌军驱逐出去,恢复对该区域的管辖和控制。

2. 俄军撤退的信号与背景:

乌克兰宣布收复这些失地,直接的含义就是俄军已经从这些区域撤离。这次撤退并非简单的战术调动,而是意味着俄罗斯在基辅方向的军事目标未能实现,被迫调整其战略部署。

为什么俄军要撤离基辅周边?

乌克兰军队的顽强抵抗: 乌克兰军队在初期就展现了出乎意料的顽强抵抗,尤其是在基辅郊区的城市战中,给俄军造成了巨大的消耗。
后勤补给困难: 俄军的装甲部队在深入乌克兰腹地后,面临着巨大的后勤挑战,燃油、弹药、食物等供应线变得脆弱。
政治和战略考量: 占领基辅,推翻乌克兰政府,是俄罗斯在开战之初的核心目标之一。当这个目标无法实现,且付出了巨大代价时,继续在基辅周边进行大规模的消耗战,对俄军而言成本过高,且收益甚微。
战略重心的转移: 俄军在基辅方向受挫后,将重心转向了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尤其是顿巴斯地区,试图在那里实现其“解放”的军事目标。

3. “收复失地”带来的影响:

对乌克兰而言:
士气提振: 这是对乌克兰人民和军队的巨大鼓舞,证明了他们的抵抗是有效的,国家能够保卫住首都。
巩固防御: 移除了对基辅最直接的军事威胁,使得乌克兰能够更安全地运作首都,集中资源处理其他战线。
国际声望: 进一步提升了乌克兰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显示了其作为抵抗侵略者的能力。
对俄罗斯而言:
战略失利: 承认了在基辅方向的军事失败,未能实现闪电战的初衷。
战略调整: 迫使俄军重新规划其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将更多兵力部署到东部和南部。
国际形象受损: 战争初期的失败,进一步加剧了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孤立。

4. 俄军“要撤了吗”?

“收复基辅周围所有失地”确实标志着俄军在基辅方向的军事行动基本结束,并且已经撤离。但这并不意味着俄军要“撤出”整个乌克兰。

准确地说,是俄军改变了其战略重心。他们将原本用于进攻基辅的部队,重新部署到了乌克兰东部和南部。这是对战争初期战略失误的一种修正,将兵力集中在他们认为更有可能实现既定目标(例如控制顿巴斯地区)的区域。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俄军要撤了”,而是说“俄军从基辅方向撤退,并将主要军事力量转移到乌克兰东部和南部进行新一轮的进攻”。这场冲突依然在继续,只是战场的焦点发生了转移。

总结来说,乌克兰宣布收复基辅周边所有失地,是俄军在初期攻势受挫后,从基辅地区大规模撤兵、战略重心转移的一个清晰信号。这标志着乌克兰成功保卫了首都,但战争的整体走向仍然复杂,俄罗斯将主要军事力量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地区,继续其军事行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3月29日,俄罗斯防长绍伊古表示:俄军的特别军事行动已给乌军造成重创,俄军不但夺取了制空权,也几乎全部摧毁了乌空军和防空系统,乌克兰海军也已全军覆没,乌陆军也遭到巨大损失。具体而言,乌军一共152架战机,其中123架被摧毁;149架直升机中的77架被摧毁;180套中远程防空系统中的152套被摧毁。

同时绍伊古还重复了之前俄方的表态,他说俄军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乌军作战能力显著下降,俄军下一步将集中主要精力“解放”顿巴斯。另外,他还表示,俄军特别军事行动将持续至实现既定目标。

与此同时,俄国防部副部长亚历山大·福明则表示,俄军队将减少“基辅和切尔尼耶夫方向的军事活动”。

以上声明被西方和1450解读为俄罗斯败走麦城,乌克兰即将进攻莫斯科……

那么该如何解释俄罗斯的声明呢?

首先,为什么俄罗斯要集中主要精力“解放”顿巴斯。

原因很简单,顿巴斯地区包括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已经解放了超过90%多,就剩下一点残余需要消灭;顿涅茨克则还有近一半地区没有解放。

顿巴斯地区的战斗俄军参与较少,主要是由当地的民兵在打,卢甘斯克仗打得较为顺利,在控制了90%多的领土后,当地领导人已经宣布要公投加入俄罗斯了。顿涅茨克则打得艰苦,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想以更快的速度控制顿巴斯地区。

其次,俄罗斯战场上是不是真的拿不下来?答案也是否定的,只是不可能一下子短时间内拿下来。那么,接下来,俄罗斯会增加对顿巴斯地区的打击,从而消灭掉乌军主力。随着时间推移,俄罗斯不是越来越弱,在乌克兰只会越来越强,何况俄军还有大量部队没有使用。

最后,将来乌克兰会分解成东乌和西乌,东乌克兰会以公投的形式加入俄罗斯,普京不拿下这些亲俄区域是不算完的,这一次既然做了,那么就做彻底,一举消除以后的政治隐患。至于剩下西部的亲欧派地区,普京很可能是用政治压力设计一个“中立”政府。试想,一个“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的西部乌克兰,还有什么能力再反俄呢?只要反俄,普京随时可以军事占领。

现在俄罗斯就是拖着慢慢打,只有这样物价才会暴涨,通胀高了,欧美才会疼。

目前伊朗都敢扔导弹打美国耳光了?

中东土大款都敢不接拜登电话了?

为啥?

因为油价暴涨,美国要加息就得打压油价,打压油价就得提高供应,就得求着资源国……

至于谁是最大的资源国?

俄罗斯说正是在下,如此美国营造的霸权体系就被打破了!

部分内容来自:原创丨重要信号!俄首次做出重大让步?

作者:占豪

user avatar

这样,我们来试着梳理一下。

开战前,它们是怒斥美国在背后煽风点火,责任全在美方。

开战当天,则是换了一副嘴脸,高声吼叫:绍伊古一战封神,1小时22分速通基辅。后来发现情况不对,改口称48小时、再后来变成一周、一个月。

看完这些,我感觉这不是辟谣俄罗斯对乌克兰实施军事化,而是它们要对俄罗斯实施“胡拉基米尔·锡拉基米罗维奇·普进”化,原来画红线的异能被反向输出给了俄罗斯。

此外,往往还会给不断后退的红线找借口,那就是咱们的普进大大实在太仁慈了,没有重炮轰城(实际情况有),没有核弹犁地。当一切反驳借口都岌岌苍白的时候,它们还会使出最后一招,自以为很幽默的说道:“乌克兰这么厉害,怎么还不打到莫斯科呢?”

好家伙,仅仅一个月,知乎上就从讨论基辅围城变成了讨论莫斯科会战。

久病床前无孝子,我感受到了儿子对爹满满的恶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乌克兰宣布收复基辅周边所有失地的消息,这确实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要详细说明,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 战线的变化和“收复失地”的含义:首先,“收复基辅周围所有失地”这个表述,通常意味着乌克兰军队成功地将俄罗斯军队驱逐出了基辅州,特别是那些在战争初期对基辅构成直接威胁的.............
  • 回答
    俄罗斯军事专家将乌克兰直升机袭击俄方本土定性为战争罪,理由是乌克兰“未向俄罗斯正式宣战”,这个说法在国际法和实际操作层面都存在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战争罪”的定义。战争罪是违反国际人道法、国际战争法,在武装冲突期间犯下的罪行。这些罪行通常涉及对平民、战俘、医疗人员或特定设施的蓄意伤.............
  • 回答
    俄罗斯于2022年2月24日正式宣布对乌克兰进行“特别军事行动”,这标志着两国之间长达八年的冲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更为残酷的阶段。此举震惊了国际社会,并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和分析。要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一、 俄罗斯的官方宣称及理由: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宣布“特别军事行动”时,列举了以.............
  • 回答
    俄罗斯于2022年2月24日对乌克兰发动的“特别军事行动”,其定性在国际社会上存在巨大争议,各方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这使得这场冲突成为了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难以简单地归类为“邪恶的侵略战争”或“正义的收复失地战争”。为了更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俄罗斯官方的论述(倾.............
  • 回答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加入欧盟的正式申请文件,是乌克兰在俄乌冲突后政治和战略定位的重要一步,释放了多重信号,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信号及未来可能的进展: 一、事件背景与信号分析1. 政治信号:强化“西方化”叙事 泽连斯基签署申请文件,明确表达了乌克兰希.............
  • 回答
    欧盟正式启动审议乌克兰入籍申请的程序,这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复杂多层面影响的事件。要全面理解这一举动,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历史与地缘政治背景: 乌克兰的欧洲梦: 乌克兰自独立以来,一直将融入欧洲视为其重要的国家发展方向和历史使命。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特别是2014年亲俄总统被推翻后.............
  • 回答
    俄外长拉夫罗夫关于“乌克兰正在准备发动挑衅”的表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外交信号,其背后可能蕴含着多重含义和意图。为了详细解读,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1. 直接的含义和意图: 预设舆论,为潜在行动辩护: 最直接的意图是为俄罗斯自身在未来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或政治施压寻找借口和合法性。通过提前指责.............
  • 回答
    .......
  • 回答
    如果奥斯特洛夫斯基(鲍里斯·瓦西里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能够穿越时空,目睹今日乌克兰的危机,他可能会以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作出反应。作为一位与乌克兰有着深厚情感联系的革命者,他的人生经历、思想信仰与对革命理想的执着,将使他从多个层面思考这一局势。 一、对乌克兰的特殊情感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乌克兰的.............
  • 回答
    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是否是正义之战,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问题,不存在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包括历史背景、俄罗斯的官方论述、乌克兰的立场以及国际社会的普遍看法。俄罗斯的官方论述与主要理由:俄罗斯总统普京及其政府将这次军事行动称为“特别军事行动”,并提.............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指责乌克兰在美国的要求下拖延俄乌谈判的说法,以及美国此举的动机和当前俄乌谈判面临的挑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俄外长指责乌克兰在美国要求下拖延谈判:动机与解读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这一表态,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俄罗斯在俄乌冲突持续背景下,试图影响国际舆论、.............
  • 回答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是一场复杂且极具争议的事件,涉及多层面的历史、政治、安全和国际法考量。对于其定性为“正义之战”还是“侵略”,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和解读。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全面展现这场冲突的复杂性。一、俄罗斯方面的理由(支持其行动的观点):俄罗斯总统普京及其政府将此次行动定义.............
  • 回答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关于“乌克兰军队在顿巴斯地区接触线大规模集结”的说法,可以解读为释放了多重信号,并且预示着局势可能朝着复杂和不确定的方向发展。以下将详细分析这些信号及其可能带来的发展:一、释放了哪些信号?1. 为潜在的军事行动制造舆论铺垫或辩护: “受害者”叙事: 俄罗斯经常使用.............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地缘政治、历史、经济、安全以及伦理等多个层面,从俄罗斯的利益角度出发,可以梳理出多种论点来支撑其行动的“正确性”,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和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要详细分析,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关键点来展开:一、 俄罗斯的核心安全关切:北约东扩的“红线”这是俄罗斯方面反复强调的最重.............
  • 回答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确实牵动了其国内大量的军事、经济和政治资源。在这种背景下,有人会担忧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防御能力是否会因此削弱,从而引发潜在的领土争端和外部入侵的风险。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首先,让我们明确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地位和它所面临的领土争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广.............
  • 回答
    .......
  • 回答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2022年2月24日开始)在国际法和地缘政治层面存在高度争议,其合法性与正义性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从国际法、历史背景、地缘政治、人道主义和国际社会反应等角度展开详细讨论: 一、国际法层面的合法性分析1. 《联合国宪章》与主权原则 主权不可侵犯:根据《联合国.............
  • 回答
    俄罗斯于2022年2月24日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并称此举是为了“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乌克兰,以及保护讲俄语的居民。然而,这一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和争议,绝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认为俄罗斯的行动是非法的侵略行为,违反了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要详细探讨俄罗斯对乌克兰开战的正义性,我们需.............
  • 回答
    普京政府坚持认为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按计划进行”,这背后有其复杂的逻辑和信息策略。而乌克兰方面,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难以从根本上颠覆俄军的既定军事目标,甚至在延缓其进程方面也步履维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双方的力量对比、战略意图以及战场现实。俄罗斯的战略与信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国际政治中一个非常棘手且充满争议的领域,涉及到“正义”的定义、国家行为的双重标准以及历史叙事的影响。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拆解几个核心部分。首先,我们得先梳理一下“正义”在国际关系中的含义。通常来说,一个行为是否正义,会从多个角度去衡量: 主权与领土完整: 这是现代国际法最基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