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魁祸首是手机可以上网了。
我是认真的。
在PC时代,上网需要门槛。你要有一台接通了宽带的PC,会用键盘打字,会最基本的最大化、最小化网页这些操作。——你不要以为这很简单,这些障碍足以将中国绝大部分人群隔绝在互联网之外。
不信你看看你的城市来来往往的老老少少的陌生人,猜一下没有手机,他们中有几成会用PC打开一个网页?
智能手机横空出世,彻底扫除了他们上网的障碍。他们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忽然掉进了水缸,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他们中充满了不如意者,但在被资讯洪流冲击之前,他们很多人都认为是自己个体的原因造成的生活困顿;他们固然也声称世道不公,但那并非亲眼所见,多是道听途说的茶余饭后牢骚话。
而当真实的世界在面前打开时,他们忽然意识到。原来那些不公是真的,而且百倍甚之!
于是他们就开始意识到,不一定是自己个体的原因了。于是他们就从满腹牢骚转变成了满心怨愤。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比如你所在的知乎就是现成的例子。在取消注册门槛之后,涌入大量心智尚未健全的人群,说句不正确的话,他们之中许多人或低龄/或低收入/或低学历,甚至三者兼而有之,很多人是否具备组织500个汉字的能力都存疑。
他们无法通过逻辑和内容本身获得关注,就只能通过声嘶力竭的口号、张牙舞爪的姿态、夸张惊悚的表情来博取眼球。
他们也无法在任何一个专业领域取得说服力,所以普遍集中在XX话题之下,因为这种话题下(他们认为)不需要知识只需要立场,而立场已经被规定的情况下,就只能比赛谁的嗓门更大。
——这些人是知乎戾气的主要构成部分。相信知乎老用户这几年都有明显感受。
其实鼎革之后,每一个时代戾气都很重。
我说一个事情,在20世纪50年代末,有一个大校叫蔡铁根,他曾经写过许多材料反应底层戾气重。
其中一个例子是20世纪50年代末江南某市发生了一起亲生父亲杀死儿子的恶性案件。
一调查才发现原来是因为凶手的妻子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去世,正好在军队当军官的儿子回家奔丧,凶手看到儿子的制服,钻牛角尖的认为妻子长期营养不良是因为供应xxx的原因,越想越气,半夜起来把奔丧儿子杀死。
你说这戾气重不重?
因为贩卖焦虑很容易疲劳,卖着卖着就卖不动了,而贩卖愤怒是个长期饭票。但愤怒是易燃易爆危险品,所以很有可能要专营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煎蛋,原图图作者是微博@梁欢@ 笛子Ocarina 。
爸爸周六晚上去世了。
疫情期间,医院要求三天内火化(周六就算一天),不然作为弃尸处理。殡仪馆12点后就不受理了,所以周日就要把事情办好。
周日上午一早,在医院守了一星期憔悴异常、内心悲痛的妈妈起来去销户口。排到她的时候,派出所的工作人员说死亡证明开错了。
妈妈急忙跑去医院想让医院补一下正确的死亡证明。门口门卫死活不让进去(疫情期间,只有医护人员、卖玉米的小贩和家里在医院有关系的人,可以进出医院),妈妈在门口等得崩溃到大哭大喊:是你们医院开错了,你还不让我进去补办死亡证明,我爱人的尸体怎么办!!!
幸好妈妈留下了当时医生的联系方式,在一个多小时的不懈的电话短信下,医生终于不情不愿地下来领妈妈去补开死亡证明。
其中各种波折心酸,在刚刚失去至亲的心中又狠狠地画上一道伤疤。
派出所医院殡仪馆三地相隔甚远,妈妈跑了整整一上午不敢歇下一口气。
期间受到了各种驱赶、训斥。没有人对手握死亡证明的妈妈搭一把手、露出一个笑脸。
全因为医院犯了个错误 --- 开错死亡证明。
而医院没有一句道歉,一点赔偿,反而把补办死亡证明的妈妈拒之门外。
而妈妈这一路上,对任何人也实在无心无力流露出任何笑容或者善意。
恶性循环。
每个人心中都是一团糟,一肚子气,一腔忿恨。都在找机会发泄才不至于崩溃。。
当一个人在最艰难独行的时候接受不到任何善意,那他/她需要多海纳百川的胸怀才能微笑?
评论已被关闭,导致大家无法交流沟通,我也很遗憾。
补充一个毛主席在抗战时期描述延安的十个没有∶
“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
以下为原答案∶
之前看艾跃进的视频,他提到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成果检验的十个“如果”∶
1、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富裕问题。
2、如果按照现在开放的办法,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说归公有。
3、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4、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5、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
6、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的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
7、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人均四千美元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四千美元,特别是中国人口多,如果那时十五亿人口,人均达到四千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六万亿美元……就表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8、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我们搞社会主义虽然犯过错误,但总的来说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9、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10、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使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
因为吃饱了,剔着牙,各种想法涌上心头,道理就不容易讲得通了。
主要还是集中在网络上吧,现实生活中觉得还好,大部分时间面对面的话还是能客客气气友好相处的。但是一旦戴上了名为“网络”的面具,瞬间觉得自己彷佛穿越平行世界,温良恭俭让通通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阴阳怪气恶言相向。尤其是遇到了和自己观念认知不同的人时,有时候真觉得一下子打开了地狱的大门,什么妖魔鬼怪魑魅魍魉都出来了,再难听的话再不堪入目的词都能跟机关枪一样往你脸上招呼。
与他人的交流中能做到保留基本的善意,不轻易对他人出言不逊,这大概是每一个孩子小时候都接受过的教导吧。
听起来很简单,其实做起来也不难,尤其是我们在跟对方面对面的时候,真的能很大程度保留住自己的善意和对人的基本尊重。当对方阐述自己的处境经历观点等时,即便有不同看法,也能激发部分同理心和同情心。
但是放到网络时代,这件原本十分简单的事情怎么瞬间就变得那么困难。遇到与自己意见不合,立场不同的人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是劈头盖脸问候对方家里人,然后开始各种扣帽子,完全没有一点互相倾听,友善讨论的余地。明明就是陌生人,却好像是结了不共戴天的世仇一般。也许是因为当恶言相向时,看不到对方流露出的难过不解,羞赧愤怒的表情,又或许是因为冰冷的文字即便加上各种颜文字和表情包,也仍旧无法完全让打字之人体会到这些话可能会对对方造成怎样的困扰。
不知道看到这个答案的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反正从我开始在知乎答题以后,时不时就会遇到这种情况。当然不止知乎这个平台,微博,b站,豆瓣等等都是不胜枚举。就算我再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稳定自己的心态,坚决不爆粗口,以友善的态度交流也仍然会遇到完全听不进去的人。
不论是写答案还是在任何答案的评论区去回复对方,亦或是私信,在打完内容后,我总会看几遍,有不妥之处进行修改再点击发送。即便发送出去了,之后觉得不妥也会立刻删除,重写一遍。与面对面交流不同的是,因为缺少了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辅助,使得单凭文字的表达方式会更有可能让人误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才应该更加小心自己发送出去的每一个字。
有时候即便抱着这样的初衷去交流,最终因为对方完全不留余地赶尽杀绝的交流方式而使得自己也索性自暴自弃,加入对方骂战的节奏中,最后就是恶性循环,场面越来越不受控制,结果越来越不可收拾。而当我们看到好像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的时候,就会慢慢认为这种交流方式也无可厚非,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同样的方式交流发泄,最终矛盾只会无法调和,与达到尊重彼此立场,求同存异的结局彻底背道相驰。
科技的发达带来了无比便利的交流方式,我们在网络世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被记录下来,并有更大的可能性被某个人或是更多人看到。那个人是谁,ta有过怎样的经历,ta有着什么样的性格?我留下的这些话对ta而言,或许完全无关痛痒,或许ta会一笑置之,或许ta会暴跳如雷,或许ta会抑郁难安。。。
如果我认识ta,或者我能看到ta,很可能我会在乎ta的感受。但可惜,我不认识ta,也看不到ta。
如同炸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与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初衷大相径庭一样,网络本是为了拉近我们彼此距离的工具,而我们有时却把它当做武器,划向彼此的胸膛。任凭心中的戾气宣泄发狂,即便血流如注,亦能无动于衷。
以前在官方批游戏时,写过一篇关于游戏与社会环境的文章,感觉还挺应景的。
林则徐销烟,烟民大骂:“你们一天大鱼大肉玩女人,钱也是你们的,权也是你们的。老子抽个烟都不让?”
林则徐看出了鸦片对于国家危害。
“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
可是对于大烟馆里的人来说,不抽烟,钱就要被征做饷,自己就要当兵。横竖是一死不如抽烟!
同理,对于上面来说,游戏就是精神鸦片!
各位也别洗什么游戏对身体没有害处了,鸦片最大的问题从来不是对身体的危害!而是精神。
鸦片最大的问题是,让人不用从现实生活获得奖励,从而让人和现实割裂了。而这恰恰是游戏的卖点,和存在的原因。
对一个神神来说,他一个月送外卖挣上4000-5000块钱。足够生活和玩游戏了,躺平了。
至于现实中父母愤怒,旁人的白眼。在游戏里根本也看不见,相反不用买房子,不结婚,不生孩子。让他不用内卷,不用当舔狗,不用面对生活的失败。
而一个不买房子,不内卷,甚至不生育的人。在官方眼中可不就是被“精神鸦片”害了的人?
林则徐没错,神神也没错,那么谁错呢?
分界线
感觉有好多人把我当恨国党了,真的无语。
我只是想说明,现在有一大批被排除在了符号系统之外的人。
打个比方,比如你是一个出生北方小城的学历大专普通男性。
毕业进了社会,发现你这学历只有进厂和工地的光明的未来。
一个月4000-5000还要996,你是女生眼中的“国喃”,父母眼里“没用的东西”,邻居教育孩子都用你的名字。
每天被上司吆五喝六,一上网,除了各路明星豪奢的生活就是女拳的痛殴。
尤其是看到国家的伟大进步和光明未来,联想到自己惨淡的未来时的巨大痛苦与绝望。
这些人不是不想卷,而是这个“符号系统”甚至拒绝了他们。
对于这样一个每天都被生活痛殴的人来说,你指望他回报以歌?能消化所有恶意,转化为爱的只有耶稣。
大部分人都是镜子,收到暴力就只会返还暴力。于是就造就了现在戾气爆棚的网络,对于所有人所有事,大家根本不在乎对错,只是想顺风撒一口气。
很多时候你看,网暴他人,攻击他人的。并不是和此人有什么仇怨的人。大部分甚至以前根本不知道这个人,就是要来踩一脚,发泄一下内心的不满。
也造就了抽象,抗吧等一系列网络厕所!集大成者就是孙笑川。
看孙笑川直播的人,不是喜欢孙笑川才来的。与其说他们是孙笑川的粉丝,不如说孙笑川是他们的旗帜。
他们每天唯一的活动,就是挂着孙笑川的名去骂人,去阴阳怪气(臊皮),在任何事件下面都能看到他们。目的就是激怒各种明星粉丝让她们来攻击孙笑川。
他们是无敌的,因为他们根本没用要保护的东西。不像粉丝会顾及明星的声誉,他们比任何人都想孙笑川死,他们只是来取乐的。
他们通过孙笑川创造了一个“符号”,这个符号给了他们一个空间。让被现实秩序取乐的他们,也可以通过“他者”取乐。
与此相似的还有“虚拟偶像”的流行,比如现在最受欢迎的asoul。(很可爱捏,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asoul除了五位偶像的卖力演出外,更有趣的是粉丝的发病文化(如何发病可以去b站搜一下,文字很难表达。)
不管你是博士还是初中生。当音乐响起,你就可以从现有符号系统解脱出来,开始是无忌惮的臊皮。这正是现代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就是符号系统的强力与无处不在。
原始人要通过刺青来表示自己加入了某个符号系统,而现代人往往要通过刺青,来表示自己脱离符号系统,反抗符号系统。(尤其在东亚。)
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你只有带上面具才能脱下面具。
而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就是价值的单一性。大多数人一出生就上了赛道,小时候比成绩,长大了比工资,结了婚比孩子。只有死了才能停下来,接力棒给孩子接着比。
这一切的一切,都表现出我国“图钉”形的社会结构。以前的玄幻小说里流行一句词“圣人之下,皆为蝼蚁”,就和现实无比契合。
你不是金子塔尖,你就什么也不是,只能继续往上上。一旦你停止往上爬,那你就只会往下降,因为别人往上,也就是我们说的内卷。
尤其是在现代的信用货币体系下,由于放水。你的存款每天都在贬值,你十年前认为可以过一生的存款,现在一定不够过一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这个符号秩序内的人别无选择。只能相信这个秩序“我们最后会赢一波大的!我现在受的苦,都将在那一次获得全部回报!”
这波人也就成了网上的兔友,入关人等等。大部分是成绩不错的学生和正在往上走的青-中年人。
而由于各种各样原因(家庭,个人等等),被这个符号系统刷到底层甚至是排除了的人(如三和大神)就组成了那些抽象乐子人,也就是神友。
往往这些人并不反社会,只是反现有的社会秩序。
这些人并不是像很多人认为的是“恨国党”,“罕见”。一个有趣的类比是新教的宗教改革,反教会,不反上帝。
支持新教的大部分是北德意志地区,而南德意志以及其他传统天主教地区,支持天主教会。
因为这些地方在教会中有大量枢机主教,有足够的话语权。而北德意志地区发展比较晚,没有话语权,在现有的“符号秩序下”只能当教宗的奶牛,卖赎罪券。
他们最重要的诉求,就是从教会手中抢回“个人属灵权”。也就是个人与上帝直接沟通获得救赎的权力。放在现在语境下就是“离了国家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到底是不是东西!”
所以大家往往表现“出神兔二象性”,也就是在一个人在这个秩序内是他是兔,一离开马上就神。或者本来是一个神友,由于某些原因回到了秩序内立马变得比兔还兔。
而这是极度危险的信号,因为它说明了事实上大家都是“小丑”,只是没有遇到那可怕的一天罢了,而这正是现在游戏为何如此流行,并且越来越流行的原因。
他给了人一个空间,一个逃离恐怖现实的空间。
游戏从一出生就背着“精神鸦片”的称号,并不是这次官方的首创,因为它逃离现实的作用就是和“鸦片”一摸一样。
而关于精神药物滥用的社会问题,曾经有一个非常一针见血的判断即:不是精神药物让社会出了问题。而是社会出了问题,才导致了精神药品的滥用。
在美国假如你是一个出生在底特律,破败街区的黑人。你除了通过药物和性麻醉自己,忘记隔壁的枪声和恐怖的黑夜,还能怎么办呢?
而游戏也一样,往往不是因为游戏导致了这些人的生活问题,而是生活太多烦恼只能诉诸游戏。
在这里他不是“国喃”,“舔狗”,“败犬”,而是英雄,他拥有伟大的冒险,拥有荣誉和人生。而不用考虑“房子”,“孩子”,“面子”,不用遭生活的铁拳。
我相信官方发这篇文章的本意,不是想游戏一网打尽,只是某些人领会错了意思或者吹风。
但是希望通过这个问题,让官方可以看到真正的问题!(至于说没问题的我建议你多看观察者和张维为节目,少出门会难过。)
这些人有了游戏可以躺平,真的是最后的温柔了。
ps:有感而发,写的有点乱,看完的要骂就骂吧!祝你有愉快的一天。
——————————————————————
可能我写的有点歧义吧……感觉很多人都觉得我是在反对游戏。
事实上我想表达是,不是玩游戏导致不想内卷,而是不想内卷的人逃到游戏。
所以封禁游戏是没有用的,封了以后这些人会找到另一个出口。就像陨石总是掉在陨石坑,但是你不能试图通过把陨石坑消除,来防止陨石。
关于社会财富,可以看一下我昨天写的另一篇文章。如果有兴趣的话hhh
——————————————————————
最让人感到伤心的想法
不该是理所当然的
——————————————————————
大家的回复我几乎都看了,在这里想回应几个问题。
1.游戏是不是鸦片。
在我国的语境下,精神类药物就是毒品。似乎它本身就是原罪,就是某种害人的东西。
但是鸦片其实是一种精神类药物,用于缓解病人痛苦。是什么让精神类药物变成了毒品?是空虚的精神与痛苦的现实。(就像大清)
就像这位朋友引用的马克思对于宗教的评价,宗教是一种鸦片,但是让宗教成为鸦片的是现实的苦难。
游戏也是如此。
2.我是不是反对游戏?
我不反对游戏,相反游戏我几乎从小玩到大。那个时候刚刚来到日本面对语言和文化的隔阂,更是对游戏产生了很大的依赖。
所以我更清楚,游戏到底是什么。
游戏并不是某种任务,而是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以往的社会符号都会失效,让人得到一种解脱。所以社会压力越大对自己的规训越强,就越容易逃往游戏。
就像马克思批判宗教并不是为了批判宗教,批判宗教已经被费尔巴哈完成。马克思是对宗教批判的批判,即:不是宗教导致了现实的苦难,而是现实的苦难让人们只能诉诸于宗教。
我在这里也并不是批判游戏,而是对于游戏批判的批判。不能简单认为把游戏禁止问题就会消失,游戏的问题不在游戏。
3.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平均主义?
人该不该为他的行为买单?当然应该,没有付出努力的人,当然不应该与努力的人得到同样的奖励。
但是买单包括“被歧视”,被看不起吗?人格上就有了差距吗?
我曾经去过一所乡村初中,(不是支教,就是回老家,姐姐生病了帮她上两天课)我的老家在贵州的一个乡里。这里的孩子按楼里很多人的看法,就活该一辈子在底层。
因为他们不努力,上课不认真等等等等。
但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本性”就是这样吗?就是贱,就是不识好歹,就是要挨鞭子?我和一个孩子仔细聊过,他的回答是“因为看不起”。
他并不是不知道,上不了大学以后会被歧视。而是知道会被歧视,而且无能为力。
这种疑惑与迷茫也不知道与谁诉说,父母不在家,家里只有爷爷奶奶,老师们一天忙的要死,更没空理会这些看起来“讨厌”的坏孩子了。
所以他们只能反向歧视学习。采取这种最简单以牙还牙的方式。
“你学习就是装b”,“想当人上人是吧”,“老子以后直接当老板”。他也知道这些不是这么回事,可是你要他怎么办呢?
不要再说不努力这种屁话了,高考是个选拔性考试。(大家都成卷王你考600分也上不了二本)
你那种卷的努力并不会多得到什么,尤其是知识与热爱。卷只能让别人不努力,从而让你好像站上了某种“道德高地”。
而在现在这种单车道的社会,暂时上了车的人更是迫不及待想要把车门关上。不停给这些人贴标签,合理化自己车上的位置。
“我家几代努力,凭什么你十年寒窗就可以赶上?”
“我上了大学,凭什么和你大专谈恋爱?”
……
但是这些东西有用吗?我可以告诉你最后产生的必然是仇恨与隔离。
4.最后求求大家看完再写评论
看到这种评论真的会很难过。
最离谱的还有人私信问我,你不会真是个马克思主义者吧?
我…
这是一种错觉。
在上世纪8090年代,曾经有段时间,出远门坐车都要提心吊胆,车费路霸横行,坐火车都能被堵着车厢收割抢劫,那时候,在路上你瞅啥是真的可以出人命的。
因为当时的经济环境恶劣,加上治理水平低下,人心混乱,在不择手段的赚钱的氛围下,以及被无视利益的老实人的黑化,戾气充斥。
当下相比那个年代已经好太多了。
只不过现在的情况是,由于在网络上进行发泄,成本低,后果比较轻,所以显得戾气更多了。
其实在网上发出戾气的人,多数是现实中唯唯诺诺的可怜人。
在现实中,他们没有发言的机会,在自己组织中处于被无视的工具人状态,哪怕是发出了声音,也像生产线齿轮所产生的噪音一样,被视为背景音,没人真的关心他们说什么。
网络这时候成为了他们寻找存在感,和发泄愤怒,调整心理承受力的一个泄压阀。
很多时候,在网上说话恶毒无理的人,也许现实中,带着彬彬有礼的面具,每天重复着毫无变化,实际上也没有成长希望的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很容易判断,抬杠和发泄戾气的人,他们的心理状态。
我们要做的是,检查自己的状态,不要让自己落入这种无力改变的泥潭。
嘴炮和键盘的诱惑之处在于,他很容易。
往往也无用。
共勉。
我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在上个世纪,我们走在路上,别人会尊称我们为某师傅,或者某工。
现在这个sh,技术人员拿着最低的工资,享受着最低的待遇。某爽一天就能拿200多个w,某薇大肆收割韭菜。人们不再尊重我们这些支撑着这个郭嘉根基的科技人员,国内顶级研究所的博后科学家月薪竟然连一个w都没有。家中几套房大字不识一个的各种二代啥也不干就能开豪车搂美女,一晚上的消费能顶得上好几个科研项目的经费。
我真的不服啊,我的很多同学大学都选了金融或者经管类的专业,而我坚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才能振兴我们郭嘉。我想都没想就把所有志愿全填了机械,现在的机械却是很多人都看不起的低端行业,我们实打实地为sh创造实质的价值,却被称为厂狗!我们可是有着本科到博士的学历,可我们一个月的工资却连一个平方的水泥都买不起。
所以,你要问我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我比很多人都努力,却没有人尊重我的努力。
因为有了网络,发泄戾气的成本下降了。
在现实我讲文明懂礼貌,上了网就得征战四方。
谢邀 @拜金女
我觉得我每次回国的感受大家在现实生活中的戾气没有多大,
大部分人的教养还是不错的,很少会出现动不动吵架打人的现象,可能和我所接触的环境有关
我想目前的戾气更多出现在网络上,
一种是一些偶发的恶性事件激发了很多人长期压抑的怒火。
还有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所谓的有人说的阶层撕裂,
换句话就是阶层分化后的负面作用正在慢慢显现。
一方面是精英尝试不断合理化贫富差距和房价,
试图用话语权的优势来说服底层人,
但是效果可想而知,现在的年轻人早就不是10几年前,极少有人出国。
信息比较封闭环境下可以被随意忽悠的群体。
大量的底层人的诉求无法得到正常的宣泄,久而久之就会在网上不断沸腾,
一旦遇到一些比较典型的社会性事件就会集中爆发。
我都三十了,一个月还拿着六七千的工资,面对着两万房价,我看不到任何希望,交过几个女朋友,最后因为房子把我的爱情撕的粉碎。
她们想在这个城市有个家,我也想给她们一个家,但是我做不到,我骂自己废物,我骂自己没用,为什么别人都能赚几十万,几百万,我却一贫如洗,别人都有房有车,生活如意,我却失魂落魄,在这个城市像个孤魂野鬼。我过得不如意,我真想把这个城市操一遍,谁他妈惹我,我也做好同归于尽的准备,反正这么没希望的活着,也不如早点投胎,有一次我喝醉了,走在路上摇摇晃晃,有个路人碰我一下(非故意),我那一刻生气极了,我骂他骂的很难听,还要“弄死他”,我不知道我哪来那么大戾气,我觉得所有人都在针对我,这个城市,这个社会都在针对我。第二天醒来,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大戾气,继续意志消沉的日复一日,可能哪天爆发了,人就没了,冷静时候觉得自己就是渣子垃圾,爆发时候真的控制不住。
像这种不要命的爆发和戾气有过几次,想想也后怕。
终其一生,走过来的路像个袋子把我套起来,年龄越大,窒息感越强,我感觉我真的绝望了,我踱步,我挣扎,我嘶喊,换不来任何同情和重视,只有影子与我为伴,只有花生米和啤酒能懂。
我现在也在努力锻炼,努力控制,修身养性,希望戾气越来越少,能成为一个被骟的牛一样就好了,不要害人害己。
————————
分割线,手机打的,表达不够完善,大家将就看一下,这几天一直在忙,早上七点多起来洗漱就要上班了,晚上十点多回来一身疲惫,洗漱一下倒头就睡了。
感谢大家的回复,我都看了,有嘲讽谩骂的,也有鼓励安慰的,也有情境类似的,也有劝退的。
为什么不回老家?我老家是农村的,家里真的什么岗位都难找,我在家呆过半年,没事儿干,然后还是托人在我们镇上找了一个活,就土产库卖杂七杂八东西的,往乡下村里去给人家送货,连装带卸车,当然大多时候都装不满,一个人也应付的过来,有时候一天两三车,有时候一车没有,不送货的时候就在店里看店卖东西,一个月2500百块钱,离家非常近,但是我觉得这样干着好像也没啥出路,其它的工作在我们老家也找不到。
有人建议退守三四线城市的,我们村里离我们所属地级市160里地,普通上班族月薪3000左右,房子均价8500+,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我也有同学在市里边上班,过得也比较挣扎,退守也很艰难。如果把房子买在我老家城市,压力是小很多,但是这房子一年我可能都住不了两次,我过年回老家村里过年,平时工作在外边,我不知道在老家所属的城市买个房子的意义何在了。
我也想平躺,但是我可能躺不下来了,我觉得能平躺的,父母能帮忙解决房子问题或者付首付,或者老家在城镇有房子和祖宅的,有一份轻松的工作,可能收入不高,但是压力不大,可以平躺。
像我这种山里农村出来的,想躺也躺不下,虽然抱怨,戾气,没有希望,但是每天还是忙的跟狗一样,在这个不属于我的城市,贡献我的热血和绝望。忙时顾不上思考,闲下来一个人便感觉无聊,孤独,绝望,愤怒,内心抑郁而又狂热,好想操一遍这个糟糕的城市,这个繁荣,虚假而又充满自尊的城市,真的想狠狠地操一下这个永远容不下我的城市,让它俯在我的脚下,含着我的把把,来填满我这失落,挫败,而又空虚不安的内心。
可,它只会把我摁在地上摩擦,让我俯首帖耳,让我无地自容,让我像行尸走肉一样游荡在这个城市;据说孤魂野鬼,在阴间的路上,满眼都是血红的彼岸花,但是他们永远到不了彼岸,只能到处游荡,忍受暗无天日的漫漫长夜,似乎永远等不到轮回的黎明。
生活的袋子紧扎着,透不过气,窒息感涌来化为戾气,我四处乱撞,结果不过是害人害己。平心静气想想,作为九年义务教育足够优秀的我,怎么能如此草莽暴戾,属实不该。
没光的日子都很难熬,我很绝望,我希望生命的罅隙里透出一点光,给我这已经不再年轻的年轻人一点希望,一点光,我相信我会调整好心态,活得更好。
古代人戾气都重的会造反……
现代人会造反吗?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从来不想造反的现代,比会造反的古代人戾气重?
996的你已经没有能力深入思考,
只愿意接受一些简单明了的观点(情绪),
你在网上说的话莫名其妙就404掉,
显示的因为你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然而你既没有茶喝也没有被约谈更不知道为啥说出来的话有一半都是****还能违“法”?
好吧不说了,
那只有充满了焦虑的广告可以看,只有人民富豪在谈福报,只有美好的央视新闻。
没有绿藤,没有夹总,没有彩礼,没有没有
╮( ̄▽ ̄)╭
对,也没有戾气,
您的戾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不予显示。
你能怎么着?
996+404=412?
想都不敢想。
~~~~20210916~~~~~
躺都不让你躺
其实戾气一点都不重。
大部分人最多也就是上网喷喷人,抱怨下房价高,彩礼高,抱怨996、007,抱怨领导有点难搞。
但是我们不像美国人,歧视亚裔了,就直接上街无故打人,甚至枪杀人。我们更不会各种游行闹事。
中国人是世界上戾气最轻的人之一。
为什么?
我不知道,其实国内情况挺好的吧。
相比较而言,我以前在漂亮国工作的时候
1 公司的领导们老婆孩子都在身边,但是他们总是让底下的员工们,没啥事不要回其他的州看望自己老婆孩子,因为疫情还没走结束,大家要减少流动,只要出州就得审批,哪怕你打了苗了
学校也是,我在哈弗上学时候,圣诞节学生一律不得离校,哪怕你家就在学校对面那小区也不行,其他的,老师们后勤人员什么的,都可以随便进出,甚至他们养的宠物都可以
领导们总是安排加班,哪怕明明没有那么多活,你就是做样子也得加班,
薪水的话,基本工资部分每个人不一样,按理说绩效应该多劳多得对吧,并没有,工龄多个五六年的,跟工龄少几年的,干一模一样的活,一个月薪水能差一千多刀,麻蛋,万恶的资本主义
2 美国有一些工人,年轻时候因为交了几年保险,甚至没有交过,但是领的退休金能达到一个在硅谷工作的普通年轻人的水平甚至更多,但是,美国的老农民一个月就不到两百刀的补助金
3 年轻人每个月薪水达到10000刀的都属于全美前10%了,但是各州房价基本在13000每平米以上
4 他们那里言论管的特别严,我在facebook上说句话,只要是有一丁点触及法律的或者对facebook不太友好的,就一直让我修改,否则别人都看不到了,他们评论的话,我自己也看不到的。
相比较而言,国内真的太好了,还是自己的祖国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