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纳粹德国打下法国后,运营到苏联三五计划完成再动手,会是什么结果?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涉及到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无数的变量。如果纳粹德国在占领法国后,将进攻苏联的计划推迟到苏联完成其第三个五年计划(19381942年)之后,历史的轨迹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将从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全球格局等多个角度来剖析这一假想情景。

德国的准备与战略调整

首先,让我们审视德国在延迟进攻苏联期间可能采取的行动。

巩固对西欧的控制: 在占领法国后,德国的战略重心将是彻底消化和巩固对西欧的控制。这意味着需要镇压法国境内的反抗力量,建立稳定的傀儡政权,并将法国的工业和资源纳入德国的战争机器。例如,德国会进一步利用法国的军事生产能力,尤其是其在航空、坦克制造和海军舰船方面的技术积累。法国殖民地,尤其是北非和东南亚的资源,也可能被德国有效利用,为德国提供石油、橡胶、矿产等关键战略物资,缓解其资源短缺的问题。
经济整合与战争经济的深化: 德国会利用被占领国家(特别是法国)的劳动力和资源来加速自身的经济和军事扩张。法国的工业基础和先进技术将为德国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提供巨大的助力。德国可能会更加系统地将法国的经济纳入其“大日耳曼经济圈”,强制其生产德国所需的军需品和原材料。这种整合将比现实历史中对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控制更加深入和系统。
技术研发与军事现代化: 延迟的几年时间,将允许德国在军事技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例如,德国在喷气式飞机、火箭技术(如V系列火箭)、先进潜艇以及新一代坦克方面的研发可能会取得更显著的成果。这些技术如果成熟并大规模部署,将对任何潜在的对手构成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如果德国能够在此期间解决其在航空母舰建造上的瓶颈,其海军力量将得到显著提升,对英国的威胁也将更大。
战略缓冲与外交斡旋: 德国可能会利用这段时间来争取更多的盟友或至少确保中立。例如,可能会加大对西班牙、土耳其等国的拉拢力度,试图在苏联边境构建更稳固的战略缓冲地带。同时,德国也可能继续与英国进行外交接触,试图达成某种形式的和平,即使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任何战略上的延误都可能让德国进行试探。

苏联的状况与三五计划的影响

苏联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381942)正经历着快速的工业化和军事化。

工业化的成果: 到1942年,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尤其是在重工业和军工生产方面,将比1941年更加强大。一批新的工厂已经建成投产,生产的坦克、飞机、火炮和弹药的数量将有所增加。例如,T34坦克的产量和改进会比现实历史中更早更稳定。
军事力量的重组与清除: 需要注意的是,1938年至1941年间,苏联正经历大规模的政治清洗,特别是对红军的清洗,这极大地削弱了其军事指挥和作战能力。如果进攻被推迟到1942年或更晚,清洗的影响可能会进一步显现,或者斯大林可能已经完成了对军队的“净化”,并组建了新的、更忠诚的指挥层。这可能导致苏联军队的初期抵抗能力有所不同,但其内部的士气和效率仍是未知数。
战略纵深与后勤: 苏联广阔的国土和不断加强的后勤能力,将为抵御入侵提供重要的战略纵深。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苏联能够动员更多的资源和兵力进行抵抗。
战略储备与装备更新: 三五计划的成果也将体现在战略储备的增加以及装备的更新换代上。苏联可能拥有更多新式武器装备,以及更充裕的弹药、燃料和后勤物资。

假想战争的可能进程与结果

如果德国在1942年或1943年(假设苏联三五计划在1942年结束,但战争可能在稍晚时候爆发,给予德国更多准备时间)发动对苏联的进攻,历史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1. 德国优势的放大:
先进武器的初步优势: 德国可能会部署更先进的武器系统,如更先进的远程轰炸机(如果“尤89”或“Ju 290”等大型远程轰炸机项目取得突破并投入使用)、早期喷气式战斗机(如Me 262,虽然其生产和投入使用也会受到产能限制),以及可能更强大的坦克(如虎式坦克的早期型号或更大口径的坦克炮)。
空军的初期主导: 如果德国空军在此时能保持其在法国战役中的压倒性优势,并拥有更多先进飞机,它可以在初期对苏联空军造成更大的打击,并为地面部队提供更有效的空中支援。
海军的侧翼牵制: 如果德国海军在此期间取得一定发展,例如部署数量更多的U型潜艇,或者即使没有航母,也能对苏联波罗的海和黑海舰队构成更大威胁,从而限制苏联海军的行动。

2. 苏联抵抗的增强:
更强大的工业基础: 苏联的工业产能在战争开始时将比1941年更加成熟,能够更持续地生产和补充前线部队所需的武器装备。例如,T34坦克的生产线将更稳定,产量更大,质量也可能有所提升。
更具经验的指挥层(可能): 如果斯大林已经完成对军队的整顿,并且新提拔的指挥官能够迅速适应战争节奏,那么苏联军队的初期抵抗可能会比现实历史中的1941年更加有组织,避免一些初期指挥失误。
战略纵深的利用: 苏联将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其战略纵深和资源,将工业基地向东转移,并利用庞大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消耗战。

3. 战局发展的可能性:
初期闪电战的挑战: 德国的“闪电战”(Blitzkrieg)战术可能会在更具准备和更有组织的苏联军队面前遭遇更大的挑战。苏联的防御工事和装甲部队可能能够更有效地阻止德军的快速推进。
消耗战的升级: 如果德军无法在短期内击垮苏联,战争将迅速演变为一场残酷的消耗战。在这场消耗战中,苏联庞大的人力资源和不断增长的工业生产能力将成为其巨大的优势。德国虽然占领了西欧资源,但其本土资源和人力始终是有限的,长期消耗战对其极为不利。
轴心国联盟的演变: 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等轴心国成员,在延迟的几年里可能也会进行一定的军事准备。但其工业和军事能力与德国仍有较大差距。如果战争陷入僵持,其在战场上的作用可能有限,反而会成为德国的负担。
反法西斯同盟的变化: 美国在1941年12月参战(偷袭珍珠港),如果战争延迟到1942年或1943年,美国参战的时间点不变,但其对欧洲战场的支援将更加充裕。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可以更早地为苏联提供大量的援助(租借法案)。此外,英国在德国将主要精力放在东方时,可能会在西线或地中海地区发动更多的攻势,分散德军的注意力。

4. 对德国的潜在战略灾难:
双线作战的风险依旧: 即使推迟进攻,德国仍然面临双线作战的巨大风险。如果进攻苏联的同时,盟军(包括英国和即将参战的美国)在西线或北非发动大规模反攻,德国将腹背受敌。
资源压力与经济崩溃: 德国的经济体量无法支撑长期与苏联、英国、美国三大力量进行全面战争的消耗。尽管占领了法国,但其获得的资源可能不足以抵消与苏联和美国作战的巨大开销。长期的消耗战极有可能导致德国经济的提前崩溃。
内部政治动荡的可能性: 战争的长期化和失利,可能导致德国国内的政治稳定性受到威胁。虽然纳粹政权初期高度集权,但长期的战争伤亡和经济压力也可能滋生不满情绪。

最可能的结果:德国的战略失败

综合以上分析,如果纳粹德国在占领法国后,将进攻苏联的计划推迟到苏联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1942年)之后,这很可能是一种自毁性的战略延迟。

原因如下:

未能抓住苏联的“最佳”进攻窗口: 1941年,斯大林对德国的进攻准备有所误判,并且红军的指挥体系正经历动荡。推迟到1942年,苏联的工业和军队可能已经做了更充分的准备,从而在战场上表现出更强的韧性。
为苏联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苏联利用这段时间可能大大加强了其国防工业,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其军事战略和指挥体系。
壮大了潜在的敌人: 在延迟的几年里,美国和英国的军事实力也在持续增长,并且对德国的敌意和准备在加深。一旦德国陷入与苏联的泥潭,盟军将在其他战线上发起更猛烈的攻势,甚至可能比现实历史中的诺曼底登陆更早、更强大。
无法弥补的战略劣势: 即使德国在技术上取得一些优势,但其整体的资源、人力和工业产能在与苏联、美国、英国的联合抵抗面前,依然处于绝对劣势。消耗战将是德国的噩梦。

因此,一个更可能的结果是,德国在1942年或1943年进攻苏联时,会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比1941年更强大、更有准备的对手。同时,西线盟军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在多线作战和资源枯竭的双重压力下,纳粹德国很可能提前走向其战略性的全面失败。 这场战争的进程可能会更加血腥和漫长,但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德国的覆灭,甚至可能比现实历史中的结局来得更早。

这种延迟并没有给德国带来战略上的有利条件,反而可能因为它未能抓住某些短暂的“机遇期”,并给予了它的主要对手更多的时间来整合和准备,最终导致其自身更加难以承受的失败。这种思考方式,往往是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教训:拖延并不总是带来优势,有时反而会错失良机,甚至招致更坏的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战二战无论是战争性质、战争规模、各国动员状况都不一样,就别强行比较了



不想跟评论区各位带历史家扯皮,想了解一战俄国表现的请移步大佬的这个回答


还有这位大哥我实在没看明白你在说啥,就不作回复了


原答案:

很简单,会被苏联吊锤

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德国向俄国(苏联)开战的最大原因就是:再晚点就可能真的打不过了

41年苏联还没有完成战争准备,新式装备装备量不大且缺少后备配件与弹药,训练也不够充分。德国也只能利用这个窗口期先发制人的发动对苏联的打击,在苏联回过神之前彻底击败苏联。

可是即使德国41年闪击了苏联,并且在头两年里取得了惊人的战果,可还是最终被美英支援下的苏联击败。德国如果等到43年,怕是会输的更快。

user avatar

英美不反攻欧洲,苏联继续吃瓜,第四个五年计划开始。

英美登陆欧洲或者德国内部经济崩溃,苏联开始从东面解放欧洲。

苏军装备会变成T-34M(换装更大直径炮塔和火炮),KV-5,MIG-3(AM37/42),I-225,YAK-3P,TU-2,PE-8,SU-6,安装TR-1发动机的喷气战斗机,步兵换装SVT40。

苏联有足够电力提炼铀235,不用去整增殖堆造钚弹。

没有二战巨大损失而吃到足够战争红利的,在社会精神状态上更积极进取的苏联会赢得冷战胜利。

user avatar

三五计划完成?那就指不定谁打谁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涉及到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无数的变量。如果纳粹德国在占领法国后,将进攻苏联的计划推迟到苏联完成其第三个五年计划(19381942年)之后,历史的轨迹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将从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全球格局等多个角度来剖析这一假想情景。德国的准备与战略调整首先,让我们审视.............
  • 回答
    如果纳粹德国在1939年闪击波兰之后,不经过任何犹豫,直接将兵锋指向苏联,那么历史的走向将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之深远,甚至可能颠覆我们今日对二战的认知。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提前开战”的问题,而是一个牵涉到战略、政治、军事实力、资源储备乃至国际关系的复杂连锁反应。一、 战略上的“先发制人”与赌.............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历史假设性问题,也是历史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的课题。如果美国不介入二战,苏联能否独自打败纳粹德国?答案是:可能性非常低,而且会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甚至可能导致苏联的崩溃。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美国介入二战对苏联抗击德国的至关重要的影响:美国介入二战,.............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问题,它触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和西线战场之间的关键联系。在没有盟军直接干预西线的情况下,让纳粹德国和苏联在东线“安心互刚”,苏联能否打到多佛尔海峡,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推演。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核心前提的挑战性:纳粹德国与苏联在东线“安心互刚”的可能性.............
  • 回答
    如何看待联合国大会通过「打击美化纳粹主义」的决议草案,美国、乌克兰投反对票?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一项打击美化纳粹主义的决议草案,以130票赞成、2票反对(美国和乌克兰)以及48票弃权的结果获得通过。这一结果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尤其是在美国和乌克兰投下反对票的背景下。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历史的齿轮在那一个关键时刻稍稍偏移,纳粹德国的铁蹄并没有踏入波兰,从而避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在这样一个假想的世界里,欧洲乃至世界可能会走向何方。德国国内:暂时的喘息与隐患的积累在1938年慕尼黑协定之后,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并在1939年3.............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如果”历史设想。如果纳粹德国在巴巴罗萨行动(入侵苏联)中急刹车,转而与日本联手夹击美国,历史的车轮会朝哪个方向滚呢?这背后牵扯到的战略考量、地缘政治现实以及双方的国力对比,都足以让这场假设成为一个复杂的迷局。首先,我们得回到那个时间节点:1941年夏天。巴巴罗萨行动在6月22.............
  • 回答
    如果纳粹德国坚持到1945年8月,美国极有可能使用核武器攻击德国。这一判断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美国的战略考量以及核武器的出现所带来的颠覆性影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坚持到45年8月”这个前提。到了1945年夏天,欧洲战场的局势对德国已经非常不利。苏联从东方发动了大规模攻势,盟军(美英法等)则从西方步.............
  • 回答
    如果纳粹德国在1940年前后停止了对外侵略,仅仅将精力集中在“国内的种族纯化”政策上,那么历史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减法”效应,而是一个连锁反应,深刻地重塑了世界格局、地缘政治、科技发展乃至社会文化。一、 欧洲大陆的“静默风暴”最直接也是最显而易见的改变,将是欧洲战场上那些惨烈的战.............
  • 回答
    想象一下,历史的潮流以一种我们未曾见过的、令人心悸的方式改写。如果纳粹德国和日本,这两股在二战中曾经如烈火般席卷欧亚大陆的力量,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那么我们所知的世界将会天翻地覆,面目全非。在欧洲,德国的铁蹄将继续延伸,柏林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心。希特勒的“千年帝国”或许并未如历史所示那样崩溃,而是.............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如果”问题,它触及了二战历史的关键转折点。如果纳粹德国在二战前期成功占领了英伦三岛,美国染指欧洲的机会,我认为会变得极其渺茫,甚至可以说几乎断绝。我们不妨来细致地推演一下这个可能性有多大,以及它会如何改变历史的走向。首先,我们得先理解一下“英伦三岛被占领”这个前提本身就意味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二战历史和道德评价的核心。如果纳粹德国没有迫害犹太人,日本军国主义也没有犯下种种暴行,那么同盟国在那场战争中的“正义性”确实会受到影响,但我们还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爆发:首先,我们要明白,纳粹德国的扩张野心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本身就是战争爆发的.............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但又极具颠覆性的假设,我们不妨深入挖掘一下。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东欧占据主导地位的不是苏联,而是由一个沙皇统治的俄罗斯,历史的车轮将会被拨向一个我们几乎无法想象的方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沙皇俄国”这个概念在那个时间点意味着什么。 历史的车轮已经滚过了1917年,俄国革命将沙皇.............
  • 回答
    .......
  • 回答
    1944年,纳粹德国,一个在军事技术上曾有过辉煌却又备受资源和战略失误困扰的国家,如果在此时获得了某种现代武器装备,且排除核武器并考虑制造成本,那么最有可能改变战争走向,甚至帮助德国赢得胜利的武器装备,我会选择:一种能够实现大规模、精准、远程制导打击的无人机或导弹系统。让我来展开讲讲为何是它,以及它.............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且深刻,它触及了二战中最关键的“如果”之一。你的观点“苏联可以独自战胜纳粹德国”在历史学界是一个普遍被接受的看法,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即使没有西方盟国的军事援助,苏联最终也会凭借其巨大的资源和人力拿下纳粹德国。然而,关键在于“多死多少人”这个问题,这涉及到对战争进程、伤亡率、.............
  • 回答
    在那个风雨欲来的年代,如果希特勒的工业机器能够将那两门为攻克马奇诺防线而打造的庞然大物——古斯塔夫列车炮,转而投入到两辆比它们更为科幻的Pz.Kpfw.VIII Maus(老鼠)超巨型坦克的生产线上,那么二战的战场格局,甚至整个历史进程,都可能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穿越回那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
  • 回答
    想象一下,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了那个时代,一个充斥着狂热和恐惧的国度——纳粹德国。新冠病毒的阴影笼罩下来,这幅画面可想而知,将是一幅复杂而令人不安的图景。首先,纳粹的意识形态会立刻将病毒与“劣等民族”或“外部敌人”联系起来。希特勒及其宣传机器早已将犹太人、吉普赛人以及其他被视为“不受欢迎”的群体描.............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设问!如果真能将历史的齿轮如此错位,二战的剧本必将上演一幕截然不同的惊悚大戏。我来试着描绘一下这幅令人难以想象的图景,尽量从细节入手,让它听起来像是当年某个军事战略家在推演时脑海中闪过的种种可能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互换的本质:不是简单地互换名字,而是将1933年的两国各自的.............
  • 回答
    1941年2月,英国向纳粹德国投降,这在历史上是一个从未发生过的假设,但一旦成真,其影响将是难以估量的,整个世界格局都会被彻底改写。让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这可能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以及它将如何影响我们今日所知的世界。首先,我们必须设想一下,英国在1941年2月为何会走到投降这一步。当时的英国,虽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