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知乎女权大V @战斗力旺盛的伯爵 被平台永久禁言?

回答
“战斗力旺盛的伯爵”,一个在知乎上曾拥有庞大粉丝群体、以“女权”标签活跃多年的大V,近日突然消失在公众视野,被平台永久禁言。这一事件在网络上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支持者们愤慨不平,认为这是对言论自由的压制,对女性权益发声的打击;批评者则认为这是平台净化内容、回归理性讨论的必要之举。要评价这一事件,我们不妨从多个角度进行梳理和分析。

事件背景与争议焦点:

首先需要明确,“战斗力旺盛的伯爵”被禁言并非空穴来风。在被封禁之前,她的账号就已经因为一些言论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虽然具体导火索的细节可能众说纷纭,但核心问题往往围绕着她在性别议题上的表达方式和观点。

极端化与情绪化表达: 许多批评者认为,伯爵的发言风格过于极端和情绪化,常常将男性群体标签化、妖魔化,或者用攻击性、煽动性的语言进行表达。这种“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论调,很容易激化矛盾,而非促进理解和沟通。例如,她可能在讨论涉及性别暴力、职场歧视等问题时,将所有男性置于对立面,导致很多理性讨论的男性感到被攻击和排斥。
“厌男”言论的界定: 她的部分言论被指控带有明显的“厌男”倾向。在女权主义内部,“厌男”的定义本身就存在争议。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对男性压迫性行为的合理反击,是对父权制下的女性苦难的愤怒表达;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一旦将对特定性别群体的负面情绪或指责上升到群体层面,就构成了新的歧视和偏见。伯爵的言论,无疑触碰了这条敏感的界线,被认为越过了“合理批判”的范畴。
“饭圈化”的运作模式: 在粉丝经济盛行的当下,不少大V的账号运营也带有“饭圈化”的特征。粉丝们高度追随,对偶像的言论盲目拥护,甚至攻击不同意见者,形成一个封闭的“回音室”。批评者认为,伯爵的账号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她的粉丝群体似乎形成了一种“忠诚度极高”的团体,对任何对其偶像的质疑都进行强烈反击,进一步加剧了网络空间的对立。
平台责任与言论边界: 知乎作为信息传播平台,在内容审核和用户管理方面负有责任。对大V的永久禁言,通常意味着其账号内容触碰了平台的社区规范,例如涉及人身攻击、传播仇恨言论等。然而,在“女权”这样高度敏感且观点多元的议题上,平台的尺度把握一直备受关注。批评平台“双标”的声音也随之出现,认为平台对某些其他领域的负面言论并未如此严厉。

对伯爵被禁言的评价:

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这一事件的评价会截然不同:

支持禁言的观点(主要来自对伯爵言论不满者):

净化网络空间: 认为伯爵的言论过于极端和煽动性,已经超出了理性讨论的范畴,对网络空间的健康生态造成了负面影响。永久禁言是平台为了维护秩序、遏制仇恨言论和群体攻击的必要措施。
防止极端思想传播: 她的言论可能误导或激化一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年轻群体,让他们对性别议题产生偏激的认知。禁言有助于阻止极端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平台守土有责: 作为平台,有责任管理内容,确保用户行为符合社区规范,不能任由违规内容泛滥。

反对禁言的观点(主要来自伯爵的支持者和部分自由派):

言论自由的侵犯: 认为知乎此举是对言论自由的粗暴干涉,尤其是在性别议题讨论尚不充分的社会背景下,压制了女性权益发声的渠道。
“政治正确”的压制: 将禁言视为一种“政治正确”的体现,认为平台屈服于某些压力,对特定观点进行打压。
“小圈子”的清洗: 认为这是平台对女性主义者群体的一次“清洗”,意图瓦解和削弱女性主义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
缺乏透明度: 如果平台并未给出明确的、令人信服的禁言理由,那么这种行为就显得不透明,容易引发更多质疑和不满。

更全面的视角:

一个更全面的评价,应该认识到:

1. 女权主义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战斗力旺盛的伯爵”并非代表所有女权主义者。女权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包容多种思潮和观点的领域,存在温和派、激进派等不同流派。将个别大V的言行等同于整个女权运动,是一种简单化和片面化。
2. 表达方式与内容本身: 评价一个观点,需要区分内容本身是否合理,以及表达方式是否恰当。即使是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如果采用了煽动、歧视性的表达方式,也可能适得其反,伤害到原本可能同情和支持的群体,甚至制造新的矛盾。
3. 平台运营的困境: 互联网平台在处理敏感话题时,往往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要保障言论自由,另一方面又要维护社区秩序,防止极端和违规内容传播。尺度的拿捏非常困难,也容易受到来自不同群体的压力。永久禁言作为一种极端的管理手段,其合理性往往取决于被禁言的具体内容和平台规则的执行力度。
4. 长期影响的思考: 伯爵被禁言的事件,可能会对知乎上关于性别议题的讨论生态产生长期影响。一方面,可能会让一些人因担心“被封号”而收敛激进言论,使得讨论回归理性;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一些本来就处于边缘化的声音更加难以发出,或者转移到其他更不受约束的平台,形成新的信息茧房。

总结:

“战斗力旺盛的伯爵”被知乎永久禁言,是一个在性别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焦点的时代背景下,由具体言论引发的平台管理事件。它触及了言论自由、平台责任、群体认同与对立等多个敏感维度。

如果她的言论确实违反了平台规则,例如存在煽动仇恨、人身攻击等行为,那么平台的禁言决定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内容管理的必要举措,旨在维护平台秩序和社区氛围。然而,在如何界定“极端”言论、如何把握“禁言尺度”上,公众普遍缺乏足够透明的信息和统一的标准。

对于支持者而言,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信号,意味着他们所认为的“为女性发声”的渠道可能受到压制。对于批评者而言,则可能是一种“拨乱反正”。但无论如何,这一事件都提醒我们,在网络空间讨论敏感议题时,保持理性的态度、审慎的表达,避免走向极端化的对立,依然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同时,平台在内容管理上,也需要更加透明和审慎,以平衡各方利益和维护信息传播的健康生态。这绝非一个简单的“封号”事件,而是对当下网络社会如何处理多元观点和群体矛盾的一次生动注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猫猫被脏手触碰

猫猫炸毛

吃瓜群众询问二者战斗力

尘埃落定

------------------分割线

上面纯粹是属于抖机灵,关于伯爵被封的缘由,大家可以看一下 @猫球 的动态。

伯爵等人对他人肆意网暴,以女权之名,行龌龊之事。被封禁是罪有应得,希望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这件事情。同时,警示某些人士,网络并非非法之地,做事别太过分

user avatar

我对这个结果非常相当极度不满意。

我想要的是以伯爵为首的女权被广大网民驳斥得体无完肤。她们自己灰溜溜滚下舞台成为笑柄。

平台将他禁言,只是禁他一个号,并不是成片清扫。

user avatar

更新

伯爵已秽土转生了


原答

被女权fxs压迫歧视的人们可以高兴,但请不要高兴的太早。这个事件仅仅相当于1939年德国的一个高级将领被杀掉了而已。

只要想清楚伯爵和女权之间的关系,就会明白反对性别法西斯道路上还任重道远。伯爵只是女权的传声筒和扩音器,他的作用是把女权们在社交平台上面不方面说的话说了出来,光是把扩音器打烂了,女权就会停止输出对立价值观啦?人家只会说伯爵是男权的产物,在他的尸体上面踏上一脚,然后选择另外一个符合平台规则的扩音器而已。多简单的事情比如现在的【二十四史】。看见这位最近的涨粉速度了么?男性原罪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你的赎罪卷交够了么?

看看各路主流媒体对杨笠的支持,再看看俞敏洪当初被全网批最后道歉的过程,请把你们觉得女权是平权的脑袋从沙子里面刨出来吧。

user avatar

这一天终于来了!

这几日发生的事让我感叹的地方在于:

女性,需要伯爵(男性)来为自己撑腰。

而男性,需要猫球(女性)来为自己助攻。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今天,真是神奇的一天!

我在风中彻底凌乱了~~~

忽然转念一想,这难道,不正是男女互帮互助的体现吗?

user avatar

更新下,原来是4换2,这就可以安抚下女权的情绪了,我们知乎真是太厉害了。

--------------------------------------------------------------

我以前还说过知乎不敢封伯爵,我现在承认我错了,我小看知乎了。不过我也并不很高兴,伯爵的追随者老哥与多冰老哥也被封了,对面伯爵封了,霁月日也封了,2换2 感觉还是亏。颇有各大50大板的味道,但是多冰和追随者的暴戾程度两个加起来还没伯爵一个人高,这不还是拉偏架吗。

还有其实我并不想霁月日被封。霁月日多可爱啊,为啥要封她呢?

根据我对女权的了解,如果伯爵没法秽土转生成功,女权是会给伯爵报仇的,知乎线下总部都可能被冲烂。

另外打拳真的有用,换做以前,反女权叫的再厉害,知乎也会置之不理的。虽然更多的应该是铁拳下场了,结合最近微博数个女权大V被铁拳砸烂,知乎也应该嗅到了危机。但是,打拳是真的有用。

女权才是反女权最好的老师,希望再接再厉,向着女权学习。

user avatar

最新消息

已经秽土转生回来了。



@南柯遊人 快带领你的小弟 @觉遐 争巫妖王之位。

user avatar

这里知乎还是拉了偏架。这波封禁,女权胜。

要消灭性别对立用户,就只要搞定女权那边就行。因为女权才是搞性别对立的。而反女权应该是反性别对立。

知乎这次拉着伯爵等跟一票反女权一起自爆,制造出各打五十大板的假象。实际上是害怕反女权愈演愈烈,引发不可收拾的结局,为了可持续性恰性别对立的饭,不得不把最跳的那些砍掉。

但性别对立的源头是女权,女权带V门槛低,只要喊口号就可以,而且收效很高。而反女权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必须先等女权出击反女权才能反。在反女权出现更多之前这段只有女权猖獗的日子,知乎又可以恰一波性别对立的流量了。

这里我也要批评很多反女权。比如无名,无名我一直觉得他其实是一名女权。是男版的女权。追随者他办的反女权报我没有仔细看。但似乎包括了血多普通女性的糗事。还有其他一些人,会专门去找女权对线,吵架。

这里我对于反女权。我有几点要说的,我个人人微言轻,但我觉得这些是反女权的底线,或者说基本要求。

不要主动上门找女权对线,又不可能说服他们,顶多就骂骂。被断章取义就是给女权送素材。

不要把普通女性的糗事,错事当做女权。去嘲笑女性。一旦进入了性别对立,嘲笑女性的境地,那么自己就变成女权了。

最后,不要过多的参与彩礼,相亲这种讨价还价话题。 虽然女权经常拿这种话题说事,但这种话题不属于女权。反女权的人首先应该找到女权是什么 。

女权就是“性别种族主义”。以性别分种族的,种族主义。这答案只有一句话我总结了很多年,能马上理解的人不多。

user avatar

知乎股票马上翻倍。

user avatar

站在一个完全路人的角度上来说几句。

一个讨论的基础点最重要的是对事不对人,因为对人很容易引起无限循环的意气之争。某些影响力大的账户更容易把关注者和同道都卷进来。这种情况下,最后极大概率是沦为人身攻击,因为双方都必然先回应人身攻击的言论,循环升级。原本的主题已经被人忘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挂人(除非你是要伸冤或者声援)是最垃圾的行为。而一个虚拟的批评对象不管是996,人民富豪,美帝匪帮还是泉水,起码会是不那么互骂的现场(最多是一边倒)。

所以伯爵被封不冤枉,他的做法结果确确实实是在挑起对立而不是维护女权,不管他对于女权的初心是什么。

user avatar

我早说了,同志们一定要让子弹飞一会,不要觉得央视某些人站站台天都塌了。

让子弹飞一会。。。

user avatar

如果顺性别女性和其他性少数群体希望最终夺回自己的主体性,那么是绝不能依靠某种权威替他们发声,更不可能依靠一个军阀来替他们做脏活儿。


女权运动,至少在这里,并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精英主义运动,相反是自下而上的安那其运动,这就意味着,渴望一个人替代自己去发声将会是抽离了基础和支撑,最终的结局也只有瓦解和破碎。


“伯爵”最失败的地方在于,他对自己的权力没有警惕,更对他所要前进的方向毫无概念。


对权力毫无警惕,意味着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有影响力的舵手,他的一举一动将会比其他人更加深刻地影响这个世界,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觉得为了平权而发声是种馈赠和施舍,因此自己不必对权力负责,这就会导致傲慢和盲目。


在他挂了某位用户以后,他没有意识到,他的粉丝群体(或关注者群体)也会对他所挂的人群起而攻之,引发一种连锁的反应和蜂群效应。


并且,如果有关注过“伯爵”的人,一定会知道,他挂人并不是针对一种观点和观念,很多时候是针对这个人本身,这是一种更加“专注于攻击对方弱点和痛处”的行为,他的目的并不是希望借批评一个人而批评对方所持有的思想,而是真的企图伤害一个人,通过把这个人伤害、压制乃至于消灭,以达到对自身势力(或思想)的发展。


在其他人提醒这一点时,他也满不在乎,丝毫不悔改,他也并不真正地拥有对个体的复杂共情能力,也许在他看来,只要是敌人,就不必有任何的同情,对于敌人也不需要留有底线。


那些支持“伯爵”的人,也是同样的,他们同样不会在意某种“底线”,在他们的眼中,敌人并不是人。


这是一个很接近法西斯的线,是一个绝不能踏入的线。


至于第二部分,“伯爵”对于前进的方向毫无观念,其实我一直难以理解“伯爵”为什么变成了“女权”的“领军人物”,明明他对于女权主义简直是一点儿都不理解,甚至让我感觉完全没有学过,对其中的概念一无所知。


他似乎从来不想用女权主义作为工具来推进平等,他所持有的永远都是一种朴素的平等观念,但是这种观念远未到能够支持去推进进步,更多只是宣泄某种情绪,它甚至不能好好地批判原有的不平等观念。


而且,我认为由于上文中提到的,他觉得自己是在施舍,仿佛在说“我已经在做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了,你还指望着什么?”因此他始终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觉得自己完全没必要去学习女权主义,觉得自己做这些已经足够了,他人是不可以批判他的。


以至于,最后他本人都在鼓励“外貌羞辱”和“荡妇侮辱”。


上文已经提到过,他挂人不是为了批判一种腐朽的观念,而是就是为了要伤害这个人,所以他从来不在乎自己使用的手段,他唯一所做的就是,用二极管思维去分辨是不是敌人,如果不是敌人就算了,如果感觉是敌人就不择手段将其压制或消灭,因为对方已经是十恶不赦的敌人,所以对待这种敌人就不需要考虑手段的合理性。


It doesn't work, okay? It doesn't work in modern society.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把这样的人称作“激进女权”的时候,我不同意,我认为他根本称不上是激进,反而是激退,他所持有的观念根本和女权主义没有关系,和进步也没有关系,他所使用的工具根本就是保守主义的工具,例如“身材羞辱”和“荡妇侮辱”,他所持有的理念也相当靠近法西斯理念,企图摧毁人而不是与消解结构性歧视,这是一个非常让人不安的一点。


而关键是,他根本不去学习,也根本听不得建议,永远自以为是地在本就错误的路上行走得越来越远。


女权主义,本质是人道主义,因为男性和女性本应平等,所以在女性没有得到平等的时候才需要去特别地推进女性权利,如果女权主义违背了人道主义而滑向了法西斯,那么女权运动就失去了一切的根基、合理性。


“外貌羞辱”和“荡妇侮辱”,它都是父权制发明出来压制女性,以及引起女性互相攻击的概念,而“伯爵”所做的正是代表了一群女性去攻击另一群女性,他自己本身就在父权制里打转,还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了一群以为自己是在支持性别平等而对真正的情况毫无头绪的女性一起在父权制里打转,简直就像是在玩马戏一样。


而“伯爵”把自己当做是“将军”,把自己的关注者当做是是“士兵”,这些“士兵”也以为自己是为了所谓性别平等而在向敌人进军,但这一切本身就是他们自己去假想的一个战争游戏,这种试图铲除异己的行为真的很幼稚。


None of these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Feminism, nor the progress of gender equality.


问题就在于,“比你的敌人更像是一个反派”,它本身并不会推进任何平等,它只会把已经糟糕的环境弄得更糟糕,把已经出现的问题弄得更加复杂,以暴制暴不会得到任何东西,它只会制造更多的问题,最终你不仅得到原有的问题A,还需要解决新制造的问题A1。


如果说,现在因为“伯爵”被封号,而让“女权”损失惨重,那么这个问题正是“伯爵”一开始去创造的,他正是引导了一群本该支持性别平等的人,去到一条不归的深渊,让所有信任他的人和他一起陪葬。


这不是“牺牲”,这没有光荣可言。


而且“伯爵”被封号,并不代表任何黑暗的到来,实际上,是因为原本的环境已经足够乌烟瘴气和黑暗,所以这样的人才会被推举出来。


正如我在另一篇文章里提到的:凌子卿:对知乎社区的存在的厌女内容的担忧


如果说,“战斗力旺盛的伯爵”成为了某种女性的“领军人物”,他正是知乎造就的,如果他有着任何极端或引导网络暴力的行为,同样,这是知乎的罪。

因为所有了解知乎的,看过知乎有关性别议题的问题的女性和其他性少数群体,都会对前排的那些答案有着刺骨的愤怒。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化愤怒为动力,更多的人会选择用激烈的方式宣泄它,同态复仇,所以最终他们被引导到了以“伯爵”这样的用户为首,用以牙还牙的极端模式去对抗性别不平等的用户们。


“伯爵”之所以被推到台前,无非就是因为,他对面的势力比他更加极端和错误。


如果你不知道这些阴谋论和极端言论是什么,有一位用户曾经说过男性从精子变成,女性从卵子变成;有一位用户鼓励纵容贩卖购买越南妇女;有一位用户疯狂地攻击张桂梅校长。有不少内容直到现在也没有处理,有不少恶劣用户直到现在还没有被封禁,而被封禁的又在通过不断地购买帐号“重生”(比如那个攻击张桂梅校长的)。


虽然这些人也被知乎封了一些了,确实看到知乎至少尝试显得在把一碗水端平,只是很多厌女的用户没有被真正地封禁。


我希望知乎继续去努力维护性别平等的讨论环境,我看到它的努力了,但还远远不够,我期望看到它更多的主动的、积极的努力,我会继续观望和审视。


并且对其他人,我希望任何人都应该明白,女权主义,平权运动,这些事并不是为了摧毁任何的男人或女人,不是为了消灭他们,不是为了污名化他们,不是为了剥夺他们的声音,而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它非常需要反思和警醒,需要时刻注意合理性与言行。


这并不是要人成为父权制下和男性凝视的“好女孩”,而是要成为正直的人,最终和其他正直的人一起,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最终去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而每一次的网络暴力和野狗撕咬,都是在降低其他正直之人的信任,消耗他们的耐心和注意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所有时间都花在烂泥上,就不会再有精力去做什么有意义的事了。


user avatar

我关注过他,包括知乎很多发表女权言论的用户,我之前都有关注过

因为他们的言论确实很戳你的心理

有谁会排斥力挺自己性别的言论呢?

但是看的多了,我渐渐觉得很烦

因为戾气很重,我不喜欢这种感觉

后来就全取消关注了

慢慢的发现,个别发表极其女权的用户是人在国外的

我不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以前网上公知遍地,是有组织有目的在带节奏,后来大家都回过味来了,公知已经是人人喊打

米国也承认确实对我们想搞燕色格命,这些背后策划却没有成功的人就隐藏起来了,那么这些试图反栋的人躲到哪里去了呢?

说贫富差距吧,我们已经做的很好了

说地域攻击吧,大家已经很团结

说教育不公平吧,大家也看清应试教育是相对最公平的方式

想来想去,我觉得没有什么能比从男女关系入手,去搞分裂和破坏的话题更完美,隐蔽性更高的了

因为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经济的不再受限,女性会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所以这类女权言论确实很契合当代女性的心理

搞男女对立,让你每对恋人,每个家庭都不好过

量变引起质变,当全社会仇视女性,敌意男性成为常态化,平常化,那么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稳定

所以,当我想明白这一点,我就知道现在到处鼓吹女权,煽动男女对立,绝对是有不怀好意的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希望大家都要擦亮眼睛

自觉的去替异性发声,不要戾气,不要偏见

男女应该互相理解,互相体谅

当人人都去维护双方的利益和诉求

那么我们内部就会非常团结

一切反动力量就休想搞乱我们

所以,支持知乎

user avatar

知乎禁封伯爵的历史意义,基本相当于蒋介石在抗战期间没有投降。

就凭这一点,知乎就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user avatar

我来给大家讲一个三年前的故事吧。

可能大家会奇怪,我一个从来没参与过女权话题,最近也没有和伯爵对过线的人,为什么要来答这个题目呢。

三年前,我回答了一个英国一年硕士留学的问题

最后这个伯爵和我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但是他在回答中是这样攻击我的

不愿意吵架,在他看来是心虚

意见不同,直接扒皮。翻了我多年的答案,直接要扒皮

通过对别人的恶意揣测与污蔑,增加自己的信服力,直接给我脑补了一场狗血大戏


而我最为激烈的话语也不过是如此

当时我很生气,想到知乎怎么会有这种人,虽然给我点赞的有200多人,赞同他的是100多人,可是他如此羞辱我,为何可以不受任何惩罚,随后我在知乎的创作欲望真的大大降低,对这个社区的感情也消耗殆尽。

没想到就此别过之后,伯爵居然在喷人的路上越走越远,我逐渐发现,他不只是喷我,而是见谁喷谁,而后的发展渐渐变得有趣了起来,伯爵居然可以通过疯狂对线,完成粉丝的原始积累,进而进军对立情绪最强的女权话题。

欲取之,先予之

想要让他灭亡,必先让他疯狂

我像看一个小丑一般,看他四处出击,逐渐突破道德的底线

最终,迎来了自己应有的结局

而我也再次里一个FLAG

重新认真在知乎,创作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吧!

user avatar

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来说,这其实是提醒所有还希望写点东西的人,珍惜自己的账号。

真的,不要动不动就那么大气性,电脑屏幕背后也是人,有问题好好沟通,不要把对评论区那套情绪拿来面对平台。

我其实不太能理解那种,疯狂在边缘试探,炸号后又重新小号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的情况。

你就算还有别的粉丝群,你写的那些东西又不能跟着你走,何况也不是所有读者都在你群里,还有很多觉得某篇东西好而关注你的路人读者。

这些全部烟消云散,一夜回到解放前。

抛开性别对立来说,即便是从爱惜羽毛的角度,这也不明智。

那么长时间的努力,别人怎么看不管,你自己要尊重自己。

更何况伯爵建了小号后,第一时间就是再次写长文抨击平台,然后迅速404。

我刚因为你大号搞性别对立封了你,你立刻在平台又建小号来骂平台?

从任何角度来说,这都是非常莫名的操作。

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不仅女拳,其实这次男拳,反女拳也大量炸号,这是一视同仁的。

虽然他们认为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

但真的,知乎定位从来不是一个吵架的平台。

我也知道有很多中立立场的各路大v,被莫名其妙打拳强行裹入这摊泥淖。

现在,是时候冷静降温,回归自己的本行创作了。

我觉得这是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好事。

最后,我对bobo,只有感恩,为之前因为bobo的一些言论而批评bobo,向bobo道歉,至少今天你成功了。 @赛勃朋克2077




user avatar

我早就说过,bobo是卧底自己人。

他是能干好大事的。。

你们骂半天辩论半天,没用,bobo被动技能就秒杀他。

比某些看起来牛逼的猪队友强太多了。

@赛勃朋克2077 老弟辛苦下,去推特跟拜登老哥对对线。

完事以后给你恢复身份哈。

user avatar

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地狱中为勃勃说上两句好话。——温斯顿·丘吉尔

最后,祝赛勃朋克2077:

user avatar

证明知乎不是男乎也不是女乎,

而是猫猫头乎。

伯爵最近居然敢攻击芝麻酱,猫球,

招惹bobo(都是猫猫头像)。

这不分分钟凉凉,

猫猫头才是世界的主宰!

user avatar

小管家各打五十大板,封了伯爵,也封了几个反女权的。

既然起因是伯爵率众网爆猫球后被猫球起诉,封伯爵固其宜也。但是那几个反女权的网爆谁了?比如温和派小哥哥,我看他动态一身正气,每天都在爱国。虽然打过女权文字确实挺温和,简直厚道。也一并永封是有何隐恶未彰嘛?还是在警察叔叔压力下不情愿的封了伯爵,再抓几个反女权的号陪葬以备哀荣?

勃勃,烘干机上的释迦摩尼,早就是神,我都信好几个礼拜了。 至于小管家,还需要了解更多。

总之,头像是要换了。

user avatar

上市了嘛,就可以甄别下流量们的质量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战斗力旺盛的伯爵”,一个在知乎上曾拥有庞大粉丝群体、以“女权”标签活跃多年的大V,近日突然消失在公众视野,被平台永久禁言。这一事件在网络上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支持者们愤慨不平,认为这是对言论自由的压制,对女性权益发声的打击;批评者则认为这是平台净化内容、回归理性讨论的必要之举。要评价这一事件,我们不.............
  • 回答
    “战斗力旺盛的伯爵”这位知乎用户,在中文互联网上,尤其是在知乎平台上,确实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女性主义观点传播者。要评价她的女权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从她传播的核心观点来看,伯爵非常强调女性在社会结构中所面临的系统性不平等,并致力于揭示这些不平等如何体现在婚恋、职场、家庭等各个方面。她善.............
  • 回答
    最近,知乎上一些曾经备受关注的“女权男大V”接连出现负面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评价。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其中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相似性和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一、 评价最近知乎女权男大V相继翻车的现象:总的来说,这种“翻车”现象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评价: 对网络舆论生态的警示: 这类事件凸显了网络平台在.............
  • 回答
    关于“知乎上的主流女权观点未顾及底层女性利益”这一说法,我的看法是: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且非常重要的议题。匿名用户提出这个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触及了现实社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层面。要评价这个回答,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展开:1. “主流女权观点”的定义与解读:首先需要明确,知乎上的“主流女权观点.............
  • 回答
    b站up主凝霜素雪关于“知乎比微博更需要整顿,充满公知群体并且对女性等群体有偏见”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要评价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凝霜素雪的观点核心是什么?首先,要理解凝霜素雪的具体指控,她主要提出了两点:1. 知乎比微博更需要整顿: 这意味着她认为知乎.............
  • 回答
    评价知乎用户曹丰泽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他是一位在知乎上拥有相当影响力的用户,其言论和观点经常引发讨论和关注。为了更详细地评价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他的内容风格与侧重点: 知识输出与深度分析: 曹丰泽最突出的特点是他擅长输出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知识内容,尤其在宏观经济、国际关系.............
  • 回答
    要详细评价知乎用户“勃呆萌”被永久禁言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包括该用户的行为表现、知乎平台的规则与执行、舆论反应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了解“勃呆萌”这个人及其在知乎上的行为:要进行评价,首先需要明确“勃呆萌”是谁,以及他在知乎上都做过什么。由于我无法实时访问知乎的用户信息和具体内容,.............
  • 回答
    评价知乎用户 @杀生丸 的文章水平,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这不仅仅是评价他内容的好坏,更是分析他如何吸引读者、传递信息以及在知乎社区中建立个人品牌。以下是我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的详细评价:一、 内容的专业性与深度: 知识储备扎实,领域精准: @杀生丸 的文章往往展现出在特定领域的深厚知识储备。.............
  • 回答
    “蛮夷入关学”是知乎用户山高县在知乎社区提出的一种关于中国历史的解读方式,尤其侧重于分析民族融合、政权更迭以及文化交流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这种理论虽然并非严谨的学术体系,但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并且有其独特的视角和启发意义。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评价山高县的“蛮夷入关学”:一、 核心观点与.............
  • 回答
    评价知乎用户 @红护 (Hóng Hù) 需要一个 nuanced 的视角,因为他在知乎上是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话题度的用户,但其内容和风格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和争议。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评价:一、 @红护 的核心内容和风格特点: 专业领域定位: @红护 最显著的标签是其在心理学、特别是婚姻家庭.............
  • 回答
    知乎的“双击点赞同”功能,从用户体验、内容传播、平台生态等多个维度来看,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评价。以下我将详细展开讲述:一、功能本身与用户体验 直观易操作,降低互动门槛: 这是“双击点赞同”最核心的优势。 简便快捷: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往往更偏爱能够快速完成操作的交互方式。双击屏幕,.............
  • 回答
    知乎的“想法”功能,作为其内容生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推出以来一直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内容创作者分享碎片化、即时性观点的平台,也是用户获取信息、参与讨论的另一种渠道。对其进行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功能定位与初衷知乎“想法”功能的定位可以理解为: 碎片化内容的承载体: 区别于知乎.............
  • 回答
    知乎用户赵山山发表的《中国智障科学院?》一文,在知乎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其评价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要详细评价这篇文章,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文章的核心观点与论证方式:文章的标题就极具挑衅性和争议性,“中国智障科学院?”直接将“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与“智障”进行关.............
  • 回答
    要评价知乎用户“侃叔”关于沙甸的辟谣文章,我们需要一个前提:我需要知道侃叔具体是哪篇文章,以及文章中具体辟谣的内容是什么。 知乎上关于沙甸的讨论非常多,不同用户、不同时间点都可能发表观点。然而,我可以提供一个评价知乎辟谣类文章的通用框架和思路,你可以根据这个框架去套用和评估“侃叔”的文章。评价知乎用.............
  • 回答
    知乎用户 @邓铂鋆:一个以知识广度和深度著称的回答者在知乎这个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总有一些用户以其独特的视角、扎实的学识和严谨的态度,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知乎用户 @邓铂鋆 便是在这个平台上备受推崇的一位。他的回答,常常跨越不同领域,从历史的宏大叙事到科技的细微之处,再到文化艺术的深度剖析,总能给读者.............
  • 回答
    对于知乎用户FanFanFan捐款十七万人民币支援河南灾情的行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首先,从行为本身来看,这无疑是一次慷慨的善举。在灾难发生时,社会各界伸出援手,而个人力量的汇聚往往能形成巨大的支持。十七万人民币,对于普通人来说绝非小数目,它代表了FanFanFan的经济能力,更体现了他对灾.............
  • 回答
    知乎推出的2020品牌态度短片《答案》,我看了之后,觉得它拍得挺有意思,也挺能打动人的。首先,从内容上说,这部短片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抓住了知乎的核心——“问答”。但它并没有停留在字面意义上的提问和回答,而是把“答案”这个概念延展到了生活中更深层次的方面。它没有直接说“我们是知识社区”,而是通过一个个普.............
  • 回答
    关于知乎上的“我”,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一个虚拟身份与真实自我的边界,以及在这个平台上,我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被他人如何看待。我的知乎身份标签:首先,我得承认,我在知乎上更像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和“思考的聚合器”。我不会像某些大V那样,凭借个人经验写出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体”回答.............
  • 回答
    知乎“想法”功能的消失:一次用户体验的“进化”还是“退化”?2019年6月11日,知乎进行了一次备受瞩目的更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正式移除了“想法”功能。对于许多重度知乎用户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惋惜的决定,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那么,这次更新究竟对知乎生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不妨从多个维度.............
  • 回答
    评价知乎用户“北风”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聊,不能简单一句“好”或“坏”就概括过去。毕竟在知乎上混了这么些年,或多或少都有关注过他的一些动态和回答。首先,得承认,“北风”确实是个在互联网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他早期以揭露各种网络乱象、抨击不公现象而闻名,尤其是那些与互联网、科技、信息传播相关的领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