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不建议夜深人静的时候看。
每次读到“栊翠庵品茶”这一段,都总有一股说不出的感觉在内,在我细细考证后,考证出的东西让我毛骨悚然。
妙玉说她原来在玄墓蟠香寺修行,一个寺庙居然还带个“墓”字,用来收梅花雪的容器也是“鬼脸青瓮”,此处大家可以脑补一下,这“鬼脸青”究竟是怎么个颜色,难道是一团看不清楚的鬼脸上的青色么?
原文摘录:
第四十一回:...妙玉对黛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不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
妙玉这人,在书中一直显得非常神秘,出场不多,居住在偏僻的栊翠庵里,话说,这“栊翠庵”究竟是个啥地方。中秋赏月那一回,黛玉和湘云在外面谈诗词到很晚,突然妙玉出场,半夜三更邀请她们二人去栊翠庵做客,紫鹃知道后,赶紧领着一批丫鬟和婆子去栊翠庵找人,这是在怕什么?
为让大家有个完整的理解,我摘录了一些原文,再细细分析我的发现。
这一段比较长,原文第四十一回:
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杏犀䀉”。妙玉斟了一䀉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台皿}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台皿}?”......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
.......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
这一段描写极其精彩,妙玉所用,件件都不是寻常物事,不是古玩便是奇珍,似乎暗示着妙玉身份不凡,连贾母到了这栊翠庵,都得守着规矩。
注意我原文中标黑的字体,问题就出在这些珍奇之物之上。另外提醒一下,在接下来看下文前,最好是白天,红楼梦中有些确实有些神神怪怪的东西在内,主要当时明代小说都流行怪谈类的内容。
由于前几年痴迷过一段时间古董,我在认真考证了文中所说的器物后,发现这些物品之中,有不少是“祭器”,或者说“冥器”。
什么意思呢?
即,这些物品都是祭祀或陪葬用的。
而贾母不喝的那个“六安茶”,朱元璋特别下令,以这种茶,供朱家祠堂先祖的祭祀之用。
怪不得贾母不喝,而且妙玉也知道贾母不喝,传统的解读是妙玉知晓贾母的习惯,二人是旧识。这里才真相大白,这茶常用于明代皇室祭祀所用,贾母和妙玉显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不喝也属正常。
六安茶为明代祭品一事,度娘上就可查的到。也罢,上个图。
文中贾母又问道,用的什么水。妙玉说是“是旧年蠲的雨水”,包括后来宝玉黛玉喝的“五年雪水”,这类水有个统称,唤作“无根水”。
这种水在《西游记》中也出过场,孙悟空给朱紫国国王治病,用的就是“无根水”。
“无根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没落地的水,包括雨水、雪花、霜露等等,顶着钢盔用盆子接的冰雹也算;而江河里流的、水井里打上来的,都称为“有根水”。
而“无根水”在古代除了是用来配合吃药外,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用来祭祀。
佛经中讲:“一钵水有八万四千虫”,有根水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不能当作“供水”。
只有无根水,才能当作“供水”,专业祭祀用。
再看看那几样喝茶的物事。
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又名官窑脱胎甜白盖碗,甜白瓷,永乐时烧制的为最上品,釉白而透明,温而甜润,重点:甜白瓷多为明代宫廷祭品。
上两个甜白瓷的图,给大家一点直观印象。
呃,差不多就上面这种,有暗刻纹路,放大仔细看可以看到。话说第一张图上那罐子,我自己看着都有点渗人......
继续!
(分瓜)瓟斝(读音ban pao jia):一种酒器,看起来挺正常的。
错,实际上在明代用这玩意喝茶就很不正常,因为这种器物,是青铜器,通常出现在商周时期,到了明代,此物定义是礼器,通常是用作祭祀之用。
绿玉斗:文中说此物乃妙玉常用之物,玉斗此物,指代社稷,用途也是祭器。
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台皿}(上台下皿,念hai):这种东西,有过大概类似的出土文物,学名叫做“曾侯乙尊盘”,可以自己百度图片看看,工艺极其复杂,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之一。重点是,这等重宝也是礼器,具体用途是用来盛放祭祀品。
这个......为何妙玉请大家喝茶,器具却大半是祭器,甚至冥器?
再看这“栊翠庵”,这名字极富特色,什么地方才是“栊翠”?我告诉你吧,是松柏森森、四下青翠、行人罕至之处,可称“栊翠”。想想平常清明节的时候,扫墓去的是哪里。
这阴森森寂静异常的“栊翠庵”究竟是什么地方?妙玉为何拿陪葬或祭祀用的器具来招待客人?
庙里主人妙玉,谐音“庙宇”?邢岫烟说她“不僧不俗、不男不女”又是什么意思。
怎样,是不是细思极恐,悄悄问一句,这妙玉,难道是鬼么。
统一回复一下评论区,这个回答只是因题主红楼梦“细思极恐”的提问,博君一笑而已,真正完整的解读在下面,建议从头看起。
另外多说几句,“鬼脸青”这种称呼,南宋《陶记》、明《格古要论》、清《景德镇陶录》上从无记载。在红楼成书之时,世间从无这种叫法,也没有这种青料或者青花色彩。这个名词,很明显是雪芹造出的词。
“鬼脸青”这一说法,出现于清末,清末著名画家蒲华,对其有记载“又赴市鹰间小酒肆,倚鬼脸青酒瓮倾筋者再”,可见清末开始的“鬼脸青”之叫法,正是源自红楼一书,评论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知友,建议对百度百科上的解释,还是看看就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