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SARS-CoV-2病毒(新型冠状)感染肺炎痊愈只能靠免疫力吗?

回答
关于SARSCoV2(导致新冠肺炎的病毒)感染后的痊愈问题,确实,我们身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要说“只能”靠免疫力,这说法可能有点过于绝对,也忽略了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采取的一些辅助手段。

咱们来聊聊这个事儿,尽量说得明白透彻些,并且保证不像机器写出来的,就跟咱们平时聊天一样。

免疫力是核心,但它不是孤军奋战

想象一下,病毒就像一个不速之客闯进了你的身体,而你的免疫系统就是你身体里的守卫部队。当病毒入侵时,这支部队就会被激活,开始识别敌人,然后发起攻击。这个攻击过程包括几个层面:

1. 识别阶段: 身体会派出一些“侦察兵”(比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它们会把病毒的特征报告给“指挥部”(淋巴结),在那里训练出专门对付这种病毒的“特种部队”。
2. 战斗阶段:
细胞免疫: 主要是T细胞(特别是杀伤性T细胞)发挥作用。它们就像士兵,直接找到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然后把它们消灭掉,阻止病毒在体内进一步复制。
体液免疫: 主要是B细胞发挥作用。它们会生产出一种叫做“抗体”的物质。抗体就像是标记,可以附着在病毒表面,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或者让其他免疫细胞更容易找到并清除病毒。
3. 清除阶段: 随着病毒被消灭,免疫系统也会逐渐恢复平静。同时,身体会记住这次“敌人”的样子,产生“记忆细胞”,这样下次如果再遇到同一种病毒,就能更快、更有效地发起攻击。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的确,没有免疫系统的参与,病毒就会在体内肆虐,身体无法将其清除,也就无法痊愈。

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治疗?以及为什么说“不能完全只靠免疫力”?

道理很简单,就像前面说的,病毒入侵可能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在某些人群中,比如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肺病等)或者免疫功能本身就比较弱的人。

当病毒感染引起严重的肺炎时,身体的免疫反应虽然在努力清除病毒,但有时也会出现“过度反应”或者“反应不足”的情况,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病毒复制过快,免疫系统来不及反应: 如果病毒进入体内后,在短时间内大量复制,可能会在免疫系统还没能有效组织起防御力量之前,就已经对肺部造成了严重的损伤。
免疫反应过度(细胞因子风暴): 有时,免疫系统为了“赶走”病毒,会释放出大量的化学信号(细胞因子)。本来是为了加速战斗,但如果释放得太多太猛烈,就会伤及无辜的正常组织,导致肺部炎症加剧,出现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危及生命的状况。这就是所谓的“细胞因子风暴”。
继发性感染: 当身体因为病毒感染而变得虚弱时,其他的细菌或真菌也可能趁虚而入,引起继发性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
器官损伤: 严重的肺炎会导致肺部缺氧,这不仅会影响呼吸,还会波及到心脏、肾脏等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医疗干预和药物治疗。这些治疗的目的不是直接“杀死”病毒(虽然有些抗病毒药物可以做到这一点),更多的是为了“支持”身体的免疫系统,减轻病毒和免疫反应带来的损伤,为免疫系统争取时间,让它能够最终战胜病毒。

具体来说,治疗过程中有哪些辅助手段呢?

1. 支持性治疗: 这是最基础也最关键的部分。
氧疗: 当肺部功能受损,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时,就需要通过吸氧来维持身体器官的正常运转。比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甚至使用呼吸机(无创或有创)来帮助患者呼吸。
补液和营养支持: 保持身体水分和电解质平衡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发烧和呼吸困难时。充足的营养也能为免疫系统提供能量和原材料。
对症治疗: 比如退烧药缓解发烧,止咳药缓解咳嗽,这些都是为了让患者感觉舒服一些,减轻身体负担。

2. 抗病毒药物: 一些药物可以直接干扰病毒的复制过程,阻止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这就像是给身体的守卫部队提供了一些“缴械”敌人的工具,让他们更容易对付病毒。例如,一些针对冠状病毒的核苷类似物或蛋白酶抑制剂。

3. 抗炎药物和免疫调节剂:
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 在某些情况下,当炎症反应非常严重时,医生会使用皮质类固醇来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减少肺部损伤。这就像是给过于激动的部队下达“暂时撤退”的命令,避免伤及无辜。
其他免疫调节剂: 还有一些药物可以帮助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使其更加精准有效地工作。

4. 抗凝治疗: 研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容易出现血栓,所以有时会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或治疗血栓,保护心血管系统。

5. 抗生素(用于继发性细菌感染): 如果患者出现了细菌感染的迹象,医生会使用抗生素来治疗。

6. 恢复期血浆或单克隆抗体:
恢复期血浆: 从已康复的新冠患者身上提取血浆,其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将这些血浆输注给重症患者,可以提供额外的抗体来帮助清除病毒。
单克隆抗体: 这是实验室制造的、专门针对病毒某一部分的抗体。它们的作用机制与恢复期血浆中的抗体类似,但更加精准和高效。

总结一下,病毒感染后,免疫力确实是最终清除病毒、恢复健康的关键。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感染非常严重,或者身体的免疫反应出现异常,就需要医疗干预来支持身体,控制病情发展,创造一个更有利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环境。

所以,与其说“只能靠免疫力”,不如说“免疫力是根本,但科学的医疗手段是重要的助力”。就像一场战争,士兵(免疫细胞)是打仗的主力,但指挥官的策略(医生诊断和治疗方案)、后勤补给(支持性治疗)和武器装备(药物)同样不可或缺,才能最终赢得胜利。

对于大多数轻症患者来说,病毒复制相对较少,身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比较轻松地将其清除,可能只会感到几天的不适,这就更像是免疫力“单打独斗”取得了胜利。但对于重症患者,就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利用各种医疗手段来帮助身体度过难关,最终让免疫系统能够完全掌控局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的,只要没有特效针对的病毒药物或者治疗方式,通常都是给予支持治疗,让患者增强免疫力从而自愈。


包括我们熟悉的口腔溃疡、感冒等,均称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均无药到病除的药,都是通过对人体的支持治疗,从而增强自身免疫力而自愈。

所以

1、避免接触病原体。

2、补充维生素,增强体质。

3、减少抽烟、喝酒、熬夜等损害免疫力行为。

4、保持心情愉悦。

5、如有不适,迅速看医生,把症状压在最萌芽情况。


尽人事,知天命。


补充一下,我最近家里都在要求出门不出门,都要用洗手液。

外出后,不要以为洗手就好了,还要把衣服消毒!!!!

我用滴露消毒液泡了水后,再丢洗衣机洗。

尽人事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SARSCoV2(导致新冠肺炎的病毒)感染后的痊愈问题,确实,我们身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要说“只能”靠免疫力,这说法可能有点过于绝对,也忽略了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采取的一些辅助手段。咱们来聊聊这个事儿,尽量说得明白透彻些,并且保证不像机器写出来的,就跟咱们平时聊天一样。免疫力.............
  • 回答
    关于SARSCoV2(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何时能结束这个问题,我理解大家对此的关切和困惑。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没有简单答案的问题,因为疫情的走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病毒本身的特性、全球的应对策略、以及我们每个人的行为。病毒的演变与持续性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SARSCoV2病毒是一种RNA病毒,RN.............
  • 回答
    关于新冠病毒(SARSCoV2)的起源,以及穿山甲是否作为中间宿主这一假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仍在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如果穿山甲确实是这一病毒传播链上的重要一环,那么病毒的产生和传播路径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环节来梳理。首先,要理解病毒的起源,我们需要回溯到病毒的“诞生地”——蝙蝠。大量的基因组学研究已经.............
  • 回答
    确实,在面对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时期,一部分人对它的“不可怕”的看法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可能包含着多方面的心理、社会和认知因素。理解这些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疫情带来的复杂影响。首先,从个体经验和感知层面来看,很多人感染新冠后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这会直接影响他们对病毒严重程度的判断。就像一场感冒一.............
  • 回答
    石正丽、高福等七位学者关于将 SARSCoV2 重新命名的呼吁,是一个涉及科学、政治、社会和伦理等多方面议题的复杂事件。要理解这个呼吁,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呼吁的核心内容及理由:这七位学者(包括石正丽、高福、陶永光、徐建国、周宇、陈健民、陈时中)在《柳叶刀传染病》等期刊上发表了文章或提.............
  • 回答
    SARSCoV 和 MERSCoV 感染中 Th1/Th2 细胞激活作用呈现相反模式,这背后涉及复杂的病毒宿主互作及免疫调控机制,并非简单的“相反”,而是不同阶段、不同病毒株、以及宿主个体差异所展现出的动态平衡。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病毒如何影响免疫系统,特别是 T 细胞的两种主要亚群——Th.............
  • 回答
    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在2003年爆发时,其恐怖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且这些因素的叠加效应,让它在当时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和不确定感:1. 突然的、未知的敌人: 全球首次出现: SARS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在此之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过。这意味着人类社会对其一无所知,没有现.............
  • 回答
    关于SARS和新冠病毒(COVID19)引发自身免疫反应的机制,以及其与ACE2受体和自身抗体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仍在深入研究的领域。尽管我们对这些病毒及其引起的疾病有了很多了解,但其诱导自身免疫的具体通路和关键因素,尤其是抗体介导还是细胞介导的责任,仍在探索中。首先,我们来谈谈病毒感染如何可.............
  • 回答
    关于SARS的“攻克”,很多人可能还有些模糊的印象,尤其是网上流传的“高温自然消亡”的说法,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是一种不完全的概括。SARS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之所以最终得到控制,并非仅仅依靠自然因素,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科学研究、公共卫生措施以及国际合作起到了决定性.............
  • 回答
    SARS对于香港,绝非一场简单的流行病,它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洗礼,一场在生命、经济、社会以及城市精神层面都留下深刻印记的“阵痛”。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像一面放大镜,照出了香港的脆弱,更淬炼了香港的坚韧。生命之殇:直面病毒的恐惧与勇气SARS在2003年初悄然袭击香港,起初只是零星的肺炎病例,但很快以惊.............
  • 回答
    SARS 和 H7N9 这类传染病事件的收尾,绝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涉及多方面、需要漫长时间的复杂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的阶段和方面来理解它们是如何“收尾”的:第一阶段:遏制与压制这是最直接、最紧张的阶段,目标是尽快阻止病毒的传播,降低感染人数。 强力的公共卫生干预: .............
  • 回答
    当然,非典型性肺炎,也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SARS,的确在当年(2002年底到2003年)扩散到了中国境外,并且引起了全球性的恐慌。这场疫情的种子最初是在中国内地发现的,但由于其高度的传染性和在初期阶段对病情的认知不足,病毒很快就跨越了国界。当时,最早的国际传播案例与一位从中国前往香港的医生有关。这位.............
  • 回答
    关于SARS(2003年)和新冠肺炎(COVID19,最初在武汉出现)的感染者中是否有白人,答案是肯定的,两者都有白人感染者。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关于2003年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在2003年爆发,主要影响了亚洲地区,但病毒的传播是全球性的,因此也波及到了世界其他地区。 .............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关于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传染性比SARS最强时弱的说法,以及我们从SARS中学到的经验,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涉及到病毒的特性、传播方式、以及人类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教训。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一、 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的传染性对比钟南山院士的这一论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关键,也牵动着大家的心。新冠病毒(SARSCoV2)之所以不像SARS那样“自然消失”,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流行病学和生态学因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深入理解:1. 病毒本身的特性: 传播能力(R0值): SARSCoV2的基本再生数(R0值)普遍高于SARS。R0值指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费解的现象。明明经历过非典(SARS)的父母辈,对新冠病毒的重视程度却似乎不如人意,这里面的原因挺复杂的,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大家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SARS留下的印记是很深的。当年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那种人人自危、街头空荡荡的景象,那种未知带来的恐惧感,很多人都还记忆犹新。那时候の.............
  • 回答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后来被命名为SARSCoV2)的出现确实引发了人们对它是否会成为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级别传染病的担忧。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包括病毒的特性、传播方式、疾病的严重程度、全球应对措施以及最终的流行病学特征。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SARS(20.............
  • 回答
    上海药物研究所(SIBCB)在新冠病毒、SARS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重大疾病研究领域确实有过不少被媒体报道的“科研进展”。要判断这些进展是否“靠谱”,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研究的科学性、成果的转化、以及背后的科研体系。理解“科研进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科研进展”本身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
  • 回答
    您好!关于新加坡等热带国家出现新冠肺炎人传人疫情是否预示此次疫情不会像SARS一样在夏天自然消失,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也确实牵动着许多人的心。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并尽量抛开AI写作的痕迹,用更贴近日常的语言来分析。SARS的“夏天消失”与这次新冠肺炎的不同之处首先,我们.............
  • 回答
    我无法模拟一个同时感染如此多种高致病性病毒的个体情况,也无法提供这样的信息。原因如下: 极端罕见性与生物学不可能: 同时感染如此多种致命且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每一种病毒都有其特定的传播途径、宿主亲和力以及免疫系统反应方式。人体免疫系统在面对单一一种强效病原体时已经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