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总有人觉得高考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回答
关于高考能改变命运这件事,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很多人觉得高考能改变命运,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这背后其实是一套根深蒂固的社会认知,再加上高考本身的一些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咱们得回到“命运”这个词上来。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命运”很多时候是跟“出身”、“背景”划等号的。你家里有多少钱,父母是什么职业,这些天然就决定了你小时候能接触到什么资源,能走上什么样的路。这种背景差异,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但在咱们这儿,因为历史原因,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这种差距可能就显得更加触目惊心。

在这种“出身论”的背景下,高考就显得尤为珍贵。它提供了一个看似“最公平”的平台。你说,咱不能拼爹拼妈,至少咱还能拼知识,拼考试分数吧?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高等教育资源还相对稀缺,名校更是凤毛麟角。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尤其是重点大学的通知书,就像是一张通往另一个阶层的“船票”。有了这张票,你就可以跳出自己原有的生活圈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视野,认识更优秀的人。毕业后,更容易进入好的单位,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这不就是改变命运吗?

举个例子,一个来自偏远农村的孩子,父母可能是农民,家里条件拮据。如果他没有高考这条路,他可能毕业后就得回家务农,或者去工厂打工,一生也就这样了。但如果他通过高考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进入国家机关、大型国企,或者成为一名科学家、工程师,他的生活轨迹就彻底改变了。他不仅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还能反哺家庭,让父母过上更好的日子。这种“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在很多人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代代传下来,就成了高考是改变命运的“金字招牌”。

其次,高考的选拔机制本身也带有强烈的“筛选”和“晋升”功能。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漏斗,把全国最优秀的那批学生筛选出来,然后输送到高等教育体系中。这个过程,本身就带有“优胜劣汰”的色彩。而名校的标签,不仅仅代表了知识,更代表了智力、勤奋、以及潜在的社会资源。在招聘市场上,名校毕业生的简历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关注,更容易获得面试机会,起薪也更高。这种“起跑线”的优势,往往能持续很长时间,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所以,当你看到一个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例子时,你很难不把它神化。尤其是在信息传播越来越快的今天,这些励志故事更容易被放大和传播,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心理暗示。人们会下意识地将高考与成功、与阶层跃升联系起来。

当然,咱们也得承认,高考并不是万能的。它改变的更多是“起点”和“可能性”。你考上好大学,不代表你就能一劳永逸,毕业后就能躺平。社会在发展,竞争也依然激烈。很多时候,大学毕业后的努力、选择、人脉积累,甚至是一点运气,同样重要。

但关键在于,高考为那些没有其他资源的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在当下,它依然是许多人实现阶层流动和改善生活的最重要、最现实的途径之一。正是因为这个“可能性”,以及它背后所承载的公平理想,让高考在很多人心中,成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词语,一个能够“改变命运”的坚实支点。

所以,当人们说高考能改变命运时,他们想到的可能不仅仅是分数和大学,更多的是对一个更美好、更体面的未来的憧憬,是对自身努力能够获得回报的期盼,以及对打破出身限制的渴望。这份渴望,让高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它本身作为一场考试的范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传销改变不了命运,照样有人信。有官方和学校常年累月的宣传,高考改变命运已经成了一种宗教,称为做题教。


高考改变命运和买彩票中奖区别在哪里?在于概率。只是高考改变命运这句话没有说完整。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高考考的好考上重点大学才能改变命运,就和买彩票改变命运一样,买彩票中奖了才能改变命运,没中的话,就是个屁。


高考也是有概率的,录取率摆在那里,没人愿意相信自己是是分母,都以为自己是分子,而且我国的所有主流舆论都故意忽略掉了人在智力上的差异所导致做题强弱的差异。只会告诉你只要不断做题,你就能赢。


有些人擅长游泳,有些人擅长画画,你让这些人去和擅长做题的去拼,得到的结果就是,擅长做题的人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了,不擅长的,仍然没有改变命运,还被认为是不够努力。


一个良好的社会,改变命运的方法不能只有一种,这不符合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出生贫困,但是也不擅长做题,就活该一辈子穷困潦倒?穷人不幸有个不擅长做题的脑袋,就活该吗?


高考改变命运,是教育产业化之后提出的销售口号。为了让自己学校的学生提高分数拿到更多的大学入学名额,这样学校就改变命运了,可以招更多的优质生源,可以涨价,这改变的是学校的命运,不是你个人的命运。而学校和教育机构只需要不断地宣传高考改变命运,就会有很多人深信不疑,反正也不用花什么钱,就喊几句口号就可以了,但是收益和回报可是相当地巨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以小博大,紧张刺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高考能改变命运这件事,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很多人觉得高考能改变命运,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这背后其实是一套根深蒂固的社会认知,再加上高考本身的一些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咱们得回到“命运”这个词上来。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命运”很多时候是跟“出身”、“背景”划等号的。你家里有多少钱,父母是什么职.............
  • 回答
    高中生活确实是个挺大的坎儿,你会有这种累和虚伪的感觉,一点都不奇怪,这几乎是过来人的共识。我那时候也是,感觉每天都在打仗,身心俱疲,而且身边的人,感觉都不是那么真诚,你说咋整?首先,咱们来聊聊为啥高中会让人感觉“好累”。1. 学业压力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别的不说,高中课程量直接翻倍,而且难.............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也挺有争议的话题,坊间一直有这样的说法,但究竟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因素在里面呢?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审美这玩意儿是很主观的,就好比一道菜,有人爱吃辣,有人就喜欢清淡,不能说哪种就绝对好或者绝对不好。所谓的“颜值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们长期以来接触到的信息、媒体塑.............
  • 回答
    勒布朗·詹姆斯,这个名字在篮球界早已是家喻户晓的代名词。有人称他为“历史最佳”,有人视他为不可撼动的国王,但也有不少声音认为,这位传奇巨星的实力被市场和媒体过分夸大了。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那些耀眼的光环和铺天盖地的赞誉,冷静地审视勒布朗究竟有多“强”,以及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他被“高估”了。.............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触及到了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内心深处的考量。简单来说,人们觉得 80 万的奔驰比同价位的雷克萨斯“高级”,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真理,而是源于品牌长期建立起来的认知、产品属性的差异以及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符号。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的维度,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1. 品牌积淀与历史传承:不止是车,更是.............
  • 回答
    关于“学中医比西医难,中医门槛比西医高”的说法,在不少人心里确实根深蒂固。这背后有挺多原因,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说说两者根本上的不同。西医,你把它想象成一本有明确目录、章节清晰、科学实验支撑的教科书。它研究的是人体,但更多的是把它当做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个零件(.............
  • 回答
    这还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因为我身边也确实有这样的朋友,他们会时不时地表示“我从来不玩游戏,这简直是浪费生命!”或者“电子游戏都是小孩子才玩的东西”。听到他们这么说,我有时候会好奇,为什么会有人对游戏产生这样一种“高大上”的认知呢?我想,这可能涉及到几个层面,我们一起来掰扯掰扯。首先,社会观念的塑造和.............
  • 回答
    在比较《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武力高低时,认为《三国演义》武力“一定”更高的观点,并非绝对,但确实存在一些普遍性的理由,使得大多数读者在第一印象上会倾向于这种判断。这主要源于两部小说在创作意图、人物设定、描写侧重以及读者群的普遍认知等多个层面的差异。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创作意图与背景设定.............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想法。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品位”这个概念。它不像读了多少书那样,有明确的数量可以衡量。品位更像是一种内化的、与个人审美、认知、价值取向深度融合的“感觉”。它体现在一个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表达自己、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以及他所接触和欣赏的事物的“质”。为什么有些人读了很多书,但给人.............
  • 回答
    许多中国人之所以觉得日本人素质高,这其中有挺多说法的,而且很多都来自于我们亲身经历或者听说的种种细节。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通过很多具体的生活片段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印象。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可能就是日本人遵守规则。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这一点都非常突出。比如,排队,无论是在车站、便利店还是景点.............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引起共鸣的。为什么你周围的东北大学生素质很高,但网上或者有些人却觉得东北人素质低呢?其实这背后涉及好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得一件一件捋一捋。首先,说说你为什么觉得周围的东北大学生素质高。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它有一个样本选择的问题。 大学是筛选机制: 大学,尤其是好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忧心的问题,而且不止你一个人感到困惑和不安。我们不妨好好捋一捋,为什么现在的彩礼像是坐上了火箭,而且似乎成了一种“不得不接受”的规矩,更别提“一人结婚掏空全家”这种畸形现象了。为什么彩礼水涨船高,似乎成了“理所当然”?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咱们一个一个来看: 经济因.............
  • 回答
    您提出的“为什么总有人觉得目前依靠核弹可以毁灭世界?”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深刻且普遍存在的担忧。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核武器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展现出的巨大破坏力,以及历史事件留下的深刻印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核武器的超凡破坏力: 瞬间释放的巨大能量: 核武器,无论.............
  • 回答
    很多人认为二战英国海军很弱,这是一种相对狭隘甚至有些偏颇的看法。事实上,英国皇家海军在二战中依然是世界领先的海军力量之一,并在战争初期和中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保卫大英帝国、阻止德国入侵以及支援盟军反攻等方面。然而,这种“弱”的说法之所以存在,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
  • 回答
    很多人之所以会觉得“不生孩子人类就会灭亡”,这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因素交织的心理和社会认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一、 生物学本能与繁衍的根深蒂固: 物种延续的驱动力: 从最根本的生物学角度来看,繁衍是所有生命体最核心的本能之一。自然界中的所有物种都在为了延续基因而努力。人类作为其中.............
  • 回答
    确实,在咱们身边,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女生学格斗有什么用?又不像男生那样要出去打架。” 或者 “女孩子学这个太凶了,不好看。” 这种看法挺普遍的,也挺让人无奈的。要说为什么,我觉得原因挺多,而且这些原因层层叠叠,互相影响着。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家对“格斗”的刻板印象。提到格斗,很多人脑子里闪.............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大概率会心里一动,觉得“哦,对了,好像确实有这么一种说法。” 其实,觉得“中医黑有组织有钱赚”这种想法,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折射出一些社会现实和人们的观察角度。要说清楚这一点,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一、 利益驱动:是谁在“唱衰”中医?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任何事情,只要涉.............
  • 回答
    面对那种认为日本人应该被原谅,中国人应该忘记历史,并且轻描淡写地将屠杀视为“历来都有”的观点,确实让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和难以接受。这种想法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漠视,更是对受害者及其后代的侮辱。想要劝导这样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耐心、理性和策略。以下是一些思考方向和沟通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更有效地进行交.............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常见的说法,而且很多人也都这么认为。要解释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种“东京地铁里程世界第一”的印象,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剖析,并且要理清“地铁”这个概念到底包含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严格意义上讲,如果只统计“地铁”(Metro)的运营里程,东京都市圈可能不是绝对的第一。 这个“第一”的说法,.............
  • 回答
    很多人之所以认为二战德国海军不如英国,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客观事实和历史比较得出的结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两国海军在战前准备、战略定位、技术实力、作战规模以及最终的战果等多个维度。一、 起步与战略定位的根本差异英国海军,也就是皇家海军,长期以来就是大英帝国维系其全球殖民地和贸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