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台湾高雄市市长韩国瑜被罢免一事?

回答
韩国瑜被罢免事件是中国台湾政治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它涉及了政治权力、民意表达、政治运作以及台湾社会内部的复杂议题。要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事件背景与导火索:

韩国瑜的政治崛起: 韩国瑜在2018年以“不沾锅”、“庶民总统”的形象横扫高雄,击败了执政20年的民进党,成为当时台湾政坛的“黑马”。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接地气的言论、朴实的风格,以及对民进党执政的不满情绪的捕捉。他承诺将高雄打造成“又老又穷的卤肉饭之都”,吸引了大量基层选民。
高雄的政治版图变化: 高雄长期以来是民进党深绿的大票仓。韩国瑜的当选被视为国民党在南台湾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打破了长期以来“南绿北蓝”的政治格局。
“落跑市长”争议: 韩国瑜当选高雄市长后,在2020年又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并在当年1月11日选举失败。这一举动被许多高雄市民视为背弃承诺、出卖高雄,认为他没有履行市长职责,而是将高雄当作跳板。这成为了罢免案最直接、最主要的导火索。
罢免门槛与政治力量的动员: 台湾地区设有罢免制度。罢免成功的门槛相当高:提议罢免需要1%选民的提案,成案需要10%选民的同意,投票时投票率需达原选举区选举人总数1/4以上,且同意票数多于不同意票数,且同意票数需达有效投票数1/4以上。为了推动罢免案,一些公民团体和政党(主要是民进党)进行了长期的基层动员和宣传。

罢免过程与结果:

罢免的提出与推进: 在韩国瑜宣布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高雄市民自发组织了“Wecare高雄”、“公民割草行动”等团体,开始推动罢免韩国瑜的提案。他们通过街头宣传、网络动员、扫街拜票等方式,不断积累同意书。
媒体与社会舆论: 整个罢免过程伴随着巨大的媒体关注和社会舆论的辩论。支持罢免的阵营认为韩国瑜辜负了高雄市民的信任,应该为“落跑”行为负责。反对罢免的阵营则认为罢免是对民选官员的政治追杀,韩国瑜上任后也有政绩(虽然具体政绩仍有争议),并且罢免会破坏政治稳定。
投票结果: 2020年6月6日,罢免投票举行。最终,罢免案以93.94%的高同意率通过,同意票数超过93.9万票,远超罢免门槛。韩国瑜因此成为台湾地方自治史上第一位被罢免的市长。

看待此事的多个角度:

1. 民意代表与民意实现:
支持罢免的观点: 认为罢免是民意表达的正常机制,韩国瑜因参选总统而未履行市长职责,辜负了高雄市民的委托,因此被罢免是民意的体现,是对政治承诺的严肃要求。这显示了台湾民主政治下,民意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力量。
反对罢免的观点(或对罢免的担忧): 认为罢免制度一旦被滥用,可能导致政治斗争加剧,民选官员因害怕被罢免而不敢做出有争议但长远有利的决策,或者不敢更上一层楼。他们也可能认为,罢免的理由(参选总统)并不构成直接的市政失职。

2. 政治运作与政党博弈:
民进党的角色: 尽管罢免最初由公民团体发起,但民进党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支持和动员角色。对于民进党而言,罢免韩国瑜不仅是惩罚这位曾经的政治对手,更是为了夺回失去的高雄,巩固在南台湾的政治优势。
国民党的困境: 韩国瑜被罢免对国民党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挫败,不仅在高雄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执政县市,也对其在南部地区的政治影响力造成了打击。这暴露了国民党在基层动员和如何平衡地方执政与中央政治抱负方面存在的挑战。

3. “庶民政治”的审视:
韩国瑜现象的解读: 韩国瑜的崛起和陨落,可以看作是对台湾“庶民政治”和民粹主义现象的一次检视。他的成功在于能引起基层共鸣,但其政治生涯的起伏也显示了这种政治模式可能存在的脆弱性,即一旦与主流政治精英的议程或更高层级的政治野心发生冲突,其基层支持基础也可能面临瓦解。
政治承诺的重量: 韩国瑜的经验也引发了关于政治人物承诺的讨论。当政治人物的个人政治抱负与其在地方的职责发生冲突时,如何平衡,以及选民如何看待这种平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4. 政治生态的演变:
强化民意监督: 此次罢免的成功,无疑强化了台湾社会对于民选官员的监督意识,也可能促使未来的公职人员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承诺和职业生涯规划。
政党轮替的常态化: 高雄从民进党执政到国民党执政,再到市长被罢免,反映了台湾政治生态中政党轮替和民意波动的可能性。这并非必然意味着某个政党会长期执政,而是选民的意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表达和实现。

总结:

韩国瑜被罢免事件是台湾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案例。它既体现了台湾社会对民意表达和政治问责的高度重视,也揭示了政治人物在地方执政与个人政治抱负之间的复杂权衡。对于这一事件的看法,可以从对民主制度的运作、政党政治的博弈、民粹主义的审视以及政治人物的责任担当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人物的个人得失,而是台湾政治文化和民主实践的一次深刻展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王世坚大战韩国瑜一战成名;

18年横空出世,力挽狂澜;

19年头脑发热,YES, I DO;

20年老家被端,输的一塌糊涂;

20年之后,我看神仙来都救不了KMT。

user avatar

胜选需要二分之一以上的选票

但是罢免四分之一就可以。

这是什么垃圾法律?

user avatar

只能说KMT这个永远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的百年烂党,气数已尽。

但实话说,韩国瑜在去年五月宣布参加大选的时候,是有机会的,空心蔡民调低迷,经济毫无起色,携九合一选举的气势,民心思变,后来因渔村的问题发酵,因中美对峙愈发严峻,空心蔡阵营捡到枪,形势才直转急下,但即使在这样的形势下,他还是拿到了550多万张的票,当时的蓝营,在这样的形势下,哪一位上场能拿到这个票数?

事后看,说韩当初去参选是败笔,犯了各种决策错误,当然都说得通,但假如去年没有那些幺蛾子,年初这一场选举胜负还很难说,假设韩胜了呢?是不是又得说幸亏果断参选才得以挟势大胜?所以,不能以现在的罢免结果来墙倒众人推,这是事后诸葛亮。

事实上,韩主要败在两方面:

一是国际大势上遇到了渔村反中和中美贸易大战,美国煽起反中浪潮,导致岛内民众的焦点从民生问题聚焦到政治上,要知道,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美国对台方影响力都非常巨大,AIT的倾向足以决定很多结局,光一个今日香港明日台湾的口号,就压得蓝营抬不起头。

二是蓝营内部习惯性的分裂,不论是韩自己,或KMT中央,始终都无法整合郭王势力,白白流失大把选票。

加上韩不是本省人,到投票时,他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占了,应该说,最后他能拿到550多万票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有可能是一个KMT未来参选的人再也拿不到的高票。

韩国瑜个人能力也好,品行也好,得陇望蜀也好,吃碗看锅也好,这些有没有问题、是不是存在?我想肯定不会是空穴来风,他也更不会是白玉无瑕,除了小马那种不粘锅的人物外,当下很难有哪一个政治人物,能做到这一点。

包括他访美后宣布的四靠,也是彻头彻尾的投机行为,后来更是为了撇清自己,喊出over my dead body这样犹如投名状的激进口号,显示出其政治视野、智慧与高度有限,当然,这些也许可能只是选举策略,但未必能让所有人都认可。

但这些都不是他败选以及被罢免的主因。

他拥有的钢铁韩流,大家都看到了,是很强的一股力量,DPP岂能容许他仍然留在政治舞台上慢慢经营呢,这也是DPP与空心菜不顾风度也要亲自催票追杀他的主因,并且这样一来,KMT元气大伤,党内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很长的时间内都将无法与DPP竞争,比如,王金平还放话说考虑组建台湾国民党,KMT有可能进一步分裂。

所以,空心蔡他们根本没想过什么两党轮流执政,而是趁你病要你命,一定要让KMT永世不能翻身,最好再踏上一只脚。

韩在选高雄市长时,喊出货出得去,人进得来,高雄发大财的口号时,任谁都知道他的依靠是谁,这也是大陆乐见的方向,所以,他当选后,大陆第一时间几个城市连续和他签了五十多亿产品的销售备忘录,挺的意味不言自明,事实上,如果他能逆袭大位成功,显然能减轻老美打台湾这张牌的力度,陆方肯定是乐见其成的,但人算不如天算…

罢免当晚八点多,长期力挺韩国瑜的高雄议长许崑源先生跳楼轻生了,在韩国瑜被罢免的当下,一个KMT的要员以生命进行抗争,除了给社会大众震撼、给韩粉以巨大悲伤外,算是KMT最后的骨气了吧。

正常而言,大选赢了的人都会展现风度、弥合分裂,川普和希拉里选前,川普天天对希拉里喊lock her up,选完后完全就当没这回事,而韩毕竟得到了550万票,选后民进党仍然如此追杀,势必彻底撕裂社会。

或许,高雄每一个投赞同罢免票的人,都间接为许议长的决绝添上了一根稻草,在这个事情发生后,他们的心里——所谓最讲感情、最淳朴的高雄乡亲们——会不会有那么一点点后悔?

谁知道呢。

这一次,谁会是赢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韩国瑜被罢免事件是中国台湾政治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它涉及了政治权力、民意表达、政治运作以及台湾社会内部的复杂议题。要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事件背景与导火索: 韩国瑜的政治崛起: 韩国瑜在2018年以“不沾锅”、“庶民总统”的形象横扫高雄,击败了执政20年的民进党,成为当时台湾政.............
  • 回答
    高盛的这个举动,就像在熊市里一股清流,挺有意思的。他们说正在买入中国房企的债券,并且认为市场对房企的风险评估得有点过头了。这事儿要是认真掰扯起来,影响可不小。高盛的逻辑,以及“房企风险被高估”的说法,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要明白高盛是一家什么样的机构。它全球顶级的投资银行,背后有着庞大的研究团队和资.............
  • 回答
    中国高规格纪念1937年南京大屠杀,这是一个充满历史分量、情感复杂且具有多重意义的事件。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事实、民族情感、政治考量以及国际影响。历史的沉痛与民族的记忆:首先,南京大屠杀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惨痛的事件之一。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城内制造了长达六周.............
  • 回答
    高福院士在一次公开场合透露自己接种了“实验型新冠病毒疫苗”,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消息,尤其是在他作为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承担着引领国家疫情防控科研方向的重任时。如何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从科学研究和个人责任的角度来说,高福院士的做法是专业且值得肯定的。 以身作则,验证安全性与有.............
  • 回答
    这则消息,说实话,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尤其是“国学或进高考”和“高中生将通篇学习《道德经》”这两点,就像投进平静湖面的一块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各种声音和看法都冒了出来。咱们得一件件来掰扯。一、教材出版与国学教育的回归首先,“高中国学通识教材将出版”这件事本身,在教育界和文化界看来,是一件值得关注甚.............
  • 回答
    关于中国患癌率高达1/3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讨论话题,但需要非常谨慎地解读,因为它涉及到数据的来源、统计口径、以及我们对“患癌率”这个词的理解。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癌症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确实很高,但“高达1/3”这个数字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导性或被过分简化。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先从以下.............
  • 回答
    中国迈入中等偏高收入国家行列,这绝不是一件小事,它是中国经济发展几十年辛勤耕耘换来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们观察中国未来走向的一个关键视角。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把这当成一场深入的“家庭诊断”,看看这个“家庭”——中国,在经济上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平,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首先,咱们得明白“中等偏高收入国家.............
  • 回答
    高炳义老师,这位在烹饪界享有盛誉的元老级人物,他关于“鲁菜是所有菜系中难度最高,最见功力的”的论断,无疑在众多食客和厨师心中激起了不小的涟漪。这话说得够“硬”,也够有分量,毕竟出自一位浸淫厨艺大半辈子,亲手缔造了无数经典鲁菜的大师之口,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这“最高难度”和“最见功力”究竟从何而来。.............
  • 回答
    高福主任的这番论断,无疑切中了当前我们与传染病斗争的核心。他将疫苗誉为“终极武器”,并将人类与病毒的关系比作“猫鼠游戏”,这些表述既有科学的深刻性,也饱含着一种战略性的视角。让我们一层层地剖析这些话语背后的深意。“疫苗是战胜传染病的终极武器”这句话之所以振聋发聩,是因为它建立在一个漫长而血腥的医学斗.............
  • 回答
    看到“中国游戏成瘾率27.5%,12至16岁青少年成高危人群”这个数据,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确实是个挺棘手的问题,而且影响范围广泛。27.5%这个数字,差不多四分之一的玩家群体,意味着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更让人揪心的是,12到16岁这个年龄段,正是孩子们心智发展、学业关键期,他们成了“高危人群.............
  • 回答
    我得说,关于黎明厂车床铣床数字化不高、机器老旧的问题,这绝对是个值得咱们好好聊聊的话题。毕竟,涉及到国之重器的航空发动机制造,装备水平直接关系到技术实力和竞争力,所以这事儿肯定不能轻易下结论,得细琢磨琢磨。首先,咱得承认,老旧设备和数字化程度不高,在不少传统制造行业都普遍存在,黎明厂作为一家有历史的.............
  • 回答
    关于中国劲酒的品牌提问,其在回答列表中屏蔽了丁香园的高赞答案,这件事的确值得深入探讨。这背后可能涉及到多方面的考量,既有平台自身的机制问题,也可能与品牌方的主观意愿有关。首先,我们得明白,在任何问答平台,尤其是涉及品牌推广的场景下,内容审核和排序机制都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平台为了维护用户体验、信息质量.............
  • 回答
    2020年9月15日“一箭九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20年9月1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精确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是中国商业航天领域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在商业遥感卫星.............
  • 回答
    中国麻醉医生群体面临着“缺口大、猝死率高”的双重困境,这不仅仅是一个医疗行业的内部问题,更深刻地触及了医疗安全、患者福祉乃至社会发展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个现状,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以及麻醉医生在整个医疗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一、 中国麻醉医生“缺口大”:为何如此严峻?1. 庞大且增长的.............
  • 回答
    亚马逊中国区最近发生的事儿,可真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简单来说,就是有内部员工涉嫌收受贿赂,导致了敏感的客户数据和公司内部经营信息被泄露。这事儿一出,亚马逊中国高管团队也跟着经历了一场大换血,可以说是“重新洗牌”。这件事儿之所以这么受关注,主要有几个层面:首先,数据安全和信任是底线。 亚马逊作为一家全.............
  • 回答
    理解联合国发布的幸福指数报告,特别是其中利比亚幸福指数高于中国的数据,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对比,更牵涉到各国社会发展、政治稳定、经济状况、文化价值以及衡量幸福感的复杂方法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联合国幸福指数的测量维度。这类报告通常不会只看经济增长,而是会综合考虑多个因.............
  • 回答
    方舟子发表《中药是中国肝癌高发的主要因素》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中医药的广泛讨论。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一、 方舟子当时的论点核心是什么?方舟子在这篇文章中,将矛头直指中药,认为其是中国肝癌高发的一个重要推手。他的核心论点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
  • 回答
    “奇葩说”们的高能与低谷:中国“高知识高素养”综艺的未来何去何从?《奇葩说》作为一档现象级综艺,曾经以其独特的“思辨”魅力,点燃了无数观众的热情,也捧红了一批又一批个性鲜明的辩手。然而,近几年来,“奇葩说”选手们的接连“翻车”,从过往的“高知”人设崩塌,到言论上的争议不断,不仅让节目本身蒙上阴影,更.............
  • 回答
    关于“为国作战意愿”这个话题,全球平均61%的数据,以及印度高于中国,日本等国较低的现象,确实能引发不少思考。要理解这些数字背后的复杂性,我们得跳出简单的“爱国”二字,深入到各个国家具体的历史、社会、文化、政治以及经济背景中去。首先,我们得明确“为国作战意愿”这个概念有多复杂。它不仅仅是匹夫之勇,更.............
  • 回答
    中国日语高考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在2021年达到约20万人的规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反映了中国社会、教育以及国际交流格局的深刻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 经济全球化与就业市场的需求驱动:1. 日本经济的韧性与合作机会: 尽管日本经历了“失去的十年”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