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看过关于非典的纪录片,依稀记得七天建成的小汤山医院是板房构造。建筑工人则是通过24小时三班倒的方式快速建造。
从组图「
废墟――小汤山非典医院--图片--人民网」中可以看出医院建筑结构简单,都是预制板,只需要清理出足够大足够平坦的场地之后进行现场进行组装。
此外作为传染病医院病房,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建设可靠的气密性和良好的空气循环过滤系统并进行验收。
大型仪器设备的安装,则是首先根据图纸打好地基,然后就在地基上安装,工人就开始在旁边盖房子。等用4天时间安装好了,房子也盖好了,然后再用1-2天的时间进行运转。
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当时实行的是一种特殊的运转方式——北京市负责建设和后勤保障,解放军总后勤部从全军抽调医护人员负责医疗并进行内部的管理。
援引北京市卫生局宣布拆除北京市小汤山医院非典病房后,4北京市卫生局宣传处马主任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的话:
严格地说,从来没有‘小汤山非典医院’这个说法。它在建立之初就不是一个医院,而是临时的野战医疗点。非典结束后就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然要被拆除。
我认为这是举国之力所完成的奇迹。也是军人的力量的展现。
参考资料:
1.「
2003年非典时期小汤山医院探秘」
2.「
人民网―北京小汤山非典医院运作正常」
3.「
小汤山非典医院平地而起」
4.「
"抗非典基地"小汤山医院闲置7年被拆除」
参考文献:
[1] 小汤山SARS医院建设简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5):46-4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