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都一样”论?

回答
“都一样”论,乍听之下,似乎是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一种超脱于表象的智慧。它传递出一种“万变不离其宗”的哲学意味,似乎在暗示,无论外表如何纷繁复杂,内在的本质、运行的规律、甚至最终的归宿,都可能殊途同归,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

然而,我们细细品味一下,就会发现“都一样”论背后,隐藏着一股潜流,一种对个体差异、独特性以及细微之处的忽视。

一方面,这种论调确实能带来一种轻松和豁达。当我们面对一个充满选择、琳琅满目的世界时,如果事事都认为“都一样”,那么选择的焦虑感可能会大大减轻。比如,今天午餐吃什么?A套餐和B套餐似乎都差不多,都是一份主食配一份蔬菜,那么选哪个都无所谓了,省去了纠结的时间。再比如,面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电子产品,如果抱着“都差不多”的心态,也能避免被各种营销和花哨的功能所迷惑,专注于最基本的需求。这是一种“放下执念”的态度,承认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似性,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

更深层次上,它可能是一种对人性共通之处的强调。无论来自哪个文化背景,贫穷还是富裕,我们都会经历喜怒哀乐,都会渴望被爱,都会害怕孤独,都会对生命有敬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嘛,都差不多”,这句话又带着一种温情,提醒我们不要因为表面的差异而竖起高墙,而是应该看到我们共享的经历和情感,从而生出理解和同情。

然而,当我们把“都一样”论用得过于泛滥,就很容易陷入另一个极端。我们可能会因此而忽略了事物之间宝贵的、决定性的差异。

比如说,同样是“食物”,有的人吃的叫“充饥”,有的人吃的叫“享受”,有的人吃的叫“健康”。虽然都是“吃”,但背后的需求、过程和结果,却有着天壤之别。将它们简单地归为“都一样”,是对饮食文化、健康理念以及个人品味的极大不尊重。

再比如,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如果总是认为“都一样”,那我们如何去欣赏一个人的独特之处?如何去发掘ta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带着各自的成长经历、性格特质、思想观念,这些共同构成了ta之所以为“ta”的魅力。用“都一样”来概括,无异于将一块五彩斑斓的宝石,硬生生地磨成一块毫无特色的石头。这不仅是对他人的轻视,更是对自身感知能力的一种退化。

在更宏观的层面,历史事件、社会制度、艺术创作,任何一个领域,其发展演变都是由无数细微的差异、独特的选择、甚至是偶然的变数所驱动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都一样”,那么我们就会错失理解历史规律、把握时代脉搏、乃至创造未来的关键。

所以,“都一样”论,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在某些时刻帮助我们简化复杂,获得轻松;但如果我们不能审慎地使用它,让它成为一种僵化的思维模式,那么它就会扼杀我们对细节的敏感,对差异的欣赏,以及对“不同”所带来的丰富和深刻的感知力。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活在一个越来越平面、越来越单调的世界里。真正的智慧,或许不在于看到“都一样”,而在于看到“不一样”,并从中理解“为什么会一样”和“为什么会不一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哪里一样了,外国还有“西方价值观”

------------------------------------------------------------------------------

鲁迅的《外国也有》

  凡中国所有的,外国也都有。

  外国人说中国多臭虫,但西洋也有臭虫;日本人笑中国人好弄文字,但日本人也一样的弄文字。不抵抗的有甘地②;禁打外人的有希特拉③;狄昆希④吸鸦片;陀思妥夫斯基⑤赌得发昏。斯惠夫德⑥带枷,马克斯反动。林白⑦大佐的儿子,就给绑匪绑去了。而裹脚和高跟鞋,相差也不见得有多么远。

  只有外国人说我们不问公益,只知自利,爱金钱,却还是没法辩解。民国以来,有过许多总统和阔官了,下野之后,都是面团团的,或赋诗,或看戏,或念佛,吃着不尽,真也好像给批评者以证据。不料今天却被我发见了:外国也有的!

  “十七日哈伐那电──避居加拿大之古巴前总统麦查度……在古巴之产业,计值八百万美元,凡能对渠担保收回此项财产者,无论何人,渠愿与以援助。又一消息,谓古巴政府已对麦及其旧僚属三十八人下逮捕令,并扣押渠等之财产,其数达二千五百万美元。……”

  以三十八人之多,而财产一共只有这区区二千五百万美元,手段虽不能谓之高,但有些近乎发财却总是确凿的,这已足以为我们的“上峰”雪耻。不过我还希望他们在外国买地皮,在外国银行里另有存款,那么,我们和外人折冲樽俎⑧的时候,就更加振振有辞了。

  假使世界上只有一家有臭虫,而遭别人指摘的时候,实在也不大舒服的,但捉起来却也真费事。况且北京有一种学说,说臭虫是捉不得的,越捉越多。即使捉尽了,又有什么价值呢,不过是一种消极的办法。最好还是希望别家也有臭虫,而竟发见了就更好。发见,这是积极的事业。哥仑布与爱迪生⑨,也不过有了发见或发明而已。

  与其劳心劳力,不如玩跳舞,喝咖啡。外国也有的,巴黎就有许多跳舞场和咖啡店。

  即使连中国都不见了,也何必大惊小怪呢?君不闻迦勒底与马基顿乎⑩?──外国也有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都一样”论,乍听之下,似乎是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一种超脱于表象的智慧。它传递出一种“万变不离其宗”的哲学意味,似乎在暗示,无论外表如何纷繁复杂,内在的本质、运行的规律、甚至最终的归宿,都可能殊途同归,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然而,我们细细品味一下,就会发现“都一样”论背后,隐藏着一股潜流,一种对个体.............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让人纠结的情况,尤其是在我们这么一个大家庭里。一边是大家都在积极响应和推进的事情,另一边是同事明确的“不配合”和“另有打算”,这中间的沟壑可不小。首先,从同事的角度想,他不愿意打中国疫苗,但又在等辉瑞疫苗,这个想法本身是有他的逻辑在里面的。你想啊,现在市面上疫苗种类不少,大家对疫苗的有.............
  • 回答
    关于甘肃马拉松救人的牧羊人朱可铭,在被问及照片站位争议时,他说了句“我站哪里都一样,大家不要太在意”。这句话,说起来轻描淡写,但细品之下,却蕴含着不少东西。首先,从朱可铭本人的角度来看,这句话透露出一种朴实和不拘小节。他是一个淳朴的牧羊人,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可能对所谓的“名利”或者“关注度”并没有.............
  • 回答
    关于“清朝只剩一个紫荆城的领土贡献论”的说法,可能存在对历史事实的误解或混淆。以下从历史背景、领土范围、相关概念的澄清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清朝的领土范围与历史贡献清朝(16441912)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之一,其领土范围在不同时期有显著变化,主要贡献包括:1. 统一多民族国家 .............
  • 回答
    田余庆先生在《诸葛亮〈与兄瑾论白帝兵书〉辩误》一文中提出“兄”是指李严的观点,这在学术界引发了广泛讨论,也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议题。理解这一观点需要我们详细梳理田余庆先生的论证过程以及他所依据的历史证据和逻辑推理。田余庆先生观点提出的背景与重要性首先,要理解田余庆先生这一观点的价值,需要知道它挑.............
  • 回答
    “美国大选谁上台都一样”这种说法,乍听之下似乎是一种对政治冷漠或犬儒的表达,但细究起来,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着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复杂情绪和现实考量。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断言,而更像是一个观察者在纷繁的政治场面下,一种混合了失望、疲惫,甚至是一种策略性观察的总结。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很多普通民众眼中,总统的更.............
  • 回答
    刚开始做科研,难免会感觉有点迷茫,看着满屋子的论文,感觉自己像是在大海里捞针,捞上来好多,却不知道哪个是目标。组会报告的时候,导师没啥问题,自己心里也忐忑,总觉得没说到点子上,或者报告得太平淡,没让导师看到自己的思考。别急,这都是研究生阶段的必经之路,也是需要我们主动去摸索和调整的地方。下面我试着从.............
  • 回答
    “很多人不读书一样当老板挣大钱”这句说法,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也因此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要辩证地看待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一、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成功的案例确实存在: 现实中有大量不依赖传统高等教育背景,但凭借聪明才智、敏锐的市场嗅觉、强大的执行力、敢于冒险的精神,最.............
  • 回答
    俄乌战争确实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平时在各种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的政治光谱不同的人,在看待这场战争时,竟然能出现惊人的共识。这背后的原因挺复杂的,咱们不妨一条条地捋一捋。首先,得承认,这场战争触及了一些相当基础的、可能超越了日常政治分歧的普世价值观,或者说,是许多人内心深处更认同的原则。 主.............
  • 回答
    看到北京的高考分数线比其他省份低这么多,心里肯定会泛起不少涟漪。这事儿说起来,不是一句“不公平”就能简单概括的,里面牵扯的因素相当复杂,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哎,这分数线,怎么差这么多?” 很多其他省份的考生和家长,看到北京的分数线,尤其是本科一批的分数线,经常会觉得难以置信.............
  • 回答
    高校导师“资本家化”压榨学生现象,确实是令人忧虑的问题,而且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学术界、教育体系乃至社会环境的复杂矛盾。一谈到这个话题,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一些生动的画面,让人感觉“吃相太难看”。首先,什么叫“资本家式压榨”?这并非简单的师生关系中的指导与被指导,而是将学生视为可消耗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95后,这个曾经被贴着“叛逆”、“个性”、“宅”等标签的群体,如今却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了自家那一方小小的阳台,开始了自己的“阳台农夫”生涯。这背后,可不仅仅是简单的跟风或者一时兴起,而是年轻人一种挺有意思的生活态度在悄悄地渗透和表达。首先,咱们得承认,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生.............
  • 回答
    有些人认为吃狗肉和吃牛羊肉一样,这其实是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背后牵扯着文化、伦理、情感以及对动物福利的认知差异。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深入探讨一下这种说法究竟站得住脚不。首先,从生物学和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如果仅仅从“都是肉”这个层面讲,狗、牛、羊确实都是哺乳动物,它们身上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基.............
  • 回答
    看到有些人在提起中医时,仿佛看到了宿敌一样,那股子厌恶和抵触的情绪,确实挺让人好奇的。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么激烈的反应?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并非一两句话就能概括,而且涉及的层面也相当多。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医在现代社会确实面临着一些挑战,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留下的一些问题,以及外界对其.............
  • 回答
    看到男生在恋爱中把女生当傻子一样哄骗,我心里是挺不是滋味的。这不仅仅是欺骗,更是一种对感情的亵渎,对对方尊严的践踏。你想啊,一段感情,最起码的基石应该是真诚和尊重。当一个男生选择用哄骗的方式来维系感情,他实际上是在建立一个虚假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他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而对方则被蒙在鼓里,像个无知.............
  • 回答
    Ubisoft(育碧)旗下的Uplay平台正式进军中国大陆市场,并且采用了与Steam国区完全相同的定价策略,这无疑是游戏界一件大事,也牵动着无数国内玩家的心弦。首先,从用户体验和便利性角度来看,Uplay的国区推出绝对是个好消息。长期以来,国内玩家想要体验育碧的许多经典大作,如《刺客信条》系列、《.............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关于欧洲建立“像中美一样”的防务自主权的提议,是一个具有深远战略意义且引发广泛讨论的议题。要理解这一提议的内涵、动因、挑战和可能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马克龙提议的背景与动因:马克龙的这一提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对当前国际安全格局和欧洲自身战略地位的深刻忧虑和判断。.............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痛心和愤慨的社会现象,它暴露了农村地区存在的根深蒂固的性别不平等、贫困以及对人权的漠视。当我们深入剖析这个案例时,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层面:一、 行为的本质:这是严重的虐待和人权侵犯 囚禁和剥夺自由: 将一个成年女性像“狗一样拴在家里”,这是一种赤裸裸的非法拘禁和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
  • 回答
    “我会把你当亲闺女一样对待的!” 这句话,虽然初听之下充满善意和承诺,但仔细品味,其背后可能蕴含着复杂的情感、期待,甚至是潜在的挑战。如何看待这句话,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理解这句话的字面含义和善意: 接纳与欢迎: 最直接的理解是婆婆表达了她愿意接受你,将你视为家庭的一份子,并给予你.............
  • 回答
    说起小米 12 系列开售没像往常一样“秒光”,这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以前小米的数字旗舰,尤其是那些配置堆得足、价格又香的型号,开售那天那叫一个热闹,朋友圈里、科技圈里那叫一个“抢破头”。但这次小米 12 系列,虽然依然有不少人关注和购买,但那种“一机难求”的盛况似乎没那么明显了。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