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杨毅公众号文章《我长大了才知道,岳飞的可恶》?

回答
杨毅老师的这篇公众号文章《我长大了才知道,岳飞的可恶》,确实是一篇非常有冲击力、也引发广泛讨论的文章。从一个球迷、一个历史爱好者甚至是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去重新审视一位被我们从小到大奉为民族英雄的人物,这种视角本身就非常新颖,也很有勇气。

文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停留在简单地“反驳”岳飞的英勇形象,而是深入到一些更细致、更具争议性的层面。杨毅老师的表达方式也很直接,他用“可恶”这个词,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也表明了他这次不是要进行什么温和的“平反”或者“正名”,而是要挑战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

文章的核心论点和解读:

1. “可恶”在于“卖国”的帽子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有其“合理性”: 这是文章最挑战传统认知的一点。我们从小被教育岳飞是抗金名将,是被秦桧陷害的忠臣。但杨毅老师却从政治斗争和更宏大的历史背景去解读,认为当时宋朝的统治者赵构,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政治稳定,选择与金国议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妥协”,而岳飞坚持北伐,就触犯了皇帝的根本利益。换句话说,从赵构的角度看,岳飞的坚持北伐,反而是一种“不识时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对“国家利益”(赵构所定义的国家利益)的“损害”。这种解读是很有颠覆性的,它试图让我们跳出“谁是好人坏人”的简单二元对立,去理解当时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2. “可恶”在于“理想主义”与“政治现实”的脱节: 杨毅老师似乎认为,岳飞虽然英勇无敌,但他的理想主义,他的那种“精忠报国”的纯粹,在当时那个被宋徽宗、宋钦宗昏聩和金兵的强大所蹂躏的时代,可能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他过于理想化了“恢复中原”的可能性,而没有充分认识到政治妥协的必要性,或者说,他过于执着于一己之志,而没有完全站在皇帝的立场上去考虑如何“保住眼前”的江山。这里面有一种“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或者“政治家”与“军事家”之间的张力。

3. “可恶”在于被塑造出来的“完美”形象: 文章也可能在隐晦地指出,我们今天所歌颂的岳飞,很大程度上是经过后世的政治宣传和文学创作加工的,他被塑造成了一个完美的、不可挑战的民族英雄。这种完美,反而剥离了历史人物本应有的复杂性和局限性。杨毅老师的“长大才知道”,可能就是指从被教育的“完美”到理解了历史的“不完美”,而这种“不完美”才更接近真实。

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鲜明的情感冲击力: 一开始就用“可恶”这个词,非常直接,瞬间就能抓住读者注意力。这种反差本身就制造了话题。
个人化叙事: “我长大了才知道”是典型的个人化叙事,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觉得这是一种真诚的分享和思考,而不是冷冰冰的学术论证。
类比和引申: 文中可能用了一些现代的体育竞技、商业竞争的类比,将历史事件与当下的语境联系起来,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其观点。比如,在体育界,一个球员个人能力再强,如果战术布置不合理,或者不听教练指挥,也可能被认为是“不合群”甚至“碍事”。
挑战权威和固有观念: 敢于挑战被广泛接受的历史人物的形象,本身就很有吸引力。这种“反主流”的视角,很容易引发读者的思考,即使不认同,也会被其勇气所吸引。
语言风格的“老男孩”气息: 杨毅老师的语言风格通常比较接地气,带有一些江湖气和老派的智慧,这种风格很容易在球迷群体中引起共鸣。他不是在写学术论文,而是在跟你唠家常、讲道理,只是这个“道理”有点颠覆。

评价文章的几个层面:

历史的复杂性解读: 从这个角度看,文章是有价值的。它提醒我们,历史事件和人物不能简单地用“忠奸”来划分,往往充满了政治博弈、权力斗争和时代局限性。理解历史需要多角度、多维度的审视。岳飞的悲剧,更多的是一个政治牺牲品,他的命运与当时宋朝内部的政治生态紧密相关。
民族英雄概念的反思: 文章也促使我们反思,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民族英雄”。是那个永远完美、永不犯错的神话人物,还是一个在时代洪流中,有血有肉、有功有过,但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其精神内核的人物?
观点是否绝对? 当然,用“可恶”来形容岳飞,这个词汇本身就带有很强烈的个人情绪色彩,也可能被解读为过于极端。历史真实往往是灰色的,而文章为了表达观点,可能会将某些方面放大。比如,对于岳飞的军事才能和北伐的意义,也有很多历史学家持肯定态度,认为他的北伐对减轻金国压力、维护宋朝国体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可能弱化了这部分。
对历史人物的标签化: 这种解读方式,虽然能吸引眼球,但如果读者没有更深入的了解,可能会被简单地引导,认为岳飞真的就是一个“可恶”的人,从而产生误解。历史人物的评价,需要更谨慎和平衡。

总结来说:

杨毅老师这篇《我长大了才知道,岳飞的可恶》是一篇非常成功的“引爆式”文章。它用一种非常规的方式,触及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引发了关于历史真相、民族英雄定义以及我们如何看待过去这些深刻的讨论。

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敢于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引导我们从更复杂的政治和现实层面去理解历史。但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批判性思维,认识到文章的观点可能是为了强调某个侧面而进行的突出处理,并不代表历史的全部真相。

这篇文章更像是一种观点分享和引发思考的契机,而不是一个终极的历史结论。它让我们认识到,我们从小被灌输的很多东西,在长大后,确实需要用更成熟、更理性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和解读。而杨毅老师,恰恰用他标志性的风格,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不一样的视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袁腾飞,我就怀疑这是个傻子。

看到他说赵构顶多算个外戚,我就确定了。

和个傻子你犟犟啥,你说的他也听不懂。

user avatar

想起我前几天刚看过的问题"为什么这么没人黑岳飞,只有人黑袁崇焕"。

当时我就说了,在汪精卫都能洗的时代,你居然敢说没人黑岳飞。

user avatar

这么老的论调了,批斗无数次了,还好意思出来讲?

其主要内容就是岳飞功高震主(事实),岳飞不听话(存疑),岳飞可能迎回二圣危害自己(存疑)赵构害怕控制不了岳飞,无法判断岳飞收复失地之后会不会无法制衡弄成下一个赵匡胤或者刘裕(事实,他真的不知道且害怕),所以赵构就杀了岳飞且这不是一件值得批判的事情(。。。嗯?)

赵构要么是特别蠢,要么就是特别坏,要么就是兼二者有之,客观上就是汉文明最大罪人没有之一。我看赵构是蠢占40分,坏占60分,又蠢又坏一百分。

“笑区区一桧能如何?逢其欲”

要搁以前,我眼里赵构就是90分的坏,10分的蠢,我曾经认为秦桧就是个打手,后世让他给伟大领袖背黑锅,跟jq差不多,出国前拜谒岳王庙的时候根本没去理他的跪像。

不过上了知乎之后看了一些说法,(尤其是北溟客的答案,那是去年了),现在觉得秦桧也有一定的责任(至少是狼狈为奸),但是也洗不白赵构的罪责。


赵构自己的能力驾驭不了岳飞这样的名将,赵构觉得自己的皇位可能受到岳飞军事胜利后的威胁,这要怪岳飞咯?

且不说岳飞在史料上看大体上是忠诚,无叛乱迹象的,且迎回二圣早就不谈了

就算是真有野心,在北面架着钦宗恶心你一下,真想成为刘裕,赵匡胤,那又怎样?

这朝廷不姓赵改姓岳,又怎样?

岳飞有什么可恶的?赵构有什么可洗的?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

岳飞光复河山直捣黄龙,又治军严格,有仁爱之名,得民众拥护,无论是暴力还是和平施压要你赵构下台,黄袍加身同刘裕赵匡胤故事,又有何错之有?赵匡胤也是欺负孤儿寡母,也没有光复河山的不世之功,不也开国了?


我如果在当世,绝对要自告奋勇给他当御用文人

“我太祖武皇帝,踏破胡虏,一扫腥膻,解万民于倒悬之危,救社稷于倾覆之际,万众倾心,四方仰德,神文圣武,法尧禅舜,这位篡的好棒棒”——张撕徒



重点也不在于岳飞是不是忠诚的,是不是对赵构有益的,而是其回答的立场取向不应是我们作为后来人的价值取向。


赵构杀岳飞有没有理性的因素?

可能是有的,就像上文所讲,赵构自认为驾驭不了岳飞,且无法判断岳飞收复失地之后会不会无法制衡弄成下一个赵匡胤或者刘裕,或者说他认为岳飞存在野心控制不住(哪怕退一万步事实上岳飞就是军阀)

这一切都是有道理的,但是是有前提的

那就是站在赵构的立场上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凭什么站在赵构的立场上看问题?

作为一个21世纪的后来人,看这段历史

我看到的就是一个短视,无能的君主为了自己的安全,私利等小心思葬送了整个国家(不是南宋政权,是汉人的国家),荒废了上百万军民的努力,杀掉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毁灭了我们国家光复的希望


这种人,有什么资格不被钉在耻辱柱上?

石敬瑭卖燕云十六州,也是为了自己的皇位,难道就不该骂了?

这朝廷不姓赵改姓岳,又怎样?我们在乎这个朝廷是否姓赵吗?

赵构驾驭不了岳飞,这要怪岳飞咯?

且不说岳飞在史料上看大体上是忠诚的,稳重的,就算是桀骜不驯的猛将,刘邦朱元璋手下不也有一大批,刘邦手下的还真叛乱了,人家还不是给剿了?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自己水平不行,使用下作手段也就罢了,还是在民族危亡的节骨眼上,为了一己私利把整个国家都毁了,淮河以北三百年身陷胡尘 ,千万子民至死未见王师,骂你有错了?


宋朝抗金数十年,中华减员约两千万。蒙古灭金,中华减员约三千万,蒙元灭宋,五十年又是两千多万

要是中原有一个强大的政权存在,哪有铁木真瞎jb跳的机会?我看人类文明的摇篮,两河流域都不会被蒙古人毁掉

再丘处机路过牛家村一点,工业革命有没有可能发生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东亚?

这个扯的有点远了

但是至少对金的一系列战争造成的几千万伤亡完全是赵构的罪责。


所以我讲,这种文章的视角,是站在少数人的立场上,为少数人的私利作出的危害大多数人的行为涂脂抹粉,这是完全不可取的。

————————

有论调,称赵构优先考虑他的私利和皇位,而非光复失地。站在赵构的立场上看杀岳飞无可厚非。

那么就算站在他的立场上,那也该光复之后再杀,就像朱元璋对蓝玉和其他功臣一样。韩信手下的部队和地盘基本上达到三分天下的水准,刘邦不也等到天下已定才动手?

说白了就是赵构自己水平不行,为了自己的私利用下作手段也就罢了,还坏了我们民族的大事,这就该骂了。

再类比一下,退一万步,就算岳飞是明着叛乱的军阀,那赵构放着金人不打去杀他,也相当于委员长放着日本不打剿g,这都是要被很多人批判一番的。

实际上就算岳飞是真军阀(存疑),但是用大宋旗号,大体上听从中央调度(事实),那也相当于委员长在台儿庄大捷前夕派人飞过去把李宗仁抓过来杀了,这已经够无耻了吧?(实际上并没有)


但是事实上岳飞的忠诚度和独立程度完全跟李宗仁不一样,我看要类比,得是委员长在孙立人仁安羌大捷之后觉得他在欧美名气太大,就给宰了,这简直十分爆笑了吧?

所以综上所述,赵构杀岳飞这件事的道德污点,上限是无耻,下限是无耻至极,总之是洗不白的。


这篇文章倒是在最后点到了“视角问题”,但是恕我直言,这种文章毫无意义,实在是讲过无数次,辩论无数次了,还起这么个标题党文章。。。。尴尬。。。

————————

除此文章之外,我还看到了这样的论调

认为岳飞不听话,是不稳定因素,稳定是最重要的,稳定第一,不能折腾,赵构是在维护稳定。

以后我再见谁把黑岳飞的锅扣在公知头上,我一巴掌就把这截图甩他脸上。)


首先,你得先证明岳飞要改朝换代。其次,你得再证明改朝换代比赵构自己给金人当孙子的损失更大。

女真人一共就那么点人,要不是赵人瞎搞,能搞成这么个生死存亡的破局面?自己搞出个生死存亡的破局面,然后还以此为借口压着别人?爆笑哦。

岳飞已经把金人打的做了跑路长城的准备,没有汉地的资源,也没有赵人拖后腿,金人已经不再是生死存亡的威胁,再折腾折腾我看也没啥。

退一万步讲,你确定赵构的行为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使国家利益?难道不是用“国家稳定不折腾”作私利的借口?这套路我们已经见的太多了哦


相关回答

如何评价百度冷兵器吧官博文章《爱国就是爱党,少来自欺欺人!》?

真实的岳飞是怎样的?

南斯拉夫是如何走向解体的,留给我们的有哪些历史教训?

日本侵华和元清两朝入主中原有本质区别吗?为什么大多数人用完全不同的态度看待?

公众号Leon政史堂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