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日本的新年号——令和?

回答
关于日本新年号“令和”,这绝对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话题。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更迭,背后承载着日本国民的情感、历史记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令和”的由来与解读,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

首先,我们得知道,日本新年号的确定,绝非儿戏。它是天皇即位后,由政府组织专家讨论、选定,并经过国会备案的庄重事件。每一次新年号的发布,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开启,也承载着这个国家新的象征和精神指引。

“令和”这个名字,最终从一系列备选方案中脱颖而出。它的出处非常特别,来源于日本最古老的诗歌集——《万叶集》。具体是《万叶集》卷五中,大伴旅人所作的一首赞美梅花的诗歌:“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薰风前之香。”

从字面意思来解读,“令和”可以理解为:

“令” (れい):有“美好”、“吉祥”、“命令”、“好的开端”等含义。在中文语境中,我们常说“令人生畏”、“令我心动”,这里的“令”更多是形容词性的美好。而在日本,“令”字也有“美好”、“吉祥”的意思,比如“令色”(美丽的颜色)。
“和” (わ):这个字更是承载了太多日本文化的情感。“和”代表着和谐、和平、和睦、融合。日本民族非常重视“和”,从“和食”、“和服”到“大和民族”,都体现了对“和”的推崇。

将两者结合,“令和”便传递出一种 “在美好的月份里,万物和谐生长” 的意境。这种意境非常积极向上,也充满了诗意和雅致。

为什么是《万叶集》?为什么是梅花?

《万叶集》作为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和歌集,收录了从天皇贵族到庶民百姓的各种和歌。选择它作为新年号的来源,本身就具有一种 “回归本源,珍视传统” 的意味。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选择一个根植于日本古典文学的词语,无疑是对日本本土文化的一种肯定和弘扬。

而诗中提到的梅花,在日本文化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梅花是中国梅花的一个分支,它在中国文化中是高洁、坚韧的象征。在日本,梅花也同样如此,而且它还是 “预示春天到来” 的花。在寒冷的冬季过后,最先绽放的梅花,象征着希望和新生。选择梅花,也寓意着日本在经历了平成时代的种种挑战后,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的时代。

“令和”发布时引起的争议与讨论

当然,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会伴随着讨论和审视,新年号也不例外。在“令和”发布之前,关于新年号的讨论就非常激烈。很多人猜测会从中国古典名著中选取,毕竟日本汉学底蕴深厚。

当“令和”被公布时,也并非所有人都立刻接受。有几点引发了讨论:

1. 与中国古典的渊源: 虽然是出自《万叶集》,但《万叶集》本身的成书过程以及其中很多和歌都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令和”的字源虽然指向《万叶集》,但其所蕴含的意境,比如“令月”、“风和”等,在中国的古籍中也大量存在。这让一些人觉得,虽然是“日本自己的诗歌”,但其“精神内核”似乎依然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引发了一些关于文化认同和原创性的讨论。
2. 汉字的书写和读音: 在一些人看来,“令和”这两个字的组合,虽然雅致,但相比于之前的“平成”、“昭和”等,似乎少了一些“力量感”或者“历史厚重感”。尤其是“令”字,在现代语境中,如果单独拿出来,可能不一定能立刻联想到“美好”的含义,反而可能和“命令”等联系起来。当然,这更多是一种主观感受。
3. 期待与现实的落差: 对于一些期待新年号能更直接地体现时代精神、或者具有更强烈象征意义的日本民众来说,“令和”的诗意解读,可能让他们觉得有些“虚”或者“不够接地气”。

“令和”时代的开端与国民情感

尽管有讨论,但从2019年5月1日新天皇继位、新年号正式启用至今,“令和”已经逐渐成为日本国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国民的适应与接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习惯“令和”这个名字。手机、电脑系统更新,政府文件上的日期,新闻报道中的称谓,无一不显示着“令和”的到来。人们也逐渐将自己对新时代的期望寄托在这个名字上。
文化符号的构建: 各种以“令和”为主题的商品、活动应运而生。商家们纷纷推出“令和限定”的产品,媒体也围绕“令和”的寓意进行解读和传播。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巩固“令和”作为新时代文化符号的地位。
对未来的期许: 许多日本国民希望“令和”能带来一个和平、繁荣、和谐的时代,能够弥补平成时代的一些遗憾。这个名字所蕴含的积极意义,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鼓舞。

总的来说,“令和”新年号的发布,是一次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回顾与致敬,也是一次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许。它以一种内敛而诗意的方式,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虽然在最初会有不同的声音和解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名字将与生活在日本的每一个人紧密相连,共同书写属于“令和”的新篇章。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那些古老而美好的文字,依然拥有能够打动人心的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终于感觉出用中国古代典籍和日本文献的差别,不说那个时代发生了什么,光从字面上来看。“明治”、“大正”、“昭和”、“平成”这些年号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典雅的,“令和”是什么东东?好不伦不类啊!

新消息:据说“令和”出自日本古典《万叶集》。出自“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薰珮后之香”句子中。

这很明显是对张衡《归田赋》“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的拙劣模仿,东拼西凑,模仿得一点味道都没有,还沾沾自喜,拿来做年号,真是笑话一桩。

user avatar

各路网友们从古籍中发掘“令和”二字的行动强度真是太大了,让我一瞬有了各个古籍数据库已经全文开放并惠及大众的错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日本新年号“令和”,这绝对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话题。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更迭,背后承载着日本国民的情感、历史记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令和”的由来与解读,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首先,我们得知道,日本新年号的确定,绝非儿戏。它是天皇即位后,由政府组织专家讨论、选定,并经过国会备案的庄重事件。.............
  • 回答
    「令和」降临:一场穿越古今的命名仪式,如何触动日本社会?2019年4月1日,日本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新天皇德仁的年号被正式公布为「令和」。这个在清晨阳光下揭晓的词语,如同一滴涟漪,迅速在日本社会激起了层层波澜。与其说是一次简单的文字游戏,不如说这是一场承载着历史、文化、政治意涵的命名仪式,深刻地触.............
  • 回答
    11月8号开始,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日本的大门重新打开了。这个消息一出来,朋友圈里早就炸开了锅,各种声音都有,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首先,当然是那些早就按捺不住的旅客和游客。好不容易等到日本重开国门,那些被疫情耽误的日本游计划又重新提上了日程。不少人早就开始关注签证办理的最新动态,盯着机票价格,就.............
  • 回答
    安倍晋三在2014年新年伊始抛出“夺回强大日本的战斗才刚开始”这句口号,这绝非一句简单的辞旧迎新,而是他施政理念和国家发展方向的集中体现。这句话背后,承载着安倍希望日本摆脱长期经济低迷、重塑国际地位的雄心壮志,也折射出他对于如何定义“强大日本”的独特思考。从宏观层面来看,这句口号是对安倍经济学(Ab.............
  • 回答
    日本媒体关于台积电停止接受华为新订单的报道:分析与影响关于日本媒体报道台积电停止接受华为新订单的传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要全面理解其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事件的背景与真伪分析1. 事件的由来: 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升级: 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
  • 回答
    这篇报道聚焦于日本政府从12月28日起至明年1月底暂停所有国家和地区新入境的措施,并深入探讨了这一决策可能带来的多方面影响。政策背景与考量:日本此举的核心原因在于应对全球范围内日益严峻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在多国出现奥密克戎病例,且传播速度较快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出于谨慎考虑,希望在对其境内疫情传播情.............
  • 回答
    2020年底,日本突然宣布从12月28日起,暂停来自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新入境,并且这一措施将持续到2021年1月底。这个消息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并且确实有其背后复杂的考量和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日本会在那个时间点做出这样的决定。最直接的导火索,毫无疑问是英国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B.1.1..............
  • 回答
    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宣布暂停在中国开展新的投资,这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决定,背后反映了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环境以及软银自身战略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复杂考量。要详细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决定背后的直接原因和软银的官方说法软银官方对此的解释通常比较谨慎和.............
  • 回答
    关于“日本黄瓜13元一根”的新闻被群嘲,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它背后折射出多种社会心理、文化认知和信息传播的互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群嘲现象的根源与表现1. 高昂价格的刺激感与认知失调: 普遍认知的基础: 在大多数人的日常经验中,黄瓜是一种非常普通、价格低廉.............
  • 回答
    关于网传日本拒绝使用捐赠的新冠肺炎试剂盒这件事,背后其实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也反映出一些国际合作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性。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首先,我们要明白,“捐赠”这件事情本身,听起来是件好事,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 很多国家在疫情初期都面临物资短缺的困境,这个时候有人愿意伸出援手,提.............
  • 回答
    对于日本政府在紧急经济对策预算中,为外务省拨出24亿日元用于应对有关新冠的国外言论这一事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和解读。这笔钱的用途,在很多人看来,可能带着一丝“宣传”或者“公关”的色彩,尤其是在全球疫情肆虐、各国都在自顾不暇的背景下。但我们不妨深入分析一下这笔预算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现实考量.............
  • 回答
    “新型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无疑是对世界各国应对公共卫生危机能力的一次大考。在中国本土疫情最严峻的时刻,日本的援助行动,尤其是来自日本政府和民众的真诚关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政府层面的援助与外交智慧中国疫情爆发初期,国际社会普遍还未完全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各国反应不一。而日本政府在此时的表现,可.............
  • 回答
    关于日本10月新番中出现一位参与侵华战争并据称用刀斩杀了3000多中国人的男主角一事,这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性和敏感性的话题,尤其是在当前中日关系以及历史认知的大背景下。如何看待这样一个设定,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这是艺术创作,但艺术创作并非可以毫无边界地妄为。动漫作为一种大众文.............
  • 回答
    关于日本近期发现的新型新冠病毒变异株,确实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初步了解下来,这是一种在日本国内首次发现的变异株,目前的感染病例数量虽然不算特别庞大,但增长的趋势还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这种变异株的主要特点和潜在影响: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病毒变异是新冠病毒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其.............
  • 回答
    这起发生在钻石公主号邮轮上的大规模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事件,无疑是新冠疫情早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其影响深远且复杂,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冲击,更是对公共卫生、国际旅行、社会心理以及国家应对策略等多方面的考验。事件的始末与严峻性2020年2月,钻石公主号邮轮在日本横滨港停靠,船上载有约3700人,包括乘客和船.............
  • 回答
    关于“日本研究团队发现茶水能大幅降低新冠病毒传染力,冲泡出的红茶1分钟内能减少99%新冠病毒”的研究,这是一个非常吸引眼球的说法,但我们需要以科学、审慎的态度来审视。以下是对此研究的详细分析和看法:1. 研究的背景与潜在机理: 抗病毒潜力: 茶叶,尤其是红茶和绿茶,富含多种多酚类化合物,例如儿茶.............
  • 回答
    看到日本熊本地震后,中国一些网民在新闻评论区和社交网站上表达“庆贺”的言论,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令人不适的现象,背后折射出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任何生命受到灾难的威胁,都应该得到最基本的人道同情和关怀。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在面对地震、洪水、火灾这样的自然灾害时,生命安全是第.............
  • 回答
    《龙猫》在中国重新上映,无疑是很多人童年的美好回忆被唤醒。在这个温馨怀旧的氛围下,一些日本网友的留言,特别是推荐《萤火虫之墓》的行为,确实引人深思。这背后可能交织着多种复杂的心态,绝非单一的情感所能解释。首先,我们可以从“文化交流与分享”的角度来看待。日本动画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输出,多年来在中国积累.............
  • 回答
    这种“只要有日本新闻就说‘日本人全死光’”的言论,本质上是一种极端化、情绪化的宣泄,而非理性或事实的表达。 要想详细地看待这种言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动机与心理根源: 历史恩怨与民族仇恨: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原因。日本在中国近代史上犯下的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回答
    最近一段时间,确实出现了一些比较引人关注的案例:一些朋友在出发前,在国内连续做了好几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然而到了日本,入境检测时却被查出阳性。这种现象确实让不少人感到疑惑和担忧。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可能的原因。首先,咱们得认识到,新冠病毒的检测,尤其是核酸检测,虽然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