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说一件我遇上的事
有一次我开车出高速收费站口子
看到交警把一台车拦下来,开罚单罚分罚款,
原因是车后刹车灯不亮。
司机在那叫,在那里闹腾:路上好多车都刹车灯不亮、怎么就偏偏拦我的,罚我的。
那交警我记得清楚是个女警,
她开着单,头都不抬的说
我抓你,就是抓给别人看的!
当时包括我在内,有几台车都围着在看,
这事之后,我会经常找别人帮我看后刹车灯是不是好的……
—————————————————————————————————————什么叫选择性执法??以前醉驾酒驾抓到就是罚点钱呢,现在入了刑罚要座牢呢,而且就算是现在,你喝了酒开了车,并不意味着你百分百就会在路上遇上警察,就会被抓!但是,你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黄旭华院士中对禚宝伟的处罚,摆明了政府的态度,你们以前在网上乱喷乱骂,我是不管,但是现在骂了,就会被抓,至于撞到谁了,那就看各人的造化。
最恨那些不调查不研究抓住一段文字就瞎喷的网络暴民!
黄旭华院士对家人是主观不负责、冷血吗?
建议先去看看2016年10月黄院士在央视《开讲啦》的演讲视频。作为《开讲啦》开播以来年纪最长的讲者(当年93岁高龄),黄院士因为这个视频被广为人知。
那关于“三十年不曾回家”,他本人原话是怎么说?
为了加深印象,把黄老的原话再完整的放上来:
“大家都清楚,世界上高新尖端技术,尤其对于核潜艇技术,都列入为国家最高级别的机密。
我们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领导再三向我们强调,一定要确保国家的机密,不容许泄露你们的工作单位。要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当无名英雄。而且进了这个领域,就得准备干一辈子。
如果你犯了错误怎么办?犯了错误也不能走,可以在里面打扫卫生。
1958年,我从上海上调北京,走前领导只告诉我:你出差北京,帮助工作。我行李也没有带,一到北京,我就被留住了。
我的父母多次地写信问我:你在北京哪一个单位?你到北京去干什么工作?我一直闭口不答复。慢慢地,我也同他们的关系淡化了。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有一篇题目为《赫赫而无名的人生》长篇的报告文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我把这份报告文学寄给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永远只提黄总设计师,没有具体的名字。但是他提了一个,他提了黄总设计师的夫人李世英的名字。
我母亲一看,文学里面所报告的黄总设计师,就是三十年没有回过老家,而被弟妹们误解为不要家,忘记了养育他的父母,不孝的三儿子,我是老三。虽然我母亲,她一直深信她的儿子大学学生不可能忘了养育他的父母,但是三十年一直没有回家,她难免也有怨言。
我听我的妹妹讲,我母亲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这篇文章,是满脸泪水呀,我母亲终于自豪不已了。她在痛心之余也自豪,她把我的弟弟妹妹们,还有她的子孙们召集过来,只说了一句话,“三哥的事情,大家要理解,要谅解。”
知莫若母,母亲这句话传到我的耳朵,我哭了。有人问我忠孝不能双全,你是怎么样理解的?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视频链接:
现在有些人喜欢断章取义,把“三十年不能回家”简化成“三十年不回家”,再自行脑补出“对父母不闻不问”,最后针对“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句原本是感慨性的总结当成行为的动机猛烈批判一番。
最气人的是,有些微博大V把人身攻击、诽谤和造谣自诩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真是恶心至极。
利益相关:
我是在《开讲啦》的现场全程听了黄院士的演讲(北京校友会的活动)。黄院士讲到“三十年不回家”那一段其实是很激动的,能够看到他的眼泪。他的夫人也在台下,不停落泪,现场非常感人。黄老的“忠孝不能两全”是那个时代一代人的缩影,网络喷子违背事实的言论是对公众的不负责任,也是对那一代人的大不敬。
再延伸一点,这个处罚是否合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主要针对危害公共安全的,比如侮辱他人、诽谤、造谣等。比如在我国公共场合进行性骚扰一般就给个行政处罚;还有嫖娼;再比如违反交通规则还不听劝阻怼交警的。
那么微博这种网络公共空间上的辱骂、侮辱、诽谤怎么算?说实话在以前,有时候还真拿一些网络喷子没有办法了。因为没有明文的法律可依啊。
2017年6月1日开始实施《网络安全法》,这是国家实施网络空间管辖的第一部法律。微博上因为侮辱警察、烈士、领导人等被行政处罚的就越来越多。
所以该律师公开点名道姓地对他人进行侮辱;还是个金V,造成了远比现实冲突更负面的社会影响,给个治安行政处罚范畴的10日的行政拘留,不仅有法可依的、合法的,而且合理;与之前的微博辱警等事件相比,量刑一点不为过。
有些人又激动地上升到“因言获罪”这个命题。实际上网络空间的管理是当前的世界性难题,各国都在出台相关法律。如何处理言论自由与公共安全,各国的方式虽不同,但有一点共识是明确的,那就是:在网络空间的言论不是不用负责的。
谢邀,不懂法律。
就想问一下,崔永元侮辱了那么多科学家,判刑不?
补充解释一下崔永元做了什么:
辱骂北大教授
暗示自己全基因座纯合
农大学子光荣榜
以前的回答被政治敏感了,又不知道是哪里犯了忌讳,只能全删了,真是没办法。下面复述一下主要意思吧:
简单的说,我感谢黄旭华为我国国防所做的贡献,但不认为他在可以请假的情况下,30 年不回家、不去看望重病的父亲、不给父亲奔丧的行为,是什么值得宣传的光荣事迹。另外,不认为对禚宝伟的处罚是合理的。
保密
回不回家和保不保密关系不大,否则黄旭华的同事和领导统统应该 30 年不回家。
忠孝难两全?
在必须的时候,能够为了“大家”放弃“小家”的一些利益,我认为是高尚的。
黄旭华为了重要的研究,离开家乡,不能像老百姓那样常回家探望,是必须的,也是高尚的。
但黄旭华的父亲重病时,黄旭华“怕组织为难”而不请假去看望是必须的吗?
黄旭华的父亲死后,黄旭华因“工作太忙”不回家奔丧是必须的吗?
我认为都不是,我甚至认为他这样做,对工作不会起到什么太大作用。
核潜艇这样一个周期几十年,成千上万人参与的大项目,一个人的十天半个月,实在是不值一提。
更何况,一个健康的研究团队,不会因为一个人请了十天半个月的假,工作就无法进行。
带着悲痛和遗憾工作,效率也未必高。
而至亲的生命,只有一次,见最后一面、奔丧,比那十几天的工作,有价值的多。
卖惨宣传
官媒前前后后宣传了好几次黄旭华的“感人”事迹,类似的宣传还有很多,比如“大国工匠”的卖惨宣传,这样的宣传到底有什么意义,又想达到什么目的?
我国的科研人员、技术工人、医生、士兵,为国家奉献一生,难道就活该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几十个小时连轴转,老婆生娃他加班,父亲重病不去看?
政府宣传标榜这些东西,无非希望给大家树立一些榜样,忽悠一些人继续“无私奉献”,他们就可以继续不给这些人应有的回报。
而官员权贵,自然就可以继续吃香喝辣,恣意挥霍。
我敢这样说并非因为掌握了什么内幕消息,各位随便看看卫星地图,看看号称严重缺水的北京新建了多少早就禁止修建的巨量耗水的高尔夫球场,再看看它们所在的位置,你们就该明白我所言非虚。
这种卖惨宣传及其背后的目的,由于违背人性,长期看是无助于科研、医疗等单位留住和吸引人才的。名为爱国,实际上是害国,自诩为爱国者的各位,应该抵制这类宣传。
言论自由的边界
言论自由应该存在边界,是公认比较合理的。
即使在美国,也有“明确而即刻的危险”规则,例如煽动恐怖袭击的言论是不受保护的。
但言论自由存在边界,不代表政府就可以随意解释这个边界。
禚宝伟辱骂黄旭华被就被抓,而崔永元造谣诽谤农大校长和一大票科学家没有任何后果,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如果政府可以随意解释这条边界,未来你我在网上对政府或权贵发发牢骚就被抓也不是不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