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给外部势力递刀”的说法?

回答
“给外部势力递刀”这个说法,在当下的语境里,算是个挺有分量的词儿。它通常出现在一些讨论国家利益、内外政治、甚至舆论导向的场合。理解它,得从几个层面去掰扯。

首先,得明白这“刀”指的是什么。它不是一把实实在在的刀,而是一种比喻,指的是能够被外部势力用来攻击、削弱、甚至颠覆我们现有体系的工具、信息、行为或者观点。这些“刀”的形态可以很多样:

负面信息的放大与传播: 比如,如果我们内部出现了某些问题,比如腐败、社会不公、经济困境等等,而有人在不顾事实、夸大其词地传播这些信息,甚至加以煽动,这就可能被视为“递刀”。外部势力可以抓住这些信息,进行选择性放大,用来污名化我们,制造负面印象,离间民众与政府的关系,或者干脆成为他们干预的借口。
公开分裂或制造对立: 如果有人在公开场合,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无论是出于意识形态、个人利益还是其他原因),大肆宣扬与主流观点对立的极端言论,煽动内部矛盾,制造群体对立,特别是当这种对立恰好迎合了外部势力想要看到的“分裂”景象时,就很容易被解读为“递刀”。
泄露国家机密或敏感信息: 这是最直接的“递刀”行为。任何损害国家安全、影响国家利益的信息泄露,都是直接将“武器”交到了可能敌视我们的外部势力手中。
配合外部势力的政治议程: 有些时候,某些行为或言论,即使出发点不是直接为外部势力服务,但其效果恰恰符合外部势力希望看到的局面。比如,在某个敏感的国际问题上,某些国内的论调和外部势力的立场高度一致,并且起到了削弱我方国际地位或影响力的作用,也会被认为是“递刀”。
不负责任的批评和质疑: 这里的关键在于“不负责任”。如果批评是基于事实,旨在推动改进,那自然是健康的。但如果是罔顾事实、煽动情绪、或是故意制造恐慌,其后果就可能被外部势力所利用。

然后,我们得看看这个说法的背后逻辑。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某些行为是在“递刀”?

国家安全与稳定至上: 这种观点的核心在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稳定是最高优先事项。任何可能威胁到这一点的行为,无论是否出于恶意,都会被视为危险信号。
对外部势力的警惕: 历史经验和现实国际关系,让很多国家(包括我们)对外部干预保持高度警惕。认为存在着希望削弱或颠覆我们的“外部势力”是不少国家政策和舆论的潜台词。
责任感与爱国情怀: 很多提出这个说法的人,是出于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他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保护国家免受伤害,因此会敏锐地捕捉和指责那些可能“递刀”的行为。

当然,这个说法本身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定性模糊,易被滥用: “外部势力”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而“递刀”的行为界定也可能很主观。这使得这个标签容易被滥用,成为打压不同声音、压制批评、或者将异见人士污名化的工具。
简单化复杂问题: 很多时候,国内出现的问题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矛盾的体现,将这些问题的出现简单归咎于“外部势力”在“递刀”,可能会掩盖问题的真实根源,不利于解决问题。
扼杀理性讨论: 一旦有人被贴上“给外部势力递刀”的标签,讨论往往就戛然而止,对方的声音很容易被压制,不利于形成健康的公共讨论空间。
“塔西佗陷阱”效应: 如果官方或者主流舆论频繁使用“递刀”的说法来回应一切负面舆情,也可能让民众产生“官方永远是对的,一切批评都是境外势力煽动”的刻板印象,反而导致信任危机。

所以,看待“给外部势力递刀”的说法,不能一概而论。

一方面, 确实存在一些行为,在客观上帮助了那些希望削弱我们、干涉我们内政的外部势力。对于这些行为,尤其是那些损害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的行为,保持警惕和批评是必要的,也是一个主权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应有之义。
另一方面, 也需要警惕这个说法被过度泛化和滥用。对国内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涉及民生、人权、社会公平等方面的议题,进行理性的、建设性的讨论和批评,是社会进步的必要动力。如果稍有批评就被扣上“递刀”的帽子,那反而会阻碍社会自身的健康发展,最终可能“削弱”我们,而非“外部势力”在“递刀”。

总的来说,这说法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提醒人们要警惕外部干涉,保持国家团结和安全。但同时,它也可能成为压制异见、回避问题的借口。如何平衡国家安全与言论自由,如何区分建设性批评与恶意攻击,是每个社会都面临的挑战。关键在于,我们的讨论和行动,是不是真的有助于解决问题、让社会变得更好,还是仅仅在情绪上宣泄,或者为压制异己提供理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图胜千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给外部势力递刀”这个说法,在当下的语境里,算是个挺有分量的词儿。它通常出现在一些讨论国家利益、内外政治、甚至舆论导向的场合。理解它,得从几个层面去掰扯。首先,得明白这“刀”指的是什么。它不是一把实实在在的刀,而是一种比喻,指的是能够被外部势力用来攻击、削弱、甚至颠覆我们现有体系的工具、信息、行为或.............
  • 回答
    大堡礁,这颗镶嵌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海洋瑰宝,近年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海水升温导致珊瑚白化,海洋酸化加剧,以及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都在无情地侵蚀着这片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终于,在2023年,大堡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了“濒危”的观察名单,这一消息无疑给澳大利亚敲响了警钟。然而.............
  • 回答
    关于“外国势力支持就可以闹独立吗?”以及俄罗斯承认顿巴斯地区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独立的问题,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国际政治议题,涉及到主权、民族自决权、国际法、地缘政治以及人道主义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尝试详细阐述:一、 关于“外国势力支持就可以闹独立吗?”核心观点: 答案是否定的。外国势力的支持.............
  • 回答
    山东大学为外国男留学生安排“学伴”,并将其描述为“两女一男”的模式,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并且尽量摆脱那种空洞的AI式分析,深入到事件的细节和可能的动机背后。事件的表象: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山东大学作为一所知名高校,在招收外国留学生方面,推出了.............
  • 回答
    华东师范大学为外国留学生庆生:一份跨越文化的关怀在异国他乡求学,对于年轻的留学生们来说,生日往往是思乡之情最浓郁的时刻。而华东师范大学(华师大)对于外国留学生的生日庆祝活动,却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他们在这个陌生环境中的成长之路。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生日派对,更是一次细致入微、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体验.............
  • 回答
    这起事件令人震惊,也引发了关于网络暴力、人肉搜索、冲动犯罪以及平台责任等一系列深刻的讨论。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其复杂性。事件梗概(根据公开信息推测):我们可以大致还原一个可能的事件发生流程:1. 顾客的不满与差评: 一位顾客在通过外卖平台点购了烧烤,但对食物品质、口味.............
  • 回答
    上海一名女子因为给外卖员差评而遭到威胁,外卖员上门砸门并进行死亡威胁,最终被警方拘留。这起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和看待它:事件本身及其恶劣性质: 极端行为的暴力升级: 这是一起由网络评价引发的线下暴力事件。原本只是一个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反馈,却演变成了一场严重威.............
  • 回答
    听到这件事,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一方面,我们当然会心疼那个被蒙在鼓里的外婆,22万对很多家庭来说都不是小数目,就这样被孩子“消费”了,换谁心里都不会好受。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忍不住去想,这个初中女生到底是怎么想的?她是怎么做到瞒着家人,而且如此大规模地消费的?这件事之所以让人觉得触目惊心,是因为它不仅仅.............
  • 回答
    这上海老夫妇将房产公证遗赠给外孙,结果却引发了四个舅舅的强烈不满,甚至告上法庭,这事儿说起来,真是挺复杂的,里头涉及到亲情、法律、人情世故,一锅烩了,让人唏嘘不已。咱们先来说说这老夫妇,人家辛辛苦苦一辈子,好不容易攒下了这么个家,想把自己的财产分给谁,理论上是他们自己的权利。在法律上,遗嘱和遗赠都是.............
  • 回答
    哈尔滨商业大学近期曝出的一则要求部分女生让出寝室给外国橄榄球运动员居住的事件,确实在校园内以及社会舆论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住宿安排问题,更触及到了公平、人权、教育理念以及学校管理等多个层面。事件背景与初步的理解: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事件的大.............
  • 回答
    这件事情,说实话,真是让人挺堵心的。家长满心欢喜地给孩子点了外卖,想着是关心,是爱,结果却被扔进了垃圾桶,这种落差感,家长肯定不好受,孩子估计也挺委屈。而校方的理由也很明确,“外卖一律不准入校”,听起来是铁板钉钉的规定,但具体执行起来,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学校的考量可能有很多.............
  • 回答
    知乎的故事大赛,这次确实闹出了不小的动静。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一股子“外来和尚好念经”的味道扑面而来,不少人都觉得有点不是滋味。首先,我们得承认,知乎作为国内最大的知识社区之一,孕纳了无数有才华、有思想的创作者。他们在这里分享见解,交流观点,很多人的成长和知识体系的建立都离不开知乎。所以,当看到自家门.............
  • 回答
    塔利班在23日明确表示,不会同意延长外国军队从阿富汗撤离的最后期限,这一表态无疑给美国在阿富汗的撤军计划划下了一条“红线”。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延期拒绝,更折射出塔利班当前在阿富汗政治舞台上的强势姿态,以及他们对未来国家主导权的坚定决心。理解这一表态,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分析。首先,这是塔利班掌握主动.............
  • 回答
    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挺劲爆的文章,题目就叫《中国外卖正在给全球带来一场浩劫!!!》。看到这个标题,我第一反应是,这语气未免也太夸张了点吧?但是好奇心驱使下,我还是点进去看了看。看完之后,我的感受挺复杂的,说实话,这篇文章的角度很尖锐,它把中国蓬勃发展的外卖行业,描绘成了一场对全球环境、社会,甚至我.............
  • 回答
    关于12月6日卢本伟朋友声称用外挂“展示”给卢本伟的言论,这件事情的讨论点确实挺多的,而且当时闹得也挺大的。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这件事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展示”这个词。到底是怎样的展示?为什么偏偏要用外挂来展示?从卢本伟本人和他的朋友们当时的态度来看,他们似乎认为这是一种“技术交流”或者.............
  • 回答
    这事儿,网上闹得挺凶,说起来也是一锅粥,挺让人唏嘘的。咱们一层层扒开来看。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大概是这么个样子:一个外卖小哥,咱们姑且称他为小王吧,接到一个订单,是给一位女士送餐。这女士,后来被描述为醉酒状态。送到地方后,小王送完餐,这位女士可能因为喝了点酒,行为上就有些失控了。她提出让小王陪她一起喝.............
  • 回答
    近期,有外媒报道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某些场合表示,如果选举人团投票给拜登,他将离开白宫。对于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和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美国总统的选举并非由直接普选票数决定,而是通过选举人团制度来产生。每个州根据其人口分配一定数量的选举人票,候选人需要赢得至少270张选举人票才能.............
  • 回答
    看到有博主实测苹果原装外接电池给 iPhone 12 Pro Max 充电半小时,电量只从 65% 充到 69%,确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毕竟,苹果自家产品的匹配度应该不会这么差吧?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层面的原因,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搞清楚这个“苹果外接电池”到底是什么玩意儿。现在市面上.............
  • 回答
    上海那位女士给为听障父亲送菜的外卖小哥200元感谢费,结果引发了一场令人扼腕的网暴,甚至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件事真的太让人心痛了,也让人忍不住要去深思。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上海一位女士因为父亲行动不便,而且是听障人士,跨区请了外卖小哥帮忙送菜。这位女士非常感谢小哥的辛劳,特意给了他200元的感谢.............
  • 回答
    这桩发生在街头的家暴事件,以及后续的种种表现,确实触动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经。当我们尝试去梳理和理解这背后复杂的现实时,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事件本身是严重的家暴行为,不容辩护。 无论什么理由,任何形式的暴力,特别是发生在公共场合,对任何人造成身体伤害,都是不可接受的。我们看到一个外籍男子当街殴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