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还是尚书,大学士,三公,三孤。
明史:“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洪武三年,授李善长太师,徐达太傅。先是,常遇春已赠太保。三孤无兼领者。建文、永乐间罢公、孤官,仁宗复设。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复置三公、三少。宣德三年,敕太师、英国公张辅,少师、吏部尚书蹇义,少傅、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少保兼太子少傅、户部尚书夏原吉,各辍所领,侍左右,咨访政事。公孤之官,几于专授。逮义、原吉卒,士奇还领阁务。自此以后,公、孤但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而文臣无生加三公者,惟赠乃得之。嘉靖二年加杨廷和太傅,辞不受。其后文臣得加三公惟张居正,万历九年加太傅,十年加太师。”
明朝三公,即明朝的太师、太傅、太保三职的合称,正一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重要国事政务,职位至重。
明朝三孤,即明朝的少師、少傅、少保三职的合称,从一品。
尚书,大学士就不说了太多了。
随便举几个:
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臣刘健
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臣徐阶
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臣申时行
当然,这都是常规操作,还有一个非常规操作,那就是
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武功伯臣徐有贞
看了现在的几个回答,感觉还存在一些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基本都拿嘉靖(1522—1566)以后晚明的情况代表整个明朝。所以我在这个回答先讲一下永乐—正德的情况,嘉隆万及以后各朝放后面再说。
其实关于明朝内阁的问题我已经回答过几次了:
这里只简单地强调一点:殿阁大学士(比如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等)和内阁阁臣并不完全等同。
“内阁”作为一种正式建制,始于明太宗初期,但殿阁大学士在洪武朝已经出现,最好不要将洪武朝的大学士等同于后来的内阁阁臣,最多可以视为内阁制度的雏形,因为这时候的大学士仅仅是一种秘书、书办性质的幕僚人员,并无资格参预机务,也不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内阁建制。
而永乐及以后的内阁阁臣也并不一定有殿阁大学士的头衔,很多时候只有翰林院、詹事府的一些官衔。
实际上直至明中期成化年间,不少内阁大臣仍然始终没有大学士的头衔,而只有翰林院官的头衔,所以实际上并不能称其为“内阁大学士”,但这不妨碍他作为内阁大臣参预军国机务。
我之前有做过明朝永乐至万历年间所有内阁阁臣的个人履历,根据此问题,我将其制成了简单的表格,可以较为清晰地查看永乐以来各朝内阁阁臣入阁时及其之后迁转所戴的头衔。
注意:
1、各朝阁臣皆以初次入阁时间作为标准。
2、第一个头衔都是入阁之前的官职。
3、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定北京为京师。洪熙元年四月复南京为京师,北京仍称行在。正统六年十一月,再定北京为京师,去“行在”二字。
永乐朝先后有解缙、胡广、黄淮、杨荣、杨士奇、金幼孜、胡俨七人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八、九月,太宗命开内阁于东角门内,召七人者谕以委任腹心之意。
当时这七位阁臣均挂衔翰林院而无公开身份,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且终永乐之世,官阶未过五品。
当然,虽然官职品级不高,但朱棣实际上是很重视他们的,公服、赏赐都等同六部尚书,比如:
永乐四年三月辛卯(三月初一日),赐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解缙等六员二品金织罗衣各一袭。
永乐五年三月癸未(三月二十九日),赐文武百官西洋及高丽布有差,特命翰林院侍读黄淮、胡广、侍讲杨荣、杨士奇、金幼孜赐同尚书。
永乐十年四月辛巳(四月二十七日),赐在京文武百官夏布有差,命翰林院学士左春坊大学士胡广等五员赐同尚书。
仁宗仅在位一年,无人在这时期新入阁,宣宗朝有杨溥、张瑛、陈山三人先后入阁。
明朝内阁首辅(或明初的内阁“领衔”者)任期及最终官衔:
解缙: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永乐初)
胡广: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永乐中)
杨士奇: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宣德、正统)
陈循:少保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兼文渊阁大学士(景泰,“朕任卿掌内阁事”)
徐有贞:武功伯、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兼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天顺元年正月—六月)
李贤:少保兼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天顺元年六月—成化二年十二月)
陈文: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成化二年十二月—成化四年四月)
商辂: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成化四年四月—成化十三年六月)
万安: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成化十三年六月—成化二十三年十月)
刘吉: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成化二十三年十月—弘治五年八月)
徐溥: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弘治五年八月—弘治十一年七月)
刘健: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弘治十一年七月—正德元年十月)
李东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正德元年十月—正德七年十二月)
杨廷和: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正德七年十二月—正德十年三月)
梁储: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正德十年三月—正德十二年十月)
杨廷和: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正德十二年十月—嘉靖三年二月)
蒋冕: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嘉靖三年二月—嘉靖三年五月)
毛纪: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嘉靖三年五月—嘉靖三年七月)
费宏: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嘉靖三年七月—嘉靖六年二月)
......
翻译、解读《明实录》,长期连载更新!
以及研究以明朝历史为主的各类文史问题,分享个人所收藏的各种电子资源。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