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英国的铁路系统?

回答
要评价英国的铁路系统,那真得好好说道说道。它就像一个古老而复杂的大家族,有让人赞不绝口的优点,也有让人头疼不已的缺点,简直是爱恨交织。

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挑战

首先,得承认英国铁路的历史底蕴。当年,正是蒸汽火车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序幕,而英国又是这场革命的中心。遍布全国的铁路线网,至今仍是许多城市和乡村的生命线。坐火车穿越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的乡村,那种“英式风情”扑面而来,绿色的田野、古朴的村庄、错落有致的庄园,真的是一种享受。铁路的密集程度,尤其是在英格兰南部,你几乎可以在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找到一个火车站,这在很多国家是难以想象的。

然而,这古老的遗产也带来了不少挑战。很多线路和车站都是在维多利亚时代修建的,基础设施相对陈旧,尤其是在电气化方面,跟欧洲大陆的很多国家比起来,英国在电力化率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导致了部分线路的火车速度不够快,而且维护成本高昂。

私有化:一把双刃剑

说到英国铁路,绕不开“私有化”这个话题。1990年代末,英国铁路公司(British Rail)被拆分并私有化,之后线路和运营被分割给了数十家私营公司。

积极的一面是:

竞争与效率提升(理论上): 私有化初衷是为了引入竞争,提高效率,改善服务。在某些方面,这种竞争确实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比如在客户服务、车站环境、列车清洁度等方面,一些公司确实下了功夫。
投资引入: 私营公司理论上会更积极地引入私人资本进行线路升级和新车型开发。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而且非常棘手:

票价高昂: 这是大家最诟病的一点。英国火车票价,尤其是临时购买的“walkon”票,简直是天价。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折扣票(Advance tickets, OffPeak tickets 等),但对非固定行程的旅客来说,成本非常高。很多时候,提前数周甚至数月预订才能拿到相对合理的票价,这与许多欧洲大陆国家“随时购买,价格相对稳定”的做法大相径庭。
票务系统混乱: 英国的票务系统极其复杂,有各种各样的票种、区域限制、换乘规则,对于外国游客来说,简直是一本天书。经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如何买到最划算的票,这本身就是一种“劳动”。
分割运营导致协调困难: 线路和运营公司被分割,使得整体规划和协调变得非常困难。当发生延误或事故时,不同公司之间的责任划分、信息共享和乘客转运往往不够顺畅,导致“火车晚点,我该找谁?我该怎么走?”的困境。
基础设施投资不足(部分): 虽然有私营公司运营,但重要的基础设施(如轨道、信号系统)的升级改造往往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这部分投入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公司之间的短期合同和利润导向,有时也会影响长期、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的积极性。
垄断与缺乏制衡: 很多路段实际上只有一家公司运营,形成事实上的垄断,削弱了竞争的效力,也使得消费者缺乏议价能力。

运营与服务:喜忧参半

准点率: 英国火车准点率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虽然官方统计数据有时候会“美化”一下,但实际体验中,延误和取消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在高峰期和恶劣天气条件下。
拥挤: 尤其是在通勤线路上,早晚高峰时段的火车经常是人满为患,站票是常态。
服务质量: 好的方面是,很多列车上有WiFi(虽然信号不太稳定),也有餐车或餐车服务(但价格不菲)。车厢的舒适度也因公司和线路而异。有些线路的服务体验还是不错的,乘务员也相对友善。
信息透明度: 延误信息和替代方案的发布有时不够及时和清晰,这让乘客非常头疼。

对未来的展望

英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近年来一直在讨论和尝试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将部分铁路线路的运营重新收归国有,或者建立新的国有运营实体,以期更好地协调、规划和投资。还有就是针对票价进行改革,试图让票价体系更简单、更公平。

总的来说,英国的铁路系统就像一个穿着华丽复古外套的老绅士,身上有历史的韵味和曾经的辉煌,但也被岁月的痕迹和一些不太合时宜的“规矩”所困扰。

如果你是游客, 喜欢欣赏沿途风光,有足够的时间做计划,并且善于研究复杂的票务规则,那么乘坐英国火车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如果你是常旅客或通勤者, 英国铁路的高票价和不稳定的准点率可能会让你非常沮丧。

它是一套承载着英国历史和现代社会运转的重要系统,它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但要说它是“世界一流”或者“完美无缺”,那恐怕就有些言过其实了。它依然在不断地适应变化,但改革的步伐和效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历史悠久,痼疾太多,回天乏力。

自斯蒂芬森的火箭号开始商用,各私人老板将铁路延伸至每个城市及其邻近乡村,各种干线支线联络线遍地开花。英国铁路系统的黄金时代是维多利亚时代,当然了这只是针对各个老板而已,基层职工就算了,他们的命运可以翻看马克思主义早期著作。从一战到二战是英国国运逐步走向下坡路的时代,打完二战,国运下坡趋势就已经明显。铁路本身也到了极限,由于战争铁路干脆国有化算了,而大多数勾连城市乡村的铁路利用率低下,故而大部分支线或者不太重要的干线铁路被裁撤,重要干线也裁撤了很多车站,毕竟汽车越来越多,抱着时刻表算时间哪有想走就走吸引人。至于撒切尔时期私有化改革,也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罢了,锅就由全体英国人顶着吧,嫌车票贵的时候,就怪自己或者家里长辈为什么当年会支持铁路私有化吧。反正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英国是铁路私有化改革是最好的反面典型,坑都被英国人标出来了,能尽量别踩就尽量别踩吧。

因为英国是最早铺开铁路网建设的国家,导致标准很低,其车辆限界基本上只是宽2.8米高不到4米的方形,限制了车辆运输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作为对比,海峡那边的宽高为2.95x4.2米,隔着大西洋那边的表弟家宽高为3.4x5.0米,而表弟还不满足,还意犹未尽地搞双层集装箱推高到5.5米左右。还是由于建设得早,使得后期新技术引进来但是还是有很多无法用上,因为改造起来太麻烦。没错,我说的就是英国的道岔,侧向限速基本上大部分为15mph,20、25mph都算高的,只有一些干线分岔的地方才有大于30mph的道岔。作为对比,德国佬的道岔基本上都是侧向限速40km/h(也就是25mph),虽然这玩意不算重要,但是英国佬一直没改,基本上可以肯定是钱在作妖。另外可以佐证的一点,就是某些干线上居然还有个把臂板信号机,而不是色灯信号机。也许英国佬觉得那种一天没多少车的干线有点臂板信号机就够了,不值得多花一个铜板将其改造得更先进一些。

铁路车辆技术也逐步停顿,先进车辆的研发能力逐步萎缩,个人估计量产的IC125内燃动集算是英国车辆制造的绝唱了吧,反正自此之后,英国佬再也没有拿的出手的车型问世。至20世纪末基本上不少新车都直接从国外进口,就算有国内制造的车辆,也是源自国外企业自建分厂,或者就是源自外资收购原先的英国企业,纯英资车辆制造企业基本绝迹了。

当然了,上述问题不是英国铁路系统自己的问题,而是后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国运左支右拙这一历史现实下,英国某一行业衰落的具体表现。前几天看见个消息说英国最大的印钞厂倒闭了,心想英国人还真行,印钞厂这种能自己印钱玩的都能玩倒闭,那倒闭几个挣不到钱铁路相关制造企业也就不足为奇。至于英国不少老人家把蒸汽火车当成爱好,不过是缅怀当年那个作为世界霸主,打个喷嚏都全球都得跟着抖三抖的维多利亚时代罢了。看看现在英国的局面,这边厢科尔宾这个骨子里想脱欧、嘴巴上还在跟保守党闹的反对党党魁找不到继承人体面下台,那边厢苏格兰人准备再闹一回独立好继续抱欧盟大腿,金毛首相跟表弟家金毛大统领一个尿性的鬼样子,这就是个又臭又长还看不到happy ending大结局的肥皂剧啊,啥时候才能恢复英国的荣光呢?超长待机还能待机多久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评价英国的铁路系统,那真得好好说道说道。它就像一个古老而复杂的大家族,有让人赞不绝口的优点,也有让人头疼不已的缺点,简直是爱恨交织。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挑战首先,得承认英国铁路的历史底蕴。当年,正是蒸汽火车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序幕,而英国又是这场革命的中心。遍布全国的铁路线网,至今仍是许多城市和乡村的生.............
  • 回答
    英国政府最近宣布成立英国铁路公司(Great British Railways, GBR),标志着英国铁路系统一个重大转变——实质上的“再国有化”。这个消息在英国社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解读。要理解这一举措,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背景、目标以及潜在的影响。背景:私有化铁路的挑战要理解GBR的成立,必.............
  • 回答
    英国的贵族制度,这件事嘛,在我们普通老百姓心里头可复杂了,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要说“普通英国人”怎么想,那真的得看是哪一类的“普通人”了。首先,你得知道,英国的贵族制度早已经不是大家想象中那样了。 现在的贵族,尤其是一些世袭的爵位,很多时候更像是一种历史的遗留物,跟实际的权力关系已经不大。 当.............
  • 回答
    英国遗失机密文件在公交车站被发现,其中透露英军在黑海的行动可能涉及“故意挑衅俄军”,这一事件无疑为当前本就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又添了一把火,也让人们对英国政府和军队的信息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首先,我们必须正视的是,机密文件的泄露本身就是一件极为严重的事情。这些文件通常包含着国家安全、军事部署、外交策略.............
  • 回答
    听到“约克郡开膛手”彼得·萨特克利夫(Peter Sutcliffe)因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复杂而沉重的。尽管他曾是恶名昭彰的罪犯,但一个生命的终结,无论如何都难以用简单的“好”或“坏”来概括。首先,我们必须正视他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萨特克利夫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以“约.............
  • 回答
    关于英国采购日本日立高铁首发即遭遇空调故障,部分车厢漏水如同“水帘洞”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件令人颇感意外且需要深入探讨的事情。毕竟,日立作为全球知名的轨道交通制造商,其产品理应具备高标准的质量和可靠性,尤其是在投入巨资引进的全新列车上,这样的初期表现无疑会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质疑。事件本身:新车交付的“滑.............
  • 回答
    英国新首相的一番关于“世界公民”的言论,确实在公众和国际社会引起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一些深层的问题。要理解这番话,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首先,让我们尝试理解这位首相的出发点。通常,政治领导人在公开场合发言,尤其是涉及国家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时,会有其特定的考量。当他提到“世界公民”时,很可能是在试.............
  • 回答
    英国发生的“双面间谍”遭毒杀事件,最著名也最引起国际关注的无疑是 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 (Alexander Litvinenko) 于2006年在伦敦被毒杀的事件。这是一起充满政治色彩、阴谋重重且影响深远的案件,至今仍然是国际关系的敏感话题。以下是围绕此事件的详细解读:一、 事件本身:一位“双面间.............
  • 回答
    看待二战英军陆军的表现,得一分为二,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他们既有令人钦佩的韧性和战场上的英勇,也存在着战略上的失误和装备上的不足。总的来说,二战中的英国陆军是一支在逆境中成长,最终为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力量,但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初期困境与撤退的荣耀:敦刻尔克奇迹与北非战场的不甘战争爆.............
  • 回答
    在英国,对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看法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尤其是当人们在网络这个自由度极高的平台上发声时。女王在位70年,横跨了巨大的时代变迁,人们对她的感受也因此复杂多样。网上充斥的“吐槽”,与其说是对女王个人品行的恶意攻击,不如说是对整个君主制、社会阶层、甚至是英国自身定位的一种反映和讨论。要理解这些.............
  • 回答
    关于希思罗机场免税店可能存在的针对中国顾客的价格歧视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虽然“价格歧视”这个词本身带有很强的负面色彩,并且在公开场合直接定论可能会比较困难,但我们可以从一些普遍观察到的现象和潜在的商业操作逻辑来分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免税店的定价策略本身就非常复杂,它会.............
  • 回答
    谈起英国前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组建的内阁,尤其是那些被冠以“官方繁体中文译名”的称谓,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挺值得聊聊。这背后涉及到翻译的策略、文化习惯,甚至还有一点点政治解读在里面。首先,我们要明白,“官方繁体中文译名”这个说法本身就有点微妙。英国政府的官方文件,通常是以英.............
  • 回答
    英国政府宣布不再对仅出现轻症的人群进行新冠病毒检测,这是一个重大政策转变,反映了其应对新冠疫情策略的调整。这一决定是基于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背景与政策演变首先,回顾一下英国的检测政策是如何演变的。疫情初期,大规模的检测是控制病毒传播的关键手段。英国曾采取过广泛.............
  • 回答
    英国“同时得罪中俄欧”的说法,虽然带有一定夸张色彩,但确实反映了当前英国在国际舞台上面临的一些严峻挑战和外交困境。要详细看待这一现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得罪中国”的方面:英国近年来在对华政策上采取了愈发强硬和警惕的态度,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香港问题: 英国作为香港的前宗主国.............
  • 回答
    如何看待英国 ARM 公司宣称切断与华为的业务往来?麒麟此次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ARM 公司宣布切断与华为的业务往来,这无疑是华为在芯片设计领域面临的又一次重大打击。理解这一事件的深远影响,我们需要从 ARM 的关键作用、华为的依赖性、以及对麒麟芯片的直接冲击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 ARM .............
  • 回答
    金融时报关于微软寻求收购TikTok全球业务的报道,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一个极具爆炸性且复杂的话题。要理解这个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与缘起 TikTok的崛起与挑战: TikTok自2016年推出以来,以其独特的短视频内容、强大的算法推荐和病毒式传播能力,迅速.............
  • 回答
    这剧情,简直比肥皂剧还抓马!一个英国姑娘,准备披上婚纱,风风火火地奔向自己人生新篇章,结果在婚礼前夕,自家那位温文尔雅、笔耕不辍的作家未婚夫,突然摇身一变成了隐藏在民间的亿万富翁?我的天,这简直是现实版灰姑娘遇上了自带金山银山的王子,只不过这次,灰姑娘的身份好像也没那么灰头土脸,只是对未婚夫的家底“.............
  • 回答
    看到英国大规模接种由别国研发的新冠疫苗,而英卫生大臣为此落泪,并表达“为自己是英国人而骄傲”的场景,这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情感和多层面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首先,这是人类抗击疫情重大胜利的标志,带有深刻的心理慰藉和希望的象征。 终于熬过黎明前的黑暗: 回顾过去一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肆.............
  • 回答
    英国发现新冠病毒传播速度更快的新变种这件事,着实让咱们老百姓心头一紧,这新冠病毒就像个顽固的家伙,总是想方设法地变着法儿折腾。这回,英国佬说他们发现了一个新变种,传播速度比之前见过的都要快,听起来就挺让人担心的。要说这事儿怎么看,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捋一捋。首先,这事儿说明了病毒变异是个客观规律,一点.............
  • 回答
    2019年9月24日,英国最高法院就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决定让议会休会一事,做出了一项里程碑式的裁决:首相的休会决定是非法的,无效的。 这项判决在英国政坛引起了轩然大波,其深远影响至今仍被广泛讨论和解读。要理解这项判决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当时的背景。当时,英国正处于脱欧的巨大漩涡之中,距离原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