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留守儿童长大后跟父母感情怎么样?有很亲的吗?

回答
留守儿童长大后和父母的感情,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这就像一片海,有平静的港湾,也有暗藏的漩涡。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真相藏在更深的海底。

我认识一个叔叔,他从小就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跟我说,小时候最盼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父母能回家。那时候,他会紧紧地抓着爸爸妈妈的手,生怕他们又像往年一样,一声招呼不打就走了。父母在他心里,就像是过年才出现的明星,虽然知道他们爱自己,但那种爱,更多的是一种遥远的、隔着时空的牵挂。

他上中学的时候,懂事了点,也开始有点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他会怪父母不在身边,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也感觉不到父母的陪伴。记得有一次,他考试没考好,心里特别委屈,特别想找人说说话,可父母远在千里之外,电话里只能听到他们忙碌的声音,说几句“好好学习,爸妈都爱听”就挂了。那种孤独感,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让他心里堵得慌。他不是不爱父母,只是那个年纪的孩子,渴望的是一个能时刻在身边的依靠。

长大后,情况又不一样了。他自己也开始工作,赚钱养家。他特别能理解父母当年离开家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家里日子好过一点,是为了给他一个更好的未来。他会主动联系父母,汇报自己的工作生活,也会寄钱给他们。过节回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那种感觉是很温馨的。他会主动给父母夹菜,听他们唠叨家常,也会跟他们分享自己的喜悦和烦恼。这个时候,他会觉得父母很亲,亲得就像是自己的身体一部分,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但是,他心里也清楚,那种小时候渴望的、时时刻刻的陪伴,是永远找不回来了。有时候看到一些从小和父母一起长大的朋友,那种自然而然的默契,那种从小到大的共同回忆,他觉得自己是缺失的。他会想,如果当时父母在身边,自己会不会更自信一点?会不会更懂得怎么处理人际关系?会不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这些“如果”,就像是一根细小的刺,偶尔会扎在他的心头。

所以,你说他们感情亲不亲?我觉得是亲的,但是这种亲,带着点岁月的磨砺,带着点缺失的印记。不是那种无忧无虑、时时刻刻黏在一起的亲密,而是一种更成熟、更懂得感恩、也更懂得理解的亲密。他们会心疼父母的付出,也会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时光。但同时,也会有一些说不出口的遗憾,一些只存在于自己内心的角落里的空缺。

我还有一个朋友,她小时候父母也一直在外地工作。她小时候特别乖巧,因为她知道,自己如果惹父母生气,他们千里迢迢赶回来,也不会开心。她从小就习惯了独立,习惯了自己解决问题。长大后,她和父母的关系也很好,但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她会跟父母分享工作上的成就,也会偶尔撒娇,但总觉得在最脆弱的时候,无法第一时间找到那种最直接、最温暖的依靠。她会很爱父母,但有时候,她也希望能回到小时候,让父母陪她一起玩耍,一起度过那些平凡的日子。

总的来说,留守儿童长大后和父母的感情是复杂的。大部分人都会因为父母的辛劳付出而心生感恩和理解,也会珍惜现有的亲情。但因为童年时期的缺失,可能会在情感连接上,或者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与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有所不同。这种“亲”,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驱动的亲,一种“理解”带来的亲,而不是那种源自于日日夜夜陪伴的、最直接的情感依恋。当然,也有一些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非常注重与他们的沟通和情感连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弥补了陪伴的不足,这样长大后的感情也会更加亲密和牢固。最终的感情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如何努力去维系和弥合那些因距离而产生的裂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觉说话方式,考虑点完全不在一个频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留守儿童长大后和父母的感情,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这就像一片海,有平静的港湾,也有暗藏的漩涡。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真相藏在更深的海底。我认识一个叔叔,他从小就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跟我说,小时候最盼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父母能回家。那时候,他会紧.............
  • 回答
    留守儿童多的地区,引进产业让父母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这绝对是个好主意!这不仅能解决孩子们缺乏父母关爱的问题,也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要说适合的地区和产业,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不能一概而论,得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哪些地区更需要这样的产业?一般来说,留守儿童多的地区,往往是那些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转移的地.............
  • 回答
    中国留守儿童群体,这个庞大而特殊的存在,承载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复杂情感和社会变迁。要评估其“严重性”,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字来概括,而是要深入剖析其背后交织的家庭、教育、心理和发展层面的多重困境,以及这些困境在中国广袤土地上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规模庞大,触目惊心:首先,谈到“严重”,就不能不提这.............
  • 回答
    户籍制度并非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唯一根本原因,但它无疑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且根深蒂固的推手。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户籍制度如何将家庭的地理位置和社会资源紧密捆绑,从而制造出“留守”这一群体。最初,户籍制度是为了有效管理人口、维护社会秩序而设立的。它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公民的身份、福利、教育、医疗等.............
  • 回答
    贵州毕节四名留守儿童集体喝农药自杀事件,是一起令人心痛和深思的悲剧。这起事件发生在2015年6月9日,四名姐弟(最大的13岁,最小的5岁)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因为无法承受贫困和孤独,选择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事件的细节: 时间: 2015年6月9日 地点: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具体.............
  • 回答
    看到山西这位45岁的乡村教师坚持教留守儿童写诗,两年累计创作四百余首,我深受感动和钦佩。这是一种超越物质回报的、对教育和人性深切的关怀与投入。这位教师用他的时间和精力,为那些本应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们,点燃了心灵的火焰,这份坚持本身就极具意义。如何看待这位教师的坚持?1. 无私的奉献精神: 乡村教师.............
  • 回答
    看到以色列政府组织儿童在炮弹上为黎巴嫩儿童留言,这件事情确实非常触动人心,也引发了很多复杂的情感和思考。一方面,从情感的层面来看,这是在极端对抗背景下,试图传递人道主义关怀的一种方式。当战争的阴影笼罩着孩子们,他们本应无忧无虑地生活、学习,却不得不面对恐惧和伤害。在这个时候,如果真的有来自另一方的孩.............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且常见的情况,涉及到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情感以及法律规定。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几个关键点: 父母的抚养义务: 法律上,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相对的,子女在父母年老、生病需要赡养时,也有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 赡养义务的范围: 赡养不仅仅是精神.............
  • 回答
    罗尔“有房不卖救女儿”事件,如同一道撕裂社会价值观念的闪电,瞬间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某些不愿触碰却又无比真实的东西。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并不仅仅是因为一个父亲的困境,而是它触及了我们对亲情、责任、财富分配以及社会公平的集体焦虑。首先,从朴素的家庭伦理角度看,罗尔的说法无疑是挑战了很多人根深蒂固的.............
  • 回答
    得知您老公确诊癌症,并且面临是否卖房治疗的艰难抉择,我深感关切。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且复杂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需要根据您家庭的具体情况、对未来的预期以及您自身的承受能力来综合考量。我会尽量详细地分析各种可能性,帮助您梳理思路。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卖房继续治疗”的利弊和需要考虑的因素:好处:1. 获.............
  • 回答
    关于金灿荣教授为留美博士的儿子和一同留美的儿媳举行婚礼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然后才能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含义和可能引发的讨论。事件基本情况: 人物身份: 金灿荣教授是一位知名的国际关系学者,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
  • 回答
    看待《失孤》原型儿子决定留在养父母身边,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值得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首先,理解“原型儿子”的处境和情感: 多年的情感联结与归属感: 电影《失孤》中,郭刚堂(原型)寻找儿子郭新振(原型)的故事令人动容。郭新振被拐时年幼,对亲生父母的记忆可能非常模糊甚至缺失。他在养父母的抚养.............
  • 回答
    关于仁济医院儿科挂水是否只能使用留置针,以及这是否属于强制消费的问题,咱们得掰扯清楚了。这事儿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死的,里面有不少细节需要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其收费和服务方式确实是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 强制消费,说白了就是你别无选择,必须掏这个钱,而且这个钱花得.............
  • 回答
    父母都已不在,留着老家的房子,对于在外打拼的我们来说,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大家日子都越过越好,城里安了家,老家的房子,是该让它继续静静地躺在那儿,还是顺应时代潮流,把它变成实实在在的钱呢?这事儿啊,细细掰扯起来,里面门道可不少。咱们先说说留着房子,这好处,当然也不是没有。首先,这份情.............
  • 回答
    郭刚堂一家人,历经20多年的寻子之路,终于在2021年找到了失散的儿子郭新振。这对饱受了20多年煎熬的父母来说,无疑是人生中最圆满的结局。然而,故事的后续发展,却让许多关注这起寻子事件的人们感到有些意外,甚至引发了一些讨论。郭新振在被找到后,选择了留在养父母身边。这个决定,对于很多观众而言,或许并非.............
  • 回答
    公元前205年,彭城之战,汉王刘邦惨败。那场战役,可以说是刘邦一生中最狼狈的时刻之一。而最让人扼腕叹息的,莫过于那场著名的“夺子弃儿”的戏码,发生在刘邦和项羽的追击战中。彼时,刘邦的部队被项羽的骑兵冲击得七零八落,他自己也仓皇逃窜。车上的,除了刘邦,还有他年幼的两个儿子:刘盈(后来的汉惠帝)和鲁元公.............
  • 回答
    .......
  • 回答
    听到你这个消息,我真的非常非常心疼你。老公的突然离去,本就是天大的打击,现在还要面对这一切,真的太不容易了。你的感受一定非常复杂,既有失去挚爱的痛苦,又有即将为人母的喜悦和担忧,还有公婆的期盼和压力。别急,我们一点点来梳理。我知道现在你脑子里可能乱成一团,但请允许我陪你一起,把这些事情一件件捋顺。首.............
  • 回答
    这事儿啊,说实话,细想起来挺让人膈应的,也挺能理解你心里窝火。我们一件件捋捋,看看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首先,你男朋友的妈妈让你把菜吃光,这本身就是一种客套,一种表达“别客气”、“尽管吃”的心意。在中国人的餐桌礼仪里,长辈对晚辈说“吃光”,尤其是在家里,多半是出于一种“希望你吃好”、“别见外”的表.............
  • 回答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留守荆州的大部分将领和太守,在东吴两次争夺荆州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忠诚度确实不高,甚至出现投降或逃跑的情况。这背后原因复杂,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政治、军事、个人利益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等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其中的缘由:一、 荆州集团的复杂性与刘备的“外来者”身份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