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林黛玉?

回答
提起林黛玉,很多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画面,大概就是那个眉尖轻蹙、含愁带怨的病美人。她才情过人,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与宝玉更是有着心有灵犀般的爱情,这让她成为无数读者心中的经典形象。然而,就像任何一个复杂的人物一样,林黛玉并非完美无缺,她的性格也注定了她不会被所有人喜爱。事实上,有不少人对她抱有负面看法,甚至可以说是“不喜欢”。为什么会这样呢?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最直接也是最容易被人诟病的一点,就是林黛玉的“小性子”和“多疑”。她太敏感了,好像浑身长满了刺,稍有不慎就会被她扎到。宝玉稍微对别的姑娘好一点,哪怕只是寻常的关照,黛玉就能立刻开启“秋风扫落叶”模式,不是暗讽就是直接发脾气。这种小心翼翼、时刻警惕的状态,对于旁观者来说,未免显得有些“作”。尤其是在贾府这样一个尊卑有序、人情复杂的大家族里,黛玉的这种表现,很容易被解读为小心眼、不懂事,甚至是不识大体。

你想想,宝玉虽然是她的心头肉,但他也身处贾府这个大染缸,需要应酬各色人等。黛玉如果事事都要宝玉跟她解释清楚,那宝玉岂不是要累死?而且,她的多疑,很多时候源于对自身出身和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在贾府虽然得宠,但终究不是自己家。这种环境下产生的敏感和不安,是真实存在的,但也确实让她的处境显得更加“令人不快”。别人看她时,可能觉得她是在无理取闹,是在故意挑剔,却未必能体会到她内心的煎熬。

其次,黛玉的“尖酸刻薄”也是一个让她不受欢迎的原因。她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但也因此常常能用最犀利、最能伤人的话,直击对方的痛处。薛宝钗她就没少“挤兑”,比如《葬花吟》前,她能用“不知的还说你们是神仙一对呢”来揶揄宝玉和宝钗,这话听着就带着一股子酸味儿。还有她对待下人,比如雪雁,虽然她也会关心,但有时候也挺严厉的。这种说话不留情面的风格,自然会让一些人觉得她不够宽厚,不够随和。毕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大家更倾向于喜欢那些圆滑世故、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

再者,黛玉的“悲观主义”和“病恹恹”的气质,也让她不讨喜。她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忧愁和伤感里,一天到晚不是葬花就是抚琴,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虽然这与她的体弱多病有关,但她的情绪似乎也像“病”一样具有传染性。有些人就觉得她太过消极,活得太辛苦,而且这种情绪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相比之下,薛宝钗的豁达开朗、处事得体,就显得更为讨喜,更容易融入群体。黛玉这种孤芳自赏、与世隔绝的态度,自然会让她显得“格格不入”,也就不会获得太多拥趸了。

还有一点,是很多人在评价黛玉时容易忽略的,那就是“不解风情”或者说“情商不高”。她和宝玉是真爱,但她的爱是那种炽热而又充满试探的,有时候甚至会把宝玉推开。她对宝玉的感情要求很高,不容许一点点“杂质”,这对于宝玉来说,固然是一种纯粹的爱,但也可能是一种压力。毕竟,宝玉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他需要朋友,也需要和不同的人交流。黛玉的“排他性”,有时候也会让人觉得她不够大度。

最后,我们也要看到,很多不喜欢林黛玉的人,其实是站在一个更偏向于“现实”或者“世俗”的角度去评价她。他们更看重一个人的实用价值、适应能力和对人际关系的经营。在他们看来,黛玉的才情固然令人赞叹,但她的敏感、多疑、尖刻,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适应,都是明显的“缺点”。他们会觉得,像宝钗那样的人,更能在这个复杂的大家族里生存下去,也能更好地扮演社会所期望的角色。而黛玉,注定是要被现实打碎的“玻璃人”,她的悲剧似乎是她性格的必然结局。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林黛玉身上那种纯粹、真挚、不妥协的精神,恰恰是吸引了无数人的地方。她对爱情的执着,对自由的向往,对虚伪世俗的鄙弃,都让她在那个时代显得如此与众不同。但正是这些闪光点,也伴随着她性格的“硬伤”。所以,有些人不喜欢她,也是因为他们无法认同她这种过于“自我”和“理想化”的存在方式。他们更欣赏的是那些能屈能伸、随遇而安,能够在污泥中也能开出花来的人。

总而言之,林黛玉之所以不被所有人喜欢,根源在于她的性格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和复杂性。她的敏感、多疑、尖刻,让她难以融入世俗;她的悲观、消极,让她显得不够积极;她的纯粹、执着,让她在现实面前显得脆弱不堪。这些特质,在一些人看来是令人讨厌的缺点,在另一些人看来却是独特魅力的展现。这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于林黛玉的评价,也必然是多元的。而正是这种争议和复杂,才使得林黛玉这个角色更加鲜活,更加令人难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少女时期,非常喜欢林黛玉。

熟女时期,仍然喜欢林黛玉,只是没有少女时期那么喜欢了。

少女情怀总是诗,喜欢诗词,喜欢古典文学,喜欢古装电视剧,喜欢把自己代入女主角。

林黛玉,太容易让少女代入了。

和同学朋友嘻嘻哈哈时,就如黛玉和姐妹们起诗社。

和同学朋友拌嘴时,就如黛玉和湘云斗嘴对宝钗嘲讽。

有了喜欢的男生后,就如黛玉对宝玉,患得患失,牵肠挂肚。

和父母有代沟,就如黛玉在荣国府,虽然衣食不缺,却总觉得少了什么。

林黛玉死在了最美好的年华,不超过二十岁,生命定格在了少女时光。

熟女压力大如山,需要工作,需要赚钱,需要生活,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喜欢林黛玉了。

如果我对待工作像林黛玉,恐怕只能哭死。

如果我对待爱情像林黛玉,只怕嫁不出去。

我曾经像黛玉对宝玉一样对我另一半说话,一分钟内他说哇好可爱,一分钟后他说哇够了啊!

所以我不是很懂,为什么很多黛粉说宝玉配不上黛玉。

虽然黛玉的小性子多因对宝玉不放心,可宝玉确实是最能包容黛玉小性子的人。

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黛粉,我都忍不住怀疑是叶公好龙。

真给你个林妹妹,时时刻刻不安全感爆棚,日日夜夜眼泪不干,你试试。

林黛玉在去世前也成长了,但习惯快餐文化的现代人,恐怕大多等不到林妹妹成长就分手了。

现在我眼中的黛玉,有如下优点。

颜值高,口才好,诗词好,赤子之心,真性情,活得相对真实,浪漫,专一,至情至性,爱情观是我爱的人什么样我就爱你什么样我不去改变你我完全接受你,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

现在我眼中的黛玉,有如下缺点。

敏感,悲观,多疑,好哭,小性子,嘴太快,想太多,情绪化,没有与命运抗争的意识和能力。

很可惜,在网络世界,林黛玉有一群脑残黛粉,十分败好感。

脑残黛粉疯狂黑宝钗的同时,给黛玉加了一堆黛玉根本不具备的优点。

比如林黛玉反封建。

林黛玉有些许叛逆,但说反封建,真不存在。

比如林黛玉为了爱情不顾一切,连命都可以不要。

这个,是不是优点都不确定呢......

比如林黛玉寄人篱下还能保持自尊不溜须拍马,不奉承贾母、王夫人和贾元春。

这个,元春省亲的时候林黛玉没拍马屁?换个角度想,一个孤女被外祖母和舅妈收养,一点儿表示都没有,到底是不肯拍马屁还是不懂感恩都存疑呢!无非是看你带了滤镜还是黑镜。

比如林黛玉宠辱不惊。

这个,曹公都说黛玉目下无尘,孤高自许了,而且曾经嫉妒宝钗的好人缘。贾母给宝钗做生日请了戏班,宝玉叫黛玉出去看戏,黛玉说不借宝钗的光。宠辱不惊的,恰恰是宝钗。

比如林黛玉安贫乐道。

这个,黛玉在贾家,确实不可能如在自己家一样舒心自在。但是,她在贾家确实没有遭受到任何物质上的苛待。至于说没接收到良好的教育,迎春和惜春难道接受到了?在这种情况下,黛玉仍然每日自伤自怜写出《葬花吟》,我觉得她穷了会日日缅怀过去的好时光没几天就哭死了,安贫乐道的恰恰是宝钗和岫烟。

比如林黛玉管家能力优秀可以力挽狂澜,只是身子不好被耽误了。

这个,我曾经教育过我的读者,就因为黛玉说了一句我闲了算出贾家入不敷出,凤姐说黛玉虽好但是个美人灯吹吹就坏了,你们就叫嚷着黛玉是哈佛MBA只是被身体耽误了,证据充分吗?

结果就是,我的读者想了半天,觉得证据还真不充分。

黛粉坚信林妹妹只要身体好一定可以成为女强人,个人觉得有些脑补。

很多黛粉看不起宝玉,觉得宝玉没出息。

可我觉得宝玉和黛玉是男女镜像,黛玉就是女版宝玉,宝玉就是男版黛玉。

宝玉没有谋生能力,黛玉就有了?

当然,有人会说,宝玉是男的啊!

对不起,我很讨厌的一句话就是,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貌美如花。

老娘我自己赚钱养自己,照样貌美如花!

网络世界很容易受人影响,普通读者被脑残黛粉气得不喜欢黛玉,很常见。

林黛玉,何其无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提起林黛玉,很多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画面,大概就是那个眉尖轻蹙、含愁带怨的病美人。她才情过人,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与宝玉更是有着心有灵犀般的爱情,这让她成为无数读者心中的经典形象。然而,就像任何一个复杂的人物一样,林黛玉并非完美无缺,她的性格也注定了她不会被所有人喜爱。事实上,有不少人对她抱有负面看法,.............
  • 回答
    提起林黛玉,在《红楼梦》的书粉圈子里,可真是个能掀起“惊涛骇浪”的角色。有的人视她为掌上明珠,怜惜她的才情与命运;有的人却避之不及,觉得她“小性子”、“刻薄”、“心眼小”,甚至称她为“毒舌”、“玻璃心”。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究竟从何而来?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细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红楼梦》.............
  • 回答
    有些人即便做了错事,也宁愿咬紧牙关,把头埋得更深,也不愿吐出一个“对不起”来。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嘴硬,而是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心里活动在作祟。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剖析一下这个问题。1. 自尊与自我保护的铠甲:首先,最核心的原因往往在于那份维护得来不易的自尊心。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自己的“自我形象”.............
  • 回答
    有些人不喜欢出身底层的人,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要详细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 刻板印象与偏见 (Stereotypes and Prejudices)这是最普遍的原因之一。社会上长期存在一些关于底层人群的刻板印象,这些印象往往是被夸大、片面化甚至.............
  • 回答
    有些人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打游戏的原因非常多样,而且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这些原因可以从孩子的健康、学业、社交、价值观等多个层面来理解。以下是比较详细的阐述:一、 对身心健康的担忧: 视力下降和颈椎问题: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担忧。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容易疲劳干涩,可能导致近视加深或出现干眼.............
  • 回答
    民主制度,在许多人眼中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体现。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民主制度也并非完美无缺,它同样存在着不被一部分人所欣赏,甚至遭到反对的理由。这些理由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民主运行机制的观察、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考量。首先,效率低下是民主制度.............
  • 回答
    有些人确实对将中世纪的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感到不舒服,这其中蕴含着复杂的历史认知和身份认同的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几个关键方面:1. 自我认同与历史叙事的张力: 他们是谁? 最核心的原因在于,那些不认同“拜占庭帝国”称谓的人认为,他们所继承和延续的,是真正的“罗马帝国”。在中.............
  • 回答
    “徽京”这个说法,听起来挺有意思,也挺有故事的。它呀,其实是近些年才流行起来的,尤其是在网络上,特别是南京本地的一些论坛、社交媒体上。那这“徽京”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说白了,就是南京跟安徽的关系,尤其是地理上的近。南京地处苏皖交界,历史上和安徽有过很深的渊源。比如,在明朝,南京就是京城,而徽州(现在的.............
  • 回答
    《围城》这本书,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一道难以简单定义又饱含复杂滋味的“围城”。说它好的人,是真心被它的犀利、幽默和深刻所打动;而说它不好的人,也并非全无道理,他们的不满往往源于它锋利的“刺”戳中了自己不愿触碰的现实。《围城》到底如何?从文学成就上来说,《围城》无疑是一部杰作。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现实主.............
  • 回答
    在咱们国内开车,有时候会遇到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有些车主似乎对转向灯“不感冒”。这可不是件小事,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道路安全。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些中国人开车的时候,不愿意或者说“忘记”打转向灯呢?我琢磨着,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说得细致点,咱们一起聊聊:一、 习惯成自然,潜移默化.............
  • 回答
    人们不购买游戏却在游戏内消费的现象,背后涉及复杂的心理、经济和社会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游戏经济模式的“免费+内购”设计 免费游戏的普及:许多游戏采用“免费+内购”模式,玩家只需下载游戏即可游玩,但通过购买虚拟物品、皮肤、道具等实现盈利。这种模式降低了玩家的入门门槛,吸引大量.............
  • 回答
    有些玩家,尤其是那些长期沉浸在单机游戏世界里的,确实会对网络游戏抱持着一种观望甚至排斥的态度。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们对游戏体验有着一套自己清晰的认知和偏好,而网络游戏很多时候恰恰与这些偏好背道而驰。首先,最根本的差异在于 “掌控感”。单机游戏,尤其是那些注重剧情、世界观和角色塑造的RPG或者策.............
  • 回答
    .......
  • 回答
    有些人对体育或体育课的厌恶,往往源于一系列复杂的个人经历、身体感受以及心理因素,这绝非简单的“懒”字就能概括的。让我们一层层剥开这些原因,或许能更理解他们为何对运动望而却步。讨厌体育或体育课的“根”在哪里?首先,我们得承认,体育课和真正的体育活动之间,是有区别的。很多时候,对体育课的厌恶,可能只是对.............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汉服圈里一个挺有意思也挺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形制党”。为什么有些人对汉服的形制这么较真?“形制不对,就不是汉服”这种说法,听起来挺绝对,但背后其实也有一些原因和考量。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形制”这个词在汉服复兴中如此重要。简单来说,形制就是衣服的款式、剪裁、结构、搭配等等这些构成.............
  • 回答
    在当今汉服复兴的热潮中,明制汉服以其考究的形制、华美的绣工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众多爱好者的青睐。然而,一些爱好者在喜爱明制汉服的同时,也常常将这份热爱延伸到对明朝历史的推崇,甚至将明朝描绘成一个“不和亲、不割地、最有骨气的王朝”。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站得住脚?明朝的历史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明制.............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我身边就有人,每次提到蜜雪冰城,就说“哎呀,不爱喝,太甜了”、“感觉料不太足”、“不如XXX牌子好喝”。结果,话音刚落,就有人在旁边阴阳怪气地冒出来:“哟,您这是嫌弃蜜雪冰城了?看来是富得流油啊,连蜜雪冰城都喝不上了?” 听得人一愣一愣的,你说你就是单纯不喜欢,怎么就变成炫富.............
  • 回答
    有些人明明可以很帅(很漂亮),却偏偏不喜欢打扮,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多样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复杂且交织在一起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价值观与人生重心: 内在价值的优先: 对这类人来说,他们的价值观可能更侧重于内在的修养、智慧、能力、品德,而非外在的形象。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