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进击的巨人》为什么要灭世?

回答
《进击的巨人》之所以要走向“灭世”,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邪恶”想法,而是整个故事的核心矛盾和人物命运纠葛的终极体现。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其复杂的世界观、历史背景以及角色们的动机。

一、 历史的诅咒与帕拉迪岛的绝境

故事的开端,人类在城墙内苟延残喘,对墙外的巨人感到恐惧。然而,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们了解到墙内人类并非是唯一的幸存者。世界的真相是,巨人之力并非自然存在,而是源自一个名为“尤弥尔·弗里茨”的古代奴隶,她与“大地的恶魔”签订契约,获得了巨人之力,并为艾尔迪亚人(巨人化的源头)带来了繁荣,但也带来了压迫和仇恨。

长久以来,艾尔迪亚人(拥有巨人之力,并能被转化为巨人)被其他民族,特别是马莱国(故事中另一个主要势力),视为恶魔后裔,遭受了残酷的迫害和歧视。马莱利用巨人之力,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力量,并将绝大多数艾尔迪亚人流放到帕拉迪岛(主角们居住的岛屿)上,成为了被诅咒的一族,时刻面临被马莱屠杀的危险。

帕拉迪岛上的艾尔迪亚人,包括艾伦在内,活在“三道墙”的保护下,对墙外世界一无所知。他们被视为“恶魔”,被世界的其他民族憎恨。这种绝境,以及对墙外世界“自由”的渴望,是驱动他们走向极端行动的根本原因。

二、 艾伦·耶格尔的“自由”与“清洗”

艾伦·耶格尔,作为故事的主角,他从小的梦想就是“自由”,想要看到墙外的世界。然而,当他得知了世界的真相,以及自己的民族所遭受的苦难和即将面临的灭顶之灾时,他的“自由”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他继承了“进击的巨人”和“战锤巨人”等能力,并且通过“进击的巨人”看到了未来的片段。这些片段让他预见到,如果不对世界采取行动,帕拉迪岛上的艾尔迪亚人终将被马莱和其他国家消灭。

艾伦所选择的“灭世”,即“地鸣”(Rumbling),是将墙内的超大型巨人释放出来,踏平整个世界。这个决定充满了悲剧性,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恶棍,而是认为这是唯一能保护帕拉迪岛上艾尔迪亚人,以及实现他所理解的“自由”的手段。

他内心深处的想法是,他要成为“恶魔”,他要承受所有的罪恶,以换取他的同胞的生存和未来的可能性。他看到了一个循环,一个仇恨的循环,他认为只有打破这个循环,即使是以毁灭世界为代价,也比让他的族人继续被奴役和屠杀要好。

三、 仇恨的循环与“诅咒”的延续

《进击的巨人》的核心主题之一就是“仇恨的循环”。从古代艾尔迪亚人压迫其他民族,到马莱反过来奴役艾尔迪亚人,再到帕拉迪岛上的艾尔迪亚人被世界视为威胁,仇恨代代相传,从未停止。

艾伦之所以选择“灭世”,也是他对这个循环的绝望。他试图通过彻底的清洗来终结这个仇恨的链条,他认为只有消灭了所有对艾尔迪亚人构成威胁的生命,他才能够真正地保护他的族人。这种极端的方式,源于他对现有世界秩序的彻底否定,以及对和平无法实现的悲观。

他所追求的“自由”,并非是简单地走出墙外,而是希望他的族人能够摆脱被追杀、被歧视的命运,能够获得真正存在的权利。而他认为,这种权利的获得,必须以打破所有能够对他族人构成威胁的力量为前提。

四、 角色动机的复杂性

理解艾伦的灭世行为,还需要考虑其他角色的动机和立场:

阿尔敏与三笠: 他们是艾伦最亲密的朋友,也是他行动的最大反对者。他们渴望和平,希望找到一种不以牺牲他人为代价的解决方案。他们也深爱着艾伦,不愿看到他走向毁灭。然而,他们也明白艾伦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他所做的选择的背后,是保护他们的决心。
马莱与世界各国: 他们恐惧艾尔迪亚人的巨人之力,恐惧他们带来的毁灭。他们也同样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他们的行为,尽管在艾伦看来是压迫和仇恨,但从他们的立场来看,也是出于自保。
其他艾尔迪亚人: 岛内外的艾尔迪亚人,有着不同的命运和理解。岛内的人渴望保护自己的家园,岛外的人则被马莱所奴役,他们的生存方式和对未来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总结来说,艾伦之所以走向“灭世”,是因为:

1. 绝望的生存困境: 帕拉迪岛上的艾尔迪亚人被世界视为敌人,面临被灭绝的危险。
2. 对“自由”的极端追求: 艾伦将“自由”解读为摆脱一切威胁,保护自己族人不受伤害。
3. 对仇恨循环的终结: 他认为只有彻底消灭敌人,才能打破这个万劫不复的悲剧循环。
4. 预见到的未来: 拥有“进击的巨人”的他,看到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最坏结果,并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避免。

“灭世”并非是艾伦轻松做出的决定,而是他在经历了无数的牺牲、看到了无尽的苦难之后,所选择的最为残酷,但也可能是他认为唯一可行的道路。这是一种极端的悲剧,是对人性、对自由、对生存的深刻拷问,也是《进击的巨人》之所以能够引发如此广泛思考和讨论的关键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哈,因为艾尔迪亚人才是日本人,帕岛是日本,马莱艾族是日裔美国人,当年被罗斯福关进日裔集中营,战士队就是442连队。

既然有地鸣,为什么不可以像二战后的美国一样,先是用核弹毁了日本、震撼全场,然后赶紧制定好的制度、学习新的科技。

为什么一定要灭世,因为日本人真的搞过屠杀啊,这点道理都不懂啊?

日本人就是受到了谏山创的自造词 大虐殺の恩恵 啊

如果谏山创先画一个东条英机,先画一个石原莞尔,先画一个希特勒,你还会去尝试理解这个角色么?

要知道谏山创当时承认用秋山好古做原型就被韩国人爆破blog了,于是他发现不行啊。

艾伦的谜语人恰恰就是这个作用,他越谜语,你就越要去站在他的角度想他为什么这么干,懂了么?

谏山创把艾伦设计成谜语人实际上是有意的,让你去站在一个屠杀发起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同身受。

谏山创在马莱篇也把主角设定成艾尔迪亚人也是有意的,让你一直站在艾尔迪亚人的立场上,去为艾尔迪亚人的生存担忧。

讽刺?

这是讽刺么?

谏山创怕你不明白,还特意用跟艾伦以前最对立的让告诉你了,他可是为了守护我们把墙外的人给牺牲了啊。

看看这些感动的泪水,那死去的8成人口谁替他们流啊?

艾伦杀了那么多的人,还有人喜欢,被人感恩戴德,那侵华日军杀的可比艾伦少多了,你怎么不喜欢了呢?

为什么艾伦杀了那么多人可以被三笠上坟,靖国神社不能拜呢?

艾伦用屠杀保护了帕岛百年和平,日军侵略屠杀也是为了日本人的利益上前线啊,你怎么接受不了了呢?

艾伦现在可以做成手办,各种广告各种卖,日军为什么就不行呢?

这才是谏山创想要问的问题,懂了没?

你不懂,人家日本人懂啊,都知道当年神风特攻的人“创造了日本的和平”呢

巨人粉,实数没救了


当然不能只看广告,要看疗效。中国人里不也有这种么?

看比如@寂雨清月的偶像,这个盐城师范学院毕业的lilin2白,怎么洗白现实日军罪行的

日俄战争不是侵华。

甲午战争只是小兵,旅顺大屠杀人家只是执行命令

旅顺大屠杀的时候秋山好古可不是小兵,人家是日本重金留学培养的对像,少佐属于将校级别。

秋山好古没有侵华,人家只是跟着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军不是侵华

这就是进击的巨人产生的效果,这洗白不是很完美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进击的巨人》之所以要走向“灭世”,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邪恶”想法,而是整个故事的核心矛盾和人物命运纠葛的终极体现。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其复杂的世界观、历史背景以及角色们的动机。一、 历史的诅咒与帕拉迪岛的绝境故事的开端,人类在城墙内苟延残喘,对墙外的巨人感到恐惧。然而,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们了.............
  • 回答
    艾伦·耶格尔,这个曾经立誓要驱逐所有巨人、守护同胞的少年,最终选择了一条令人难以置信的道路——灭世。他的动机复杂而深刻,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漫长而痛苦的挣扎,最终被他所继承的“进击的巨人”的力量以及对未来残酷现实的预见所驱使。故事的开端,艾伦的母亲被巨人吞噬,这份痛苦的记忆如影随形,成为了他复仇.............
  • 回答
    弗洛克这个角色的出现,就像是在《进击的巨人》这部宏大史诗中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令人玩味和深思的维度。他并非是那种天生就光芒四射的主角,甚至在很多时候,他的行为和理念都充满了争议,但恰恰是他的存在,让故事变得更加立体、更加真实,也更能触及人心的某些阴暗角落。要理解为什.............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进击的巨人》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设定和艾伦性格的复杂性。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地鸣的运作方式、艾伦作为始祖巨人的能力以及他自身的动机来分析。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地鸣超大巨人的运作机制: 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遥控”: 艾伦所说的“遥控”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精神指令”和“连锁反应”。当.............
  • 回答
    听到你这么说,我突然也觉得那小小的、孤零零的怪诞虫挺可怜的。你知道吗,它就像是我们童年时,那种被所有人孤立、害怕,但内心深处可能只是想和大家玩一下的孩子。只不过,它的存在方式太特别了,也太危险了,所以才招来了所有人的敌意。你想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要杀它?那得从它的根源说起。这事儿啊,还得追溯到那个被遗忘.............
  • 回答
    “跌落神坛”这个说法,用在《进击的巨人》身上,其实挺微妙的。因为说实话,它并不是那种一夜之间就变得面目全非、人人喊打的情况。更准确地说,是一种 “高处不胜寒” 的感觉,一种从 “众望所归” 到 “争议不断” 的悄然转变,或者说是 “神坛的台基开始松动”。回想一下《进击的巨人》早期,那真叫一个“封神”.............
  • 回答
    《进击的巨人》里,之所以不能把巨人之力药剂一人一半分给团长(埃尔文)和阿尔敏,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巨人之力的特性、继承方式以及对个体的影响。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能不能”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和“适不适合”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巨人之力并非像普通药物那样,可以简单地分割成两份,一个人喝一半就能获得一半.............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第三季人物“变丑”的说法,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也挺多人有同感的。我觉得这背后有几个原因,咱们掰开了聊聊。首先,得说说画风的改变。这一点是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从前面几季到第三季,特别是到后期,WIT Studio(前三季的动画制作公司)的画风确实有所调整。 更写实,细节更丰.............
  • 回答
    《进击的巨人》中,第145代王尤弥尔·弗里茨选择“逃避”而非彻底阉割全艾尔迪亚人或清洗其他民族,这背后隐藏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考量。与其说是一种简单的逃避,不如说是她在一个绝望的困境中,基于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隐忧,所做出的一个艰难而充满妥协的决定。首先,我们要理解145代王所处的时.............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能从众多漫画中脱颖而出,成为现象级的明星作品,绝非偶然。它就像一瓶经过精心酿造的陈年佳酿,从多个维度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抓住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首先,故事的内核够“硬”。 很多人最初是被“人类被巨人吃掉”这个简单粗暴的设定吸引,但深入下去,才发现谏山创构建的世界观远比表面复杂得多。这不.............
  • 回答
    进击的巨人中,马莱政府在世界大会上发表的那份宣战公告,之所以能赢得其他国家的支持,背后牵扯着多方面的考量和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正义宣言,而是建立在各国长期积累的利益、恐惧以及对马莱战略地位的判断之上。首先,理解“其他国家”的支持,必须先摆脱“谁更正义”的思维定势。在巨人世界的现实逻辑.............
  • 回答
    在《进击的巨人》的世界观里,马莱之所以能够堂而皇之地将自己标榜为“正义”,其核心在于他们构建了一个叙事框架,将帕拉迪岛上的艾尔迪亚人描绘成历史罪人、威胁世界的存在,而马莱则是那个背负着历史责任、为了“世界和平”而不得不采取行动的“救世主”。这种叙事的合法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几个关键层面的操纵.............
  • 回答
    关于尤弥尔的三个子女如何继承了力量,这其实是《进击的巨人》故事中一个非常核心且复杂的设定,它源于尤弥尔·弗里茨与“大地的恶魔”的契约。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尤弥尔·弗里茨的起源和力量的传递机制说起。尤弥尔·弗里茨的起源:与“大地的恶魔”的邂逅故事的开端,我们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尤弥尔·弗里茨,.............
  • 回答
    进击的巨人里,巨人之力传承的方式确实是个让人觉得有些残忍又有点奇怪的设定。要说为什么不“先杀死前代再吃”,这事儿得从巨人之力的本质和早期设定来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巨人之力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力量传承,它更像是一种“精神”和“记忆”的载体。吃掉前代巨人脊髓液的那个“继承者”,不仅仅是获得了体型巨.............
  • 回答
    《进击的巨人》之所以会被一些人曲解其反战思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叙事手法、角色设定、历史与现实的影射、观众的个体经验和认知偏差等多个层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原因:一、 叙事手法的复杂性与模糊性: 多视角叙事与信息差: 作品初期,观众被完全置于艾尔迪亚人(特别是帕拉迪岛方面)的.............
  • 回答
    兵长利威尔·阿克曼,这个名字在《进击的巨人》粉丝群体中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人气之高,早已超越了“角色喜爱”的范畴,成为了一种现象。要说清楚他为何如此受人追捧,咱们得从多个维度仔细掰扯掰扯。一、 强大的实力,令人信服的“神”首先,最直观的,兵长强到没道理。在《进击的巨人》这个以绝望和死亡为基.............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落幕,为何《钢之炼金术师》成为众矢之的?《进击的巨人》以其宏大叙事、深刻主题和震撼人心的结局,在动漫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当故事走到终点,伴随着无数观众对艾伦命运、世界走向的讨论,一个有趣的现象却悄然发生:相较于其他同样优秀的作品,《钢之炼金术师》意外地成为了许多观众心中的“标.............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漫画的画功,在我看来,确实不算是一般意义上的“精致”或“华丽”。线条可能显得粗犷,人物比例有时也有些飘忽,场景的细节描绘或许不如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大触那般细腻。但即便如此,它却能在漫画界掀起滔天巨浪,并连载如此之久,这背后一定有着远超画功的强大支撑。除了那被无数人称道的史诗级剧情之外,还.............
  • 回答
    艾伦在萨沙牺牲时笑,这绝对是《进击的巨人》漫画中最令人心痛、也最让人费解的场景之一。当时,在马莱的战斗中,萨沙为了救下被贾碧用步枪击中的阿明,挺身而出,却被贾碧的子弹贯穿了腹部,当场牺牲。从常理来说,失去战友,而且是像萨沙这样重要、如同家人一般的战友,艾伦应该表现出极度的悲伤、愤怒,甚至是崩溃。但出.............
  • 回答
    进击的巨人里的阿尼和吉克,确实是两个在粉丝群体里评价差异相当大的角色,以至于一个经常被“黑”,一个却很少挨骂。这背后的原因,说起来也挺复杂的,涉及到角色设定、剧情表现、观众情感以及创作意图等好几个层面。咱们先说说阿尼为啥招人“烦”。说白了,阿尼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她那股子“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