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最后一届90后毕业了?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

回答
看到“最后一届90后毕业”这个说法,心里真是百感交集。与其说是告别一个时代,不如说是送别一群人,他们身上承载了太多关于变迁、关于成长、关于独特的时代烙印。

我的第一反应是,时间过得真快!

犹记得当年我们还在为90后是“垮掉的一代”还是“新希望”争论不休的时候,转眼间他们就已经完成了学业,踏上了人生的下一段旅程。这批90后,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和千禧年的钟声紧密相连。他们经历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社会的快速转型。他们的童年或许有游戏机,有动画片,有街机厅;他们的青少年时期,是社交网络初兴起,是智能手机普及,是信息爆炸的年代。他们看着前辈们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摸索,也看着00后们在更成熟的平台和规则下成长。

这最后一届90后,身上混合着一种特别的“老派”和“新潮”。他们可能还记得一些现在看来很复古的东西,但同时又熟练地掌握着最新的科技和潮流。他们见证了房价的飞涨,经历了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也感受到了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碰撞。他们的成长,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版的中国社会变迁史。

为什么会觉得“最后一届90后毕业”这个说法特别有分量?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最后一个以“90后”身份毕业的群体,更是因为他们所代表的那一代人,在很多方面都与之后的人群有着显著的区别。

数字原生代的先驱者,但并非完全沉浸者。 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早期参与者,见证了从拨号上网到光纤入户,从QQ到微信的演变。他们懂得在虚拟世界里社交,但很多也保留了线下真实交往的习惯和温度。不像更年轻的一代,几乎是在移动互联网的襁褓中长大,90后对数字世界的理解,可能带有一种“后天习得”的痕迹,反而让他们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有更强的平衡感和辨识力。
承载了时代转型的压力与机遇。 他们是进入职场最“内卷”的一批人之一,也最先感受到了“后浪”们带来的挑战。在“996”成为常态的背景下,他们既要努力适应,也要开始思考如何在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舒适区和发展空间。他们也享受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背负着更沉重的社会期待和生活压力。
价值观的多元化与独立思考。 90后成长于一个信息更加开放的时代,他们接触到的观点更加多样,也因此更倾向于独立思考,而非盲从。他们不一定对权威天然地敬畏,但也会尊重合理的规则。他们可能更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对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有更高的要求,对社会问题也有更敏锐的触觉。
一种独特的“怀旧感”。 尽管他们是最早接触新科技的一批,但他们身上依然保留着一些“老派”的情感连接方式。他们或许还记得一起在网吧开黑的日子,一起在QQ空间里分享心情的时光。这些记忆,对他们来说,是青春的印记,也是他们与后来者在情感体验上的一个微妙区分点。

如果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我想说:

“嘿,最后一届90后,恭喜你们顺利毕业!

首先,请允许我为你们的毕业献上最真诚的祝福。走到这一步,你们已经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克服了无数的挑战。回首望去,你们的青春就像一部色彩斑斓的电影,有欢笑,有泪水,有迷茫,也有坚定。

你们是站在两个时代交界处的一代。你们是数字原住民的先驱,经历了从“网速慢如蜗牛”到“光速上网”的飞跃;你们也是社交媒体的早期弄潮儿,见证了从QQ空间的文字符号到如今短视频的视觉盛宴。你们既体验了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与连接,也感受到了信息爆炸带来的焦虑与冲击。你们对世界的认知,比任何一代都更加立体和复杂。

我想告诉你们的是:

拥抱你们的“复杂性”。 你们身上有那种早期互联网人的“探索精神”,也有因为社会快速变迁而带来的那种“不确定感”。别害怕这种复杂,它正是你们独特魅力的来源。你们不是被完全定义的一代,你们拥有自我塑造的无限可能。你们可以灵活地切换线上线下的角色,可以巧妙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
你们是“连接者”,也是“开创者”。 你们这一代,非常擅长用各种方式连接人、连接信息。你们学会了在碎片化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价值,也学会在虚拟世界中建立起真实的连接。现在,你们即将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将这种连接能力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去创造新的可能,去解决新的问题。你们的经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宝贵财富。
不必过度焦虑,也不要放弃思考。 你们或许听到了太多关于“内卷”、“迷茫”、“躺平”的声音,这些声音确实存在,也确实会对你们的成长带来挑战。但是,请记住,你们是伴随着变革成长起来的一代,你们拥有更强的适应力和学习能力。不要被标签束缚,更不要因为外界的评价而轻易否定自己。继续保持你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去质疑,去探索,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条路。你们不需要和前辈们走完全一样的道路,你们可以定义属于你们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珍惜那些真实的情感和连接。 在这个越来越快、越来越虚拟的世界里,那些纯粹的情感,那些面对面的交流,那些一起度过的时光,会变得尤为珍贵。你们或许经历过一些孤独,但你们也必定有过深厚的友谊。请好好经营你们身边的那些人,那些真正关心你们、支持你们的人。他们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你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毕业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精彩人生的起点。你们身上承载着时代的印记,也蕴含着改变未来的力量。世界很大,机会很多,你们拥有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去定义自己的人生,去影响这个世界。

最后,请永远记得,无论你们走到哪里,无论你们做什么,你们都是那个在互联网浪潮中成长起来的、特别的90后。勇敢地去闯,去爱,去体验,去创造吧!你们的未来,值得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后一届90后毕业之季,希望你们能够一直记得你刚踏入职场的这一份激情和你一贯坚持的原则。你在职场上会遇见很多人,会经历很多事情,然后你可能会做一些你并不想做的事情,去讨好迎合别人和领导,会在酒桌上替领导挡酒。灯红酒绿里你会迷失自己,你会觉得自己越来越陌生,你会离自己的初心越来越远,然后你就会每天活在工作的轮回之中,逐渐僵化和麻木。

如果你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初心,记得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你就会看到一路上最美的风景,到达自己想要到达的职场顶峰。

工作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微薄的收入和薪水。也不仅仅是让我们解决自己的温饱。而是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的有意义。因为年轻,所以工作中处处都是机会。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相互的,职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职场并不是战场,没有刀光血影也没有那么多的暗箭伤人。也没有电视剧里放的那种,为了一丁点利益就陷害同事。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公司里存在的竞争关系。也不能避免工作中遇到那种斤斤计较咄咄逼人的上司和同事。但是人与人之的相处都是相互的,你真诚友善的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同等的态度回馈你。同事之间,相处久了,也可以成为好朋友和家人,也会在陌生的城市里温暖你照亮你。

user avatar

哥哥姐姐们你们好啊

user avatar

首先呢,“最后一届90后毕业”是不准确的,因为:

1.有些学科的学制是五年,比如医学;

2.有很多孩子是7岁上一年级(符合国家规定)。

当然,的确有很多99年出生的学生今年毕业。

想说的话呢,有很多,但是我不想讲人生道理,一是我自己没有什么人生道理,长期在学校,终日与书本、论文、研究打交道;二是我经常说:

不要随便伸手找人要人生经验。

我简单说一些“多余的话”吧。

“90后”是一直被贴着“垮掉的一代”的标签成长起来的。现在年纪最长的“90后”已经31岁,最小的“90后”也已经22岁了。大量“95”前的“90后”已经踏入工作岗位,大量“95后”部分在深造,部分已经工作。

我经常在网上看到“90后”自嘲自己成了“韭零后”,因为现实确实让人头秃,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哪个问题都让人会丧失信心。因此,要说是“垮掉的一代”,也很有可能是被现实压垮的。

我自己最近在看房价,还不是北京,而是我想去的某二线城市,基本都是3万起(还是很偏的地段),对于我这种家里没矿,本科就没有找家里伸手要过钱,已经完全不适应找家里要钱(况且家里也没什么钱)的人来说,只能望楼兴叹。我经常开玩笑说,拿着清华博士学位,好像也买不起房。更何况我很多同学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他们面对房价更是头秃。

因此,我时常想,连接受中国最优质教育的年轻人都如此,更何况其他年轻人呢?

面对即将压过来的生活压力,我也时常苦笑,但是还是要去想办法讨生活。因此,各位还是少在网上看那些撕x话题,没有意思,时常沉迷于阶级压迫那些话语中,你只会一直愤怒,生活也不会有实质改变。我越来越觉得,网络很虚幻,网络的声音往往是极化的——要么极端积极,要么极端消极,然而生活大部分时候都是处于中间状态。不要沉迷于那些虚妄的话语,回归真实的生活,好好干,生活才有可能会变得更好。

我另外想说的,其实是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我自己长期坐在电脑前学习和写论文,一直自我感觉良好。前几天我去打篮球,突然意识到,自己身体真的大不如从前了,而且我自己还伤到了腰。因此身体就是在不经意间慢慢“退化”的,一定要多运动。

另外就是心理健康。很多人总羡慕别人的光鲜,却不知道别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的同学中,有很多因为学业压力而抑郁,因为恋爱等问题而痛苦,因为找工作不顺而焦躁不安。

我自己在知乎也接受过很多“90后”学生、工作人员的咨询,他们对未来抱有希望,却对当下的自己极度不满意,由此陷入一种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中。

读博对我最大的磨炼,其实是心态。时常面对拒稿,时常面对导师对你研究的批评,时常面对同辈压力(如成家立业、找到好工作),我却要在一次次怀疑自己能否顺利拿到博士学位中咬牙前行。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我真怀疑自己会坚持不下去。

现在是填志愿的时候,很多人都想避免所谓的天坑专业,都想着大学别那么苦。专业选择的确要慎重,然而,最不能有的心态是我要选一个轻松的专业。

事实上,要学好一门专业,不吃点苦,是不可能的。

啰嗦那么多,更多是对自己成长的一个回顾,我无意教育年轻人,因为我自己也过得很迷茫。

如果你读后,有点收获,我就觉得我做了点有价值的事情。

最后,请原谅我无法祝愿99年出生今年毕业的同学们都一切顺利,因为人生总有很多不如意之处,但我想对你们说一句——

照顾好自己,珍重!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问题,我真的愣了好一会儿,恍惚间还以为是常见的“1890”后的梗,没想到真的是我们自己啊,太突然了,怎么突然连99年的“小朋友”们都已经大学毕业了,怎么就突然就“最后”了……

工作以后,对于时间变得不太敏感,有的时候觉得自己还是啥也不懂的孩子,有的时候又觉得自己是个毫无朝气的中年人。

现在想想,除了18年,今年大概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毕业季了:

大学的好朋友们纷纷硕士毕业,最近刷朋友圈不断能看到他们身着学士服的身影

亲手带的第一届学生们高中毕业,成为穿着打扮比老师还漂亮还帅气的“成年人”了,虽然老师一点也没准备好

然后就是,今天看到的最后一届90后们大学毕业了,我们的青春仿佛一起结束了。

作为毕业多年的老阿姨,在看这群视频里的年轻人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露出姨母笑,为他们的闪光时刻开心,也有点遗憾自己当年没有和好朋友们用视频记录下这样美好的时刻,哈哈不过那时候的手机录应该也是没有现在的画质那么好

所以如果要问我此刻最想对即将踏入的社会的90后们说什么,我想工作和人生的建议都不急着说,我希望所有毕业生们,此时此刻,拿起手机,拿起你们身边所有能记录时光的工具,去记录下这一场自己独一无二的青春。

不得不说荣耀的系列视频真的很厉害,从《北京东路的日子》到《后浪》再到今天的《最后一届90后毕业》,每一次都能精准狙击到了我的内心。

《北京东路的日子》帮助毕业后分别十年的朋友们重聚。离别不再是一个让人感慨万千的词语,因为我们即使分散在异国他乡,也不妨碍我们谋划一次又一次的重聚,即便是隔着一块屏幕,但是我们能看到对方的脸,能听到对方的欢声笑语。

荣耀版的《后浪》更是让人不再对“后浪”这个词心生厌恶,它宣传的不是脱离底层生活的高端玩家,而是每一个普通又闪光的青年。

他们有的是因为年轻而被患者质疑的青年医生,有的是被乘客嫌弃开车佛系的女司机,有的是想要去做志愿服务却被室友说傻的大学生……但是他们都坚持着自己,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为这个社会创造着希望。

真的非常推荐今年的毕业生们,都去看看这个视频。即将毕业的你,未来大概不是去享受无忧无虑的富二代生活,而是加入到就业大军种成为一个普通的螺丝钉,但是希望你能相信,只要心中有责任有担当有坚持,平凡的我们也有光。

这三个影片的实际产出顺序,恰好与我们的人生顺序相反,却正因为这样,在今天感叹最后一届90后毕业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后浪》中去寻找人生的方向,去《北京东路的日子》里谋划未来的重逢。毕业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全新的开始。

回顾过去,如果要让我从万千的物件中,挑选出最能代表90后时代记忆的物品,我想我会选择手机。它的功能巨变,它对我来说可以和器官相比的重要性,都是我小时候完全没想到的。

如果没有它,我想我会多出很多的遗憾。

不怕被大家笑话,我小时候家里还挺穷的,那时候拍张全家福是一年一度的“节日习俗”,其它的零零碎碎的照片都是爸妈借了别人的相机拍的,虽然爸妈用的时候很珍重,但是因为不熟悉拍摄手法差,很多照片都是高糊照、黑历史,但是我们依然洗了出来,因为那是我们最珍贵的记忆。

自从有了拍照手机后,我爸妈都爱上了拍照,虽然可能在专业人士看来,那些照片全都可以作为废片,但是他们乐此不疲。

短视频和vlog兴起后,他们又爱上了拍视频。和爸妈出行游玩,你永远能看到他们端着一个手机,拍着角度很迷、画面很抖的旅游视频,一边拍还一边用蹩脚的普通话解说。

但是我不在家的日子,这些视频陪伴着他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想我的时刻。我甚至可以想象出,他们坐在沙发上,开着超大声音的外放,在那一边又一边重复播放这些视频的场景,那是他们不会说出口的思念。

视频记录的时光,确实要比简单的文字或者无声的图片更动人。所以我现在无论是给自己买手机,还是给爸妈买手机,都会更看重视频拍摄相关的功能。荣耀的青春系列主题短片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对于普通人来说,vlog影片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独家记忆。

期待未来的科技能给我们普通人带来更多的惊喜,希望我们拥有越来越强大的手机来记录下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毕业季。那些灿烂的笑脸,一划而过的眼泪,嘶吼到破音的呐喊,甚至独属于我们的气味,我希望我的手机能帮我记住这些。

user avatar

今年最后一届90后毕业了,以后当社会上众人再提起90后,就不会再把我们当成学生、小孩、年轻人了,而是会把90后看成完完全全的社会人吧嘿嘿!

小的时候,我们90后经常被人形容为垮掉的一代、没有上进心、不能吃苦、杀马特等等,不过我们可一点都没觉得难受,反而把这视为一种荣耀,没有什么比和油腻老土的大人对着干更有意思的事了。

如今,世界或许依然在价值观换代的鄙视链中运转着,只是90后走到了对岸,将要成为新一代眼中油腻、爹味的一伙人。

不得不说,好怀念过去的叛逆时光啊!好喜欢少年的自己啊

那时候的我们都是学生,不会像走入社会一样分出三六九等。我们游离于社会之外,穿着麻袋一样土、却能彰显身份的校服,这校服是年轻的标志,纯洁的标志,不用参与社会竞争的标志。我们可以用世外高人一般的态度去蔑视那些在世俗中摸爬滚打的大人,对他们叛逆地宣战。

我曾经是班上的游戏大师,是开宗立派广收门徒的人,如今这个身份已不能再受到尊重。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主角,我们班有了不起的学霸,有篮球高手,有打架最厉害的人,有脾气古怪个性爆表的人,有风光照人的帅哥美女,有一直坐在后排睡觉的人…大家全都是不一样的灿烂烟火

但是出了社会,他们和我一样,都只剩下一个身份,就是芸芸众生,是城市天空下像蚂蚁一样密集的人群中的一张脸。

但即便是密集人群中的一张脸,我们的生活仍然波涛汹涌、不为人知地运行着。99年的人即将踏上历练,而九零初的人已经独自面对生活许久,体会到了什么叫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作为95前,我只想对刚毕业的90末说,未来的路很长,你会脱离象牙塔,然后独自面对就业、失业、失恋、亲人离世、朋友渐行渐远等各种各样的事,而你再也没法像原来那样微微一哭,就能让身边整个世界围着你转。所以你要坚强,要学会寻找支撑自己心灵的力量。

能够维系你的,给你力量的,不只有现在,也有过去与未来

未来是你的憧憬与梦想,是你希望这世界该有的样子,是你希望自己该有的样子,它会在你状态良好的时候支撑你前进,让你不堕落。

而过去,则是那些晶莹剔透的回忆,是属于你的时光水晶,会在你状态不好的时候治愈你,让你感受到自身一路走来的不易,感受到自己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不至于崩溃或是走上邪路。

正如这道题目描述里的视频,就看到这个男主拍了各种vlog,比如这个好友团聚一起吃着火锅的样子:

拍下了即将离别的穿着学士服的同学:

我毕业的时候没留下太多与同学互动的记录,合影什么的都很少,看了他的做法就有些后悔。而且这个男主用的是荣耀50,本身就主打vlog等功能,很适合记录生活,我们当时的手机功能还没这么细分。如果那时候我也多拍下来一些美好的瞬间就好了,那样的话一定能让过去的幸福变得更清晰吧…

以前还看过荣耀之前的几部视频,像是《后浪》《影像情书》等等,都挺戳人心肺的,像《影像情书》讲的是疫情期间异地恋情侣用手机拍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互相分享的故事,在疫情笼罩的压抑氛围下,每个人都戴着口罩,但是他们拍下走过的公园、超市的果菜、路上见到的风景,发给远方一个心心念念的人,让人感到即使在城市封锁的压抑氛围下,生活也不乏美好的情趣

幸福是小小的奇迹,遇上了,印刻在脑海里,记录在纸张或是硬盘中。它像一股泉眼,每当你遭遇挫折就会流出涓涓细流,会在无数个你爬不起来的时候提醒你曾经被爱过,你曾很不容易地一路走来,所以如今无论如何也要爱自己,生如夏花之绚烂


此一去,属于90后的青春时代结束了,10年繁华落幕一瞬间。

但我们成为了责任者,肩负着过去、现在与未来。虽然人生的关卡变难了,可我们仍然是那个通关的人,勇敢地向前进吧,那些曾经存在于自己生命中的东西永远不会消亡,它们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继续存在罢了,现在它们都是如今的--属于我们的力量

数码宝贝、火影忍者、四驱车、冒险棋、网络小说、同学之间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幸福的记忆可谓要多少有多少,那些都是在我们最脆弱的时候支撑心灵的宝物,现在我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力量,也可以像曾经被福泽过的时候一样创造些福泽他人的东西,以泽后世。

就像火影里那句话,有木叶飞舞的地方火就会燃烧,火的影子照亮了村子,而木叶也会重新发芽。

user avatar

《五月二十五日南下归虞》

要登山

向上攀

踩稳石头

不要向下看

离天还有五十里

莫怕豺狼虎豹跟老猿

不要看树呵

花花绿绿的果子迷人眼

不要看花呵

摘花编帽顷刻就腐烂

渴了囊中有水

饿了包里有面

要翻过这座山

白云在脚下

青天共我肩

浦东在南侧

一眼可以望江南


等雨

我在等雨

等银杏翻绿

等柳树抽芽

等一把伞撑过

开上三五朵花

风来的有些慢

远方的裙角只是微摆

云倒是在加速

一点点赶快

趁天还没黑

雨摇摇欲坠

水汽正在凝结

香气将要飘散

是栀子花

还是茉莉香?

我有些糊涂

不必弄明白

一声轻语过

一场大雨来

我在等雨

顺便等花开


告别

我要向你告别

告别在五月又或者是在六月

因为你去了武汉,去了上海,去了广州

又或者去了北京深圳

我为你开心,因为你有一个远大的前程

这是你努力的结果,这是你应得的人生

我要向你告别,也告别在未来的秋天

秋天不意味着结束,丰硕果实之下也是新的开始

到那时你在哪个教室,又或者在哪个办公室?

是在工厂里,科研机构,田间地头还是研究所,又或者是大公司。

我向你告别,告别共同经历的过去

我向你告别,告别未曾经历的未来

我想这个世界是可爱的

我们都拥有美好的前程

即使我停留在原地

向你告别


以上三首诗就是我要说的话

就这样。

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