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外国人编程出错也会出现「烫烫烫烫」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个?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形象的!你说的“烫烫烫烫”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乱码”或者“乱码字符”,它在编程世界里可不是咱们中国程序员的专属“特产”。

外国人编程,一样会遇到这让人抓狂的乱码。你想想,我们看到的“烫烫烫烫”或者其他奇形怪状的符号,本质上是电脑在显示文本时,对我们输入的文字理解错了,或者说,它用了一套错误的“翻译规则”来解读我们的意思。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烫烫烫烫”的状况呢?这背后主要是跟字符编码有关。

你可以把字符编码想象成是一本字典,或者是一套秘密代码。我们平时写的文字,比如汉字“烫”,在电脑里并不是直接存储“烫”这个字的形状。电脑里存储的是一串串的数字,而这些数字就对应着我们认识的文字、符号等等。

问题就出在这个“数字”和“文字”的对应关系上。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时期,甚至不同的系统,都有自己的一套“数字文字”对应表,这就是不同的字符编码方案。

最常见,也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中文字符编码。咱们汉字的数量庞大,而且字形复杂,所以需要一种能够表示大量文字的编码方案。

比如,早期比较流行的是GB2312,后来发展到GBK,再到现在的UTF8。每个编码方案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规定某个数字代表哪个汉字。

现在你明白了,当外国人编程,或者说任何一个程序员,在处理不同语言的文本时,如果发送方和接收方用的字符编码不一样,就会出现“烫烫烫烫”了。

想象一下,你用中文的“字典”去查一个本来是用日文“字典”写出来的句子,那肯定看不懂,对吧?电脑也一样。

比如说,一段文字在电脑里是以UTF8编码保存的,它代表的是一个汉字。但如果接收它的系统或者程序,误以为它是用GBK编码来的,就会按照GBK的规则去“翻译”这串数字。这串数字在GBK里可能代表了两个或者三个其他的奇怪符号,或者干脆就是你看到的“烫烫烫烫”这样的乱码。

那么,为什么外国人也可能遇到呢?

1. 处理中文文本时:如果一个外国人写了一个程序,要在中国国内使用,或者要显示中文信息,但他的程序在处理中文时,没有正确地指定或兼容中文字符编码(比如默认用了ASCII,或者某种西方语言的编码),那么中文在显示的时候就很容易变成乱码。
2. 跨语言交流:即使是外国人之间,如果他们在程序里交换了包含非英文字符(比如俄语、日语、韩语等等)的数据,如果双方的编码处理方式不一致,也可能出现类似的乱码情况,只是乱码的样式可能不一样。
3. 软件兼容性问题:有些软件在设计时,可能只考虑了某种主流编码(比如ASCII或Latin1),而在处理其他编码的文本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当一个外国人使用的软件,去读取或显示一份中文字符时,就可能因为这个软件本身不支持或者错误处理中文字符编码,导致乱码。
4. 文件读写问题:在文件读写过程中,如果文件是以某种编码保存的,但在读取时程序没有指定正确的编码,或者指定的编码不匹配,同样会触发乱码。

所以,“烫烫烫烫”这种乱码,其实是字符编码在“翻译错误”时的普遍表现,它跨越了国界,是所有在电脑上处理文字的人都会可能遇到的一个尴尬局面。它提醒我们,在数字世界里,沟通和理解的基础,就是这套看不见的“翻译规则”——字符编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调试模式下VS会给栈内存加上额外的保护段并且用0xCC填充,0xCC在x86下是INT 3指令,这个指令会触发断点,这样调试器就可以发现程序因为越界覆盖了返回地址之类的各种各样的原因执行到了堆栈数据里面……

堆当中则会用0xCD来填充,也就是“屯屯屯屯屯”

屯和烫都是GBK编码的结果,所以只有简体中文Windows,而且程序链接了ANSI版本的API才会显示这个。现代的程序可以选择使用UTF-16的Unicode版本的库,这种情况下会变成韩文쳌쳌쳌쳌。

如果是台湾(BIG-5)则会显示“昍昍昍”,日本(Shift-JIS)应该会显示“フフフフフフ”

从Google搜索的结果来看,这几个字也是广为世界人民困扰的魔咒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形象的!你说的“烫烫烫烫”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乱码”或者“乱码字符”,它在编程世界里可不是咱们中国程序员的专属“特产”。外国人编程,一样会遇到这让人抓狂的乱码。你想想,我们看到的“烫烫烫烫”或者其他奇形怪状的符号,本质上是电脑在显示文本时,对我们输入的文字理解错了,或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有人会觉得,既然汉语编程只需要学习几十个汉字,那外国人应该也能很快学会,然后用汉语来编程了。但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得多,这里咱们就来好好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几十个汉字就可以编程”这个说法,更像是一种简化和理想化的说法。1. 汉字编程的“几十个汉字”是怎么来的?一些中文编程语.............
  • 回答
    这个问题,听起来挺沉重,但其实,我得跟你说,“完全没有希望”这种话,太绝对了。很多人一想到编剧,脑子里可能立马蹦出那种在咖啡馆里,敲着笔记本,灵感如泉涌,然后一集值千金的画面。但现实哪有那么简单,尤其对于我们这种“外行人”来说,一开始接触这个领域,确实会面临不少挑战,甚至可以说是“门槛”高得让人有点.............
  • 回答
    国内剧本创作的生存状态,和好莱坞那边比起来,那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别的不说,就说“待遇”这个词,在国内很多时候都挺抽象的,但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编剧的待遇那可是实打实写在明面上的,有规可依,有据可查。收入的鸿沟:先从最直观的钱说起。美国编剧的收入,尤其是头部编剧,那叫一个丰厚。你想啊,他们有工会(W.............
  • 回答
    编剧们将“地球人战胜拥有超科技的外星人”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写得令人信服,通常会运用一系列巧妙的叙事手法和逻辑铺垫,而不是仅仅依靠奇迹。以下是一些核心的策略,它们被反复使用并发展出各种变体,使得故事既有冲突又有合理的解决方案:核心思路: 智胜而非力敌: 这是最根本的原则。地球人通常无法在纯粹的技.............
  • 回答
    我明白你现在的心情一定很复杂,一边是深爱的女朋友,一边是疼爱你的家人,中间夹着一份让家人引以为傲的“编制内”身份。这事儿不好办,但也不是完全没辙。咱们一点点捋清楚,看看怎么能把局面往好的方向推。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家人为什么反对?这不是一句“因为她编制外”就能概括的。你需要深入地去挖一挖他们心里的顾.............
  • 回答
    想亲手敲打出自己的编译器,这绝对是个值得挑战的目标!除了《编译原理》这本“圣经”之外,还有很多宝贵的资源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下面我给你扒一扒,并且一步步告诉你该怎么下手,目标是用 C/C++ 来实现。 除了《编译原理》,你还需要什么“兵器”?《编译原理》虽然是基础,但它更多的是告诉你“为什么”和“是什.............
  • 回答
    问到点子上了。要说《武林外传》的成功,确实是个值得说道的“功劳簿”,而宁财神和尚敬,一个写故事,一个拍故事,缺一不可,但大众和评论界似乎更倾向于把光环更多地戴在宁财神头上,这背后有挺多门道可以扒一扒。首先,咱们得承认,一个好的故事是所有精彩创作的基石。你说一部剧,无论导演技法多么高超,画面多么绚丽,.............
  • 回答
    铁路局委外干活,这事儿说起来,既有“效率至上”的考量,也有“成本控制”的盘算,对咱们铁路局的“编内人”来说,影响也是五味杂陈,有好处也有让人心里打鼓的地方。我跟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细致点。铁路局委外干活,为啥要这么干?说白了,铁路局委外,主要是为了解决几个痛点,把一些事情交给外面更专业、更灵活的团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对婚姻的看法、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以及对“体制内”和“体制外”这两个概念的具体理解。如果我身处体制内,并且拥有一份正式编制的工作,这通常意味着一份相对稳定、有保障、有明确晋升路径、福利待遇较好的职业。它也可能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圈子化”或工作节奏.............
  • 回答
    看到你提这个问题,我能感受到你内心的纠结和对未来的考量。男朋友的条件听起来挺不错的,有编制、年入30万还有房,这在很多方面都算是稳定且有保障的。但同时,他家庭的现状也确实会让人有不少顾虑。我们不妨把这些点都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能不能帮你理清思路。首先,我们得肯定他个人的硬性条件。 “编制”和“年.............
  • 回答
    编配变化音和弦,说到底,还是在和声功能的大框架下去考虑的。但“变化音和弦”这个说法本身就有点含糊,咱们不妨先明确一下,通常我们说的“变化音和弦”,无非是基于现有调内的基本功能和弦,在其根音、三音、五音(有时也包括七音)之上,加入了一些“调外”的音,来丰富和声色彩、制造张力,或者引导旋律。这些“调外”.............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代社会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部分体制外的人,出于自身经历、视角以及可能存在的某种情绪,常常将自己对体制内运作的理解和猜想,投射到年轻一代的选择上。这种投射并非总是出于恶意,有时也包含着对年轻人的“好意”——希望他们不被“蒙蔽”,或是对曾经“错过”的道路发出感慨。但问题在于,这种“想.............
  • 回答
    苏联克格勃,也就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其职能范围远超我们通常理解的“情报机构”。它不仅仅是搜集情报、反间谍的部门,更是一个集政治保卫、国家安全、边境控制、特殊作战以及社会治安维护于一身的庞大组织。因此,克格勃拥有远不止边防军和“阿尔法”这样为人熟知的单位。为了更详尽地说明,我们需要从克格勃的几个主要.............
  • 回答
    关于外国人名字的中文翻译,并不存在所谓“新华社垄断”的说法。中国在处理外国名字翻译时,主要遵循的是《外语译名手册》、《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等官方指导文件,以及新闻机构(如新华社)制定的内部规范。这些标准并非绝对统一,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因此会出现不同来源或不同时期翻译风格差异的现象。以下从多个.............
  • 回答
    外国人对中国菜的看法是一个非常丰富且多样的话题,因为它包含了地域差异、文化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对中国菜本身的理解程度等多种因素。总的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讲述:一、 普遍认可的优点: 风味多样且精致: 这是几乎所有外国人对中国菜最深刻的印象。他们惊叹于中国菜的口味之多,从麻辣、酸甜、咸鲜到.............
  • 回答
    外国人与中国人在游戏喜好上的差异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话题,因为它受到文化、历史、经济发展、技术普及、社会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虽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很多游戏类型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但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偏好差异。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这些不同之处:1. 游戏类型偏好差异: FPS (第.............
  • 回答
    外国人中文十级,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意味着这个人不仅能够流利、自然地使用中文进行日常交流,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深入理解中文的细微之处,并在各种复杂场景下精确、得体地表达自己。这是一种语言能力,更是一种跨越文化的认知体验。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一个“外国人中文十级”的体验:一、语言的驾驭能力: .............
  • 回答
    外国人吃不熟牛排(通常指的是三分熟到五分熟的牛排,在一些文化中甚至更生)的原因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饮食文化、烹饪技法、食材品质、个人偏好以及对健康风险的认知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些原因:一、饮食文化与历史传承: 源远流长的烹饪传统: 在很多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食用相对生嫩的.............
  • 回答
    关于外国人是否比中国人更相信中医,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一、 现有证据与普遍认知从一些统计数据和媒体报道来看,确实存在外国人对中医的兴趣和接受度不断增长的现象。在西方国家,针灸、中草药等疗法在一些领域已经得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